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0800000002

第2章 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2)

出人意料的是,楚庄王听完王妃的诉说,却大声宣布:“寡人今日设宴让大家欢聚,诸位务必要尽欢而散。酒后失态也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请大家全部去掉帽缨,尽兴饮酒。”并传命重新熄灭蜡烛,等众臣都把帽缨取下来后,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

后来,楚国与别国发生争战,楚庄王带兵迎战时被敌军围困,眼看就要被生擒活捉。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名大将奋不顾身地冲入敌营过关斩将,勇猛地将楚庄王救了出来。

楚庄王对他特别感激,一问之下,得知此人就是当日那位没有帽缨的将军。

楚庄王一时的忍让宽容,无形中却救了自己一命。可见,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格言联璧》中也说:“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意即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没有交不到的朋友;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如此则会少有过失。

然而,现在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是“宽”于律己、“严”以待人,有错误的必定是别人,应善待的必定是自己。这有点颠倒啊!

9. 安忍的智慧

人生的旅程,不会永远是平坦宽畅、风和日丽,作为善恶业力相杂的人,不可能不遇到一些逆境违缘。现实生活中,许多令人后悔之事的发生,都是因为缺乏安忍的缘故。因此,安忍的智慧对我们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曾有一位叫尽见的大臣,国王给了他 500 两黄金,委派他去买最好的东西。他走了很多国家,一直都没有买到。

后来,他遇见一个老人在街上喊:“卖智慧,卖智慧!谁要买智慧?”

大臣心想,这个东西我们国家没有,于是问道:“怎么卖?”

“500 两黄金,要先付款。”

大臣交出黄金后,老人字正腔圆地说:“这可是真正的人生智慧,一共 12 个字,你务必要记住:缓一缓,再生气;想一想,再行动。”

大臣听后,心里直喊冤枉、后悔不迭,认为 500 两黄金可惜了。

他回到家里,已是深夜。走进卧室,见妻子身旁躺着一个人,不由得气愤至极,心想:“这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居然敢红杏出墙,背着我与人通奸!”想到这里,他气不打一处来,立即抽出宝剑向妻子刺去。

忽然,他想起了那 12 个字,就一边念一边仔细察看,结果发现:在妻子身边躺着的人,竟然是自己的母亲。原来,妻子今天生病了,母亲是特意来照料她的。

大臣这才醒悟过来,觉得那 12 个字,字字珠玑,若不是它的提醒,自己险些酿成大祸,500 两黄金又岂能与妻子和母亲的性命相比!

世人发生一些大事,有时候原因非常简单,“眼里揉不下沙子”,或者意气用事,十分钟之间就能出现可怕的后果。所以,当我们怒不可遏时,千万不要在冲动的情况下,做出任何决定和行为。

要知道,嗔心就像夏天的狂风暴雨,骤然出现时,风云变色,但过一会儿就万里无云了。故而,当你产生严重的嗔心时,请停一停、缓一缓,深吸一口气,在心里默数十个数,给自己一个冷静的机会,这样就不会做出不理智的傻事了。

佩带解脱护身咒轮

此咒轮乃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诺那呼图克图亲自组合,集一切诸佛的秘密不共加持力。凡与此碰触之有缘众生,皆能获得大利益。消灾免难遇难呈祥,其应验之例数不胜数。不限信仰。

如果能利益众生,哪怕只有一个人,想办法让他生起一颗善心,我们千百万劫做他的仆人也可以。

10. 做人别学“一根筋”

在生活中,有些人懂得变通,会根据不同的事情,采取不同的对策;有些人则恰恰相反,做事“一根筋”,不管什么事都用同种思维对待,以致很多事情弄巧成拙。

从前,有个金匠和木匠一起赶路,行至旷野,遭遇劫匪。木匠的衣服被剥去,金匠立即逃跑,藏在草丛里。

木匠曾在衣服的领子里,藏了一枚金币。他对劫匪说:“这衣服有一枚金币,我想把它要回来。”

劫匪反问:“金币在何处?”

