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4700000008

第8章 战乱家园

那是1926年,我刚刚五岁。那一年正值北伐战争,天下大乱,人心惶惶。战场上失散的逃兵一伙一伙地流窜到村中,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像潮水一样涌进涌出,到处都有掠夺的、抢劫的、砸明火的、劫道的……人们一听到什么信息,都赶快把稍微值点儿钱的、有用的东西藏起来。村里没有人再雇人做针线活儿了,这也意味着我们家要没饭吃了。

街上有很多逃难的人,满街满巷都是人:有提包袱的,有扛着铺盖卷儿的,有挑担子的,有推车的,有带着粮食的,有没带粮食的……他们奔波劳累,风餐露宿,日晒雨淋,满脸是疲惫、麻木、惊恐、呆滞……乡亲们也很同情他们,可谁也不敢叫他们进屋歇歇。因为流传着可怕的说法:这些人都是打铁算盘的,一碗水都不能给他们喝。让大家把水缸都搅混了,盖上盖子,不然,他们从水中可以看到你家的财产,一看到就给算走了,所以家中的水不能给他们喝。也有好心人从井里打水,让他们喝,让他们用。兵荒马乱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还有这些迷信的传说,更是害得人们苦不堪言、人心不定。大家都在街上望风,打听消息,只要有人喊:“乱兵来了!”大家就东躲西藏。这时,有钱、有活儿的人都藏起来了,不找人做活儿了。我们家就惨了,二哥早没活儿干了,也没人请妈妈做衣裳了,我们家一点儿收入也没有,连饭都不用做了。妈都快愁死了,她从家里走到街上,又从街上走回家里,来回走着转磨磨。“怎么办?找点儿什么勾当(事情)干干?四口人吃什么呀!”妈急得想不出个主意来。求借吧,妈也不敢,没有进项还,她决不借钱借物,怕人家拿着把柄逼债。妈低头走着、寻思着,正没有法子,一头撞见当坨的老混子嫂,她冲着我妈说:“老婶子,你干什么呢?脸色越发黄瘦了。”“我正愁着老这样闹下去,我们娘儿几个吃什么?”老混子嫂想了想,给我妈出主意说:“我看你们娘儿几个弄点儿小米,卖煎饼吧!”母亲一想这是个办法,外边逃难的人多,不愁卖不出去。这煎饼比烧饼、果子便宜,穷人富人都吃得起。谢过人家,回家来算算一斗米能出多少煎饼,能卖多少钱、挣多少钱,这样才敢向我堂叔伯、二伯母借了二斗小米,先试着干。

全家四口人都忙活开了。头天把一斗小米挖出二升来,再用二升黄豆补齐一斗,然后把两升黄豆破成黄豆渣子和八升小米掺在一起,叫做2∶8对,用水泡上。第二天早晨起五更,妈妈和姐姐起来推磨,磨出一大盆很细很细的末子,撒上姜黄面、小茴香粉、花椒粉、盐和着细末子调成香喷喷的、杏黄色的面糊糊,很有滋味。然后在饼铛上一个一个地摊熟,厚薄均匀,金黄金黄的,软软的,看起来色泽很诱人,吃起来一定又香又甜又筋道。可我们全家没有一个人吃上一口,都知道这是要卖钱的,赚来钱才能有饭吃。在农村,这就算较好的食品了,味道好,价钱又比烧饼、油条便宜一半。到吃早饭时,妈妈就摊出了一尺多高的一大摞煎饼,二哥背上一个长方形的小笸箩,里边装上秤和煎饼上街叫卖,逃难的人都争着买,一会儿就卖光了,二哥高兴地跑回家再取新摊好的煎饼,接着上街去卖。这生意还真好做。

七战乱家园

我负责烧火,开始我不会烧,火焰聚在一起,总是烧不均匀。妈妈看见了,拿火棍子一搅就把火搅开了,这样整个饼铛都能均匀受热。我边烧火边想:“刚出锅的煎饼黄澄澄、软和和、热乎乎的,多香啊!真想尝一口。”我不敢说,想想二哥都不吃,我也不敢说吃。那时小小年纪就知道家中困苦,懂得忍耐。为了能挣到一点钱,全家摊煎饼,但从没尝过煎饼滋味为了全家能吃上菜白粥,大家谁都没有尝一口。

每次妈妈摊完煎饼,就把好多刺菜(一种野菜)或者红薯叶子洗净、煮热、切碎、拌上盐,倒进盛末子的大盆里,把粘在盆上的面糊搜干净,做成一个一寸多厚与饼铛一样大的菜饼子。用灶膛里的余火烤到半熟,用铁铲子切成若干块,再一块块翻过来烤熟,这就是我们一家人的饭食了。

