永葆长久的秘诀
【老子说】
知人事天,莫若穑。夫唯穑,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第59章)
意译:治理国家,敬事上天,没有比爱惜精神、收敛锋芒更重要的了。内敛,是早作准备,早做准备就是不断的积蓄"内德"。不断的积蓄自己的"内德"就没有什么不能胜任的。没有不能胜任就无法估计他的力量。无法估计他的力量,就可以守护国家。掌握治天下的道理,就可以长治久安;这就是根深柢固,"长生永新"的道理!
【解读】
老子说治理国家就要重视种庄稼,用现在的话说是要抓好农业。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我们经常听说一句话,那就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老百姓饿肚子了,不用说打仗,连工作都不能了,国家不到一个星期就灭亡了。所以老子认为只有重视农业才能顾全国家的大局。
老子生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耕时代,要想当时的农业就是重中之重,要想富国强兵就要狠抓农业,唯有如此人民才能有饭吃。春秋时期管子曾经说过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那就是说只有解决了粮食问题、温饱问题,人民才能学会懂礼节。孟子也对此有过评论,那就是"民无恒产,斯无恒心,既无恒心,放僻邪侈,救死不赡,奚暇礼义",意思是说人们连稳定的产业都没有,哪里会有安定的心态呢?既然没有安定的心态,那就会有奢侈放任的心理,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礼义!真是直截了当呀。
在历史上凡是不重视农民生活困苦的、劳民伤财的人都会落得惨痛的下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就忘乎所以,实施暴政。他从统一全国后在位十一年却大兴土木,就在消灭六国之后,他就将各国的宫殿绘成图纸在首都咸阳北部的山麓中进行仿造,据统计关中有宫殿三百多座,关外还有四百多座,咸阳旁边有宫殿近三百座。除此之外,秦始皇还造了著名的阿房宫,这座宫殿规模巨大,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庭中可以容纳一万人,宫前还有十二个大铜人。就在秦王赢政亲政时就开始建造骊山墓,为了防御北方胡人的入侵,还修建万里长城。在秦始皇这么短的时间内,兴起了这么多的工程,还真是劳民伤财,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除此之外,国家征收大量的赋税,对民众进行横征暴敛,以致于秦朝当时的赋税超出了古代二十倍,人民被压迫到了无以为生的地步。大量的徭役兵役,使民众苦不堪言,据统计当时秦朝的人口有两千万,可是征发徭役的人就达到了二百万人,这些服役的人都是劳动力,哪里还有空去耕作庄稼?秦朝还用严厉的刑法镇压人民的反抗,秦始皇的暴政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抗,在秦始皇死后的第二年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最终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在时代今天,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重视三农问题,在2009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就在新的形势之下对社会主义农村和农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这些都是具有现实针对意义的。
老子说的保持长久之道,不仅要重视农业,还要以德治国。人民都广泛行善积德了,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办不成的事就可以确保长治久安。2000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他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对承担着治理国家任务的各级领导干部即人们常说的"官"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为"官"者,必须有"德",且不断提升其自身道德修养,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因此,以德治国重在"官德"。 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曾经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官"为民之表率,"官风"决定着民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是从群众中产生的,他们的道德行为应成为群众的楷模和标杆。领导干部对自己所倡导的道德身体力行,就会以自己的榜样和模范行动,来影响广大群众,他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恰如古人所说:"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相反,如果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言行不一,甚至贪污腐败却不以为耻,就不能做人民群众道德的表率,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就成为空洞乏力的说教,以德治国就会遇到很大阻力。