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000000031

第31章 通讯篇(1)

§§§第一节“谁也不如社亲”

玉田县牛各庄进步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一位71岁的许老大娘。她家只有她一口人。在过去,许老大娘一直过着缺吃少穿的苦日子。20多年前,两个儿子被生活所迫,都“下关东”了。至今无音无信。后来,她的老伴也去世了。打那以后,老人就开始了无依无靠的孤身生活。土地改革时,虽然分得了几亩地,但是因为缺乏劳力,地里打不了多少粮食,生活仍然没能得到根本的改善。从1954年秋季,她在当庄的女儿家过了一年。在这一年里,看了她姑爷不少冷眼,受了许多窝囊气。

去年初冬,她从女儿家回到自己的家。这时候,村里正搞高级社,她就加入了合作社。社里,按老人的体力和她自己的意见,分配她到副业组打线,老人心满意足地的接受了,每天勤劳地操作着。社干部关心她年纪大了,常去照看她。有时晚上散会后,从她屋外过,还听见她屋里嗡嗡的纺车声。大家便关切地劝她休息。老人总是笑眯眯地说:“你们工作忙忙的,别惦记我,我心里痛快,多干点也累不着啊。”从入社到现在,她已做了300多分工。只4月份一个月就做了70多分工。有人给她算了一下:按每月平均60个分工计算,一年就可得700多个分工,如果每10分工合人民币3元,她一年就可得200多元,可买粗细粮1000多斤。

许老大娘,再不用像过去那样为生活发愁流泪了。她心里像开了花一样,感到空前未有的快乐和幸福。她常对人说:“我算赶上好社会啦,有了高级社,就再不愁吃不愁穿了;都说儿女亲,我看谁也不如合作社亲。”

§§§第二节向母亲学习

20多年来,我母亲对祖父母的照顾殷勤周到,这在玉田县郭桥乡牛庄来说,是谁都知道的。

去年夏天,祖父的腰上生了一个大疮,疮口有茶碗口大;祖母在脖子上也生了一个不小的疮,人称“砍头疮”。因为天气热,流出来的脓血都有一股腥臭味。可是,母亲一点也不嫌脏,总是耐心细致地给老人挤脓水,擦洗、上药、轰蝇子。白天不算,夜里还得伺候着老人吃药和解大小便。这样,一直闹了四个多月,祖父母的疮才先后好了。庄里人跟母亲说:“你的脾气怎那样好,真有耐性;看你这几个月瘦多了。”母亲笑着回答:“只要老人病好了,啥都有啦,……这是应该的。”

今年旧历正月,祖母不幸去世了。母亲对祖父更加倍地关心了。晚上,有时怕老人家一个人呆着寂寞,就拿着手上的针线活计到祖父屋里,一边做活,一边跟老人唠家常。祖父晚上躺下还要抽烟,母亲怕老人从被窝里伸出胳膊冻得慌,就来给老人装烟点火。每天晚上,母亲在临睡前,都到祖父屋里去,看看他老睡了没有,被盖得严不严,暖水瓶里还有水没水……

家务上的事,祖父一般是不参加意见的。可是,家里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母亲也总要跟祖父商量商量,听听他老人家的意见。

母亲经常教育我们要敬重老人和照顾老人。在母亲的影响下,我和弟弟妹妹也为祖父做些事情。祖父常在人们面前说“有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这句话。

我要向母亲学习。并且,我保证:“我一定用母亲对待老人的态度来对待母亲。”

§§§第三节饿了吃蜜格外甜

说实在的,我不愿意回想从前的苦日子,我嫌伤心;可今天,在庆祝建国十周年的时候,不知怎的,我又觉得非说不可。我想:让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年轻人,看看我的过去和现在吧,这有好处。

