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4700000009

第9章 骨肉分离

父亲走后第二年,我们仍旧住在四伯父家的小东屋。这一年的冬天,天寒地冻,一连几天都下着大雪。外地刨树的也不能来,没有活儿干,在屋里待着总感觉饿,如果跑出去拾些柴火会好一点。外面的雪随着风飘进我们屋里,靠门口的地方堆积了一片厚厚的雪。外面天阴沉沉的,天连雪,雪连天,天和地都分不出来了。二哥在外面卖东西还没有回来,妈妈和姐姐在炕上做着针线活儿,小屋里鸦雀无声的,只有妈妈、姐姐缝衣服拉线的声音,听惯了也有几分悦耳。妈妈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一边加速缝着,一边好像在沉思着什么,脸上的表情像凝固了似的。屋里昏暗暗的,还不如院子亮。我冷得直哆嗦,上牙打着下牙,肚子里空空的,咕噜咕噜地叫着。家里没有一粒粮食,我也不知道几顿没有吃饭了,饿得实在难受。我跟妈妈说:“我饿得慌,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了,我们去要饭吧?不然我们借点儿钱去买米吧。”妈苦笑一声说:“我可不去要,也不借。”我鼓足了勇气说:“你不去,我去要!”好像英雄豪杰似的下了很大的决心,拿了一个烧火棍,提起一个小洋铁筒,挺着胸走出屋门,走到院门口就站住了,又像撒了气的皮球一样没有气了。心想要饭就得张口叫:“老太太、老太爷,行行好吧!给点吃的……”得说一大串好听话,怎么说呢?我说不出口,又要低三下四的,有钱人家若放出狗来怎么办?站在门口,风嗖嗖地刮着,雪花吹到脸上,凉飕飕像刀割一样疼,脸和手都冻得紫红紫红的,头脑清醒了许多,只好又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回到母亲身边。母亲和姐姐一样饿,因为她们是大人,懂事,饿了也不肯说。她们看着我,都心疼我,平时什么都让着我,光让我吃饱,今儿没法子了,什么都没有了。母亲一边手里做着活儿,一边慢慢地跟我说:“咱们是穷人,今儿没吃的,今儿就不吃,明儿有了再吃。今儿若是借了,吃了不饿,明儿拿什么还人家?钱是不能白借的,借钱吃饭,这年头儿驴打滚的利钱,咱们是还不起的。借了钱就等于被人戴上笼套了,到那时还不了钱可由不得你了,人家有了把柄,要怎么处置你就怎么处置你,到时候后悔也迟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妈妈是记住了父亲借债的教训,因此她一想到借债就心有余悸。妈妈见我不说话,又说:“为咱们穷人争口气,绝不干那没骨气的勾当。我若没有进项还人家,就绝不会借人家的钱,要凭我们的两只手活下去。”因为我老说冷,妈就讲故事哄我开心,给我讲了“秃鹫叫”的故事:秃鹫(猫头鹰)顶懒了,天天早晨起来叫:“天黑打窝(搭窝)!天黑打窝!”到天黑还没搭窝,早上冷得无奈地叫:“得过!且过!老爷儿(太阳)出来晒晒我!得过!且过!老爷儿出来晒晒我!”我们大笑起来,也不喊冷喊饿了。

那年可能是闰二月,春天长,妈妈说:“穷汉赶上闰月年,咱们穷人,没活头。”一般庄户人家也都说:“大春天,怎么活?”这时候打短工还早,由于战乱,老百姓也穷了,雇人做针线活儿的也少,只有过年过节时有一点活儿。大哥有时候送不来钱,二哥卖小零食也挣不了几个钱,我们家常常断顿,不开锅。妈妈讲:“我们不能闲着,再不干活儿,我们就得把嗓子眼扎起来了。”这时节纺线赚钱少,纺一两线才能赚一百钱左右,若在三月份卖一两线能赚三百钱左右。可是实在没有办法,赚钱少也得干。我们搬来三辆纺车,娘儿仨一起纺线,五天能纺一斤半线,逢集妈就拿着线到集上去卖。那时实行十六两秤,卖得好能赚两吊钱,有时都不赚钱。当时四吊钱一斗小米,两吊钱还买不到一斗米,四口人连吃饭都不够。所以常常是大眼瞪小眼干着急,没有办法。妈怕把我饿坏了,就想着把我送给生活好一点儿又无儿无女的人家,我们家乡叫“给人家养活”。妈对介绍人说:“人家待我家女儿好,就送给她们;若待我女儿不好,就要回来。要给女儿想一条生路,我饿死也不能要人家钱,饿死,我们还死在一堆。”现在的年轻人不能体会什么叫“饥饿”,而在我的童年,饥饿像影子一样时刻伴随着我。