以德治国还要求执政党的党员干部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影响力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对承担着治理国家任务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只有达到了相当的思想境界,具备了相当的道德水准,才能担当领导职务,也才能胜任领导工作。孔子曾以"修己以安百姓"为最高境界。那么,对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而言,这种思想境界和道德要求,就是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党性原则,自觉履行"三个代表"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才能增强责任意识,处理好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才能爱民、为民、富民、安民,德治才有保障。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道德的这种作用,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要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要求广大领导干部通过不断地强化自身内在的道德良知,逐步养成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评判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中国共产党长久的生命力,才能够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老子的三件法宝
【老子说】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67章)
意译:我有三种宝贝,永远守持而保存着!第一种叫仁慈,第二种叫勤俭,第三种叫不敢处于天下人的前面。仁慈就能够勇武,勤俭才能够宽广。不敢处于天下人的前面,才能成为人们的尊长。现在的人舍弃仁慈而求勇武,舍弃勤俭而求取宽富,舍弃退让而竞求争先,这是死亡之路啊!仁慈,用来征战就能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坚固。天要救助谁,就用仁慈的品格来卫护他。
【解读】
老子宣称自己有三件宝贝,按照它们去做可以保证平安。一是仁慈,二是勤俭,三是别把自己放在人民的头上。这是为什么呢?老子解释说,因为仁慈,所以就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也就有了勇气。勤俭节约,不劳民伤财,就能财用充足。不把自己的思想凌驾在人民的头上,设身处地的为老百姓着想,那么一定会有所成就干成大事业。
其实,老子所说的这三个方面是分不开的,在历朝历代诸多伟人谋士都身兼许多优良品德,至于体现出了哪些品德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唐朝名臣杨绾,官至宰相,他的节俭为人称道。唐肃宗的时候,他官至中书舍人,按照惯例,他因为年龄大就是元老级的人物了,中书省的里面的各项花费他自己也能分得上大部分。但是杨绾不以为然,他觉得很多人与自己都是同级,不能因为年龄而例外,若是倚老卖老,不仅不利于年轻人发挥才干,也不利于国家呀,因此他就把这些费用平均分配给了其他人。如此一来,朝廷中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不久,杨绾又因为政绩突出而被擢升为礼部侍郎,专门负责官员的考核,权力很大,可是杨绾依旧平和,并不居功自傲,公平地考选所有官员,因此备受称赞。当时,朝廷中权臣元载掌控着大权,满朝文武都去巴结奉承,唯独杨绾不慕权贵,他从来不去拜会他,元载表面上对其十分敬重,但是私下里却暗怀坏心,找了个机会将杨绾明升暗降,派他当了国子监祭酒。这是一个清闲的差事,没有多少实权,但是大家对杨绾都非常支持。待到元载犯罪被诛杀之后,杨绾又担任了中书侍郎。诏书一公布,朝野庆贺之声络绎不绝。
杨绾尽管身居高位,但是素来简朴,所乘坐车马也是非常普通,就在他的引领之下,整个朝廷都养成了这种简朴的风气。据说有个御史中丞,家资万贯,平时也是极尽奢华,他甚至在皇城之南修了一座别墅,别墅里面的亭台轩榭也是华美无伦,堪称天下第一。当他闻知杨绾做了宰相之后,就下令把那座别墅拆了。
位高权重的郭子仪听说杨绾当了宰相之后,也下令军营中的音乐削减五分之四。京城里有个叫黎斡的官员,深受皇帝宠信,每次出门排场都很大,都要带上一支壮观的队伍,就在杨绾当上宰相的诏书颁布之后,他立刻减少了随从。
杨绾在位期间,总是会以德服众,从不以权压人,他执法公正无私,因此在节俭方面能够有如此威严,这对后人也不免是一个惊醒。当然,杨绾在以身作则倡导简朴的时候,也是有心系朝廷,关乎天下,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又怎么能有此作为呢?
