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后自我护理
在医院内的生活安排
(1)产后生活
分娩之后,最需要的就是休养。
在消耗量大的分娩过程中,身体发生了许多急剧变化,肝脏、肾脏等各内脏器官都非常疲劳,血液变得稀薄,以往所储存的营养、性激素大量被消耗掉。事实上,大多数人这时体重会有所下降。此后,还要养育婴儿,需要长时间的劳心劳力。因此身体健康的恢复是很重要的。
如果产后恢复得不好,就有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不良后果。所以分娩后6~8个星期是非常时期,新妈妈一定要注意调养,不能疲劳。
(2)分娩后的当天
①睡眠。分娩后不能立即回病房,还需要在产房里呆2小时左右,以观察有否出血或其他异常。在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可以回病房去。回到病房后,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睡觉,并注意摄取足够的营养以便早日消除分娩所带来的疲劳。
②产后阵痛。产后阵痛太厉害时,会影响到睡眠。实在难受时,应征求医生的意见适当服些镇静剂。
③饮食。为了避免产后空腹和口渴,新妈妈这时可以饮用些简单的食品和热牛奶。
④排尿。刚分娩后,大量水分会经尿液排出,所以新妈妈的尿量这时应该增多。但实际上,大多数新妈妈这时却没有尿意,而且即使有尿意,也很难排出来。为了防止储尿过多过久,就要进行人工排尿。
产后医生要观察新妈妈的情况
新妈妈分娩2小时内,要留在产房内观察,不得马上回病房。医生要观察新妈妈阴道流血情况、子宫收缩情况,以及血压、心率和一般基本体征,鼓励新妈妈及时小便,帮助新妈妈进行母婴皮肤接触,争取产后30分钟后开奶。
(3)产后第1天
①离床。在过去,有一个观点认为准妈妈分娩后30~45天内要躺着。现在不提倡了。新妈妈应该在保证足够睡眠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一些活动,这对子宫收缩、母体恢复健康都有好处。在分娩后8小时,产妇可下床活动,24小时后,可少量走路。当然具体情况要因人而异,应在医生和助产士的指导下进行。自己随便过早离床、过早活动都是不太好的。
②恶露的处理。处理恶露是产褥期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大意不得。随时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这样不仅可以防止细菌感染,同时下部清洁也可使新妈妈心情舒畅。准妈妈在医院分娩,前3天是护士帮助清洗、消毒外阴,第4天后多数由自己清洗。恶露的处理要按以下要领来做:首先应准备2个容器,50倍稀释煤酚皂,以400倍水稀释成碱性肥皂液,5厘米宽的消毒棉花浸在其中;另外还有消毒过的钳子或夹子。
a.用肥皂将手洗干净。
b.排尿、排便完毕,用卫生纸擦干净。这时尽可能采用温水洗净外阴和肛门等部位。
c.用消毒过的小钳子或小夹子夹住浸过肥皂液的棉花,以外阴为中心,从前向后,从内向外消毒清洗,棉花用完一次必须换新的,重复几次进行清洗。
d.外阴有缝合伤口时,应涂上消毒药。
e.消毒清洗后,垫上消毒纱布,以免血液渗出,再垫上青石棉、胶布、乙烯树脂布,用T字带固定好。如不用消毒纱布,也可以直接用脱脂棉。
③饮食。一般情况下,准妈妈在产后,其胃口和妊娠前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妊娠期喜欢喝粥、吃酸的东西,分娩后,只要食欲好,多吃些含脂肪成分多的食物都没关系。为了弥补分娩所消耗的体力以及储备今后育儿所需要的精力,还有保证母乳的分泌,应该保证足够的营养。
(4)产后第2天
①建议用母乳喂养。产褥第2天,已消除了分娩后的疲劳,这时婴儿也要吃奶了。为了母乳能很好地分泌,在分娩后第2天到1周的时间内,应对乳房进行按摩,因为这段时间按摩效果较好。如果天气炎热,新妈妈还要避免疲劳,才能使母乳分泌充足。按摩的要领如下:
