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4700000008

第8章 战乱家园

那是1926年,我刚刚五岁。那一年正值北伐战争,天下大乱,人心惶惶。战场上失散的逃兵一伙一伙地流窜到村中,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像潮水一样涌进涌出,到处都有掠夺的、抢劫的、砸明火的、劫道的……人们一听到什么信息,都赶快把稍微值点儿钱的、有用的东西藏起来。村里没有人再雇人做针线活儿了,这也意味着我们家要没饭吃了。

街上有很多逃难的人,满街满巷都是人:有提包袱的,有扛着铺盖卷儿的,有挑担子的,有推车的,有带着粮食的,有没带粮食的……他们奔波劳累,风餐露宿,日晒雨淋,满脸是疲惫、麻木、惊恐、呆滞……乡亲们也很同情他们,可谁也不敢叫他们进屋歇歇。因为流传着可怕的说法:这些人都是打铁算盘的,一碗水都不能给他们喝。让大家把水缸都搅混了,盖上盖子,不然,他们从水中可以看到你家的财产,一看到就给算走了,所以家中的水不能给他们喝。也有好心人从井里打水,让他们喝,让他们用。兵荒马乱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还有这些迷信的传说,更是害得人们苦不堪言、人心不定。大家都在街上望风,打听消息,只要有人喊:“乱兵来了!”大家就东躲西藏。这时,有钱、有活儿的人都藏起来了,不找人做活儿了。我们家就惨了,二哥早没活儿干了,也没人请妈妈做衣裳了,我们家一点儿收入也没有,连饭都不用做了。妈都快愁死了,她从家里走到街上,又从街上走回家里,来回走着转磨磨。“怎么办?找点儿什么勾当(事情)干干?四口人吃什么呀!”妈急得想不出个主意来。求借吧,妈也不敢,没有进项还,她决不借钱借物,怕人家拿着把柄逼债。妈低头走着、寻思着,正没有法子,一头撞见当坨的老混子嫂,她冲着我妈说:“老婶子,你干什么呢?脸色越发黄瘦了。”“我正愁着老这样闹下去,我们娘儿几个吃什么?”老混子嫂想了想,给我妈出主意说:“我看你们娘儿几个弄点儿小米,卖煎饼吧!”母亲一想这是个办法,外边逃难的人多,不愁卖不出去。这煎饼比烧饼、果子便宜,穷人富人都吃得起。谢过人家,回家来算算一斗米能出多少煎饼,能卖多少钱、挣多少钱,这样才敢向我堂叔伯、二伯母借了二斗小米,先试着干。

全家四口人都忙活开了。头天把一斗小米挖出二升来,再用二升黄豆补齐一斗,然后把两升黄豆破成黄豆渣子和八升小米掺在一起,叫做2∶8对,用水泡上。第二天早晨起五更,妈妈和姐姐起来推磨,磨出一大盆很细很细的末子,撒上姜黄面、小茴香粉、花椒粉、盐和着细末子调成香喷喷的、杏黄色的面糊糊,很有滋味。然后在饼铛上一个一个地摊熟,厚薄均匀,金黄金黄的,软软的,看起来色泽很诱人,吃起来一定又香又甜又筋道。可我们全家没有一个人吃上一口,都知道这是要卖钱的,赚来钱才能有饭吃。在农村,这就算较好的食品了,味道好,价钱又比烧饼、油条便宜一半。到吃早饭时,妈妈就摊出了一尺多高的一大摞煎饼,二哥背上一个长方形的小笸箩,里边装上秤和煎饼上街叫卖,逃难的人都争着买,一会儿就卖光了,二哥高兴地跑回家再取新摊好的煎饼,接着上街去卖。这生意还真好做。

七战乱家园

我负责烧火,开始我不会烧,火焰聚在一起,总是烧不均匀。妈妈看见了,拿火棍子一搅就把火搅开了,这样整个饼铛都能均匀受热。我边烧火边想:“刚出锅的煎饼黄澄澄、软和和、热乎乎的,多香啊!真想尝一口。”我不敢说,想想二哥都不吃,我也不敢说吃。那时小小年纪就知道家中困苦,懂得忍耐。为了能挣到一点钱,全家摊煎饼,但从没尝过煎饼滋味为了全家能吃上菜白粥,大家谁都没有尝一口。

每次妈妈摊完煎饼,就把好多刺菜(一种野菜)或者红薯叶子洗净、煮热、切碎、拌上盐,倒进盛末子的大盆里,把粘在盆上的面糊搜干净,做成一个一寸多厚与饼铛一样大的菜饼子。用灶膛里的余火烤到半熟,用铁铲子切成若干块,再一块块翻过来烤熟,这就是我们一家人的饭食了。