我记得父亲出走不久,第二年春天,我大概有五岁或者不到五岁,刚搬进四伯父的牲口棚里。虽然年纪小,但是看见的事都印在脑子里,至今不能忘怀。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一个不大的院子,有一明两暗的三间土坯北房,一进门左手是锅台,上边放着铲子、炊帚等物,中间靠着北墙的高桌子和凹进去的土坷台连在一起,土坷台上放着神主牌位,桌子上有些用具。右手一间挂着又破又小的门帘,里边仿佛有囤,可能是存放粮食的,我没有进去过。左手这间屋里从东到西一长条南炕,是我们三个人睡觉的地方;北面是一高一低的两个柜子,高柜子上挂着一条长手巾,是用来擦脸的。靠西墙根儿摆着一张桌子,上边放着镜子、梳头匣子,桌子旁边撂个长方形的小木头凳子。

小院里西南角猪圈旁边有个鸡窝,东南角是院门,门上黑油漆都脱落了,门旁边有一棵枣树和一棵槐树,出小门有个大院,穿过院子可以通到大街上。这家的男人四十多岁,看上去挺结实,黑黑的长方脸,高鼻梁,待人和气,不大讲话,穿一身紫花的粗布衣裳。他很勤劳,吃了饭就下地干活儿,回来就扫院子、喂牲口,没事儿拿个烟袋抽旱烟。女人和他差不多年纪,也那样黑,三角眼,高额头,大嘴岔儿,梳个麻艺纂儿,一双小脚走路挺利索,见面带笑。我刚见她觉得面熟,但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见过,也想不起她是谁。我正在看鸡玩,她叫:“丫头!过来给我烧火。”她没叫我名字,我没理她,但看看院子里没别人,心想可能是叫我吧。她不高兴了,气势汹汹地走过来,把我拉到灶火坑前说:“我不是叫你烧火吗?”我心里不高兴地想:我有名字!那以后她都叫我“丫头”,我给她烧火、洗碗、扫地、喂鸡,有时喂喂猪,就是用瓢在泔水缸里舀一瓢倒进猪食槽里,有时还让我上街打醋、买油、买盐等。在街上的小杂货铺子买东西时,时常听人家议论高五家(我现在住的人家):“这是高五家要来的小姑娘?跟这刁娘们儿享不了福……”也有说刻薄话的:“她那狼心狗肺的人,有丫头垫圈也不给她……”这些话我都记在心里。有一天,来了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小孩子跟我玩,让我喊那个女人“妈”。我心里想:“我妈在我家里,凭什么让我叫她‘妈’?她属于哪道儿的?刁钻古怪的人,笑里藏刀的黑老婆子,休想让我叫她‘妈’。”我不想理睬她,也从来不和他们任何人讲话。过了十天左右,她带我出门,她在前头走,我在后面跟着,走了一会儿就到大寺坡前了。我认识路,这儿离我们家很近,过了大水坑就进村到了吕老同家。我马上记起来了,这女人是吕老同的妹子。我们是同姓人,但不是一家,他们不是旗人。天快黑了,她要带我回去,刚走出门,我就不走了。她们两个女人拉我,我拼命往后稍,她们两个小脚女人自己走路还前走走后倒倒的,更拉不动我。她们知道我认出村子了,想回家。这时有过路的乡亲们说情:“已来村里了,就叫这孩子回家看看,再走也无妨。”她们只好松了手,我撒腿就往家里跑,一溜烟地跑回了家,一头扑到妈妈怀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一声也哭不出来,妈和姐姐都哽咽着。我心想:可到家了,我再也不跟她们走了,她们拿我当使唤丫头。母亲不管心里多么难过也只是忍着,有泪都往肚里咽,从来不当着孩子们的面哭。她也舍不得把自己的亲骨肉送人,可现在万般无奈,又不能眼看着孩子饿死。我到家没一会儿,高五老伴儿也来了,让我跟她回家。母亲面带着笑容哄着我跟高家人回去。我不哭,也不说话,就是死不回去。姐姐怕那个女人揪我走,让我坐在她和纺车中间(家乡叫纺车怀里),姐姐坐着纺线。由于前面有纺车挡着,她们拉不走我,当天就留在家里了。我跟妈和姐姐说:“她嫌我不叫她妈,就找我的碴儿,地扫不干净啦,碗洗不干净啦,没有喂鸡啦,鸡下蛋少啦,整天哭丧着脸,说我:‘妈也不叫一声,白养着吃闲饭……’挑剔个没完。”我还把村里人怎么说她的坏话也告诉了妈妈和姐姐。妈妈劝我:“忍着点吧,咱们家没饭吃,老这样下去会饿死的!你上她家去有饭吃,有时间你可以回来看看妈和姐姐,若是真饿死了,谁也见不着谁了。要是有一点办法,妈也不忍心把你送人,你好生在那儿住下去,只当是孝敬妈了。咱们都说给人家了,不能说话不算数,咱不能不讲理。”我听了也不敢跟妈说太多,知道母亲不让犟嘴的,就求姐姐时常提醒妈到高家蒲去打听打听,她们待我好不好,我是不愿在她们家待下去的。姐姐对妈讲:“今儿天都黑了,明儿再叫她回去吧。”当天我就留在了家里。