a.用毛巾浸热水后拧干,热敷乳房周围5分钟。
b.在乳房周围,从内向外轻轻按摩。
c.从乳头周围向乳头方向进行揉搓。
d.按摩的范围比c要更大些。
e.用5个手指压住乳晕,做给婴儿喂奶时的挤压动作,反复多次。
为了促进乳汁的分泌,喂饱婴儿后,一定要将乳房残留剩下的奶水挤出来。这也是维持母乳分泌充足的窍门。
②催奶饮食。为了保证乳汁充足,新妈妈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蛋、鱼、肉、豆等。还要多喝水,吃些炖品和汤类,这些都很有营养,也是很有效的催奶饮食。
(5)产后第3~5天
产后第3天,新妈妈应有排便。如果发生便秘,必须立即灌肠。
产后第4天,新妈妈应自己清洗恶露。
产后第5天,有会阴缝合伤口的,应去医院拆线,拆线后的1~2天不要用力。
(6)产后1周
产后第6天至第8天,婴儿的脐带也已自行脱落,如果没有异常反应,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对于新妈妈来说,这是产后第一次外出,对婴儿来说,是出生后第一次和外界接触。所以新妈妈乘车走路都要十分小心。
有工作单位的新妈妈要在所在单位进行婴儿出生登记。所以医院证明及必要证件都要在出院之前加盖医院公章。此外,出院时不要忘了多谢医生和护士的照顾。
出院后的生活安排
(1)家务事
在医院内度过的仅仅是产褥期的一小部分时间。出院后新妈妈仍要多在床上休息,注意保养。
产后1个星期,可以慢慢做一些身边的小事情,比如换尿布、喂乳等一些轻松的事情。但不宜过分操劳,只能帮着做些轻松家务,活动活动身体。
如果产后恢复得快的话,3个星期就可以离床下地,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其实,仅是照顾婴儿,身体也会感到疲劳。所以仍要注意休息,每天至少要保证8~9小时的睡眠时间。产后5~6个星期之后,才能像平常人一样做家务。
(2)洗澡
在产褥期是不宜坐浴的,只有在生产4个星期后,当恶露完全干净后才能坐浴,而且坐浴的时间不能太长,水温不能太高。
这时,新妈妈最好淋浴。产后5天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站着淋浴。但要注意不要感冒。
产后2~3日后就可以洗头发,但要把头发迅速吹干。烫发或梳整发型要在2个月后。
(3)腹带
腹带是妊娠期使用的,分娩后一般不需要再系腹带。但是如果腹部过于松弛,那么产后最好再系腹带2个星期左右。这样可以支撑下垂的肚皮,同时也会心情放松。
(4)外出
产褥期一般至产后4~6个星期就可以结束。产后4星期左右就可以外出了。
如果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异常,想外出时,也一定要进行健康检查,看看身体恢复得如何。在确定无异常,产后恢复很好后,才可外出。特别是那些患有妊娠中毒症的产妇,产后还要检查水肿、尿蛋白及血压等情况,看其症状是否消失。
产后心理调节
1.尽快适应小宝宝降生带来的家庭变化。
2.重视和珍惜家庭感情。
3.消除怕胖的顾虑,加强营养。
4.正确对待产后可能发生的各种疾病。
分娩后会阴的护理
分娩时,由于胎儿压迫会阴部,以及医生助产时在会阴部的操作,产后会阴部常会发生充血和水肿,有的可能还有程度不同的会阴部撕裂伤或有会阴侧切伤口。另外,由于产后阴道内不断有恶露排出,所以,若不注意加强会阴部的护理,常易引起会阴部以致生殖系统的感染。
首先,新妈妈应注意会阴部的清洁。产后每天至少要在专用的清洁盆中清洗会阴部2次。冲洗一般用温开水即可,不需加其他药物。若有会阴部撕裂伤或会阴侧切伤口,则可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并在每次大便后洗1次。每次冲洗后都要更换护垫,护垫要用经过消毒的,并要勤洗勤换。