我家祖祖辈辈受穷。我爸爸12岁就给地主放牛,以后是扛活,一直到土地改革。我妈妈给有钱的人家打杂,做饭,洗衣裳。我大伯也是从小就扛活。因为成年累月地受气受累,得了一种怪病,吃点东西就吐出来,据说叫“转食”。穷人吃饭都没有,哪里有钱治病?地主看他有了病,没法再干活,就轰出来了。他病了半年多死了。等我们哥们姐妹多了(哥仨姐仨),单靠他们扛活不能养活家口,妈妈就拽拉着我们拿着瓢子讨饭。唉!说起讨饭来那真叫难受。这阵十几岁的孩子们,连啥叫讨饭都不知道,更不用说知道讨饭是啥滋味了。

那时候,我才11岁,又是个瘸子,走在哪庄净受气,不是这个打,就是那个骂,叫半天大爷大奶奶,也不准给你核桃大一块饽饽。记得有一回,跑一天走十几个庄,好容易要了半桶(一尺左右高的小洋桶)饭,稀的干的在里边盛着。几个地主崽子把我围上了,这个杵一拳,那个踢一脚,还有一个使秫秸棍子往我脸上扎。他们把我搓弄够了,还向桶里扬了一把土。当时可把我气急了,真想抡起拳头揍他们一顿,怎奈他们人多势众,我没敢下手,气得我到庄外头大哭一场。哭够了,天也快黑了。于是自己劝自己:尽哭管啥用呀,等着长大了再报仇吧!这样,跑了一天,饿着肚子回家来,到家跟妈妈一说,妈妈又疼又气。起先是一边抚摸着使秫秸扎的“花瓜”似的脸,一边劝我,劝着劝着她老也哭了……

那时候,我们住的房子是两间小草棚,出来进去都得钻,稍微不小心就得撞脑袋。窗户上连窗户纸都没有。到了冬天,找点破板子、破麻袋好好歹歹挡上点,一刮大风呜呜地往里灌,下大雪有时候把炕都给下白喽……冻得几口子挤作一团。那阵,我们一家子8口人,只拽拉着一床破被,棉花全是从拣来破棉鞋里拆出来的旧棉花套子絮的,盖在身上挺沉,一点不暖和。真是白天不好过,夜晚更难熬……穷得没办法,爸爸妈妈一狠心,大姐15岁就出了嫁,二姐14岁,三妹11岁,就童养出去了。闺女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她们仨从家临走的时候,娘几个总是大哭一场。说起过去的苦来,真是三天三宿说不完。

共产党来了,穷人见到了太阳。1947年土地改革,我们翻了身,分了房子得了地。第二年,我们又盖了四间新厢房。1952年我结了婚(那年我40岁),生活一天天好起来。1956年成立了高级社,人多力量大,生产搞得好。这年光我们屋(哥仨已经分居)就收入170多元。成立了公社,收入更是增加,今年我估算,450元不成问题。这阵,我们哥几个都挺好过了。拿我说,光单衣裳就有三四身,都是华达呢和细布的;还有绒衣、棉衣都是里面三新;两个棉被,一个皮褥,一个棉褥,一个毛毯子,真是双铺双盖。喝水有暖水瓶,听戏还有耳机子,信用部总存着几十块钱(现在存50元),用的时候就去支。二弟在唐山建筑公司当工人。弟妹在家里劳动,生活也挺好过。三弟他们两口子都在家,生活更好。一句话,吃的是细粮,穿的是细布,花衣裳。现在我爸爸我妈妈年老了,天天看着孙子、孙女玩,因为不愁吃不愁穿,整天乐呵呵的。他们常说,先头真没想到享这个老来福,多亏共产党和毛主席……是啊,不是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我们,哪能有今天!我们哥几个姐几个到一起,也常拉起过去来;只要一扯起过去,大伙都觉得今天的幸福跟过去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又好有一比:人们常说饿了吃糠甜如蜜,饿了吃蜜格外甜。我们一家人都有这样一个念头:坚决跟着共产党走,使大劲劳动,好好生产,努力工作,把我们的伟大祖国建设得更美、更好、更富、更强,使我们的生活步步高升,天天向上……

§§§第四节管家人们节前忙

春节快到了,玉田县彩亭桥公社方官屯大队第四小队正在忙着安排社员的春节生活。大至米面肉菜、穿的戴的用的,小至孩子们放的鞭炮、扎小辫的头绳都备齐了。小队长蔡辅田唯恐安排不到,挨家征求社员意见,社员们都说,“去年受旱灾,像这样过节,要问我们有啥意见,就是一个字——好!”

