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简称哮喘。本病的病因较复杂,大多系在遗传的基础上,再受到体内外某些因素的影响而激发。激发因素有吸入物(花粉、真菌、面粉、动物毛梢、工业粉尘等)、感染、气候变化、某种药物、情绪因素等。这些因素常是哮喘发病及发作的诱因。
哮喘的分类
临床上可将哮喘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
外源性哮喘:与吸入某些外界致敏源有关,患者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史,多在幼年起病,也称为青少年哮喘,发病季节以春、秋季为主,起病较急,缓解期无症状,此型到成年后,常自然痊愈。
内源性哮喘:诱发因素与呼吸道感染有关,患者少有家族或个人过敏史,常在成年后发病,也称为迟发性哮喘,多在冬季及气候多变时发病,易转为慢性哮喘。
有哪些症状
本病典型发作前,常常有先兆症状,如咳嗽,胸闷或连续喷嚏等,如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很快出现气急,哮鸣,咳嗽,呼吸困难,多痰,患者常被迫坐起,两手前撑,两肩耸起,额部出冷汗,痛苦异常,严重者可见口唇和指甲发紫。发作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才逐渐缓解。病情缓解后,症状可以完全消失,与常人一样。
支气管哮喘患者检查可以发现胸廓膨胀,隆起如桶状,胸锁乳突肌紧张,腹壁肌肉强直,肺部叩击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有干性罗音和哮鸣音;如果同时并发支气管炎或继发感染,可听到湿性罗音。
应做哪些检查
X线检查:在轻症患者可无异常,病情较重者哮喘发作时可显示可逆性肺过度膨胀、膈肌低平。
外源性哮喘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血清总IgE均增高;合并感染时,血及痰中中性粒细胞增多。
肺功能检测: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
呼气峰流速(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如何诊断
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发作与接触变应源、病毒感染、运动或某些刺激物有关。
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期为主的哮鸣音。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排除可能引起喘息或呼吸困难的其他疾病。
对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最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若基础FEV1(或PEF)<80%正常值,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后FEV1(或PEF)增加15%以上。
PEF变异率(用呼气峰流速仪清晨及夜间各测1次)≥20%。
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有些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或过敏性咳嗽,其诊断标准(小儿年龄不分大小)是:
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痰少,运动后加重。
没有发热和其他感染表现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
肺功能检查确认有气道高反应性。
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和(或)变应源皮试阳性等可作辅助诊断。
老中医处方
方1
【组方】麻黄5克,杏仁10克,地龙10克,全蝎(研末冲服)3克,川芎10克。
【加减】
哮喘发作期:
痰热内壅,加黄芩、川贝母、葶苈子;
热甚,再加生石膏;
痰甚多,再加莱菔子、苏子、全瓜蒌;
痰黏腻,再加海浮石、生海蛤壳;
肺燥热,加沙参、麦冬、玉竹、桑白皮;
外感寒邪,加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
哮喘缓解期:
去麻黄,加扶正之品;
肺脾气虚,加黄芪、党参、白术、功劳叶;
气阴两虚,加黄芪、党参、沙参、麦冬、冬虫夏草、仙鹤草;
肾阳虚,加炮附子、紫河车、桂圆肉、紫石英、沉香;
肾阴虚,加生地黄、熟地黄、女贞子、核桃肉、五味子、沉香。
【主治】支气管哮喘。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方2
【组方】乌贼骨(打碎)12克,马兜铃12克,鱼腥草30克,虎杖根30克,炙甘草9克,陈皮5克,茯苓12克。
【加减】
喘息,加葶苈子30克;
咳甚,加白前6克,百部9克,炙枇杷叶9克;
痰多,加紫菀9克,炒桔梗6克;