会阴部肿胀明显的新妈妈可用温热毛巾热敷以助消肿,每天3次,产后5~6天开始,可用温水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晚1次,以促进会阴部伤口愈合。分娩时造成的会阴损伤要完全愈合,大约需2周时间。此后可改为每天用温开水清洗会阴1次,同时要注意月经带及内衣、内裤的清洁卫生,勤洗勤换,洗后晾在阳光下充分暴晒,以利杀死细菌,预防感染。
分娩后要注意会阴伤口的护理
拆线后,每天可用1:1000新洁尔灭(苯扎溴铵)等消毒液冲洗2次,大便后也要冲洗1次,并应避免大便等脏物的污染。拆线后,多数新妈妈此时已回到家中,如恶露还没有干净,仍应坚持每天用温开水洗外阴两次。同时,应保持大便通畅,以免伤口裂开,必要时可服些轻泻剂。最好采用坐式大便,并避免蹲坑时间太长。另外,拆线后伤口内部愈合尚不牢固,故不宜过多走动,也不宜进行动作太大的锻炼。
此外,在正常情况下,会阴伤口在拆线前会有不适感,坐时也可能疼痛,拆线后一般会减轻,但需2~3周后才会完全恢复正常感觉。有的新妈妈在产后10天左右,发现阴道掉出带结的肠线头,对此不必惊慌,那是从阴道口脱落的肠线。如果在会阴部有丝线,则应找医生及时拆除,以免引起感染。
剖宫产的产妇注意事项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开腹大手术,术后恢复是否顺利,对新妈妈的日后健康关系极大。也就是说,新妈妈在坐月子期间,还必须十分注意术后伤口的恢复。
剖宫产的新妈妈,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手术后新妈妈腹部伤口疼痛,但这种疼痛是可以忍受的。如果疼痛难忍,就要请医生检查,是否腹壁有血肿。
②术后阴道会流血,其流血量不应超过月经量,过量者应报告医生,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治疗,以免失血过多。
③术后应注意:第一天在床上坐着。第二天拔出导尿管后可下地大小便,每3小时排尿一次。因为过胀的膀胱会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可能引起产后大出血。第3天可在室内扶墙练习踱步。如感觉头晕、难受,应立即上床休息,谨防摔伤。
④腹部伤口通常在手术后7天拆线,拆线后咳嗽时要用手按压伤口两侧,防止震开伤口。
⑤手术后要特别注意卫生,除每日洗脸刷牙、饭前便后及哺乳前洗手外,还应保持伤口处的卫生。当然会阴部的卫生也不可忽视。
⑥手术后的饮食,可根据手术情况而定。通常手术后6小时可进食米汤、蛋汤、藕粉、豆奶粉等流质软食。每日进食5~6次,每餐不可过饱,以防消化不良或肠梗阻。饮食中应补充含蛋白质高的鸡蛋、瘦肉等食品,以利伤口恢复。可吃水果补充维生素。如大便干燥,可吃些香蕉通便。
⑦剖宫产者的呼吸与咳嗽。要深呼吸,而其重点是在于呼气。在吐气的时候,用双手或枕头护住伤口。维持膝盖的弯曲,同时试着在吐气的时候,做一个轻咳的动作,而不是做一个正常的咳嗽,否则会引起疼痛。
产后腹痛的护理
产后腹痛是子宫收缩所致。子宫收缩时,引起血管缺血,组织缺氧,神经纤维受压,所以产妇感到腹痛。当子宫收缩停止时,血液流通、血管畅通,组织有血氧供给,神经纤维解除挤压,疼痛消失,这个过程一般在1~2天内完成。
初产妇因子宫肌纤维较为紧密,子宫收缩不甚强烈,易复原,且复原所需时间也较短,疼痛不明显。经产妇由于多次妊娠,子宫肌纤维经多次牵拉较为松弛,复原较难,疼痛时间相对延长,且疼痛也较初产妇剧烈些。
以上所述,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疼痛时间超过1周,并为连续性腹痛,或伴有恶露量多、色暗红、多血块、有臭秽气味,多属于盆腔有炎症,应请医生检查治疗。
产后多汗的原因
不管天热还是天凉,甚至在冬天,准妈妈分娩后总是比正常人汗多,有的大汗淋漓,如果稍微活动或进食时,更是汗流满面,全身汗出,黏湿难受。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准妈妈在妊娠期间,体内水分积蓄,仅是血液就比孕前增加30%左右。一个正常人的血液量约占体重的1/10,为4000~5000毫升,而妊娠期准妈妈则要增加1000毫升之多。分娩之后,这些体液在体内就成为多余的东西,不排出甚至会增加心脏负担。