闫冯大战时,我们院王小书她们屋里住了个连副,我们屋里住着大小六个兵。他们在外屋做饭,从没有进过里屋。下边当兵的待人态度还算过得去,那时不管来什么队伍,壮男都藏起来了,怕被抓丁。我妈、小书她娘,她们年纪大了,出出进进比较方便,我姐姐才十四岁,和我四伯父家的儿媳妇躲在里屋不敢出来。家里人给她们俩送吃的,还得给她们倒屎倒尿。另外,不知道这些当兵的从哪里抢来了绸缎衣服,叫给他做成背心套在军装里头穿上暖和。那会儿,我只有六岁,和我一块儿住的王小书比我大两岁,我们经常一块儿玩,平时也去看他们当兵的做饭,只见他们做的烙饼一样大小,正好装进洋面袋里,装了好多袋,说是把这些装好的饼送到“前线”,有时他们也会分给我和小书吃。

有几次闹逃兵,但没有影响到我们家乡,当时我年纪很小没有什么印象,只看到逃难的人狼狈不堪。最后一次我可记清楚了,那年我十一岁,我家已经搬到大街东头住了。在正国庙后头有片小树林,小树林里头有一条胡同,前半截儿只有我们一家,房后边有王堂家一块场地,平常也不用,也没有住人,往东拐弯进胡同底是王老镇、王老贺兄弟两家。隔墙就是村外了,也就没有什么人家了。

一天早饭后,听说大街上过兵,从三国庙往西去了,我和我妈就到大街上去看。开始看着还像军队,有骑马的,有地下走着的步兵。他们从三国庙前拐弯往西,又往北拐出村进了山。过了一会儿,走过来的人和刚才的人不一样了。他们穿的不是军服,而是乱七八糟的,什么样的都有,他们也没有枪,拿的是棍子、棒子、笛子等。不是顺着路往西走,而是到处乱窜,也向东边来了,我妈看着不对头,就叫我向老贺嫂他们那里跑,她说她回家一趟看有什么事没有,然后就去追我。我跑到王老镇家门口时,我妈也就赶到了,就看到老贺嫂的儿媳妇抱着儿子正与弟媳妇站在门口说笑聊天,从后门进来一个乱兵拽着她弟媳妇就搜她身上有没有值钱的东西,老贺嫂的儿媳妇看情形不对就抱着儿子往东院走,我和我妈也跟着她到东院,她抱着孩子爬墙很难爬过去,我们娘儿俩看到这情形就把她推了过去,接着我和我妈也陆续翻过了墙,发现村边有块芝麻地,我们就钻进了芝麻地里。那里人多,小孩子也哭叫,离村子又近,我妈说:“这里藏不住人,咱们走远点儿。”我们娘儿俩就爬上一个北难子阶,再往北走两华里,那有一块棉花地,边儿上种的是黄豆,豆子长得很高,叶子很密,我们娘儿俩就钻到豆地里面。从外往里看,根本看不见人,我们累了就躺在地垄里歇一会儿,只听见“靠山庄”村有枪声,紧挨村的“靠山坡”上,兵匪也在山上乱打枪,从高山上到我们藏的这里有两三华里,有时听见子弹嗖嗖地响,反正也打不着我们。

从早饭后到太阳偏西,天快黑了。村边上有人站在高处大喊:“乡亲们回家啦,于学忠的部队把土匪打跑了。”我们娘儿俩这才回家,一进屋就看见满地破烂,炊帚、笤帚被他们弄得乱七八糟,不知道有多少人来家里折腾过,三间屋子被他们搞得面目全非。家中反正没有什么好东西,人家也不要,所以也就没丢什么东西,只是无处下脚。西头屋里的炕上晾了点儿麦粒,上边盖了一个席,把席坐得稀吧烂,麦粒散了一地,我和我妈收拾了好多天才搞干净。老百姓反正对当兵的没有什么好印象,都恨他们打、砸、抢。

同类推荐
  • 依依柳岸

    依依柳岸

    未名湖是镶嵌在燕园中的一颗绿宝石。环湖垂柳,柳荫小径,塔影婆娑,波光潋滟。月下观湖,静若惺忪着睡眼的处子,微风花影,则是一杯轻漾的春醪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 不安之书

    不安之书

    《不安之书》,也曾译作《惶然录》,是葡萄牙著名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随笔结集,也是一部未完成之作。里面的许多篇章也不像已经完成的篇章,甚至还有留着空白等待填补之处,但是全部加起来,却能完整地描绘出一个人的灵魂。此次是《不安之书》完整版中文译本首次面世。对于喜欢佩索阿的读者来说,这本《不安之书》就是他在华语市场上失落已久的经典之作,又将打开一扇我们窥见佩索阿浩淼哲学宇宙的大门。
  • 知性

