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600000019

第19章 生活使他选择了写作(1)

不过,从一边听巴黎圣母院悠长的钟声,一边拿起笔在练习本上抒写内心的激愤,到成为一个作家,成为一个用笔“为真理与正义而斗争”的战士,还有一段路程。因为这时巴金的写作,还只限于个人感情的抒发和倾诉,还认识不到写作的意义,缺乏必要的自觉。从根本上说,他还没有把写作当做一种事业。所以,一旦感情得到发泄,心中的愤懑得到缓解或转移,他便又停下笔,走出书斋,和朋友们一起从事他认为更需要做的事情。

这时候,营救美国波士顿监狱中两个被诬陷的意大利工人的运动,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如火如荼。这两个工人是鱼贩子樊赛蒂和他的朋友鞋匠萨柯,他们都是正直而善良的劳动者,凭着顽强的毅力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樊赛蒂还成为出色的作家。他们在美国从事劳工运动,六年前被诬告参与一起抢劫杀人事件而被捕,尽管有许多证人证明他们无罪,但美国法庭仍将他们判处死刑。这两个意大利工人在美国的死囚牢中被关了六年,上诉八次都被驳回。那时候刚宣布了最后的决定:7月10日将在电椅上烧死他们。全世界沸腾了!为了推翻这个荒谬的判决,美国国内首先掀起大规模的抗议活动,随后在巴黎、伦敦、柏林、罗马、马德里、孟买、东京,直到莫斯科,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掀起浩大的抗议浪潮,巴黎报纸上还不断刊登包括罗曼·罗兰、巴比赛、爱因斯坦等知名人士的宣言、呼吁,巴黎的大街小巷到处张贴着“演讲会”、“救援会”、“抗议会”的大幅广告。巴金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这项活动。这期间他读到樊赛蒂的一本自传,其中有这样的话令他万分激动:“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张口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得到发展。”这些话在他心里引起强烈共鸣,便立刻拿起笔,给美国死囚牢中的樊赛蒂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他把自己的痛苦、寂寞、挣扎、希望全写在纸上,“好像对着一个亲人诉苦一样”。信寄到波士顿,请萨樊救援会转交,随后巴金便全力投入了这场救援斗争。而接下来的事情,巴金在回忆中说:

一个阴雨的早晨我意外地收到了从波士顿寄来的邮件:一包书和一封信。信纸一共四大张,还是两面写的。这是樊赛蒂在死囚牢中写的回信。他用恳切的话来安慰、勉励我,叫我“不要灰心,要高兴”。他接着对我谈起人类的进化和将来的趋势,他谈到了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以及别的许多人。他说他应当使我明白这些,增加我的勇气来应付生活的斗争。他教我:要忠实地生活,要爱人,要帮助人。

我把这封信接连读了几遍,我的感动是可以想象到的。我马上写了回信去。在这几天里我兴奋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又在练习本上写了一点东西,那就是《立誓献身的一瞬间》(第十一章)了。樊赛蒂的事迹和他的信对巴金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他曾称樊赛蒂是他的“先生”,说樊赛蒂的精神是“全世界中最优美的精神”;读了樊赛蒂的信,巴金感到“从此我的生活有了目标,而我也有面对着生活斗争的勇气了。我说我要生活下去,而且要经历惨痛的岁月,即使那个‘全世界中最优美的精神’会消灭在电椅上,我也要生活下去,我要做他叫我做的事。”他在无比兴奋中在练习本上写下的那些话,即后来收进《灭亡》第十一章中,李冷兄妹立誓献身人民事业时所说的那些话,其实都是巴金本人心里的话。借李冷兄妹的口,巴金庄严宣告:“我们宣誓我们这一家底罪恶应该由我们来救赎。从今后我们就应该牺牲一切幸福和欢乐,为我们自己向人民赎罪,来帮助人民。”——这个思想,反过来又贯穿了整个《灭亡》。