体内的水分排泄有3个主要途径:一是通过肾脏由尿液排出;二是通过肺的呼吸排出;三是通过汗腺由皮肤表面的毛孔蒸发。这就是产后汗多的原因之一。此外,新妈妈甲状腺功能亢盛,尚未恢复,脂肪、糖、蛋白质代谢旺盛,故多出汗。
另外,产后进食较多的高能量食物,又多喝汤水,这也是产后出汗多的原因。总之,产后出汗是一种生理调节现象,不必担忧。
但是,新妈妈也必须注意,有一种病理性出汗,表现为汗出湿衣,持续不断,常兼气短懒言、倦怠嗜睡,或见睡中多汗、醒来即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状,这是病理性出汗,需要请医生诊治。
正确对待恶露
胎儿娩出后,在一定时间内新妈妈阴道仍有血样分泌物流出,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恶露。正常的恶露有血腥气味而不臭。它包括从宫腔排出的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黏液及产道的细菌。在产后的不同时间里,恶露的情况各不相同,可以通过不同时期恶露的情况来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一般恶露有3种不同的情况。
(1)血腥恶露
又名红色恶露,这是产后第1~4天内排出的分泌物,呈鲜红色,含有较多的血液,量也比较多,一般与平时月经相似,或稍多于月经量,有时还带有血块。
(2)浆液性恶露
呈淡红色,其中含有少量血液、黏液和较多的阴道分泌物,还有细菌生长。在产后4~6天排出。
(3)白色恶露
是在产后1周后排出的呈白色或淡黄色的恶露。其中含有白细胞、蜕膜细胞、表皮细胞和细菌等成分,形状如白带,但是较平时的白带多些。
虽然每个新妈妈都有恶露,但每人排出的量是不同的,平均总量为500~1000毫升。各新妈妈持续排露的时间也不同,正常的新妈妈一般需要2~4周,少数新妈妈可以持续1~2个月。
孩子吃奶时,吸吮奶头,可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有利于子宫腔内的恶露排出。
少数新妈妈,即使在正常情况下,恶露也可以延续到产后1~2个月,大部分新妈妈恶露在1个月时可停止。如果产后3个月恶露仍淋漓不净,属于恶露不净,肯定有病理因素存在。常见的原因有子宫腔感染、子宫腔内有妊娠产物如胎盘、蜕膜、胎膜等组织遗留,子宫恢复不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绒毛膜癌。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病理现象。因而,如遇到产后恶露持续不净时,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如果在1个月后恶露不净,同时伴有臭秽气味或腐臭气味,或伴有腹痛、发热,也可能是子宫、附件(输卵管、卵巢)、阴道有感染;如果排除恶露量逐日增多,颜色逐日变红变深,或出现淤块,都属于异常现象,或有子宫出血、阴道创伤,或有感染发生情况。这些情况应及时引起注意,并到医院检查治疗。
产后恶露不下的护理
产后恶露不下,是指胎儿娩出后,恶露不自然排出体外或排出甚少。“恶露不下”可以诱发产后腹痛、产后发热等病。
产后恶露不下,主要是因为伤于七情或风冷所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临床常见的有气滞、血淤两种:
(1)气滞
主要原因是产时或产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气机不利,血行受阻。气机不利,血行不畅,小腹多胀甚于痛;气滞则血阻,恶露不下;气郁不宣,胸胁胀满;肝郁气滞脉弦;舌质正常,苔薄白。
(2)血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