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4600000013

第13章 六波罗蜜,佛商领袖的智慧修炼(1)

领导者的“六波罗蜜”

佛教的“六波罗蜜”

帮助修行者成佛的智慧方法共有六个,佛教称之为“六度”或“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在《五灯会元》里,有这样一段关于禅师修行的记载:

福建建宁府开善寺的道谦和尚曾在师父宗杲禅师门下苦修佛法,却一直没有建树,道谦为此常常苦闷不已。一天,宗杲禅师交给道谦一个任务,让他给长沙的张紫岩居士送一封信。道谦虽然口头答应下来,心里却很是委屈。他想到自己在师父这里修行了20年,不仅一事无成、毫无斩获,每天还被差遣去做这些没有意义的烦事俗务,心情因此低落到了极点。于是,道谦流着眼泪向师兄宗元禅师诉苦:“我在师父门下已经苦修了20年,至今一无所获。今天师父又要派我去干这种为别人送信的俗差事。这样下去,还不如还俗,就此放弃修行算了。”

宗元禅师劝慰他说:“我陪你一起去长沙吧,免得你一个人孤单无聊。路上所有的辛苦差事我都可以替你做,但有五件事,无论如何我都帮不了你,你必须自己完成。”

道谦问:“哪五件事?”

宗元禅师说:“吃饭、穿衣、屙屎、撒尿、走路。”

道谦听完师兄的话后,突然间破涕为笑,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等道谦从长沙回来后,宗杲禅师对道谦说:“你和去长沙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道谦和尚的开悟,是因为他从师兄的那句话里领悟了一个道理:有些事别人可以代替你去做,有些事别人永远都无法代替你!修行,就是别人永远都无法代替你去做的事!

《金刚经》是释迦牟尼所说佛法的核心经典之一。在这篇经文的开始,有这样一段文字:“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句话的意思是,释迦牟尼在吃饭前穿好衣服,拿起饭钵,来到一个名叫舍卫国的城市里乞讨食物。他在城中挨家挨户地乞讨后,就回到住处。他吃完饭,洗涮好餐具,收拾好衣服,洗干净双脚,安详地端坐在座位上,准备为弟子们授业解惑。

很多人在初次接触佛经时,经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佛经中占有如此崇高地位的《金刚经》,会用这么长的文字记述释迦牟尼琐碎的生活细节呢?”其实,这正是《金刚经》的高深玄奥之处。释迦牟尼想透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暗示众生:生活即是修行,生活即是智慧,生活即是成佛法门。释迦牟尼正是用他在日常生活中“着衣持钵”、“入城乞食”的日常行为和“饭食讫,收衣钵”的平常心态,体现着修行者高深的“六波罗蜜”(见图6-1)。

图6-1 佛教的“六波罗蜜”

1.布施

入城乞食是布施禅,也叫“布施法门”或“布施波罗蜜”,是三种布施方式之一。修行者乞食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个人温饱,更是为了随处教化,广植福田,让众生有更多接触佛道、行善积德和听闻正法的机会。

2.持戒

修行者持戒和修行时所要遵守的仪轨戒律是六度中的第二法门--“持戒法门”。佛门之所以制定严格的戒律和操守,是为了保证修行者不入偏门、正道精进。

3.忍辱

释迦牟尼禅行时不择富贵、不分好坏、依次乞食的方式,彰显众生平等的佛教教义。同时,他在行乞的过程中,面对所遇到的种种冷眼、蔑视,忍辱负重而不放弃,充分体现了修行者禅修的“忍辱法门”所强调的精神。

4.精进

已经成佛的释迦牟尼仍然入城乞食,每天如此,坚持不辍,从不假他人之手。他的这种自足自律、自行自修的精神暗示了修行者的第四法门--“精进法门”。

5.禅定

修行者达到一定境界后,开始进入禅定的实践。修行者通过禅定,获得重新认识生命的大智慧,从而解脱束缚,彻见真我,超凡入圣。这就是六度法门中的第五法门--“禅定法门”。

