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历史的人都觉得历史上一乱一治是很普遍的现象,很多王朝统治者在即位之初兢兢业业,可是到了晚年就会松弛懈怠,危机四伏,为国家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这些若是说是普遍的现象,那么就是说老子太独具慧眼了,太有预见性了,几千年的历史规律也让他摸得一清二楚。就拿唐朝来说,唐玄宗即位之初,开元年间锐意进取,任人唯贤,先后任命了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为宰相,他们直言敢谏,补救政缺。在此基础之上,唐玄宗也积极进行吏治改革。坚决裁汰冗员,精简机构,把前朝封的一些乱其八糟的官员一律撤销,这样既节省了开支也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他还非常重视县令的选择,有时还亲自出题,了解县令是否通晓治国之道。
国内的许多豪强大族一直在兼并土地,人民没有土地,负担越来越重,经常破产流亡,中央政府的财政也困难了。唐玄宗执政以来,就开始清查户口,分别把各地的黑地以及荫庇在豪强贵族下的农户清查出来,并把检查出来的土地没收,然后分给无地的农民。光是这一项政策,国家的收入就增加了数百万。唐玄宗还注重兴修水利建设,全国各地有许多水利工程兴建,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对边疆政策方面,他在即位之初就迅速整顿军队,派遣官员检查军队训练的情况。正是由于唐玄宗的锐意进取,之前失陷的地方都收回了,长城以北的回纥等少数民族也向唐政府俯首称臣。对西域的用兵,也逐步对西域恢复了主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这些措施使唐朝国力蒸蒸日上,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大诗人杜甫赞颂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豹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形象地描述了盛唐的富强,然而辉煌的盛唐气象却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而烟消云散。
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随着天下大治局面的到来,唐玄宗便沉迷于盛世不能自拔了,他宠爱杨贵妃再也不愿意多理政事了,还把朝政委任于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之手,官僚机构也从此腐败不堪,贪官墨吏对人民极尽搜刮之能,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他还崇信番将安禄山等人,他们手握重兵,最终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从此唐朝一蹶不振。
清朝也是如此,我们都知道乾隆即位之初,乾隆在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务实足国,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从乾隆初年至中期,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备受后人称颂的时期。乾隆在发展社会生产方面主要继承自康熙和雍正以来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最大成绩是对雍正时期"改土归流"、"摊丁入亩"及"火耗归公"等政策执行得非常彻底。为此,乾隆听取大臣张广泗的建议,对贵州、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采取安抚为主、征讨为辅的手段,将少数民族的叛乱快速平定。这些措施的施行,使清朝国力达到顶峰。
可是乾隆晚年自认在军事上有成就,因此自称"文治武功十全老人", 所谓十全武功,旷日持久,劳民伤财。由于乾隆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终朝兵事不断。朝廷上下,从皇帝到各级官吏好大喜功,统治者放松了吏治,丢弃了先前廉政简政的传统,奢靡贪污之风日益盛行。乾隆朝岁入虽比前代有所增加,但开支增加得更快,国库积储增加的速度已大大放慢。朝野上下在富裕和鼎盛之后,昧于时世,看不到世界大局的变化,迷失了继续前进的方向,丢失了前进的动力,贪图眼前的奢侈享受,追求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贪奢淫靡和腐败之风更是遍及官场内外,貌似强盛的清王朝潜伏着社会变乱和衰落覆亡的巨大危机。
与统治阶级奢靡生活相伴随的是权力机构中普遍的贪赃枉法和腐败黑暗。在清王朝表面繁荣实际在走下坡路的过程中,腐败就如癌细胞一样在国家和社会肌体里扩散,损害着国家机体的健康。到乾隆时,官僚机构日益膨胀老化,行政运转日益低效。并且由于皇帝带头奢靡腐化,官僚机构所潜伏的腐败细胞失去抑制,获得疯长的环境条件,朝野上下,贿赂公行,贪污成风。乾隆晚年,宠信和珅等人,朝政为之把持,一片混乱。和珅等人公然贪污,富可敌国。王朝下走之势一发而不可收。
老子所说的物盛则衰并不是告诉我们物盛则衰就完了,国家之所以兴盛,还主要是靠人的努力,尤其是为政者身居高位,关乎国家前途,更应该谨小慎微,善始善终。
向历史要经验