木匠解开衣领,拿金币给他们看,并郑重其事地说:“这是真金的,若不相信,你可以到那边草丛里找我的伙伴鉴别,他是位好金匠。”

劫匪找到金匠,不由分说,将他的衣服、行李也抢走了。

这个木匠就是个不知变通的人,不仅自己蒙受损失,还殃及自己的同伴。“一根筋”的坏处还不止如此,有时候更过分的话,还会酿成大祸:

很久以前,有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又笨又憨且“一根筋”。

一天,父亲对儿子说:“今天我的仇家会上门来闹事。不管什么样的东西,只要伤害我,你就用斧子把他砍死。”

于是,那宝贝儿子将斧子磨得又快又亮,专心等待仇家的到来。

可是等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见到一个伤害父亲的仇人。儿子有点着急了,左瞧瞧、右看看,不知如何是好。

突然,他看见一只虱子叮在父亲的背上吸血,便立即举起斧头向虱子砍去。不知虱子被砍死了没有,他的父亲却因此丧了命。

面对一些复杂的人或事,假如不思变通、太过愚钝,往往不会有好结果。就好比一支锋利无比的箭,若不经思考就直接射出,瞄准的目标若是人,必定使别人轻则受伤,重则丧命;瞄准的若是坚硬之物,如石头、山崖、铁门等,最终只能折断,伤害的是自己。

11. 易嗔之人 就连亲人都厌恶他

一个人纵有万贯家财、乐善好施,但若易嗔的话,连亲人都不愿依附他,更何况是其他人?因为嗔恼者如毒蛇,不时就会伤害别人,有谁愿与毒蛇生活在一起呢!

嗔恨,是对不喜欢的人、事、物,产生的一种排斥、厌恶。嗔恨可大可小,小到抱怨、指责;中到愤怒、谩骂;大到杀心、毁灭心。有嗔恨心的人,会有什么后果呢?

他的一切安乐都会被摧毁无余,并常处于“喜乐亦难生,烦躁不成眠”的状态中。《本师传》也讲过:生嗔心的人,脸一刹那就变得非常丑陋,纵然外表装饰了最好的饰物,也显不出丝毫庄严;即使卧于最舒适的宝床上,也睡不安宁,辗转反侧如处荆棘之中……经常有嗔恚情绪的人,大都会产生高血压、心脏病、胃病、失眠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不管他的财有多少、位有多高,就算经常给下属施以恩惠,但如果经常大发脾气,伤害下属的身心,最后下属也不会领情,甚至还会生起加害之心。

历史上和我们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这类事件:一些大人物往往因不能克制自己的嗔怒,导致下属的反叛,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所以,内心若不断除嗔恚烦恼,哪怕布施再多的东西,也不能摄受他人,成办自己的事业。

当然,嗔恨情绪一旦生起,不能硬压下去,而要想方设法化解掉。否则,这股嗔恨只要还在,就会像火山一样不断蓄积可怕的能量,越是强忍,累积的能量越多,总有一天会爆发。下面讲一个历史故事,说明怎样以智慧化解自己的嗔心:

中国历史上极有福报的大臣,是唐朝的郭子仪,他是辅助四代国君的元老,一直屹立不倒。

当时战乱纷飞,郭子仪的对手把他的祖坟给挖了。郭子仪听后大哭,但并没有报复,也没有生嗔恨之心。

他说了这么一番话:“天下因战乱死亡的人太多了,因为仇恨,家里祖坟被刨的也不计其数。我也是领军打仗的将军,手下有多少士兵挖了别人家的祖坟呢?现在轮到我了,也算我郭子仪不孝父母、罪孽深重!”

郭子仪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对手的错误普遍化:刨祖坟是因为乱世中的仇恨。第二反应是反观自己:我的军队就没有刨过人家的祖坟吗?第三反应:是我郭子仪之罪,不应嗔怪他人。所以,郭子仪的大福报也不是白来的,是自己修来的。面对祖坟被挖都能不起嗔心,真是已得安忍三昧。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令自己愤怒的事情,也不妨修习以下四观:

第一观:这世上没有绝对的恶人,之所以“恶”,只是因为他被业风所吹,身不由己,故我们要有容人之量。

第二观:人生如同一场梦,我们不应该太执著,否则会引生无量痛苦。

第三观:众生本来是佛,让我发怒的不是他,而是他的烦恼。

若起了嗔恨心,就等于对他的烦恼发脾气,这是愚痴的行为。

第四观:倘若事情还可以补救,就没有必要生气;倘若事情已无法挽回,那生气又有什么用呢?

