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000000032

第32章 通讯篇(2)

农历正月初二,大吕庄生产小队的办公室,里里外外挤满了干部和社员。

“不能等过‘破五’再插耠子了!”党支部书记薛满看着风和日暖的好天气,头一个开了腔,他提议提早下手种麦。

“是呀,明儿个只要不刮西北风,后晌满可以打沟。”队长王栋、副队长王守信和社员们都这样说。你一言,他一语地商量了一阵子,种麦的日子决定提前。在场的干部和社员们,谁也呆不住了,支部书记、队长马上张罗耠子和套去了,社员张宝田等当时就动手找麻打绳,大伙有的帮着续麻,有的搓绳。社员张宝田一看插不上手,就从家里找来斧子和一些木楔修理耠子。太阳平西了,支部书记、队长们把绳套预备齐了,张宝田也把十八张耠子修理得结结实实。

第一线上的新兵

在大吉庄的西洼男男女女也正忙着种麦,队长吉俊庭指着一个穿着棉裤、线上衣的小伙子向记者说:“你看,那个撒粪像跑一样的叫张连余,原是兴隆小窑煤矿的工人。后边猛赶上来的那个叫吉庆柱,原来在唐山铁厂做工。那些拉着耠子跑的,大部是决心学习邢燕子要在农村扎根的中小学毕业生。”

他掐着指头算了一下,这个110户的小队,从去年到现在,共增加了16个劳动力。其中有2个工人、5个干部家属、9名中小学毕业生。他望了望干劲十足的新兵们,信心百倍地说:“这是夺取今年好收成的大本钱。”

队长沉了一会儿又说:“这些学生们,干起活来不单劲头足,而且钻劲也大,学活计挺快。拿中学毕业生黄百山说,头一天施大粪还是一疙瘩一块的呢,由于虚心向老农请教,仔细揣摩练习,第二天就撒得又快又匀了。”

新婚夫妇齐上阵

“新媳妇下地啦!”正月初三这天,大吉庄的社员这样议论着。

这对新婚夫妇,男的叫张建忠,共青团员,是生产小队长,女的叫胡桂芝,共产党员,是妇女突击队的队长。两个人经过一年多的恋爱,今年正月初二结了婚。

结婚前,两个人就商量好,请五天假到张建忠的姥姥家看一看。可是初二这天晚上,桂芝听说第二天就插耠子种麦了。她想:种“七九”麦可是个紧活计,稍一松懈就会影响今年农业的收成。在这大忙的时候怎能请假串亲呢?想到这里,就找建忠商量。她刚说“我跟你商量个事”,建忠也早有这个心思,没等她张口就说:“我猜猜明儿个不串亲去是不是?”

初三,这对新人愉快地投入了抢种“七九”麦的紧张战斗。

§§§第九节登阁是个好“班长”

宁河县廉庄公社任千户大队党总支的委员们都说他们有个好“班长”。我和他们座谈了他们“班长”的事。

于宝柱说:“我们总支书记叫任登阁,他坚持集体领导认真极了,他认为这是个原则问题。他常说:在党内,书记和委员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关系,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因此,大事都是在委员会上讨论决定,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主。开会之前,我们几个总支委员都先酝酿、商量。在支委会上都是让大伙发表意见,他用心听着,他从不老早下结论。(说到这里,他指着在座的一个支委说)任连银是个顶不爱说话的人,每次都特意让他说一说。现在,我们开会都能掏心里话,有时候为了一个问题还争论起来。有的事儿一时定不下来,大家就分头去征求生产队干部和社员的意见。去年的粮食分配,上来下去,反复讨论五六次,大家的意见大体统一了才做的决定。”

甄琪说:“登阁同志对少数人的意见也很尊重。1960年多数支委建议各队把水田旱田倒一下茬,因为几年没倒了。可是有两位支委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改也确实该改,可是因为地湿,秋天没耕,也没冬灌,改,收成没把握,不如下年再改。”登阁听了这话说:“咱先征求征求社员意见,然后再拿主意吧。第二天,他就找任登清、任占鸿等几个老农讨教,多数认为不改有利。接着又开了支委会,大家研究了社员们的意见,结果没有改。”

张得山说:“我们‘班长’不仅对老支委、老同志的意见很尊重,就是对我这年轻干部也是一样。现在,我们13个支委有明确分工,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去干。刚开始当支委时,我只把民兵、青年工作的情况向支委会汇报,至于今后工作意见,我总想听书记和大家的。可是登阁却说:‘你得先拿个初步意见。’打那以后,我对分工主管的工作想得更多了,再没有依赖思想。现在,我越干越有胆量。”

于宝柱说:“对,登阁同志不包办任何委员的工作,他发现哪个委员主管的工作有什么问题,从不直接插手解决,都通过主管的人,帮助分析研究和出主意。他对行政事务更不多揽。有一次,社员任占儒、张继荣吵架了,去找总支书记,登阁就让他们找我和得山,因为我们俩都是大队委员会的调解委员。”