一觉醒来,怎么又在高家了?我心里着实恨高家人,也恼妈妈不该夜里叫她们把我弄回来。那女人一到吃饭就数落我,嫌我想家,不好好干活儿,说得我生气吃不下饭。以后她经常故意在我吃饭时说这些话,让我不吃饭、少吃饭。我想我不能在这儿待了,要想办法逃回家去。虽然我过去外出干活儿跑遍了村西边,但没有去过村东边,我只是在旧历新年招呼一群女孩到大寺里玩过。出了村东口过一个大水坑,就是大寺的西坡头儿,往上爬,顶上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到了夏秋天,这里就是雇人的市场。需要雇人耪地、秋收的都到这儿来雇临时工,就是“雇人的”和“被雇的人”的自由交易场所。常听二哥说“明儿早点上市找活干”,指的就是在这里。

我们村的大寺可有名了,又名铃铛寺,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第一道山门的围墙全是大红色的,高台阶,高门槛(我们家乡叫“门限”),也是红油漆的。因年久失修,已经磨得红白斑驳。跨入第一进大厅,两边是四大天王,我认识一个白脸的是管打闪的,还有托塔李天王。第二进大厅两侧是哼哈二将。出门有一条路,高出地面二三尺,东西两面有钟、鼓楼,走到佛殿前,有用鹅卵石铺就的一片大平台。大殿前左右摆放着一对高大的铜狮子,威武雄壮,旁边还放了数个大铜缸,里面盛满了水,以防失火。孩子们常在院子里玩捉迷藏,抬头往上看是高大壮观的大雄宝殿,太阳照在雕漆画廊上,反射出五彩光芒,犹如仙境般绚丽夺目。屋檐的每一个小橼头上都挂着一个铜铃铛,里面圆圆的小槌随风摇晃,撞击着发出清脆悦耳的铃声,欢快的“叮啷”“叮啷”声此起彼伏,好听极了。迈过宽大的门限,正中央端坐着慈祥的释迦牟尼金像,高大壮观。