闫冯大战时,我们院王小书她们屋里住了个连副,我们屋里住着大小六个兵。他们在外屋做饭,从没有进过里屋。下边当兵的待人态度还算过得去,那时不管来什么队伍,壮男都藏起来了,怕被抓丁。我妈、小书她娘,她们年纪大了,出出进进比较方便,我姐姐才十四岁,和我四伯父家的儿媳妇躲在里屋不敢出来。家里人给她们俩送吃的,还得给她们倒屎倒尿。另外,不知道这些当兵的从哪里抢来了绸缎衣服,叫给他做成背心套在军装里头穿上暖和。那会儿,我只有六岁,和我一块儿住的王小书比我大两岁,我们经常一块儿玩,平时也去看他们当兵的做饭,只见他们做的烙饼一样大小,正好装进洋面袋里,装了好多袋,说是把这些装好的饼送到“前线”,有时他们也会分给我和小书吃。

有几次闹逃兵,但没有影响到我们家乡,当时我年纪很小没有什么印象,只看到逃难的人狼狈不堪。最后一次我可记清楚了,那年我十一岁,我家已经搬到大街东头住了。在正国庙后头有片小树林,小树林里头有一条胡同,前半截儿只有我们一家,房后边有王堂家一块场地,平常也不用,也没有住人,往东拐弯进胡同底是王老镇、王老贺兄弟两家。隔墙就是村外了,也就没有什么人家了。

一天早饭后,听说大街上过兵,从三国庙往西去了,我和我妈就到大街上去看。开始看着还像军队,有骑马的,有地下走着的步兵。他们从三国庙前拐弯往西,又往北拐出村进了山。过了一会儿,走过来的人和刚才的人不一样了。他们穿的不是军服,而是乱七八糟的,什么样的都有,他们也没有枪,拿的是棍子、棒子、笛子等。不是顺着路往西走,而是到处乱窜,也向东边来了,我妈看着不对头,就叫我向老贺嫂他们那里跑,她说她回家一趟看有什么事没有,然后就去追我。我跑到王老镇家门口时,我妈也就赶到了,就看到老贺嫂的儿媳妇抱着儿子正与弟媳妇站在门口说笑聊天,从后门进来一个乱兵拽着她弟媳妇就搜她身上有没有值钱的东西,老贺嫂的儿媳妇看情形不对就抱着儿子往东院走,我和我妈也跟着她到东院,她抱着孩子爬墙很难爬过去,我们娘儿俩看到这情形就把她推了过去,接着我和我妈也陆续翻过了墙,发现村边有块芝麻地,我们就钻进了芝麻地里。那里人多,小孩子也哭叫,离村子又近,我妈说:“这里藏不住人,咱们走远点儿。”我们娘儿俩就爬上一个北难子阶,再往北走两华里,那有一块棉花地,边儿上种的是黄豆,豆子长得很高,叶子很密,我们娘儿俩就钻到豆地里面。从外往里看,根本看不见人,我们累了就躺在地垄里歇一会儿,只听见“靠山庄”村有枪声,紧挨村的“靠山坡”上,兵匪也在山上乱打枪,从高山上到我们藏的这里有两三华里,有时听见子弹嗖嗖地响,反正也打不着我们。

从早饭后到太阳偏西,天快黑了。村边上有人站在高处大喊:“乡亲们回家啦,于学忠的部队把土匪打跑了。”我们娘儿俩这才回家,一进屋就看见满地破烂,炊帚、笤帚被他们弄得乱七八糟,不知道有多少人来家里折腾过,三间屋子被他们搞得面目全非。家中反正没有什么好东西,人家也不要,所以也就没丢什么东西,只是无处下脚。西头屋里的炕上晾了点儿麦粒,上边盖了一个席,把席坐得稀吧烂,麦粒散了一地,我和我妈收拾了好多天才搞干净。老百姓反正对当兵的没有什么好印象,都恨他们打、砸、抢。

同类推荐
  • 鲁迅诗释读

    鲁迅诗释读

    本书收录其全部诗作,考证最细的鲁迅诗歌研究著作。计旧体诗六十三首,鲁迅先生写下了许多光照千秋的不朽著作,新体诗十二首,是迄今篇目最全,诗歌作品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王国维文选