五盆蒜黄

走进小队办公室,就看见炕头上摆着五盆嫩绿新鲜的蒜黄,长得老高,眼看就可以割了。

腊八那天,副队长蔡升听见有社员一边吃着腊八粥,一边谈论过年,讲起韮菜馅饺子来了,社员们是闲聊天,蔡升可把它放在心上了。他想:自己生些蒜黄岂不是很好吗?当天晚上,队部的炕头就变成了一个小暖畦。社员们看到这几盆蒜黄,都夸队长是个有心人。

糖的秘密

食堂管理员尚有忠到外地参观学习,一个月才回来。乍从外边回来,哪儿都要目丑一目丑,一开立柜门:“嘿,啥时候熬了这么些白薯糖?”他抱起坛子掂了掂,足有15公斤。“熬这么多糖得多少白薯?这是谁的主意?”炊事员听见他的叨咕禁不住笑起来。

后来他才知道,这些糖一块白薯都没用。原来,过新年的时候,炊事员王庆芬、谷家荣和陈淑贤就盘算过春节的事情了。这是她们每天把蒸白薯锅底下的汤攒起来熬成了糖。

人人称心如意

全体社员开会,专门研究过春节的问题,有六户没参加。会后,党支部就叫支部委员、副队长蔡辅田个别向这几户传达一下伙食委员会的决议,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到了冯秀荣家,蔡辅田把春节生活安排说了一遍。冯秀荣听了,眯起眼睛笑,呆了半天才说:“这个安排我都同意,就是每人3斤黏面太多了,要是留出点来,正月十五吃元宵不好吗?”

“对!”蔡队长觉得过春节应该做到人人称心如意,正确的意见必须采纳。当天晚上,伙食委员会开会决定,留出一部分黏面,正月十五做元宵。

§§§第五节牲畜的“保姆”——李英

三队队长带领我们朝饲养处走去。啊!这里真卫生呀,牲口脚底下铺了很厚的干沙子,连粪尿都没有。再看这里的每一头牲口都是膘肥体壮,毛顺色艳。我们正在谈着,一个50岁上下的老人急急忙忙地走来了,听队长说他就是这里的饲养员李英。

“你这么着急干啥?”队长问。

“吃了一顿饭的空儿,一头刚卸车的牛,呆得时间不长,李国信不知道,就又套上下班车拉萝卜去了!”

说着,他急匆匆地牵了另一头牛,马上把先前的那头牛换了回来。

“李英对牛真关心哪!”我们说。这时旁边的会计说:“李英对牲口还有‘合理负担,按劳取酬’的制度哪!”

他告诉我们,“合理负担”是指干活;“按劳付酬”是指喂料——忙时多喂,闲时少喂。

接着,他指着棚里的一头黄牛,讲起一段故事:这头黄牛是队里自繁自养的。生它那天正是“腊七”,天气冷得要命,小牛刚生下来,李英就把小牛抱到屋里,点上火,盖上被养起来了。不幸过了两天,生它的母牛死了,小牛没有奶吃,李英就给它喂豆腐浆,白天喂五次,晚上喂三四次,累得满头大汗,可是他不嫌脏不怕累,细心地喂了小牛好几十天。以后小牛大点了,可以吃草了,李英就给它煮豆叶吃……会计正说着,旁边一位老人插嘴说:“我们李英不但是爱牲口的模范,还是一个节约标兵呢!”