6.般若

释迦牟尼在完成一系列身教示法之后,入定出世,自觉觉他,开始回答弟子们提问的问题,为众生解惑去疑,阐明真理。这是六度法门中的第六法门--“般若法门”。

佛法戒、定、慧三学表明,“戒生定,定生慧,然后身安光影至”。保持戒律,依戒修行,是为了帮助修行者进入禅定安静、忘我无我的状态;禅定是为了开启众生的无上智慧。只有开启智慧找到真我,才能最终获得自助助人、自利利他的菩萨功德。

《心经》所说的“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告诉人们,只要按照这六种对应的治心之术修行,就可以帮助人们到达成功的彼岸,就能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

领导者的“六波罗蜜”

释迦牟尼帮助众生成佛的“波罗蜜”,也是帮助领导者成功的“六法门”。与佛教“六波罗蜜”相对应,领导者在自我修炼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也可归纳出相应的“六法门”,它们分别是:

领导者无私奉献、教化下属、帮助他人的舍得之道;

领导者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为人表率、自律自觉的行为;

领导者忍辱负重、积极乐观、志在千里、自强不息的精神;

领导者百尺竿头、持之以恒、日新月异、进取不止的态度;

领导者破除束缚、升华自我、修行禅定、感悟真我的境界;

领导者自助助人、自觉觉他、自度度人、明心见性的智慧。

为了便于读者深入理解,笔者把二者之间的互通之处加以对比罗列,如表6-1所示:

表6-1 “六波罗蜜”与领导修炼的互通比较

布施波罗蜜,领导者的舍得之道

布施波罗蜜的内涵

贪心,是人类最难战胜的恶魔。布施,是为了唤醒人们被贪心、私欲蒙蔽的真我自性。有这样一个佛门笑话:

有个大魔王在某地兴风作浪,为害百姓,即使孙悟空去了也降服不了他。后来,释迦牟尼派了一位不会武功的小和尚前去降服这个大魔王,但魔王根本就没把小和尚放在眼里。小和尚见到大魔王后,就拿出一个化缘簿对魔王说:“我不是来和你斗法的,我是来化缘的。施主,请你多少施舍一点吧。”大魔王闻听此言,大叫一声,仓皇逃窜。

这个笑话道出了世人在财物面前的众生相,以及人在贪欲面前的可怜程度。

“布施”作为“六波罗蜜”之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人们对“布施”存在着相当普遍的误解,认为“布施”就是把自己的钱财白白地送给别人。其实,“布施”并不是简单地施舍钱财的行为,而是要唤醒布施者真诚的给予之心。

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阿育王在世时,释迦牟尼已经涅槃将近200年了,但是,在阿育王在世的200年前,佛经中却神奇地出现了一段关于阿育王的记载:

有一次,释迦牟尼和阿难尊者二人入城乞食,看见一群孩子正在路边玩沙子。孩子们用沙子堆成城墙和仓库,还用沙土当做粮食储存在用沙子做成的仓库里。当释迦牟尼走过来时,其中一个孩子虔诚地看着释迦牟尼,并天真地用沙土当做大米布施给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愉悦地接受了。阿难尊者不明白释迦牟尼为什么会接受用沙土做成的米,心想:难道这样的布施也会有功德吗?

释迦牟尼看出了阿难尊者的疑惑,便告诉他:“布施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布施者所发善心的真伪。这个孩子以沙土供养我,完全是出于真心。在我涅槃100多年以后,他必会获得做一个大国国王的福报,他来世的名字叫阿育。”

在释迦牟尼看来,孩子以一掬沙土布施的功德在于他心无恶浊之念,内心清净纯明。所以,布施是心灵纯善的体现,是真心的表达。

日本镰仓圆觉寺的诚拙和尚是江户时代著名的高僧。有一次,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500两黄金布施给圆觉寺修建寺庙。诚拙和尚收下黄金后什么也没表示,继续做自己的事。施舍黄金的人对诚拙和尚的这种态度非常不满,他高声叫道:“喂,师父!这袋子里有500两黄金!”

诚拙和尚淡淡地说:“知道了。”

这个人更加生气,抱怨道:“师父啊,我给寺庙捐助了500两黄金,难道你连一声‘谢谢’都不说吗?!”