    王国维文选

    本书收录了王国维著作中的精华篇章,展示了王国维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所表达的独立意志,在历史研究中的严谨深厚,在教育研究方面的自由思想等等。
  •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在这里收集的50多篇文章,以时评、调研、随笔的形式,记录了近些年我对一些事情、问题、现象的观察、分析、思考。每篇文章后边有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时间或者写作的时间,是其时的心境与事件、环境和背景在文章里的融合。文章所涉猎的内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民生方方面面。所叙述的事情,件件都是小事,但事小理大,件件都关乎国计民生,正像一位伟人说的,中国没有小事情。任何事情,只要乘以13亿,就成了大事情。能够通过这些事情,启发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社会和人类发展,正是附文于此的宗旨。
  • 风雨人生

    风雨人生

    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个贫寒的家庭,自四岁起就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母亲一起承担着生活的重负。虽然家境贫寒,但我一直感受着母亲给予我们兄妹的关怀和爱护,母亲的爱是我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热门推荐
  • 美人与美食:珍馐传

    美人与美食:珍馐传

    亦珍自幼失怙,与寡母生活在宁静安闲的松江小镇。散淡的生活因母亲曹氏骤然病重,戛然而止。亦珍稚嫩的肩膀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支撑起家中的生计。在小小的茶摊里,亦珍遇见欢笑与悲哀,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 少儿喜爱的寓言故事

    少儿喜爱的寓言故事

    寓言是打开心灵的一把钥匙,是一盏直抵心灵的指路灯,更是培养品行的一种极好方式,通过一则则短小精悍的寓言,可以把做人的道理以最质朴、最形象的方式诠释得淋漓尽致。《少儿喜爱的寓言故事》由李鹏和张茗馨编著,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人物故事;中篇:动物故事;下篇:人与动物故事。
  • 星际龙战

    星际龙战

    来自异度世界的灭世危机,人类的快速发展,异度空间的危害近在咫尺。看沐风如何从一个平民变成一个灭世高手。
  • 嫡女之随身空间

    嫡女之随身空间

    前世蒙冤而死,魂兮归来,才发现自己错过了太多太多。今生含冤重生,吾爱吾恨,定要让你们得到应有的一切!且看重生的嫡女,不再软弱不再可欺,走出属于自己的光华万丈的未来。
  • 后宫乱·红颜怨(实体全本完结)

    后宫乱·红颜怨(实体全本完结)

    本书以言情小布局为主线,铺张开后宫利益争斗和政治权势比拼的大场景,无情而现实的揭示着帝王之家权势争斗的残酷和冷漠,揭示着古代女子的无奈与悲哀。书中层层叠叠的恩怨纠缠,无边无尽的爱恨情仇,带你进入那个繁华盛世之前一度纷乱离合的动荡年月,让你由心灵的最深处去感知‘一将功成,万骨惧枯’的深意。优美的文字,层出的情节将为你完美的展示出那繁华背后令人撕裂肝肠的平凡故事,谱写出政治与爱情的完美演绎。读者群:37205770,13820601,40834603,10267321,36392946,37684295本人Q号:944598322,加入者请注明:红袖
  • 崇尚科学(1)

    崇尚科学(1)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生活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生活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养”这个词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养出好皮肤,养出健康,养出好气质。本书向读者分享了在日常的美肤过程中应该注意怎样的问题,有哪些简单的方法来改善我们的肤质?减肥成为现代人的必修课,盲目的减肥不但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那么怎样做到健康减肥呢?减肥又有哪些小妙招?养生最好的是食疗,可食疗也必须根据人群的不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怎样才能吃出健康?书中还为您贴心的讲解了餐桌上的一些礼仪以及在进餐时出现意外情况的应对方法。让您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优雅。
  • 这都不叫事儿

    这都不叫事儿

    这本半回忆半玩笑的新书主要以延参法师与弟子的对话写成,它选择了一个“卖萌”的方式展开,从最爆笑的对话,到不留情面的自黑和神补刀,口头禅、流行的人和事,到寻常的喜怒哀乐惧,大到时间、生命、轮回,都被化解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段子,和文艺有爱的小哲理,传播着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也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本意。
  •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沈柔有着天使的面孔,却藏着“魔鬼”的心,纵横圣爵无敌手,人送外号“东西方不败”,火爆脾气和不凡身手另全校师生闻风散胆,却唯独对青梅竹马的严墨情有独钟、温柔如水,不准任何女生接近。本以为非严墨不嫁,谁料半路杀出个未婚夫,此人是高富帅中的变~态,不择手段的让沈柔爱上他。沈柔,你必须爱上我,因为我爱你。
  • 中国古代将军传

    中国古代将军传

    这本《中国古代将军传》选取了历代将帅,为之立传,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聂士成。中国古代的将帅数目之多,不可胜计,本书所选取的是其中最着名、最具代表性的。虽然管窥锥指,不能全部囊括,但读者可以窥一斑而想见全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