【老子说】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14章)
意译:把握自古有之的"大道",用它来驾驭今天的具体事务。能够了解万事万物的初始,这也就是"道"的纪录。
【解读】
西方有一句古老的名言:"一个人如果不了解他出生以前的历史,那就永远长不大。"清代名臣曾国藩进入仕途后不久,向他的老师唐鉴请教"经济"(指经世致用)的方法,唐鉴告诉他:"经济不外读史。"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我看得远,那时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人们无法事必躬亲,前人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恰恰是我们今天的宝贵财富。大家都熟知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就是这样,人们在知识的累积当中进一步探索和揭示自然的奥秘,然后再总结出新的知识,指导着我们向新的目标迈进。
我们都知道,世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从天文学开始的,天文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种田靠天、畜牧靠天、航海靠天、观测时间也靠天,这就必然会有力推动天文学的发展。早在一千多年前托勒密就提出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地心说,并且这种学说还是被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所掌握,进而成为压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可是,托勒密的学说日益在现实中受到挑战与怀疑,就在文艺复兴时期,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通过观测,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进而提出了日心说。这无疑是人类思想史以及科学史上的巨大进步,开阔了人们长久以来被蒙蔽的视野。哥白尼的发现,正是由于前人在科技以及思维上巨大进步的推动。
十九世纪,牛顿提出了著名的三大定律,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可是人类技术的进步已经不能满足于在地球上的发展,还要在太空上操作,牛顿的三大定律也就满足不了这一需要了,因此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科学史上的进步无不彰示着人类在知识积累以及历史经验上的进步,这些都浸透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道理。
同样,老子说拿着过去的道理以及之前治理国家的宝贵经验,来治理当今天下,这是正确的道理,也是这个道理。唐太宗李世民就从小喜欢读书,早年东征西战,显露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当他看见农民起义烽火连天的时候,就想掀起反隋的大旗,于是就劝说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挥师长安。关中战役时,他身先士卒,居高临下,一举击败隋军,名声大振。随后陆续平定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上皇位,创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局面,在他统治时期被后代史家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经常与大臣们讨论怎么样治理天下,如何更好的治理国家。因为他曾经亲身经历隋朝的灭亡,对此有切身体会,因此他决定要以隋朝的灭亡为戒。因此,唐太宗就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得以迅速恢复。他非常注重选举贤能,因此一再叮嘱身边的大臣,要他们善于发现人才,选贤荐能。他特别重视县令的选择,因为县令是民众的直接接触者,他们的优劣关乎着国家能够知晓老百姓的状况,而且也直接关乎着百姓的生活安定,因此唐太宗发布命令让五品以上的官员保举能够胜任县令的人,而各州的刺史则是他亲自选拔。
唐太宗还不问人才的出身与背景,他手下的很多大臣有的是来自隋朝的旧臣,有的是反对过他的农民起义领袖,就拿魏征来说,他以前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他甚至曾经多次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可是,玄武门之变后,魏征高明的政治见解,李世民就果断的任用他,并且还提拔为宰相。