妈妈劝我回高家

村里人传说它的心是真金做的。我看见佛的后背有一个大窟窿,有人蹬着这个窟窿爬到佛身上扫土、擦灰。它身后有一个用铜片编织的圆形雕花图,和佛台同宽,从房顶垂下,上面有金鸱老雕,金碧辉煌。屋顶由蓝色方格组成,每一格是一种花。东西两边是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背后墙壁上还画有各种各样的仙人在云间飞舞,色彩鲜艳。出后门有一个倒座观音,比大佛小了许多,也没有金鸱老雕。

我越想越觉得心里有底儿,知道这儿离我们家不远。一天后半晌,高家女主人还没回来做饭,我看东墙上老爷儿照得挺亮,阴影还没上墙。离天黑还有好一会儿,这儿离我们村只有一里地,天黑就能跑到家。我就抓紧时间逃了出来,顺着后沟往西跑。我心里高兴极了,一溜烟跑到大寺坡头上,可是连一个人也没看见。也许是我太高兴了没注意看人,但心里有点儿害怕,因为过去听大人们讲大寺后沟有狼。当地的人们说:老爷儿高山,狼儿撒欢,老爷儿没,狼儿过(意思是说太阳落在高山后,狼开始出来寻食吃人了)。还听说我们村西头有魔,村东头下道里有鬼,天黑就出来抓小孩。我不停地跑,心想:快跑,赶在太阳下山前跑到村头。心里急,一口气跑到正国庙前才一块石头落了地。到了我们村东头了,我可不怕了,一会儿就可以看到妈妈和姐姐了。站在庙前喘了口气,看看街道、房子、枣树、榆树……一切都那么可爱可亲,终于回到自己的村子、回到自己的家了。后来才知道,我妈赶孟家蒲集时遇到高家蒲村人,打听高五家待我好不好,他们村里人都说她们心地不善良,还跟别人说我跟她们不一心,不想要我了。这次我回来就没有再去高家了,他们家也没再来要人。

这件事之后,乡亲们才知道我们家是真穷,把女儿都送人了。原来人家看我们家的人出门都穿戴得整齐干净,还以为我们有点儿积蓄呢。其实,我们的衣裳全是妈妈陪嫁的衣裳改的,姐姐、哥哥们穿小了,不能穿了才轮到我穿。后来姐姐出嫁陪送的几件衣裳也是妈妈的衣裳改的。妈妈勤快爱干净,我们穿的衣裳脏了就洗,破了就补,补衣的补丁都是颜色相近的布,破的窟窿大了,就采取挖补的办法补得整整齐齐,我们从来没像叫花子一样穿得破破烂烂、脏兮兮的。

回到家真好,再苦再累、再没饭吃,能跟妈妈和亲人在一起也是幸福的。这件事让我终生难忘。

我被送人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说什么的都有。有人对我妈说:“你送人还不如送到北京学戏,孩子长得又好,又聪明,学会了戏挣钱多。”我们家乡在正月里各村都“闹玩艺”,多数村里都有寸跷,也有高跷和武术。我们村里有也寸跷,都是男孩子扮演的。我们一帮子的小丫头们挤到里边去看,去听他们唱。我把词都记住了,回到家也不点灯,摸着黑唱得起劲。妈见我唱得有来有去的,说起学戏的事,她真动了一下心,转念又想:不行,离家这么远,谁知道人家叫她干什么去了?这事绝不能干。那时候人们对戏子的印象不好,不像现在称为艺术人才,所以也没有把我送去戏班子。

还有人劝说,把她送人还不如找个人家“童养”着去:“咱们村里发童养媳,你看你们二嫂(指我远房二伯母),四个儿子现在都有出息,有一百六十多亩地种着,牲口、车辆都有,日子过得多好,多舒坦。咱们胡同底的老安嫂现在种着一顷多地,使着两套车,有三房儿媳妇,她不也是童养媳吗?”我妈坚定地谢绝说:“穷死,我女儿也不当童养媳。”

