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600000020

第20章 生活使他选择了写作(2)

这样我就认真地写起小说来了。我写了《李冷和他的妹妹》(第六章),我写了《生日的庆祝》(第七章),我写了《杜大心和李静淑》(第九章)。每天早晨我常常一个人到学校后面那个树林里散步。林子外是一片麦田,空气里充满了麦子香,我踏着柔软的土地,听着鸟声,我的脑子里出现了小说中的世界,一些人物不停地在我的眼前活动,他们帮助我想到一些细小的情节。散步回校,我就坐在书桌前,一口气把它们全写下来。不到半个月的功夫我写完了《灭亡》的其余各章。这样我的小说就算完成了。在整理和抄写它的时候,我又增加了一章《八日》(第十六章),和最后一章的最后一段。我用五个硬纸面的练习本抄写了我的第一本小说。我还在前面写了一篇《自序》和“献给我的哥哥”的一句献词。《自序》上提到的“我的先生”就是樊赛蒂。这样“小说就算完成了”,时间是1928年8月,地点是法国玛伦河畔幽静的小城沙多—吉里。巴金旅法期间在这座小城居住最久,约一年零两个月,同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归国后他最初的短篇小说多半都是以这里为背景,而那以后50多年来他不知做过多少有关沙多—吉里的梦。他在回忆中念念不忘:“那个时候我住在拉·封丹中学里,中学的看门人古然夫人和她的做花匠的丈夫对我非常好。”他到沙多—吉里第二年的暑假,就在传达室里用餐,古然夫人给他和另外两个中国学生做饭,并且照料他们。巴金说,每天晚饭后,“我们三个中国人便走出校门,到河边田畔,边走边谈,常常散步到夜幕落下、星星闪光的时候。我们走回校门,好心的老太太早已等在那里。听到她那一声亲切的‘晚安’,我仿佛到了家一样。”巴金还说过,是古然夫人“那慈母似的声音伴着我写完《灭亡》”。对巴金这样的很早便失去慈母而又远在异乡的青年来说,这确实是一段温馨幸福的时光,对《灭亡》的最后完成是大有益处的。

小说抄写完毕,巴金想给自己起个笔名。过去他写诗、作文章、搞翻译常用的署名是自己的字“芾甘”或由此演化而来的“佩竿”、“PK”、“芾”、“甘”等,这次他想另起一个,更容易记的。他首先想到一个叫“巴恩波”的北方同学,是他刚到沙多—吉里时认识的,但相处不到一个月就到巴黎去了,第二年听说他在项热投水自杀,巴金很难过,所以就选了一个“巴”字表示对他的纪念。“金”字是一位学哲学的安徽同学提出来的,那时巴金刚译完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的前半部,这本书的英译本还放在书桌上,这位朋友便半开玩笑地说了个“金”字。这样“巴金”这个名字就诞生了。

那么,书稿如何处理呢?巴金犹豫再三,一时还没勇气寄给国内的出版社,便将书稿寄给在上海开明书店工作的朋友索非,想请他帮忙由自己花钱出版,估计印二三百本并不须花多少钱,只要翻译一本书就可以换来全部印费。书稿寄出后,巴金便开始做归国的准备,无暇顾及此事。待到这年12月回到上海,索非告诉他已将书稿送给《小说月报》编者叶绍钧,并已登出预告,将于来年在《小说月报》第一至四期上发表。

《灭亡》就此问世了。巴金作为一个作家的命运也就此铸定。

关于《灭亡》,回过头来看,还有必要作一点说明。

《灭亡》是巴金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最初也曾被认为是长篇,后来一般都看作是中篇,作者也说是中篇),主要写一群立志献身革命事业的青年为反抗军阀统治而进行的种种斗争和活动。从前面有关本书产生经过的叙述可以知道,小说的原始记录(那些最初写在“练习本”上的内容),都是作者有感于国内军阀残酷屠杀民众和随后震撼世界的“萨樊事件”,为抒发和宣泄满腔的愤懑而写下的,其中渗透着他的痛苦和眼泪、愤怒和呼号、希望和追求,而且处处纠结着难以排解的忧烦和矛盾。这些记录都是真实的,鲜活的,带着生活本身的气味和色彩,但还不是小说,而只是些零乱的互不相关的场面和“没头没尾的片段”。是大哥的来信激活了他的灵感。为了让大哥“更深地了解”自己,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是翻出那些“练习本”,决定把练习本上写的那些东西改写成一部小说,献给大哥,想通过小说,通过小说中的各种人物——也就是《灭亡》里的杜大心和李冷、李静淑兄妹,以及张维群等,把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愤懑和痛苦,以及内心的躁动不安,分别赋予不同的人物,通过他们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愿望,把自己的心灵充分地敞开在大哥面前,以此达到让大哥了解的目的。

那么,他是想让大哥了解什么,或者说是想告诉大哥什么呢?