当嗔恨心生起时,要学会这样观照自心。很多时候,事情刚发生时,我们并不是太生气,但因为没能及时制止,才使得怒火不断蔓延、扩散。实际上,有时候我们的嗔恨心,正是自己在煽风点火。

所以,面对逆境或伤害时,每个人应运用智慧调伏自心,不要任由嗔恨心壮大。否则,它就会如同星星之火,终将烧尽一切功德之林。

12. 欲除痛苦 多念观音心咒

如果心诚,即使念得不对,也能与观音菩萨感应道交;如果心不诚,杂有懊悔、怀疑等分别念,就算念得字字正确,也无法与之真实相应。

对我个人而言,从小就对观音菩萨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也有极其强烈的信心。原因当然有多种,一方面是我出生在佛教家庭,小时候就对佛教有不共的信心;另一方面,我们藏地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持诵观音心咒。

有时候回忆自己的童年,尽管没有现在的物质条件,住的也不是高楼大厦,但每个人的心是很纯洁的。由于在那种氛围中长大,所以我小时候放牦牛时,每天都拿着念珠念观音心咒。念了多少现在也记不清了,几百万遍肯定是有。

在我们那里,观音心咒是人人都离不开的咒语。而且,家家户户对观音心咒非常熟悉,比较明白它的功德;即使有些人不太清楚,也是每天都在坚持念,而且念的数字相当惊人。像我父母那一代的老年人,基本上每个人都是 1 亿遍以上,3 亿遍、6 亿遍、7 亿遍……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观音心咒为什么如此重要呢?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的“闻法品”中,专门提到了一部经——《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汉文中有宋朝天息灾的译本),主要就讲了观音心咒及名号的功德。

无垢光尊者说:“这部经的功德非常大,犹如烈火,能烧尽我们无始以来的罪障;犹如清水,能洗净我们的业障垢染;犹如狂风,能摧毁我们身口意的一切障碍……”

观音心咒的发音,是“嗡玛尼贝美吽”;也可以在后面加个观音菩萨的种子字“舍”,即“嗡玛尼贝美吽舍”。

只要心诚,对观音菩萨有信心,发音不一定要统一。东北人、闽南人念时,发音肯定不相同,拉萨和四川的藏语发音也有很大差别。但只要自己有信心,功德应该没什么两样,甚至有时候念错了也有功德。

从前,有位老和尚在行脚途中,见到一座山上发红光,知道那里必定有修行人,于是上山一探究竟,发现了一位老婆婆。

老婆婆告诉他,自己每天都念嗡玛尼贝美“牛”,数十年如一日。

老和尚慈悲地说:“你念错了,应该是嗡玛尼贝美‘吽’才对。”

老婆婆一听,特别伤心,觉得几十年的修行全报废了,心里特别懊丧,马上更正了过来。

老和尚告别后到了山下,向山上一望,原来的红光已经没有了。

他赶紧回去告诉老婆婆:“我刚刚是开玩笑的,你念的嗡玛尼贝美‘牛’没有错。”

老婆婆顿时展露出笑容,又改回她原来的念法,山上再度现出了红光。

可见,“心诚则灵”,如果心诚,即使念得不对,也能与观音菩萨感应道交;如果心不诚,杂有懊悔、怀疑等分别念,就算念得字字正确,也无法与之真实相应。

13. 消除痛苦的六大法

藏传佛教中有个实修法,可以消除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痛苦,让我们保持心情愉快。

方法很简单:首先双目直视虚空,不执著一切而自然放松,心胸尽量放大,在这样的境界中坦然安住。然后念诵“达雅他 嗡 措姆迷勒那 德卡踏母索哈”,这个咒语念 7遍、108 遍都可以。如此观修,有助于我们天天好心情,人际关系趋于改善,许多不顺迎刃而解。

痛苦,是每个人都不陌生的字眼。

同类推荐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热门推荐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娇妻耍大牌

    娇妻耍大牌

    男友出轨,一心逃离的她,不小心闯入男厕,却撞上陌生帅哥!更不料他竟是大客户总裁大人?OMG,这下惹祸上身了!莫名其妙成为他的老婆?这是神马情况!她一心一意要离婚,设计出轨,耍大牌,却不料最后身心沦陷!
  • 七月半:百鬼宴