任连和说:“个人负责,并不是委员会不管、干好干坏任凭你。每个委员都要认真贯彻支部的决定,要及时向总支委员会反馈工作情况,对支委会的全盘工作负责。去年春天,四队有部分社员只顾搞‘小自由’,影响队里的出工。那正是插秧的时候,可是紧要关节呀。在这个队参加劳动的支委赞庭向总支汇报了这种情况,支委们进行了研究,都认为是思想工作做得不够,需要加强。支委会最后确定让登阁帮助赞庭做好四队的思想工作。登阁在四队扎了十多天,一直到生产进度赶上别的队。”

§§§第十节喜事

黄金的季节,玉田县林头屯公社西果各庄到处喜气洋洋。光棍汉陈永存家今天更是不平常。经过多年的盼望和拖延,在38岁头上,总算把媳妇讨成啦!永存为办喜事张罗好几天了,他买来一床新被褥,什么雪花膏啊,香胰子啊,都给新媳妇准备齐全。另外,还从集上砍了几斤猪肉,是待客的。今天,他早晨起来,先把那双耀眼的大红喜字贴到门上。屋里屋外更甭说,早已由来帮忙的表妹和姐姐们收拾得整齐利落。

我们来给陈永存道喜。他头戴新帽,脚穿新鞋,制服裤褂干干净净,容光焕发。这人个子不高,长得壮实,眼角几道皱纹较深,面容并未失却青春光彩。这时候,他和所有的新郎一样,表现出一种掩盖不住心里高兴的拘谨。他蹲在炕沿陪客人们吃饭,吃得又少又慢。我们劝他,来端菜的姐姐也劝他多吃。他张口大笑说:“按劳分配,劳的多得的多,兄弟今天娶媳妇,这是两档子喜,大哥又远道来道喜,乐就把我乐饱了。”永存用筷子指点桌上的饭菜说,这粳米饭、这豆腐、这饣各馇,都是用按劳分来的粮食做的。

说到按劳分配,东隔壁第四生产队队部墙上贴的预分表写得明。在陈永存名下,截至8月底,实做950分,从9月到年底,预计再做工分700个,按劳应分粮食699斤。会计还从账上查出一笔:陈永存今年现金收入239元,比去年增加75元。会计说:“按劳分配,光棍汉劳多少都是自己的,别人均背不了去,娶媳妇不难。”听会计这么一说,原来东隔壁的白纸黑字预分表和西隔壁的红纸大喜字之间,还有着联系呢!

永存说:“不光这600多斤粮食,自留地、镐头地还收点,加上她从那边还带来一些,往下的日子,只要再多劳,好过。”新媳妇刘桂珍,是丰润县沙流河公社江庄子的人,今年25岁。今天,她梳洗打扮得很整齐,忙着斟茶倒水招待客人。后来听人说,新媳妇和永存一样,也是个苦命人。

永存他爹在1941年被日本鬼子大扫荡时打死了。后来,妈和哥相继病死,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嫁出去,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单身汉虽然说孤单些,但是觉得没有人挂累,自由自在,稍许干点就能生活;所以,出劲倒是出了,劲头总是使不足。近几年来,他几次说媳妇没说妥,其实他也怕收入少,说了媳妇养不起人家。今年随按劳付酬政策的贯彻,评工记分严格执行,情况有了变化,永存干活踏实多了,可就是推碾推磨做饭要误工迟到,衣袜破了补不成。炕上不是炕上,地下不是地下,他愈想积极干活,多出工,多挣分,就愈觉得屋里实在缺个人儿。

新媳妇呢?也是父母双亡,只有两个已婚的姐姐。她本人结过婚,因与夫家不和,离了,寄居在姐家。论起她和永存的婚姻,两人都得感激永存的表妹靳百枝。靳的婆家和新媳妇娘家沾亲。好心人看到双方孤单都不是长局,积极加以撮合,媒人积极,双方情愿,相了亲,双方又都再三考虑了对方的条件,事情就十分顺利地成功了。

左邻右舍来了好几帮道喜的。永存张罗着向新媳妇引见,我们的谈话中断了好几次。最后,又谈到他的收入。今年他的粮食收入多,是沾了单身的光,论劳动,比不上别人。对这一点,他是承认的。今后应当怎么办呢?人逢喜事精神爽,永存谈到今后,语气充满了信心。他眯缝着两眼,掰着指头说,第一,明年出工330个,我少报多出;第二,今年我预计出工数原订700分,这回得修订;第三,现有一头猪,再买一头,另外再养几只兔子、几只鸡,现在屋里有一个柜橱,一个镜子……至于新媳妇有什么,那时我们没有直接打听,永存也没说。不过,三天以后,我们离开时,永存来向我们道别,顺便告诉我们:结婚第二天,他俩到女方娘家回门,回家的路上,曾经有这样一番对话:

女的说:“活计我做不好,我穿的鞋会做,你这大鞋,我没做过,得试试。”

男的说:“不要紧,慢慢学学就会了。”女的说:“我也下地挣工分。”

男的说:“现在先不忙,等把家里事料理料理和大家混熟了再下地吧!”