简单地说,就是针对大哥希望他将来能“扬名显亲”,并做旧家庭的维护者的想法,他要明确地告诉大哥:这绝不可能。他们兄弟之间的分歧是不可能调和的,他爱他的大哥,但他要走自己的路。他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这就是:旧家庭罪恶、腐朽,旧制度必然灭亡;他要坚定地站在人民大众一边,把一切献给被压迫者的解放事业。他还要告诉大哥,这条道路是充满艰险的,荆棘丛生的,刀山剑树的,“灭亡等待着第一个起来反抗压制人民的暴君的人的”,但他心甘情愿,义无反顾。他希望大哥能理解他,为他祝福。

而这也便是《灭亡》的主旨,是他通过杜大心、李冷、李静淑等不同人物,从不同侧面所要表达的思想。

巴金说过,“《灭亡》这个书名有两重意义。”其一是,在书中,“我集中全力攻击的目标就是一切不合理的旧制度;我所期待的就是:革命早日到来。贯穿全书的响亮的呼声就是这样的一句话:‘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这是“灭亡”的第一层含义。其二,巴金说,“除了控诉、攻击和诅咒外,还有歌颂。《灭亡》歌颂了革命者为理想英勇牺牲的献身精神。书名是从过去印在小说扉页上的主题诗(或者歌词)来的。”这首“主题诗”在小说中是杜大心的创作,题为《一个英雄底死》,其中有这样的诗句:“对于最先起来反抗压迫的人,灭亡一定会降临到他底一身;……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我知道我能够做到,而且也愿意做到这样。”巴金强调说,这里所引的关于“灭亡”的诗句,“绝非表现‘革命也灭亡不革命也灭亡’的虚无悲观的思想”,而是热情歌颂“为了追求自由、追求民主‘甘愿灭亡’的英雄”,歌颂“一切‘起来反抗压迫的人’,一切的革命者”。所以,《灭亡》是一曲反抗剥削制度和黑暗现实的颂歌,是一曲悲壮的英雄的颂歌。这是《灭亡》在当年文坛所具有的独特意义。

巴金曾一再申明《灭亡》“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这是过谦了;但《灭亡》也确实存在着不足。一方面是在写法上,《灭亡》的创作与巴金后来的作品很不相同,后来的作品不论写得顺利与否,都是从头开始依次写下去的,而《灭亡》却是先写出一些“并不连贯的片段”,最后才用一个“杜大心”把它们贯串起来。如巴金所说,“这不像一个作家在进行创作,倒像一个电影导演在拍摄影片。……我最后决定认真写这本小说,也不过做些剪接修补的工作。”这就使得作品在结构上显得不够严谨,人物性格的塑造也显得粗糙。这是作者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的表现。另一方面是在思想上,人物和全书都充满了矛盾,贯穿着浓重的阴郁气氛。这矛盾来自作者自身。巴金坦承:“我写小说的时候,我自己的思想上、生活上都充满了矛盾:这就是爱与憎的矛盾,思想与行为的矛盾,理智与感情的矛盾。这些矛盾在我的身上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又说,“我的生活是痛苦的挣扎,我的作品也是的”,“横贯全书的悲哀是我自己的悲哀”。作者的这种情绪充分地体现在小说的主人公杜大心身上。杜大心有强烈的革命愿望和献身精神,但又带着很大盲目性,不知道该怎样行动;他想为被压迫的群众解除苦难,但他的行为又脱离群众,陷于孤独;他在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人类的广泛的爱,但表现出来的却是憎恨,憎恨别人,也憎恨自己;他崇尚暴烈的行为,愿为革命献身,然而他的牺牲却于革命无补,死得毫无意义。杜大心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如他自己所说:“矛盾,矛盾,矛盾构成了我的全部生活。”