原来李英喂牲口每次都把筛剩下的草末子攒起来,牲口吃剩下的草节子都精心地晒干了,用碾子轧了再喂牲口,一点也不扔,全年节约的饲草可真不好算。队长接着说:“李英很细心,看到别人给牛治病,就把法子牢牢记下来。有一次,他赶着车去法宝庄,路上听人说,牛得了肚胀病,用二两酒灌到牛耳朵里去就能治好,他就记住了这个单方。几年来,他用这个方治好了许多头牛的病。现在,李英已经成为一个挺不错的兽医了。”

李英有一颗爱社的红心,他在乐亭县汀流河公社杨各庄三队当饲养员六年如一日,就兢兢业业地照管着26头牲畜,没有一头瘦弱,更没有一头死亡,并且节约了很多草料,曾两次受到县里的奖励。去年,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新的政治生命给他增添了巨大的力量,他决心当一辈子饲养员,在畜牧战线上创造出优异成绩。

§§§第六节老人齐颂敬老院

——除夕访东风公社敬老院

新的节日气氛笼罩着东风公社敬老院。在这里,110名鳏寡孤独老人,穿上了新的棉衣,容光焕发地迎接他们晚年生活中的又一个新的幸福年。

院里,幽静整洁;屋里,窗明几净,火炕烧得暖暖的。大爹、大妈们安详地等待着那些经日辛劳的干部和服务员们为他们准备的吃喝。原来,早在十天以前,管理委员会和老人代表就开会议定,杀一口猪,炒的,熬的,弄上四样菜。公社电影队还要到这里放映电影。老人们也不甘清闲,他们自编自演,要在元旦联欢晚会上唱出他们对党、对毛主席、对人民公社的赞歌。

近几天,到这里慰问的人很多。南戴河小学和附近的中学学生,曾经带着他们亲手做的糕点来慰问爷爷和奶奶。除夕,记者来到这里访问,老人们都是抚今追昔,用过去受的苦来对比今天的幸福,他们对党、对毛主席、对人民公社的热爱和感激是说也说不完的。双目失明的六十五岁老人李绍先是元旦联欢晚会的演员之一,他结合排练,向记者数了一遍他准备在会上数的快板:“我老汉六十五,过去受了好些苦,过去苦处说不完,各州府县要过粥,要粥要到天黑了,找个小庙睡下了,铺着地来盖着天,脑袋枕着半块砖,到现在可好了,敬老院成立了,大伯大妈接了来,服务人员也不少,做了棉裤做棉袄,褥子被子准备好,吃得好穿得好,大家伙都乐了,可问为啥这样好,只因党的好领导。”

§§§第七节“雷云海是我们的榜样”

——大冯庄青年活动散记

在雷云海的家乡——玉田县大和平公社大冯庄大队的30多名新回乡的知识青年中,“雷云海是我们的榜样”这句话,已经成了他们共同的行动口号。

一天歇晌的时候,村西豆子地里,两个年轻人正在用喷雾器往豆秧上喷药。那个个子较高的是雷云海;那个矮个子是张俊华,从去年就回乡参加了农业生产。

他们为什么不歇一会儿再干呢?原来,雷云海一见这十几亩豆子长了红蜘蛛,就跑到东轩湖甸取来一种叫“1059”的农药,好歹吃了点午饭,背起喷雾器,便来到豆子地里。张俊华见他这样,随后也就跟去了。

张俊华处处以雷云海为榜样。前些日子,张俊华和社员一起去修河埝,他见到别人抬满筐,坚持让人给自己的筐也装满。别人劝他少抬的时候,他理直气壮地说:“我云海三哥抬土修堤,把肩头压出血来还抬,我这连肿都没肿,就不敢多抬?”他还特别注意学习雷云海关心集体的精神。有一次,他见到有的玉米地里不少新追的化肥,撒得离庄稼太远,他想:这会影响肥效的发挥呀!忙把这个情况反映给队委会,帮助队长研究解决追肥操作上存在的问题。

在压绿肥的社员中,有一个膀大腰圆的小伙子,穿着背心、裤衩,一抱一抱使劲地往车上装草,装满了车,抹了把脸上的汗,“驾”了一声,便赶着黄牛走了。这个小伙子叫雷东彦,是雷云海的叔伯侄儿。

雷东彦,今年初中毕业。毕业前夕,叔叔雷云海对他说:“应当有两套准备,考不上学,应当愉快地参加农业生产。”他在叔叔的影响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一心回乡当一名普通社员,大办农业。申请书写了一次又一次,学校领导终于批准了他的要求。

特别是在报纸上发表了雷云海的事迹,雷东彦学习以后,在农村干下去,把知识贡献给农村的劲头,就更足了。白天,他积极劳动,挑重活儿,不嫌脏不怕累;晚上,还把本作业组的工分记得一清二楚。队长张鸿景说:“东彦这孩子跟他叔叔一样,又诚实,又肯干!”

