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城市资源
当今世界人与自然之间在物质变换中的最为核心的问题是资源、能源、人口、经济和生态环境如何协调发展。资源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更是其发展中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甚至可能成为决定其生存的问题。资源按照存在的形态、特点和属性,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正确地理解资源的概念,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与精神财富。它有着广泛丰富的研究领域。
一、城市资源的概念
城市资源,通常是指在一定范围、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能够为城市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由人类劳动创造的财富及各种资产要素的总和。资源的概念有一个不断拓展的过程,并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传统的狭义资源概念是指自然资源,并强调其不可再生性。在传统工业化社会,经济生产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进行。
随着生产方式的改进与提高和对资源财富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资源观与不断拓展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产两者产生了矛盾及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第一,自然资源作为生产力的要素,其作用和地位不断下降,资本、知识、科技等非自然资源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特别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知识、资本、科技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第二,从时间序列上,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作为要素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减少,非自然资源由于可以重复使用和再生而日益受到重视。因此,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和传统观念上对资源界定的认识产生的矛盾推动着传统资源观向现代资源观的转变。
从现代资源经济学的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对资源的分类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认为,根据资源的性质,可以将资源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属于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土地、能源和矿产资源;第二大类属于社会资源,包括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第三大类属于人文资源,包括信息资源、知识资源、文化资源和体制资源。只有使这几类资源合理组合和优化配置,才能建成结构良好、功能高效的资源生态经济系统,才能实现城市又好又快地发展。
根据资源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来看,资源还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存资源。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基本资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第二个层次是发展资源。具有一定地区的差异性,根据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城市间的发展资源的种类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导致发展的道路和特点也不相同。但第一、第二个层次意义上的资源本质上仍然属于传统的工业化资源模式。第三个层次是可持续发展资源。这个层次的资源,不仅支撑产业的发展,而且支撑产业的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要与环境发展相协调。第四个层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即从战略的高度来把握资源,形成战略资源,是关系全局稳定、人民生活必需、城市主导产业发展必需的重要资源。
城市发展经验表明,一座城市如果产业结构的状况处于低端水平,则该区域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更多地依赖硬资源;相反,一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处于高端水平,即产业结构相对软化,则该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更多地依赖软资源。“硬资源”主要指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软资源”主要指社会性资源和人文性资源。
二、城市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资源,可分为非枯竭资源和可枯竭资源。非枯竭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数量稳定,不会因人的开发和利用而枯竭。可枯竭资源,如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随着人类的开发和利用,数量不断减少,乃至发生枯竭。自然资源还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城市自然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水、土地、森林、矿藏、能源以及具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大气层等。
(一)水资源及其特性
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之所以能繁衍生命和孕育人类,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地球有水。有了水,才能有万物,才能有人类生存,才能有发展。水,更是城市发展的源泉。江河湖海是产生城市的摇篮,中外所有的名城几乎无不与水相连。自古以来,国土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繁荣,一刻也离不开水。中外众多城市都是因水而兴,因水而荣,因水而发。反之,有的城市因失水而衰,因失水而灭。
城市水资源是指能被城市利用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所有自然水体。按类型可分为雨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和可再生利用水五类;按地域特征可分为当地水资源和外来引水资源两大类。具体包括自然水域和人工水域,它们由水体和陆岸效应带组成,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
地球上的水域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据统计,世界上约有90%的动物蛋白存在于海洋之中,海洋将成为未来人类取得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然而,直到目前为止,人类对海洋水域的认识和利用还是很不够的,人类利用海洋资源还有很大的潜力。
第七章城市资源与开发利用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稀缺的国度,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而现实可利用量不到1万亿立方米。按2000年统计的人口计算,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212立方米,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2003年3月,联合国发表《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在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水资源排在第128位,预测中国到2030年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的形势更是十分严峻。
全国水资源的80%分布在占全国面积36%的南方地区,而水资源的20%分布在占全国面积64%的北方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中国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也体现在城市中,城市因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用水需求过度集中,人均拥有的可利用水资源量很少,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650多座城市中有400座城市不同程度地缺水,108座城市严重缺水。大部分沿海地区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其中,大连、青岛、连云港等城市在200立方米以下。京、津、沪均属于极度缺水城市,北京市人均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上海市人均水资源不足200立方米,天津市人均水资源仅153立方米。
城市发展必须以水为源。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是发展之本,有水才有城市。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经济、社会到生态环境建设,无一能离开水,城市离不开水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