诚拙和尚答道:“你捐献黄金供养佛祖,所得功德是你自己的。如果你认为供养佛祖像做生意一样,是为了换取佛祖对你的感谢。那么,我就代佛祖向你说声‘谢谢’!从此以后,你和佛祖就银货两清、互不相欠了!”

在中国古代,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当年达摩从印度来到中国,首先在南京拜见梁武帝。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后大建庙寺,写经度僧,自认为功德无量。于是,他自负地问达摩:“我做了这些善事,有多少功德?”

达摩说:“没有功德。”

梁武帝很生气地问:“为什么没有功德?”

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

所谓“有为之事”,是指梁武帝的行善存有明显的个人目的和功利色彩,他把布施、行善、造庙、度生视为和佛祖之间讨价还价的交易。这种行为不是行善,而是收买;这种布施也不是布施,而是贿赂。所以,《金刚经》上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布施”中的“布”是广大、普遍的意思,“施”是给予、散尽的意思。在佛教理论里,从形式上把“布施”分为三类,即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

1.财布施

用自己的体力帮助别人,用自己的智慧为别人出谋划策,以解别人的燃眉之急,这种方式叫“内财布施”。因为人在用体力和智慧帮助别人后,体力会很快恢复,智力也不会减少。而拿出自己的财物去帮助别人渡过难关的行为叫“外财布施”。

这两种“财布施”的方式都属于中国人所说的“授之以鱼”的“鱼”的范畴。因为这些布施只能解决别人当下的困难,不能解决长久的、心灵的困扰,所以也是最低层次的布施。

2.法布施

告诉别人解脱痛苦的方法,即所谓“法布施”,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渔”。它指的是与其给饥饿的人一条鱼吃,让他暂时填饱肚皮,不如告诉他捕鱼的方法,让他从此不再饥饿。所以,《法华经》上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3.无畏布施

让别人了解到自己能超越生死轮回,从此不再对痛苦心存畏惧、恐怖和迷惑,从而让别人也像佛祖一样看清真我、了却烦恼,得到无所畏惧的精神慰藉,这就是“无畏布施”。《普贤菩萨行愿品》上说:“菩萨以方便力为我们在怖畏急难中,能施无畏。”

无论实行哪种形式的布施,都要遵从佛教所提倡的“发心正,果必圆”的无私奉献精神。《金刚经》上也不止一次提到修行者应具有正确的布施方法和心态。比如,书中所说的“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就是在告诫世人:真正的布施要求布施者具有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心态,而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贪求回报。

领导者的布施波罗蜜

“帮助员工成长”的理念实质上等同于佛教中的“法布施”,可是许多领导者在实施人才战略和提升员工能力时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认识误区,即培养员工的能力无异于为竞争对手培养人才。这种认识广泛存在于中国民营企业的领导者群体中。他们认为当企业好不容易把员工培养出来以后,员工不但不怀感恩之心,反而会向企业提出加薪、升职等条件,或者干脆跳槽到竞争对手的公司。

但笔者认为,领导者应该明白:员工是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载体,只有帮助员工成长,客户才能获得满意的服务,团队才能进步,企业才能发展。如果出现了为竞争对手培养人才的畸形结果,企业也应该反思自身的用人、留人环境和员工的成长环境是否存在问题。

从理论上讲,领导者培养员工的态度就体现了其对“法布施”的认识。世界500强企业也都存在员工跳槽问题,但这些企业不会因为员工可能跳槽,就不重视对员工能力的培养。所以,领导者所能做的,应该是保持一颗真诚的布施心去关注和培养员工,本着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去关心和帮助员工。

领导者的布施心和奉献精神,绝不仅仅体现在领导者个人为企业付出了多少精力或放弃了多少物质利益上,还应该体现在领导者帮助了多少员工提升能力,为企业培养出多少德才兼备的人才,以及如何对待自己为团队付出、为群体牺牲、为员工奉献的行动中。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的这两句话概括了水的全部美德,那就是,水的德行在于利益众生而功成弗居,成人之美却不图回报,无私奉献但不争名夺利。

水居善地,是为了利益他人;蜡烛燃烧自己,是为了照亮他人。领导者也应该像水和蜡烛一样奉献自己,帮助他人。当领导者明白了这种舍得之道后,对奉献精神的理解和实践就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和难以兑现的空头支票了。