那么,这矛盾的根源在哪里呢?说到底就是因为脱离现实,脱离群众,脱离由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现实斗争,而“只是在自己的书房里或者少数几个朋友的小圈子里海阔天空地幻想一番”,就以为能达到目的。所以他们总是感到孤独、无助,总是单打独斗,意识到必然失败而又要孤注一掷。所以在他们的行动中充满着忧郁和悲情,充满着失败的、绝望的情绪。正是在这里,作品“真实地暴露了一个想革命而又没有找到正确道路的小知识分子的灵魂”,表现了他们在残酷的现实斗争中的狂躁、困惑和迷茫。杜大心的悲剧,对于一切同类型的小知识分子革命者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巴金说,《灭亡》是他专为大哥而写的。但是,“《灭亡》的发表似乎并没有增加大哥对我的了解,可是替我选定了一种职业。我的文学生活就从此开始了。”我们的现代文学应该为此感到庆幸。

同类推荐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20年来,1965年9月出生,丁晓兵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总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评为“拥政爱民模范”,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英勇负伤,被武警总部树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干部标兵。1985年6月,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了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2005年5月,他光荣当选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据不完全统计,丁晓兵,丁晓兵已经获得过288个奖牌证书。失去右臂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大富豪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富豪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创造财富需要智慧,需要胆略,每一位大富豪的历史,都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世界上著名的大富豪,他们不但为自己创造财富,同时,也为人类创造财富,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经济飞跃的一股不可缺少的力量。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最强学弟

    英雄联盟之最强学弟

    最强学弟的电竞之路,坎坷与荣耀并存,激情与梦想争辉。更有美艳学姐、玉女解说、Showgirl一路相随。每个人都是冠军,只要你做好了准备。
  • 娘子驯夫

    娘子驯夫

    有没有搞错?她怎么摊上那么一个爹,喜欢赌博就喜欢赌博吧?为虾米要替她输个丈夫回来?自己不肯嫁,老爹还一哭二闹三上吊?好吧,她认栽,谁叫自己就这么一个爹爹呢?嫁就嫁吧?等嫁过去后,再逼那男人给自己写封休书不就得了!什么?自己才嫁过去第一天,还没等自己主动开口要休书,那死男人就要休了自己?有没有搞错?你不愿意娶我,我还不愿意嫁你呢?就算老娘要喜欢,那也是喜欢那种英勇神武的大男人,才不是你这种长的跟妖孽一样的死娘娘腔。想休我?没门?才嫁过来第一天就被你休,那我多没面子,再说了,就算要休也是老娘休你!什么,你又不肯休了?好,既然你愿意玩,那我就奉陪到底,看我不把你家搞个天翻地覆才怪?他爹也太狠了,跟人家赌博居然给自己赢了个娘子回来。好吧,你赢就赢吧,你好歹给我赢一个温柔贤惠的娘子回来啊?为啥要给我赢一个刁嘴难缠,武功高强,还没有一点女人样的恶魔回来呢?自己这是倒了哪辈子的霉运。新婚之夜居然被一个自己想休了的女人狠狠的踹翻在地!此仇不报非君子,你不是很想我休你吗?我改变主意了,我决定不休你了,我要陪你慢慢的玩,看谁玩得过谁!可是等一下,为什么这个女子不仅好酒贪杯,嗜财如命,还举止轻浮,而且她居然当着自己的面跟自己最好的朋友抛媚眼。他到底娶的是个什么怪物啊?为什么女子身上该有的东西,在他新婚妻子身上一点都看不到呢?片段一:“女人,难道你不知道什么叫三从,什么叫四德吗?”某男人铁青着脸道。“那是个什么东东?”某女子疑惑的挠了挠头道。“三从就是:一在家从父,二出嫁从夫,三夫死从子。四德就是:一品德要端正,二相貌要端庄,三语言不轻浮,四:持家有道!你既然已嫁我为妻,就必须要遵守女子该有的三从四德。”某男子一脸严肃的解释道。“不好意思,我一直都以为三从就是第一从妻,第二从妻,第三还是从妻!四德就是,娘子说话要听得,娘子发火要哄得,娘子出门要跟德,娘子花钱要舍得!”某女子高昂着头道。片段二:“对不起少爷,少夫人说了,要想进她房门,必须要提前三天预约”丫鬟小翠畏缩的看了眼某男子道。“我三天前已经预约过了”某男子皱眉道。“对不起少爷,夫人说了,就算三天前预约过了,见门前还要交一千两谈话费。”丫鬟小翠颤抖了下身子道。“这里是一万两,我把后面的几次一并付了”某男子脸色阴沉的道。
  • 穿越之师妹别跑