§§§第八节为夏季丰收立功

——林南仓公社抢凌种麦散记

河沿上的层层冰凌,还没有融化,可是,在林南仓公社的田野里,却充满了无限春意,人们正忙着抢凌种麦。

假日里呆不住的人

同类推荐
  •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弘扬学术是一项崇高而艰辛的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园地上辛勤耕耘。我们将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出版使命,“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为中国的学术进展和文明传承继续做出贡献。,收获颇丰,不仅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褒扬,殷切期望新出现的或可获得版权的佳作加入。也得到作者的肯定和信任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 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 思无邪

    思无邪

    《思无邪》是畅销书作家安意如对《诗经》的赏析作品,此次出版,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修订,并增加了部分篇章,此版为增订版。“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在书中,安意如挑选了《诗经》中部分篇章,加以现代解读,用今人眼光领略其中的诗歌之美,多有时尚化的思考、语言间杂其中,并融入现代女性的独特视角,文章清新可人,让古典诗词面目一新,使习惯了刻板教育的年轻读者真正走近了诗词的意境。这也是安意如系列图书受到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追捧的根本原因。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公路上的鬼

    公路上的鬼

    除了一些喜欢宅的鬼魅喜欢呆在电梯、医院、殡仪馆里,还有一些爱逛街的游魂,他们穿梭在公路上,找寻能邂逅的有缘人……
  • 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谁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要么赢得青睐,要么遭到淘汰。受欢迎的人,不会失业!受欢迎的人,获得提升!受欢迎的人,不可替代!阅读本书,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人和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和个人共同成长,实现双赢共荣。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飞贼遇上兵

    飞贼遇上兵

    一个是聪慧过人,行侠仗义的小飞贼;一个是高大英俊头脑却有点二,终生立志天下无贼的捕快……当这两个人聚在一起——当!好戏开锣喽!一番官与匪的纠缠,到最后,究竟谁输谁赢?亦或是:飞贼遇上兵,爱你说不清?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女帝之男儿心计

    女帝之男儿心计

    本土女尊,大女子主义严重,然后冷血、嚣张、霸道、掠情、NP、护短、占有欲、恶趣味、虐情and女宠男,重生,撇嘴,前面两个字是废话,标签党在前,有雷慎入!这是一个不孝女的诞生:“你们是姐妹,亲姐妹。”“若有意那个位置,那个魔魅,你正君之位不是空着?何妨给了他?”“再厉害,你还能云起山冰崖一同杠上。”——“父亲只需应上一声,到那日助我,自不会血染天下。”这是一个暴君的崛起:“你大姐文韬武略,二姐心狠手辣,三姐城府极深,你当你母亲大业若成,那个位置,能轮得到你?”——“这有何妨,逼急了,只要都死了,不是我的,到时候也会归我。”“你若登基,不出三年,必天下大旱,百姓民不聊生,群民皆反。”——“我若登基,出现三年暴乱,信不信我先把你抓起来,然后安你惑乱妖星之名,火烧已示天下。”这是一个鬼畜攻的存在:——“我若想要,是你能拒绝的?”——“一时半会乖顺点,不拂逆我,是会死?还是以为我不敢动你弟弟?”——“这身子骨要再不好起来,再给我犟着,等娶你那天,就让你弟弟代你成婚。”一夕宫主,一夕为奴,这是他,不甘的他,挣扎不止,她既然不珍惜他,又凭何让他心甘情愿依附于她?万年追随,满心满意,这是他,顺从的他,“主子是迷情的天,那迷情了,迷情对主子来说算什么,只是宠物的吗?就只能是宠物的吗?”天姿国色,玉貌花容,这是他,恐慌的他,“姐不能不要年祁,年祁的一切都是姐姐给的,姐姐若不要年祁了,年祁就什么都没有了。”医术超群,仙界一尊,这是他,退缩的他,不想再看见她了,她又不喜欢他,可是她一个命令,他还是乖乖会到,因为那是他的主子,那是她。还有他,他,他他他······他们都是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被命运将一生系在了她身上的男人。这不单是女主的故事,这还是属于一堆男人的故事。前期虐身虐心,后期缓慢治愈。已有存稿三十万,可放心跳坑。
  • 撒旦的新娘【完】