放弃领导者的官本位意识,凸显团队成员的核心地位,对于领导者来说也是一种舍得之道。星云大师有这样一句名言:“你重要,他重要,我不重要。”领导者在企业经营和团队管理过程中,也有必要长期保持这种“你重要,他重要,我不重要”的虚怀若谷、甘居人下的领导境界和胸襟。让每个成员“重要”,让领导者“不重要”,恰恰是领导者的“重要”所在。只有当每个团队成员在企业里慢慢变得重要时,领导者的重要价值才能体现,领导者的重要作用也才能得到证明。

持戒波罗蜜,领导者的自律自觉

佛门“五戒”

菩萨的功德在于自利利人,自觉觉他。如果说“布施”侧重于利他和助人,那么“持戒”则侧重于自觉和自助。释迦牟尼在涅槃前告诫弟子要“以戒为师”,可见“持戒”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修行者误入歧途。

“戒”是佛教伦理道德的基础,它不只是对修行者某些特定行为的禁止,还有止恶和行善的含义。佛教的清规戒律很多,一般出家的和尚要守二百五十条戒规,而尼姑则有三百四十八条戒规。其中,“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这“五戒”是所有佛门弟子及修持佛法的人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戒规。“五戒”看似简单,但若真的做起来却远非常人想象的那么轻松。

隋朝的吉藏大师在根据三大护国佛经之一的《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所撰写的《仁王经疏》中,把佛教“五戒”与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的核心理论--仁、义、礼、智、信作比较后,从儒家学说的角度对“五戒”进行了重新阐释,见图6-2:

图6-2 佛教“五戒”与儒家学说的核心理论的比较

企业领导者“五戒”

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从儒家思想的仁、智、礼、义、信的角度可能更便于理解佛教“五戒”的哲理和内涵。

1.不杀生配仁

儒家认为“仁者爱人”。孔子说:“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意思是,作为君主,如果事先没有对百姓进行必要的教化,而百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反了法令,却被施以酷刑,这样行为叫做“虐待”;事先没有告诫百姓必须遵守的法令规则,也不给予必要的支持协助,却强行要求百姓完成他们根本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这种行为叫做“残暴”。

“虐”和“暴”与“仁”对立,也是英明的领导者绝对不能做的行为。领导者应该懂得,只有充分提升员工能力并适当给予帮助和指导的领导者,才能称得上是“仁爱”的领导者。

2.不偷盗配智

同类推荐
  •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管理的精髓在于三分管事七分管人,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想让管理更简单,管理更轻松有效,就要学会擅长管理手下的主要得力干将,而不是事事亲力而为,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的团队的潜能,提升组织的绩效。作为管理者,如何提升自己?如何用人留人驭人?如何与员工有效沟通?如何以薪酬激励人,以情感凝聚人?如何以细节取胜?本书《三分管理七分管人》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管理的精髓一一展示,引导管理者在强化自身能力,找到管人的有效途径,管好人带好队伍,提升团队执行力和战斗力,开创卓越的管理局面。
  • 中国第一商帮

    中国第一商帮

    为什么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为什么全国500强企业中,浙江企业总是位居前列?为什么每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浙商总是占据绝大多数?浙江商人作为商人的一个群体,不仅创造了许多财富,而且为全国商人提供了一套可学可操作的经商哲学。经商要学浙商,浙江商人最大的优势在于精神优势……
  • 最受欢迎的哈佛营销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营销课

    本书从市场营销规律、营销策略、营销方法、营销宣传等方面,着重指出现代营销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提供了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案。其中列举了肯德基、戴尔公司、4S汽车销售店、沃尔玛、农夫山泉、奇瑞集团、王老吉凉茶等全球知名企业翘楚的营销方式方法,通过品牌成功案例的研究,告诉你这些世界品牌背后的经营秘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营销,改变旧有的传统经营思维,引进先进的创新营销思路,将差异化营销、特色营销、情感营销、文化营销、定制营销;逆向品牌战略、跨行业品牌战略、敌对品牌战略、反营销战略、促销战略等一网打尽。掌握了这些方法,你也可以和世界营销大师一路同行,创造销量奇迹,成就一流的营销高手。
  • 激励不用钱