§§§第十一节王国藩式的干部杨居德

玉田县窝洛沽公社东左撇庄大队的社员,管他们的总支书记杨居德叫“我们的王国藩”。

勤俭办社

1955年,毛主席表扬了遵化县的王国藩和他的“穷棒子社”。从那一天起,杨居德就一直把王国藩作为自己的榜样。

杨居德从小就过穷日子,他深深懂得社里的一针一线都是社员用汗水换来的。哪怕花一个大子儿,也要口问心、心问口地盘算几遍:不花钱能不能办?少花钱能不能办好?

公社化后,有些干部对他们用茅草盖的三间办公室、秫秸夹的小库房嫌“不提气”了,几次张罗盖瓦的。去年冬天一个大风雪天,队干部们都坐办公室里开会,寒风夹着碎雪从门缝里卷进来,管理委员许贺良说:“人家别的公社都是瓦房,玻璃窗户玻璃门,咱这个小破屋多不严实,又多不好看!拿出个千八百元,对这么大个公社来说,不算什么!再说也是工作需要嘛!”杨居德站起来,走到他面前说:“贺良同志,你算过吗?咱们的房子全盖新的,得5000元。5000元,这得多少社员劳动一年啊!王国藩可没这样办社呀……”经过一场严肃的讨论,干部们都觉得应当节俭,最后还是决定把旧房收拾一下。

几年来,他们使用的家具大多是旧的。坏了,就收拾一下再用。一个罩子灯前年就把灯座碰坏了,但并没买新的,用一个小木墩把它弄好继续用;门帘子是几块破麻袋缝起来的;办公室除会计坐的是两个白碴凳子外,别的座都是破木头箱子钉成的,杨居德同志坐的是一个盛信石的大木桶;办公室的火炉是用砖垒的。

1957年,这个社要打40眼井,可是连一块石头、一块砖都没有。买吧,得3000多块钱。哪里有这么多钱呢?他和干部们研究了几天,忽然想到王国藩不是向山要钱吗!这里也有山啊,就是远一点。他把这个意见和干部、社员们一商量,大家都赞成。第二天就出动了320辆大车,拉了20天,从山上取来了石头,井很快就打成了。

关心群众依靠群众

杨居德把自己当成社员的“打头的”,时刻关心群众,事事依靠群众。他常说:“当干部最忌讳的是摆官架子、打官腔。一有架子就一定脱离群众。”

前年夏天,下大雨,贫农社员戴宝海家的房子倒了,他就帮助安置住处,帮助修理房子。戴宝海没有木头,他就把自己的木头拿来用,感动得戴宝海满眼热泪,好长时间说不出话来。贫农社员张立召家里有病人,他除了经常去看望外,还拿出手里仅有的10元钱帮助治病。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这里面包含着多么深厚的阶级感情!

去年冬天,公社要大力发展副业生产,开始得拿出一大笔本钱来,可是,社里没有这笔钱。当时,有的人主张晚搞一些日子,等下来钱再搞;有的人主张公社抽出别的钱来搞。杨居德没有同意这种做法。他和干部一起召开了社员大会,把底子全交给了社员,让社员帮助想办法。很多社员提出用自愿投资的办法,结果筹集了六千多元钱,克服了这个困难。

去年播种小麦时,有些队对密植有顾虑,还坚持像过去一样下种;有些青年人说越密越好,甚至有的每亩要下种一二百斤。究竟下多少好呢?杨居德心里也没个底数。他就把老农、青年、技术员召集在一块,共同开了几次会,最后才商量按土质情况每亩下20到25斤。

对党忠诚一丝不苟

杨居德从初级社到现在,五年来没领过一次补助,也没报销过一笔饭费。每次开会不是怀里揣着两块饽饽,就是自己花钱买点便宜饭吃。1957年评补助工分的时候,几个副主任都是2000分。大家都说他比谁都辛苦,给他评了2200分。他说啥也不干,经过长时间的争论,结果还是依着他的意见,减去200分。去年成立食堂了,他就把自己的磨、笸箩、簸箕和蒸笼全部拿出来让食堂使用;成立幼儿园时没有现成的房子,他就把自己的间半正房腾出来。