不过,除了官员本身的抱负,还要有他们自身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修为。孔镛是明代著名的官员,他善于抚慰百姓,政绩卓著,被提拔为高州的代理知府。高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瑶民经常聚众闹事,甚至还发动叛乱,公然对抗朝廷。前任知府刘海面对瑶民的公然挑衅,下令关闭城门,不敢出去。当时很多乡民要求到城内避难,刘海也一律把他们关在门外,有时还怀疑有瑶民与他们串通一气,将之杀害。这种做法使很多不愿意作乱的百姓也被逼得走投无路了,他们干脆与瑶民联合起来攻城略地,反对官府。
孔镛到任之后,一凡前任知府的做法,下令大开城门,收留避难的乡民,还供给他们吃穿住。流亡的乡民听说后接二连三的本来,城内因为来的人太多容纳布下了,孔镛就在城东北角又建了一座城专门给老百姓居住,乡民们对他感恩戴德。
这帮流民是安顿好了,可是那些瑶民中有十几个部落依旧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孔镛曾经多次规劝,他们依旧我行我素。有一天,孔镛就带了两个随从,骑马去见占山为王的邓公长。道路崎岖蜿蜒,突然路边跳出几个贼徒,孔镛大吼问是什么人,那些人回答说是邓公长的手下。孔镛对他们说,他是新任太守,要见邓公长。这几个贼徒自然将信将疑,赶快回去报告。
当邓公长听说新太守来了之后,非常紧张,立刻召集部下,率军出战,可是一看,只见孔镛单枪匹马从容自如的来了。他跳下马,径直在庭院中坦然坐下,丝毫没有看出敌意。邓公长看到新任太守竟然如此豪爽洒脱,敬畏之情油然而生,立刻命部下放下武器磕头谢罪。孔镛语重心长的说,你们以前都是良民,只是因为没有吃的才铤而走险,之前的太守不会知道爱护子民,还对你们实行屠杀政策,这是不对的。现在我就是你们的父母官,如果你们相信我,那么就散伙,做个良民,也可以为国家效力。如果不相信我,就一刀杀了我!
部下一听早就泣不成声,邓公长也跪在地上说:"太守爱民如子,我们愿意听命。"接着邓公长就摆下酒席让孔镛享用,孔镛一点也不推辞,吃完酒后天色渐黑,邓公长盛情挽留他。孔镛也照办了。
夜间,孔镛坦腹而睡,一点也不戒备,邓公长看后不禁叹服。两天后,孔镛领着几十个兵还城,城里的居民老远就看见贼徒来了,惊慌的关上城门。孔镛下令护送的骑兵在外等候,并选取了连个身材瘦弱的人随同自己进城,命令部下设宴款待,还开仓取出财物给他们,邓公长感激涕零,回去后就放过烧了营寨,率部归降。其他叛乱的瑶民听说了也纷纷请降。
老子所说仁慈就能勇敢,就是以老百姓的安危和生计着想,怎么老百姓又怎么会不理解呢?老百姓的叛乱大多是因为他们吃不上饭,被逼得走投无路。当为政者能够仁慈、简朴并且把老百姓放在身上,又怎么会治理不好天下呢?
物盛则衰是常理
【老子说】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第9章)
意译:与其把持而使它满盈,还不如尽早放弃。
【解读】
太阳在天地的正中央,不久就要移开,月亮圆满了,不久之后就会亏缺,事物兴盛之后,将会引来衰败的局面……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现象,也是人们熟知的常理,可是老子看到了这些,却想到了更高的层次。他对当官之人说,一定要注意这些,做官的道理是一样的,越是春风得意,越要谦虚谨慎,否则一定会盛极而衰。
春秋时期,孔子的远祖正考父在宋国,是一位三朝元老,辅佐过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位国君。按照常理,这样的人是最有资格躺在功劳簿上伸手的。但是,正考父却与别人相反,官做得越大,越发谦虚谨慎,因为他最明白盛极而衰的道理。他曾在家庙的鼎上作过如下的铭文:"一命而偻,二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餤。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当他每次接受任命和提升职位时,都是越来越恭敬:始而低头,继而曲背,三而弯腰。连走路时也小心翼翼地靠着墙边走,然而谁也不会侮慢他。他用这鼎煮餤和粥,聊以充饥而已。但正考父的这种谦虚、低调值得领导干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