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圈域经济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辅以政府的调控与协调。中国的城市圈域经济应以市场的内在联系、市场分工为主旋律,全方位对接,相互开放,构筑竞争与合作多赢的圈域发展新机制。
首先,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在扫除体制障碍上下工夫。要把核心城市建设好、经营管理好,形成强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并把周边城镇带动起来形成合力,从而达到互利多赢。城市圈域经济的放大效应靠的是改革开放理念与机制和良好的软硬环境。城市圈域内的每个城市要善于创造自己独特的吸引条件和特色魅力。
其次,城市圈域内各个城市和地区之间,要有实质性的产业和项目合作,并采取有效措施扫除地区障碍,由行政区经济转为城市圈域经济。
再者,在形成城市圈域经济的过程中,要强调“以大带小”,避免“以大吞小”的现象,不要把周边城市都强行划进自己的管辖范围。大、中、小城市之间应当都是独立的、平等的实体。城市圈不是单纯的同心圆式的单极化扩张,而是沿主要交通干线呈放射状延伸。所以,发展交通更为重要。交通也是一种文明,随着交通的发展,在延伸放射线上可以分化出许多卫星城市。城市圈做大后,必然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中心城市,能向所在地区进行功能辐射和提供服务。这种大城市无限向外扩张式地发展,并非都是合理的和必要的。因此,要纠正那种以为规模大就是实力强的现象。其实城市圈域经济最重要的是竞争力,而竞争力并非简单的表现在规模上,更主要的是科技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政府治理能力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交易成本的降低。所以,城市圈域经济发展要从重视规模扩张型向重视产业质量型转变,树立质量意识、竞争力意识、全方位意识。
二、产业集群的兴起与发展
(一)产业集群概念和形成的基本要素
产业集群是一个全球经济现象。一般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和地区内具有竞争力的、相互联系集中的企业和相关机构的集合。它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聚集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相关产业和其他经济实体,并形成网络,成为拉动城市和区域规模扩张及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支撑力量。产业集群实际上是产业发展的一种特殊模式和演化过程。它是一个学科交叉、知识渗透、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经济学史上,第一个阐述产业集群理论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他在1890年就从“外部经济”的角度对“产业区”进行了探讨。他发现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外部经济包括三种类型:
①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②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③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前两者为规模效应形成的外部经济,后者为技术性外部经济。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最早提出了集聚经济的概念。他在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认为集聚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这是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实现的地方工业化,这是最重要的高级集聚阶段,用现代的概念来说就是形成了产业集群。随后,罗煦(Augusl Losch)、佛罗伦斯(P.Sargant Florence)对集聚经济作了进一步阐述。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产生集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产业集群的这些内在特点是它与产业集聚的区别所在。魏后凯认为,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是产业集聚难以相比的。概括地讲,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不是同一概念,它只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的关键区别在于产业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结论是:产业集聚不等于产业集群,单靠地理上的集中并不能创造出共同得益的相互依赖性;产业集群必须以地区内部相互联系和共同促进为基础,没有区域内部的共生机制,就不能真正发挥集聚优势。产业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主要有技术扩散、非正规学习和合作竞争等几个方面。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社会资本同产业集群有着密切的关联。
产业集群的基本要素是多元的、系统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的自然资源和低成本运输。产业集群一般都是靠近自然资源的地方,运输成本低,这是重要的成本因素。当然,在当今交通运输发达、科技进步的情况下,这种自然性因素的作用已经属于相对次要的了。
2.优化的规模经济与外部性。相同的企业之所以能聚集在一个地方,其中规模经济和外部性因素起着关键性作用。由于规模经济所产生的规模效应,使这一地区的企业能共享基础设施,并能够得到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高品质、低成本的供给,减少交易成本。同时,先进入这一地位的企业在生产中还会产生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提高生产地点的知名度,后来企业就可以利用这种正外部性获得相关利益。充分的外部性足以使后来的企业聚集在原有企业周围,从而形成产业集群体系。
3.相关延伸产业的相互支持。这种相互支持可以产生较好的产业集群环境,使集群内的企业得到专业化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促进产业集群的不断扩大。
4.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总是倾向于能够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的地区,先投资的外资企业对后来企业具有示范性,加之一些国家对外资企业的鼓励性政策,因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方会陆续出现不同产业的集群。
5.知识创新与政策引导。知识创新是产业集群的高级要素,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产业集群必须要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高级人才,要把知识、技术作为产业发展、企业发展的资本,改变传统价值观——认为财富只存在于有形的原料、产品之中,确立财富存在于知识经济之中的价值观,并把知识投入代替物质投入,不断开拓创新。同时,还要重视制度创新,政府科学决策,用正确的产业政策、良好的软环境(包括政府工作人员的效率与作风,当地的商业习惯和竞争文化等),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二)产业集群在城市(或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模式,它能够发挥集聚与分工的优势和规模效应,具有特殊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能够吸引城市和区域外的资源流入,从多方面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1.推动非国有经济发展,有利于改革开放。中国的产业集群大多数是以非国有经济为核心构成的,推动着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集群模式下获得迅猛发展,同时也极大地推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的进程。一方面增强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能力和城市、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了改革开放,更好地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资本要素的自由流动、企业自由迁移和产品的对外贸易,这些条件又会加快产业集群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外贸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其中很大一部分产品来自东南沿海的产业集群。
2.大规模吸收劳动力,促进农村城市化。中国产业集群大多数是先在农村与小城镇兴起,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城镇和区域经济的强劲增长,尤其是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产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地区的城市化。
3.促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产业集群对城市和地区的巨大推动作用,正是解决目前欠发达地区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如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大都采取产业集群的办法,并取得明显效果。如湖北的仙桃、内蒙古的鄂尔多斯等地,就是因为一些产业集群逐渐形成而迅速带动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城乡生活水平。
(三)产业集群推动城市创新
城市或区域产业集群,是基于城市创新、产业链接和知识传播的集群复合体。以集群机制推进城市创新发展,以创新成果实现产业集群。围绕科技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关联企业不断进入、复制、扩散和转移,使企业系统形成新的创新源,价值链高端科技从高势区向低势区的方向流动。当新的创新成果进入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时,必然通过产业专业化分工技术的关联性和集群企业的关联性发生变化,产生一系列的连锁效应,形成产业创新链条,最终打破原有集群技术的内在平衡。
产业集群对城市创新的主要影响在于:
1.以科技集群优势推动城市创新域的形成。产业集群比较优势的基础是科技集群优势。科技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循环互动为城市创新域的形成奠定基础。科技集群、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通过循环互动,使城市创新系统始终处于相关的科技集群、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的影响之中。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功能性的系统,推动整个产业集群经济的持续发展。
2.产业集群构建城市创新与产业合作平台。由于城市创新域的形成,科技与产业不断融合、渗透和交叉,并在相关产业内或产业之间出现了诸多技术集群,形成创造性共享平台。它不仅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发源地,而且通过在平台上的融合、渗透和交叉,使其超越产业、技术、体制之间的隔绊,从而有利于科技进步与产业集群创新,有利于实现集群技术交互、共享与合作。它可以不断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促进知识生产、知识交流和传播,有利于集群技术、知识的传播与整合,形成新的技术集群和创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