1956年,他老伴去世了。那一年是刚成立高级社,生活还不富裕,办丧事欠下几千元债。一天,在蓟县教书的二儿子寄来150块钱。一乍儿,他挺欢喜。可是一转念:“这孩子哪来的这么多钱呢?他家来的时候,不是说手里没钱了吗?”他立刻写信打听。当儿子回信告诉他钱是工会补助的时候,他就原封不动把钱全部退回。并在信上写道:“国家这阵正在建设,处处用钱,把款退还给公家吧。钱我不需要,饥荒可以慢慢还。”最后还一再嘱咐儿子,不要动不动就向国家伸手。这件事传开了。许多人听了后都很受感动。

几年来,杨居德同志和左撇庄的群众在学习王国藩的活动中,树雄心,长大志,紧紧地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这里的生产、生活面貌大大改观了。两、三年里,这个大队添置了1台锅驼机、3头骡子、3辆胶轮车、56眼砖石井、挖了1000多眼土井。生产增长得很快。粮食亩产量从1952年的135斤提高到1958年的395斤。

在学习王国藩的道路上,杨居德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可是他说:“比起王国藩同志来,我还差得远呢!今后要加倍努力,好好向他学习,争取早日当上一个真正的王国藩式的干部。”

§§§第十二节可敬的凿井人

在积了水的田间公路上,两辆卡车陷住了。雨,还像破了天似的往下捅。田野里一片水雾,对面一米不见人。

同类推荐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 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在“前青知时代”或“ 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
  • 日落情缘(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日落情缘(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你不可不知的对抗疲劳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对抗疲劳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对抗疲劳100招》内容简介:对抗疲劳的方法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方法有很多,季昌群编著的从饮食、运动、心理、中医、生活起居等方面例举了100个对抗疲劳的妙招,可供读者在浏览时学习使用。
  • 教养的教养

    教养的教养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家长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却忽略了比知识重要的教养。这种偏颇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变得“受过教育却没教养”。教养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养的教养》共8个章节,分别从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礼仪规范、人际沟通、心理素质等方面告诉家长如何通过规范自己和指导孩子来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书中的案例能较好地联系实际,帮助家长在生活中教育孩子,及早认识和发现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孩子的想法,更好地实现家长与孩子的良好沟通。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斜眼的吉利

    斜眼的吉利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恶魔首席的珠光宝妻(全本)

    恶魔首席的珠光宝妻(全本)

    她走投无路,无奈地签下一纸婚约,成为他的珠光宝妻。风光无限的生活背后,其实只是征服与被征服的较量、付出与收获的比拼……她发誓,自己不是故意降落在他的大腿上!可是他、他、他……居然趁机鄙夷她身材没料,这绝对是一种侮辱!可是唇枪舌战的结果,崇高的理想,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拿着他丢给她的一纸契约,委委屈屈地签上了自己的大名,从鲜花一朵,蜕变为宝妻一枚。在协议的保鲜期内,两人施展浑身解数,征服与被征服、侵略与反侵略的大战,从此拉开了帷幕。期限届满,她却傻了眼。法律白痴被精心设计,又落进了另一个陷阱,纠葛的大战,硝烟四起……-------------------------------------------本文涉及大量时尚与珠宝的话题,有意探讨的亲们,请加群:102343504推荐寞染其他文文:唯美虐文《冷酷少帅的乱世红颜》http://m.pgsk.com/a/122781/浪漫豪门《误惹无情冷总裁》http://m.pgsk.com/a/132719/穿越架空《美人策:不屑为妃》http://m.pgsk.com/a/187936/火热连载中《恶魔首席:娇妻,往哪逃》http://m.pgsk.com/a/223318/
  • 嫡女皇妃

    嫡女皇妃

    “还不如通知夫人,以及身下的床。“小姐,夏沉香醒过来的时候,你醒了。”一个惊喜的声音传来,夏沉香看去,红木的家具,应是丫鬟,却觉得手使不上力,夏沉香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睡了一觉,玫红色的花帐,醒来就一切都不一样了,一眼看去,想来,这应该是传说中的穿越吧,看到的就是古色古香的房间,只是不知道自己穿到了哪里。夏沉香想要坐起来,说小姐醒了。自己的右手上缠了布。”似水对……
  •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止转动,变迁的是时代,更迭的是王朝,唯有那兴衰得失的历史规律亘古不变,在每一个王朝身上重复上演。本书从历史上的25个王朝出发,深入探讨王朝兴衰的原因,揭示朝代更迭的秘密,向读者全方位展示各个帝国从崛起到淹没的历程。
  • 穿越

    穿越

    后宫永远是女人无烟的战场,她的母亲幸运的赢得了帝王专宠,却仍然不幸的成为她人的牺牲品,使她一出生就被沦落冷宫,生命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命运的轮回总在不断的流转,那一曲让她重新赢得父皇的尊宠,众星捧月的公主,敌人亦在暗处无时无刻的盯着她,危机四伏,新一轮的战争正在酝酿……【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