同类推荐
  • 依然旧时明月

    依然旧时明月

    46首古典诗词的全新读解,作者透过优美动人的文字,空灵、诗意的分析,梳理了古人的种种生命和情感,并将其与现代人的内心生活做一个沟通,带领我们走进诗人词客的情感世界,去欣赏狂放的李白,潇洒的苏轼,禅意的王维,多情的柳永,以及那些深入骨髓的古典场景:对花持酒的舞姿,踏雪寻梅的笛声,水晶帘栊后的凝望,古刹空山里的啼鸣
  • 王国维文选

    王国维文选

    本书收录了王国维著作中的精华篇章,展示了王国维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所表达的独立意志,在历史研究中的严谨深厚,在教育研究方面的自由思想等等。
  • 西中黄村志

    西中黄村志

    盛世修志,志载沧桑,自古皆然。值此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之际,西中黄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村志,破天荒的面世了,可喜可贺!村党政领导班子的有识之举,可歌可颂!众多有志乡士的无私奉献精神,可敬可佩!西中黄村,地处三晋“丁陶”、千年古镇汾城腹地。这里地灵人杰,世代耕读;物阜民丰,人才辈出。素有文化村、文明村、古建村、富庶村等盛名,堪称“金襄陵、银太平”版图上一株靓丽的奇葩。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风雨人生

    风雨人生

    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个贫寒的家庭,自四岁起就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母亲一起承担着生活的重负。虽然家境贫寒,但我一直感受着母亲给予我们兄妹的关怀和爱护,母亲的爱是我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热门推荐
  • 回味无穷的感动

    回味无穷的感动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鬼王的异世新娘

    鬼王的异世新娘

    一千年前,她是神界的瑶池莲花仙子,因触犯天条,被贬下凡,受尽轮回之苦,而在21世纪她是一个精打细算的地地道道的宅女,生平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平时就靠拉拉小工程,敛点小财。然而这么个普通的女子却糊里糊涂穿越了,摇身一变成了传说中的天命新娘……却偏偏遇上“轮回转世的鬼王”,从此一切生活齿轮陡然变了轨迹,究竟一枚宅女和鬼王的爱与仇,情丝寄何处?
  •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3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3

    主人公在读大三的时候,宿舍里搬进来一个湖南的学生,他的肚子里装满了诡异的湖南特色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毛骨悚然,但是结尾处却有着感人的人情味儿,体现了普通人的情与爱,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毛骨悚然,却引人深思。这个同学有个奇怪的习惯,他只在0:00的时候才开始讲那些故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洪荒纪事录

    洪荒纪事录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身化万物创立洪荒世界,有生灵的地方就有斗争,当洪荒世界经历龙凤争霸之后变得满目创伤,在休养中巫,妖两族正在迅速发展,不久一场争霸的局面又将展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拈香

    拈香

    作为实力雄厚香水集团富二代兼研究院继承人的高楠楠,因为实验失误爆炸,穿越成调香世家慕府嫡女慕天香,奈何娘亲惨死,明明身为下一代大当家的继承人,却奶奶不疼爹爹不爱,还要处处提防姨娘妹妹使坏,更有人不断暗中陷害。万般无奈,她只好用一纸契约,将幕府产业悉数奉上,顺便打着两全其美的旗号,将自己倒贴白送给那个身出将门,独爱经商好龙阳的断背男人,她为寻求庇护,他也需要一个挡箭牌的夫人。可是为何什么婚后生活并不如她预期那般,她的名义夫君不是只喜男色厌红妆么?为何总来找她盖棉被闲聊天?一纸红妆,十里飘香。娇颜拈香,只为君商。多年后,花前月下,某女巧笑嫣嫣道:“夫君,你当初做了这么一笔超值的买卖,你娘知道吗?” ***** 另有完结作品《逃家小爱人》,坑品有保证,跪求支持!
  • 爱恋五千年

    爱恋五千年

    《爱恋五千年》是一部融爱情、亲情、民族情于一体,诗文井茂的爱情史诗。该书通过近百个爱情历史故事,歌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夫妻互爱、情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