    穿越之师妹别跑

    自幼丧父,亲人的过世,爱人的背叛,让梁雪复仇后,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投水自尽,神器现身认主,身份变迁却遗失了部分记忆,曾经被爱人伤透的那颗心却铭记感情的伤痕~流世经年,站在世界的高峰,却突然发现爱着自己的那个人,原来一直默默守护在她的身后~
  • 大学生考证指南

    大学生考证指南

    针对大学生学习及就业的需要,汇编国家有关考试法规,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证,普通话水平测试,记者从业资格证,导游资格证考试,管理类证书,艺术类证书及其他类证书的相关规定。
  • 金蝴蝶的蜕变:穿越戈壁滩

    金蝴蝶的蜕变:穿越戈壁滩

    银河系另一个星球统治者的小女儿从小被养在星球地下山川与金蝴蝶为伍、修炼穿越银河的技术。就在公主准备出世时。尊者被害、王位被夺。为报父仇,重新夺回王位。公主驾着飞碟到银河系别的星球寻找超能的战士、跟着金蝴蝶的指引穿越到了地球。遇到了星际特训队的宇浩阳三人,公主把三人带回戈壁滩地下山川,签下契约,开始了复仇的行动。宇浩阳新婚的妻子见丈夫一去不返,音讯全无,来到宇浩阳失踪的地点,开始了寻求真相的艰难之旅
  • 挽红楼之侠王宠玉

    挽红楼之侠王宠玉

    阆苑仙葩世外仙株寂寞林。义薄云天潇洒儒雅侠中王。胤祥——玉儿,这一生,胤祥绝不负你。铁骨铮铮的誓言犹在。然而,兄弟义,儿女情,又该如何的取舍,那时,黛玉安在?四哥。胤祥敬你如父,爱你如兄。玉儿只有一个,她是胤祥的命,胤祥甘愿为四哥负尽天下人,只这一生若没了玉儿,胤祥唯愿一死。所以,我与玉儿这一生,宁死不分。胤禛——玉儿,穷其一生,胤禛得不到的,便只有一个下场。十三弟,别怪我。你我是兄弟,可是玉儿……我绝不会放弃。黛玉——一生一世两相知,一生一代两双人。胤祥,曾经的夜下当歌,琴萧两合,竟只是一场镜花水月梦么?四哥。胤祥视你如兄,黛玉也敬你为兄,只是,仅此而已!**************两心相知,金童玉女,本是天作之合的美眷属,却不妨半路加入一个如父如兄的四哥胤禛。到最后,是胤祥与黛玉一路波风斩浪破蒺开路还是鸳鸯两散各东西?至于胤禛…你的坚持,又会走到哪里?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红楼——胤祥、黛玉、胤禛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祥玉能否成就百年之好?敬请期待红楼新文——挽红楼之侠王宠玉。
  • 冠盖满京华:鸾歌

    冠盖满京华:鸾歌

    陈默:你会辜负我,我也会欺骗你,这是一开始就注定的宿命。秦观:如果终于要失去,我希望把一切幸福延续到我的生命结束。你不爱我的话,那么让我来爱你。欺骗你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不会心痛,背叛的时候,也是那样不在乎。如果你不爱我,那就恨我吧。
  • 名门嫡女:神探相公来过招

    名门嫡女:神探相公来过招

    素味平生的两人,因为幼时的婚约,相知相识,一桩桩似乎有所指向的案件,孙世宁犹如被卷入漩涡,屡次险遭没顶之灾。幸而,沈念一数次出手相助,两个人的感情也在破案过程中有了不一样的牵绊。
  • 妩媚则天

    妩媚则天

    本书写武则天从幼年到入宫一步一步成为昭仪的故事。全书以第一人称抒写,缠绵悱恻。内容大多真实,但也有不少虚构。更有穿越的元素在内——武则天的母亲风明就是穿越的人物。情节跌宕起伏,注重心理刻画,深刻剖析了古代一个原本天真纯洁的女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