水资源的重要地位是由其特性和功能所决定的。水资源具有许多独特的理化性质和能量传输功能。水具有巨大的溶解能力,它能使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各种营养元素及有害物质迁移,是营养物质供给和积累的最好的天然载体。水具有巨大的热容量,在水温的变化和水的三种形态变化(液态、固态和气态)的过程中,都要吸收或释放出大量的热能。水从其他物体表面蒸发或蒸腾时,能带走或供给大量的热量,并以此来调节土壤、生物体和大气的温度,进而影响到土壤的物理性状和作物的种植期以及成熟期。
水温降低时的散热现象可以防止作物冻害的发生。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其体积会急剧增大1672倍左右,这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由水变成冰时,其体积要膨胀8.7%,水的反常膨胀为水生生物创造了较好的越冬条件。水在岩石中、成土母质中、土壤中的冻结和融解,可以加速其风化过程,并促进土壤中气体和液体的交换,促进营养元素的释放,有利于植物根系及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这对农业生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水具有不断地循环运动、自我净化的特性和功能。水在地球上以液态、固态、气态三相态同时共存,并通过相变经常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水在地球表面上通过地空交流、地表交流、洋中交流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不仅使能量传输和热量平衡得以实现,同时也使水的自我净化和循环运动顺利进行。这三个交流过程构成了水循环的三个基本环节。水循环中的蒸发、降水、径流都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没有水的不断循环运动和自我净化,生物就得不到使其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所需要的水分,那么其生命活动也将就此终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仍然未能找到任何一种物质能够完全代替水的这些特性和功能。
认识和掌握水资源的特性和功能,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本前提。
(二)土地资源及其特性
土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土地是指地球陆地及陆上水面,即地球表面除海洋之外的陆地及其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陆上水面。狭义的土地指地球的纯陆地部分,不包括陆上水面。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可采用这一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满足人类当前或可预未来的经济利益的土地。
土地具有一系列与其他物质相区别的特性,其基本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两部分。
土地的自然特性是自然形成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位置的固定性。土地永久固定在某一特定地理位置上不能移动,即使经过几百年上万年有某些变化,其影响也是微乎其微,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土地位置固定性的特点。②面积的有限性。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具有不可再生性,不能像其他生产资料可被制造和自制出来。人类可以改良土地,提高土地质量,但一般难以扩大土地面积。③质量差异性。由于土地的自身条件和相应的气候条件的差异,造成土地存在自然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也存在于很小的经营单位。④功能的永续性。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要使用恰当,就能永续使用,永远不会消灭。
土地的经济特性以土地的自然特性为基础,它是在人类利用土地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特性是:①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当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人口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土地的需求也必然不断扩大,而可供人类利用的土地又是有限的,因而就会产生土地供给和需求的矛盾,造成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并导致一系列的土地经济问题。②土地的可垄断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决定了土地的可垄断性,表现为对土地的所有、占有和使用中的垄断,随之衍生出各种土地经济活动和土地经济的关系。③土地利用的制约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域的土地自然禀赋(地形、土质、气候条件等)不同,土地利用不能随心所欲,因而制约着不同地区的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④土地报酬的递减性。边际报酬递减是各种生产资料的共同特点,土地的边际报酬递减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连续追加资本或劳动,超过一定限度后,追加部分所得的收益必然渐趋减少,即每单位资本或劳动的收益将由递增转为递减。这正是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⑤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每一块土地的利用后果,不仅影响到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影响到社会经济效益;不仅影响到本区域,而且必然波及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土地利用不单纯是自然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有着巨大的社会性。这就要求政府应以绝对负责的态度对全部土地实行全面有效的宏观管理、监督和调控,实现永续利用。
中国土地的利用状况既受自然条件和特性的约束,也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几个国家之一,土地面积约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7.15%。但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几个国家之一。当前,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223公顷,世界各大洲中人均耕地面积以大洋洲为最多,北美洲、欧洲、南美洲、非洲依次减少,亚洲人均耕地面积最少,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1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
城市土地从广义上定义,是指城市行政区内陆地、水域及其他地上、地下的空间总称。城市土地范围的界定,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理解,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城市市区,也就是建成区土地;二是城市规划区土地;三是城市行政区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因而城市市区从土地所有权来说是单一的、清晰的;城市规划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明确指出:“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因而,城市规划区中的土地包含了一部分规划中要变更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其所有权有两种类型;城市行政区则一般包括城市和市管县(市)的广大农村。
城市土地资源随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而改变,随城市发展而不断扩大。一些在当前不具使用价值、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土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所产生的新的需求,也会成为有价值的宝贵资源。中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特点是:①土地类型多样,土地利用差异明显。②土地区位优势不同,土地利用相对分散,变更用途较为困难。
(三)森林资源
森林是陆地的植物群落,是众多树木的集合体,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中国著名林学家梁希指出:“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树木达到一定数量而成为一个集团,这个集团一方面受到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影响着环境,使环境因它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像这样许多树木的总和才叫森林。可以说,森林是创造自己环境的林木整体,也可以说,森林是森林本身和它的环境的统一体。”现代林学家认为,森林是一种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包括乔木、灌木、草被、苔藓以及动物、微生物和土壤、水、热、大气等环境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它使有生命的生物群体与无生命的环境之间、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紧密联系形成不可分割的总体,使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森林与自然环境构成了循环不息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过程,同时又改造其所在地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