    知性

    本书甄选林徽因现存于世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选录其中经得住时光淘洗和检验的篇章,力图展现一个最具文学魅力的林徽因。既包括诗歌名篇,又收小说佳作,也有至情散文,以及戏剧探索之作。
  • 警察情怀

    警察情怀

    再看《长街风景》。“阳光,刀子一样刺眼”,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写得很有感觉。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看到太阳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接下来作者写长街,写长街的所见与所闻。快乐的,喧闹的,开店的,闲逛的,耍猴的,很有商业的气息。在我感觉作者将要把一首诗歌写俗的时候,却看到这样的语言:“没有掌声/只有越敲越响的耍猴锣声/笼罩长街尽头/忧郁凝重狐疑的心情/化作长街沉重的叹息”。原来,前面的所有表述,都是为了这个升华做的铺垫。作者这样的写作,无疑是成功的。这一首诗歌,写出了一种深度,同样,作者也表达出一种内在的、深入的、探索性的诗意。
热门推荐
  • 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韩非子是伟大的法家代表人物,写《韩非子》,十余万言;主要写有关法方面的内容,其中还写了三四百则故事。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一鸣惊人”、“老马识途”、“有眼不识荆山玉”等。本小书选录了其中178则,每则由“故事原文”、“注释”、“故事大意”、“读后感”四个部分写出,其中“读后感”颇有意味。你一定读过或知道上述故事,喜欢不?如是,不妨再品尝品尝本书所选录的其他众多故事。
  • 妈咪,休了魔王爹地吧

    妈咪,休了魔王爹地吧

    尼玛!只不过是去洗澡而已啊,为嘛突然从天花板掉下来一个有着一头长长的头发啊,又长又尖的耳朵啊,眼睛还是紫色的妖怪啊!妖怪还用眼神鄙视她,轻蔑她,说她很吵,然后还将她变哑巴了!你妹的!她的命运本来就够悲惨了,被后妈欺负,被继姐奚落,为嘛上帝还要这样整她啊?这一定是梦,是梦!醒来后除了浑身酸痛之外,也没有再见到妖怪,她果然是做梦!三天后,她拿着那张化验单仰天长啸:为嘛她会怀孕了?!九天后,四个宝宝出生,一个像凤凰,一个像老虎,一个像龙,一个既像乌龟又像蛇!神啊!她是人而不是妖怪啊!为嘛会生出妖怪啊?!四个宝宝咧嘴笑得可爱,齐声呼喊一声,“妈咪!”她终于两眼一翻,晕了……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小时候形成的做人与做事习惯,常会阻碍我们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所以,引导和教育孩子养成传统美德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应从小抓起。本书特设了36堂课,手把手教您关注影响孩子一生的做人与做事细节,一步步改变和提升孩子做人与做事的习惯和能力。
  • 骆驼

    骆驼

    《骆驼》中的爱情,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有点悲,通过对动物社会的描写,揭示动物之间情感纠葛的内心世界,有点沉,会聚中国最优秀的动物小说作家的佳作,揭示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还可以从中引发联想,《骆驼》是一套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小说。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让人思念那个时候人的爱情和动物的爱情是多么伟大啊!,使少年儿童读者不仅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该系列作品,思考其中的内涵
  • 护界仙王

    护界仙王

    亲情、友情、爱情,凡人有,修真者也有。仇杀、残暴、嗜血、无情,不止妖魔鬼怪会,修真者更会。守护伴随着主角的一生,为了自己珍爱的人,为了这一界的万物苍生,主角是如何在自我与无我中抉择的呢?且看主角如何在争斗与斗争中成长,如何守护心中的修炼之道,又是如何演绎自己精彩一生的呢?交流群:321906354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渔夫传奇

    渔夫传奇

    大学毕业后的卫航在海洋局跑腿近一年,最后还是因为几句口角被上级领导开除。回到家乡,在海边偶遇一颗神秘珠子,融入体内。经过了解,那珠子能让卫航在海底畅游,不受氧气、水压、光线等影响。神秘的海洋一直是人类向往的,少有人涉足,下面是无尽的宝藏,都静等人类开发:大龙虾、大海蟹、海参、海胆、鲍鱼,罕见的红珊瑚、甚至海底遗宝等等。有了神秘海珠,渔夫也是一个传奇!
  •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本卷包括中文版主编车文博所著的《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以及由弗洛伊德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三部分。《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是中文版主编车文博研究弗洛伊德的精髓所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癔症研究》最初于1895年在德国出版,书中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开始提出癔症创伤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和正式起点的标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