这年夏天,巴金因身体不好,听从医生的劝告,到玛伦河畔的小城沙多—吉里(今译蒂埃里堡)休养,以后便一直留在那里。他住进一所以法国17世纪著名诗人拉·封丹命名的中学里,并在该校继续学习法文。当时学校正放暑假,环境十分清净。但在巴金心里却依然是风高浪急。他时刻惦记着波士顿囚牢中的“先生”,关注着他们的命运。在沙多—吉里小城期间,巴金又收到樊赛蒂寄来的第二封信,信的开头就对巴金说“青年是人类的希望”,并仍用乐观的调子谈到未来的变革和人类的前途。信的末尾,樊赛蒂以无限亲切而热烈的感情写道:“亲爱的李,我现在以兄弟般的喜悦心情拥抱你。”尽管死期就在眼前,他却还是那样平静、无畏,真是视死如归啊!巴金一面反复读着这封信,一面翻阅各种声援他们的报刊,心中急切地盼望革命的风暴能即刻到来。他说,“我的心好像放在火上煎熬一样,我没法安静下来”,于是又找出练习本,在空白页上胡乱地写下一些句子,因为太潦草,有些字句连自己也认不清楚,其中有些就用在后来的小说里,《灭亡》第十三章中“革命什么时候才会来”的问题,第二十章中“爱与憎”的争论等等,就是根据这些片段重写的。由于世界人民的声势浩大的抗议和声援,两个意大利工人的死刑执行期一再被推迟。抗议的声浪更加高涨。正如美国的《民族》周报所说:“在国外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挂起美国国旗,就得找人保护”,在世界各大城市的美国使馆或领事馆都受到示威群众的包围。这时巴金甚至相信“美国政府不敢杀死这两个人”。但是巴金想错了,8月23日,两个无辜的意大利劳动者,萨柯和樊赛蒂,终于被烧死在电椅上。听到这个消息,巴金说他“绝望地在屋子里踱了半天”,然后“写了一天的信,寄到各处去,提出我对那个‘金圆国家’的控诉”。但他的心仍然无法平静,又翻出那个练习本把心里的话全写在纸上,一连几天里写成了《杀头的盛典》、《两个世界》、《决心》和其他一些片段,直到写不动了才停下来。

至此,巴金在法国所经历和参与的社会活动和政治事件已告一段落,而作为这些活动的副产品——小说《灭亡》的轮廓也已初步成型。最后提到的三章《杀头的盛典》、《两个世界》和《决心》在小说中分别为第十七、十八、十九章,是作品中的重要章节。其中所写的虽然不是萨柯、樊赛蒂的事,但它的精神、情绪和氛围都是直接从“萨樊事件”,特别是从他们在电椅上被烧死的惨剧中撷取过来的。

不过,到这时《灭亡》还没有完成,甚至还可以说,练习本上的那些记录最后将成为什么样子,巴金这时还没有明确的想法。对下一步如何处理他还没有来得及去想。也许是过去一段时间心中的痛苦太深、弦绷得太紧了,他希望得到解脱和放松,所以“萨樊事件”过后不久,巴金便把精力转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一书的翻译。他后来解释说:“说老实话,这部书(按:指《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除了讲自然界和原始人的前四章外,我自己也不大明白,尤其是后半部。……后来仔细想想,我那个时候翻译这部伦理学的著作,其实是逃避现实。我曾经写信告诉朋友:‘在中国人大开杀戒的时候,我埋头翻译讲道德的书……’大开杀戒,当然是指蒋介石屠杀青年。我不能参加斗争和同时代的年轻人站在一起,也无力阻止中国和美国的刽子手惨杀无辜,我内心得不到安宁,为了避免良心的痛苦,我像逃佛参禅的人那样,教自己的心钻进道德学说里面去。所以我会那么耐心地翻译斯宾诺莎和康德的著作,不久又把它们忘得一干二净。”直到第二年译完了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的前半部以后,他才放松下来,“有时间读小说,读诗,读托尔斯泰、莎士比亚和惠特曼了”。这时候又有一件事情触动了他的心灵,对《灭亡》的诞生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有一天巴金接到大哥的来信,信里照旧充满了感伤和对他的期望,不但期望他能“扬名显亲”,还要他去维持他们那个已彻底没落的大家庭和那种生活方式。巴金深深地而且不无痛苦地感到,他和大哥之间“友爱越来越深”而“思想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他要走他自己选择的道路,最终要跟大哥分开,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巴金感到是时候了,“我应当把我心里的话写给他。然而我又担心他不能了解。我又怕他受不了这个打击。想来想去,我想得很痛苦。”怎么办呢?巴金后来在有关的文章中写道:

最后我想出办法来了。我从箱子里取出了那个练习本(可能是两本或三本了),我翻看了两三遍。我决定把过去写的那许多场面、心理描写和没头没尾的片段改写成一部小说,给我的大哥看,让他更深地了解我。就像我后来在《灭亡·自序》上所说的那样:“我为他写这本书。我愿意跪在他的面前,把书献给他。如果他读完以后能抚着我的头说:‘孩子,我懂得你了,去罢,从今以后你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你哥哥的爱总是跟着你的。’那么我就十分满足了。”

同类推荐
  •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不是生产力进步的论证,也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批评,历史研究是否还有一条其他的途径可走,廖峰编著的《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通过对顾鼎臣这个被现代视野遗忘的人物的研究,来说明,古典政治并非属于封建残余或迂腐文化,其重要作用或许已经超出了想象。本书的目的是以人物揭示历史变迁,涉及内容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经济史、城防等各部分内容,因此,以顾鼎臣经历为线索,笔者又将重点放在搜集对其经历中所涉及各领域,如经筵、嘉靖初年的赋役改革,以及宗族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 李大钊传

    李大钊传

    生活是现实的。芸芸众生之中,很少有人不为自己的衣食饱暖奔波。现实是实在的。即使是关心国事民瘼的知识分子,也无不同国家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普通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立足于现实,为解决国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现实问题,去从事各自的工作。然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一个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愿意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人应当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开心抢答知识辞典

    开心抢答知识辞典

    转动脑筋,勤于思考,让知识充满脑海。同过自然人文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厚度,十三个部分,让你充分享受知识的乐趣,开心地学习。这是一部辞典,一个智慧的宝库,这里有你知道的,更有你正在寻找的各种问题。来吧,进入智慧的世界。
  • 社交礼仪全书

    社交礼仪全书

    成功学历来被人们视为抽象、玄奥的学问,本套丛书从社会礼仪、为人处世、心志心理、感悟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阐述中归纳出最有实用性、最有指导价值,且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定律和成功范例。
  • 我被继承者求婚了

    我被继承者求婚了

    新书《婚权独有:傲娇老公甜蜜宠》男人眯了眯眼睛,不容置疑的态度,“夏子伊,跟我走,还是跟他走。”“我……”“时薪翻倍。”“成交!我跟你走——金主。”他的至理名言是,把这个女人宠得只有他才养得起的时候,这世上就没有男人敢跟他争了!!!
  • 娇妻来袭

    娇妻来袭

    她死不瞑目。重生后,一心报复负心人,却意外的遇到了冷酷无情的豪门总裁。他高不可攀,身边女人环绕。她只不过是柔弱的小女子,只能臣服在他的掌控下。他和她从冤家对头到情侣,会经历什么样的故事。
  • 男神高攀不起:达令江湖救急

    男神高攀不起:达令江湖救急

    (正文己完结)宠一个女人要宠成怎样?给她房子给她珠宝给女人所希望的一切?不,男神摇摇手指,宠是要从长计议,首先要圈起小窝将她圈养,然后默默帮她打扫烂摊子,容忍她一切小脾气,抚平她所有的臭脾气,不厌其烦的帮她处理一切烂桃花,暗暗帮她实现她的小理想,不动声色将欺负她的人全部踩平,用高冷的态度倪视一切伤害她的人,强硬的将她的心一点点夺过来,这才是一个男神应该有的态度和职业操守!没错,他就是这么做的,你有意见?!超甜宠文,糊涂蛋女主和她的男神的故事。其实就是个喝错酒捡对宝的故事。
  • 痛风百问百答

    痛风百问百答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狂蟒至尊

    狂蟒至尊

    一个收到了死亡证书的天才男人,心灰意冷之下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自己深爱了三年的女友,独自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在这里他再次找到自己生活的目标,虽然生命已经不长,但是他要留下一些什么……面对自己仅剩下不久的生命,他来到了传说中的神农架,本已经打算等死的他却被一条巨大的金色蟒蛇咬到了大动脉,剽悍的人生从这一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