唐太宗以从谏如流著称,他的大臣大多能直言进谏。他也经常重赏敢于进谏的官吏。630年,唐太宗在国家经济有所好转的时候就打算修复洛阳的乾元殿,以方便自己巡游,这时给事中张玄素坚决劝阻,进谏说,当时皇帝攻破洛阳时,就是看见乾元殿太过于奢华因此将其拆毁,如今又想仿效隋炀帝,重蹈隋炀帝的覆辙,耗费亿万,这不是比隋炀帝还要残暴么?如果皇帝一定要修缮乾元殿,那么这与历史上的暴君有什么两样呢?天下就要大乱了!唐太宗被这种敢于直谏的精神感动了,张玄素振聋发聩的话令他如梦初醒,果断下令暂时停止修复乾元殿。最著名的就是魏征了,他曾经进谏一百多次,传为佳话。就在魏征死后,唐太宗还 说出了一句非常令人惊醒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如今魏征已经去世了,我丢失了一面宝贵的镜子。"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与自己善于汲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是分不开的,唐太宗是亲身经历过隋朝灭亡,可是历史上的许多人并没有这种直接的经验,那怎么办呢?那就要多读史书,记得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曾经耗费十几年的精力主持编纂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巨著《资治通鉴》,为什么叫资治通鉴呢?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也就是说借鉴往事的经验,能够得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部书问世而来,帝王将相视为治道之典,览而阅之,点评批注者不绝如缕,都想从中获得宝贵的历史经验。
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是党内公认的读史大家。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仅仅《资治通鉴》一部书,毛泽东就读了17遍!1958年1月28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读历史的人不一定是守旧的人。"他重视学习、研究历史,从历史中总结成败的经验,目的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历史优秀遗产,"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为现实服务。
毛泽东读史的一大特点是善于总结。1938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可以说,善于向历史要经验,是毛泽东伟大思想的主要来源。
老子所说一定要善于向历史要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求我们要做一个善于了解历史的人,善于把握历史规律的人,善于避免历史上同类的错误发生,进而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上创造出时代的辉煌。
话说多了往往不务实
【老子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5章)
意译:天地没有仁慈,它对待万物如同对待稻草狗。圣人没有仁慈,它对待百姓如同对待稻草狗。天地之间,难道不正像那种风箱吗?它空虚但并不匮乏,风就连续不断地而冒出。讲话太多就会窘困,不如将一切深藏于内心。
【解读】
胡锦涛总书记倡导领导干部求真务实,怎样务实?务实就是为政不在多言,贵在实干。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如果只是嘴巴上说,却缺少行动,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误党误国误民。
我们再来看看老子的观点,他说明务实这个道理转了一个大圈子。先是从天地与圣人都应该有一颗仁爱之心说起。可是发现实际上天与地是根本不讲仁爱的,因为它们将万物视为草芥,就像那些草扎的狗一样任其自生自灭。人民期待的"圣人"呢?其实也不讲仁义,他们也拿着老百姓像草扎的祭祀用的狗一样,随意扔弃。这样一听,我们恰恰有些困惑,为什么呢?因为天与地是古人最至高无上的事物,因此在人们眼里一般是不会产生怀疑的,而对于圣人来说,一般也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怎么可能拿着老百姓不当人呢?
但是,我们仔细一想老子生活的年代,还真是有些感悟了,因为老子生活在乱世,乱世中人民生活困苦,自然会怨天尤人,自然是会像我们今天所听到的那句话那样:"苍天呀,你为什么这样不公道,让我们蒙受这样的苦难?!"其实,天与地自然是一点私心都没有的,也不会偏向于任何人。对天地的理解,当然不止是老子了,《论语》中就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就是说,老天爷说什么呢?四季变换,万物生长。孔子的话自然是说老天爷滋育了万物,他是那样的公正无私。西汉著名的学者董仲舒也在他的名著《春秋繁露》中说:"天不言,使人发其意;弗为,使人行其中。"这也是说了,老天爷根本就不说话,让人们去理解他的意思,不要妄动,让人们在天地中生存过活。我们都清楚,董仲舒认为一个老天爷与人间君主还有割舍不断的联系,那主要是因为人间的君主若是为非作歹,那么老天爷就会降下灾难,若是人间的君主行施仁政,那么老天爷自然会使天下风调雨顺。由此我们想到老子说的,天下大乱,不正是老天爷的不仁意么?不正是圣人不仁义么?天地之间与圣人之间自然就有了割舍不断的联系了,所以老子所说的话是有很深的寓意的,这恐怕是历朝历代都受到了老子的影响。
接着老子又说,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巨大的风箱么?古代的风箱是用皮做的,虽然空无一物,但是却不会枯竭,越是使劲用它,鼓出的风就会越多。漂亮话说多了,没有落到实处,在人民面前反而理屈词穷,还不如真的保守一点,言多还真是语失呀!凡是总是要保持一个适当的度量,这样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