    七月半:百鬼宴

    阴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而出。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觅食。然而这些孤魂野鬼,它们寻觅的食物究竟是什么?究竟是香火,还是活人的脑汁?
  • 腹黑夫妻:冷面邪君独宠杀手妻

    腹黑夫妻:冷面邪君独宠杀手妻

    【依依第一次写文,可能写的不好,但是依依会努力的,依依不求做到最好,只求做得更好!希望亲们能够多多的支持依依!!】人前,她是妙手回春的神医。人后,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杀手之王“柒玥”。他,人前是青月国病弱三王爷,人后,却是人人惧怕的冷面魔王弑天楼楼主。当一朝风云突变,腹黑相撞,是巧合还是上天注定???当冰山撞上冰山,是擦出火花还是撞成冰渣??????
  • 绝武帝尊

    绝武帝尊

    【玄幻爽文,强力推荐】天境十大封尊杀手之一,绝世杀神顾风意外身陨,转生在凡境一个边陲小城的少年身上,掀起了一场惊动万古的波澜!天才?妖孽?不过一群土鸡瓦狗,三更索你项上头,阎王也不敢留你到五更后!武之极境,逆乱时空,天地不朽,吾为帝尊!
  • 销售就是提问

    销售就是提问

    有这样一个关于“提问引导”的实验:让人们观看关于一场车祸的幻灯片。其中一张幻灯片里有一辆红色的达特桑(Datsun,一种小型跑车)在一个黄色的让行牌旁。然后有人被试问: “你有没有看见别的车经过停车牌旁边的达特桑?”结果,大部分人都记成了达特桑旁有一个停车牌.而不是让行牌。研究人员的口头信息、词汇以及问题改变了人们对于所见的记忆。
  • 激活你的团队

    激活你的团队

    激励的技巧像一团云雾,很难掌握。同一个人,以同样的语速,对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本书中,我们从14个方面对激励的技巧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且针对不同的人和企业设计了个性化的激励方案。希望能通过这些激励的技巧给企业的管理者一些启示。
  • 丑颜倾天下:悍妃驾到

    丑颜倾天下:悍妃驾到

    她是美艳动人的金牌讨债师,一不小心穿越成了天南皇朝最出名的鬼面女,鬼面女偏偏被俊美无双的七皇子当做解毒祭祀品给吃干抹净,誓要为七王妃。大婚前夜被绑架,大婚之日狼狈不堪入王府,独守空房心不甘,没事就去看看新郎和小三表演活春宫。鬼面女要立威勇斗小三,目的无他,那个俊美的男人就只能是她的!你要夺嫡我助你,为你吃苦我心甘,你成君王想劈开我,那是万万不行,且看丑颜悍妃如何倾天下!
  • 大夫人

    大夫人

    ★那年,桃花树下,为博她一笑,小小的身影折枝而武,白色身影舞动,手中淡红花瓣飞舞,少年浅笑吟吟:“君儿,等你长大,我娶你为妻。”桃花树下,另一侧,墨衫少年绝美的脸上冷若冰霜,一双墨眸深不见底。多年以后,桃花依旧笑春风,人却已经不再是那时的人。★红罗帐内,剪影浮。男人不带一丝情欲的声音传来:“何事?”红罗帐外,纤细的身影笔直而立,罗裙摇曳,白皙十指轻拍两声,四位各具特色的女子缓缓而进。“为了君家,请夫君行房之时选好对象,这四位小姐身家清白,身子更是清白。”★她求的不多,无非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可为什么就这么难呢?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定当遨游天下,君家不是我想要的。他说:我得不到的东西另愿毁掉也不让其他人得到,别人不要的东西我更不会接收。他说:不管如何我都会永远守护在你身边保护你。他说:君儿,和我一起沉沦于黑暗吧。吵闹过后,一切归于平静,可为什么又要来打扰呢?
  •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最新修订文雅词幽,馈赠珍藏首选书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新订版)》“纳兰容若”,只这四个字便是一阕绝妙好词。唇齿之间流转,芳香馥郁所以,从一开始命运就埋下伏笔,安静蛰伏在人生里静候结果开花的一天——他被人记取,不因他是权榴之子,不因他是康熙的宠臣近侍,而因他是横绝一代的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