气虚,加党参12克,山药50克;
阴虚,加北沙参12克,南沙参12克。
【主治】支气管哮喘。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方3
【组方】五味子15克,地龙30克,杏仁12克,生甘草6克,生姜3克。
【加减】
虚喘,加红参、黄芪、胡桃肉;
实喘,加大黄、芒硝或番泻叶;
寒喘,生姜加倍,地龙减量,加麻黄;
热喘,倍用地龙,加生石膏、黄芩;
痰喘,加陈皮、法半夏、葶苈子;
过敏性哮喘,加徐长卿、防风、黄芩。
【主治】支气管哮喘。
【用法】头煎于哮喘发作前30~60分钟服,6~8小时后服二煎,每日1剂。
方4
【组方】茯苓15克,地龙15克,橘红15克,桂枝12克,炙甘草12克,杏仁9克,五味子9克,炙麻黄9克,罂粟壳9克,桔梗6克。
【加减】
发热,加石膏、知母、黄芩;
喘息,加前胡、白前、桑白皮、白果;
痰壅气逆,加苏子、旋覆花、瓜蒌;
咽喉不利,加川贝母、麦冬;
气虚,加党参、黄芪、白术;
阴虚,加熟地黄、沙参、阿胶。
【主治】各型哮喘。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后分2次服,每日1剂,20剂为1个疗程。
方5
【组方】炙麻黄4.5克,麻黄根4.5克,桃仁9克,杏仁9克,郁李仁9克,白果仁9克。
【加减】
咳嗽痰黄,加土茯苓30克,忍冬藤30克,连翘9克,白薇9克;
剧咳不休,加百部9克,款冬花9克,车前草24克,玉蝴蝶4.5克,炙甘草6克;
胸膈胀满,加枳壳9克,桔梗6克,柴胡6克,牡蛎30克;
食欲不振,加苍术9克,厚朴9克,山楂9克,神曲9克,谷芽30克,麦芽30克;
气阴两虚,加党参9克,麦冬9克,太子参12克,北沙参12克;
虚阳不振,上盛下虚,加制附子(先煎)9克,补骨脂9克,胡桃肉9克,磁石30克。
【主治】支气管哮喘。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方6
【组方】炙麻黄10克,杏仁9克,半夏9克,炒苏子9克,莱菔子9克,橘红12克,茶叶12克,茯苓15克,白芥子6克,甘草6克,诃子6克。
【加减】
肺气虚,加百合、五味子;
脾气虚,加黄芪、白术、五味子;
肾气虚,加补骨脂、磁石、生牡蛎;
兼外感风寒,炙麻黄改为生麻黄,另加苏叶、荆芥;
外感风热,加金银花、连翘、薄荷;
寒饮较重,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痰多痰黏,加旋覆花;
肺有郁热,加瓜蒌、知母、黄芩、生石膏、桑白皮、竹沥;
有瘀血,加丹参、红花、苏木、地龙。
【主治】肺脾两虚、痰饮阻肺之支气管哮喘。喘息短促无力,咳痰稀白,语声低微,自汗心悸,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少,脉弱。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7
【组方】青天葵15克,款冬花15克,法半夏15克,五味子15克。
【加减】
偏寒,加干姜2~4克,细辛3~5克;
偏热,加鱼腥草15~30克,紫花地丁15~30克;
偏虚,加山萸肉3~5克,白术5~10克;
偏实,加桑白皮10~15克,葶苈子10~15克。
【主治】内有宿痰伏于肺,外有寒邪侵犯所致的支气管哮喘。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咳痰稀白,面色晦滞,或有恶寒发热、头身痛,舌淡,苔白滑,脉浮紧。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方8
【组方】生地黄12克,熟地黄12克,山萸肉10克,冬虫夏草5克,紫石英(先煎)15克,沉香粉(冲服)0.9克,川芎6克,全蝎3克,五味子6克,杏仁10克,砂仁(后下)3克。
【加减】
外感,加桑白皮、苏子、海浮石;
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明显,加肉桂、制附子;
倦怠乏力,动则汗出,加黄芪、牡蛎;
喘促气急,加地龙、生海蛤壳;
便干,数日一行,加酒大黄、全瓜蒌。
【主治】支气管哮喘。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为2次服用,每日1剂。
方9
【组方】葶苈子15克,款冬花12克,大黄10克,桃仁10克,蚤休10克,百部10克,枳实10克,麻黄10克,杏仁10克,地龙10克。
【加减】
偏寒者,加干姜、桂枝;
偏热者,加黄芩、桑白皮;
大便燥者,生大黄后下;
大便稀溏,用熟大黄同煎。
【主治】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为2次服用,每日1剂。小儿剂量酌减。
方10
【组方】麻黄30克,杏仁30克,紫菀30克,川贝母15克,姜汁300毫升,蜂蜜300毫升,香油300毫升。
【主治】支气管哮喘。
【用法】前4药共研细末,再将香油置锅内煎沸1~2次,加入蜂蜜煎沸,再加入姜汁煎沸后即加入以上药末混匀,煎煮5~6分钟即成膏,待凉后装瓶内密封备用。重者,每日早晚于饭后半小时各服1汤匙;轻者,每日早晚饭后各服半汤匙。上药为1剂量,14日为1个疗程,休息7日,一般2个疗程即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