    撒旦的新娘【完】

    为获得永远的自由,她屡次出色完成任务,直到最后一次——前去刺杀的她亲眼看到深爱的顾天骏和被杀对象……任务失败,依照暗魂的规矩,她必须以死谢罪,唯有这样才能给雇主交待。爱得卑微纯粹的她满心绝望,毫无疑义接受最高惩罚。然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走进微生物(生命百科)

    走进微生物(生命百科)

    缉拿传染病的元凶抗菌良药青霉素的发明走进微生物生物分界林耐研究分类系统时,将生物分成了两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但当显微镜应用于生物学后,人们发现了更多新的生物,细胞间的一些微小差异也被一一识别。这样,两界系统也就不再适用。
  • 腹黑酷少俏娇妻

    腹黑酷少俏娇妻

    订婚三年,婚礼前夕,他带着初恋情人出席宴会场所,惹得满城风雨。他说:“订婚时,我就说过,我不爱你。”婚礼上,他说:“今天没有婚礼,我们解除婚姻吧。”她强忍泪水问:“既然,你想解除婚姻,为何不在婚礼之前?”他冷笑道:“因为,这是我跟我父亲的交易。”一句话,一场交易,一场婚姻,一个笑话。再相遇,两人只是路人甲和路人乙。以为,不会再爱。心处绝望之谷,他,如黑暗中的一缕阳光,给予深渊中的心一丝温暖。熟不知,黎擎天,这个尊贵的男人,早已为她创造了整个世界。【所谓‘第一次’】某女,“擎天哥,问你个问题,你以前跟别的女孩一起看过电影吗?”某男顿了顿,反问道,“那你有没有跟他一起看过电影吗?”“如果,我说没有,你信吗?”明白某男口中的他是指谁,某女有些落寞道。看出了她的落寞,某男不仅有些后悔,提到那个人,“信,只要你说的我都信。”“我也是第一次。”某男又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浪漫求婚】“乖儿,嫁给我!好吗?”某男拿着‘DarryRing’,单漆跪地。某女久久没回应,某男手心都渗出了汗,“乖儿,请嫁给我。让我们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接着又道,“为了我们的明天,请您应允成为我的妻子。让我用一生一世的爱去宠你,包容你。虽然不能让你成为世界上最有财富的女人,却可以自豪地大喊,我会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嫁给我,我愿以我一生,许你一世无忧。”“答应了吧!”“是啊,快答应了吧!”“嫁给我老婆。”某男又重复一次道。“嗯。”某女点点头,发出如蚊蝇一般的声音来。“哦耶!”“直接套在无名指上算啦。”“我要让我们的热恋维特一辈子。”某男笑着说。“哇哦,老公,好浪漫哦。你都没有跟我说这些话。”旁边一女人很是不爽地看着她的男人。“你知道什么啊?没结婚之前,谁不会说点甜言蜜语。结婚后,谁还愿给上勾的鱼放上鱼食?”“哈哈哈……”“你……”那女人气得白皙的脸颊上,布满了无可奈何的红晕。“你也会如此吗?在未来的某一天,把我钓到手之后,也不再给我鱼食吗?”某女挑眉道。“老婆,我已经说了,我们的热恋要维特一辈子呢。”某女很是不解风情地看着他,“为什么?”某男愣了一下,“什么?”“你不负责任,为什么是一辈子?”某男有些摸不着头脑,“我?怎么了?”“你……”某女委屈地看了看众人,又看着他说道,“你竟然只爱我一辈子,那我下辈子该交给谁去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