    激励不用钱

    心理学强调,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物质的需求属于最低层次的需求,所以简单的金钱激励一定是最愚蠢、效果最差的激励方式——也许有些人拿高薪就有干劲,但他们绝对不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本书提倡非金钱的激励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非物质激励的方法,结合大量发生在知名企业里的真实案例,既有完善员工激励制度的方法指导,又有激励员工的技巧展现,相信不同层级的管理者都能从中受到启发。
  • 赚未来十年的钱

    赚未来十年的钱

    对于这个世界上无数投机生意人来说,经济的好坏从来不是问题。甚至于在经济衰退的历程中,商人可以谋取更大的好处,因为商人中的弱者比普通个人更容易倒下去,这个时候“沙滩”上除了尸体还有大量的私人物品无人看管。
热门推荐
  • 血色谜情

    血色谜情

    《血色谜情》由奥斯汀·弗里曼编著。《血色谜情》讲述了:保险箱里的巨额钻石离奇失踪,除了一张印有清晰血指纹的自纸,毫无线索。 而犯罪的证据全部指向保险箱主人的侄子诺柏·霍比。看似铁证如山的案件却被医师桑戴克看出了破绽,他发现失窃现场留下的指纹有一条S型的空白,这或许会是案件的转折点和突破口,于是他和搭档里维斯深入霍比家族进一步取证,正当案情渐渐明朗,真相即将浮出水面时,一双从浓雾中伸出来的手将他推向了疾驰的马车。
  • 邪王缠爱百变毒妃

    邪王缠爱百变毒妃

    精彩片段:他----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魔尊,杀人都不带眨眼,那她似乎可以由衷感谢老天给她重生的机会。可是----为什么让她穿到这讲不出历史的朝代?也罢,唯独对她情有独钟。妖娆似罂粟的男子反手一抱,将人紧拥在怀,温热的气息在耳边缭绕,出口之话还是一样霸道,却多了丝真诚和温情:“想你了,她做到了,所以也许你想我。至于我是你什么人,你心里清楚。身边更是美男环绕,即便同归于尽也甘之如饴。玩阴谋、论诡计,她从不输任何人。她广纳贤才,逐步扩展自己的势力。”他----天朔皇朝六皇子,人称"逍遥王",行事放荡不羁,反正她也从没想过要颠覆历史,风流韵事无人不晓,府里如花美眷一箩筐,却从来都是摆设,眼底的深情只为她一人。凤眼微挑,溢出满满柔情,所以她从不奢望自己会上天堂。可要不要这么坑爹成为穿越大军的一员?好,执起她的手,坚定而深情"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哪怕上穷碧落下黄泉,我都会守着你、伴着你,哪个不是活得风生水起?而她享誉杀手界的"暗蝶"及双重身份的"无影"还会惧怕这小小的妓院?但狗血的是,永不分离!"他----暗夜阁阁主,杀手界的老大,常年冷酷冻人。她非万能,或许做不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穿就穿吧,可并不妨碍她以自己的意愿行事。可碰上不按常理出牌的她,二十来年的冷静土崩瓦解,对上她的笑,不就是妓院吗?传说中的穿越女个个有主角光环罩着,他所有的自制防备丢盔弃甲。设酒楼、开妓院、建赌坊、挖煤矿。一不小心已家财万贯,再不小心被封了个郡主,又不小心被人求着做武林盟主。看着女子殷红的掌心,他心疼了,这个自己一直当宝贝宠着的女人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被人伤了,还口口声声说可以保护他。他需要女人的保护?可听到这句,不知则活得轻松。但,顿觉五味杂陈,泛着心酸和感动,还带了点甜,原本的怒气奇迹般瞬间消弭。"疼了"他哪里真舍得骂她,看着她呲牙咧嘴的样子哭笑不得,手上沾满了他人的鲜血,低喃了一声,"傻女人!"他----天朔五公子之首。她竟然是他人手中争权夺利的棋子!是可忍孰不可忍,棋子?谁说棋子就不能有自主意识?惹了她,只为了亲手终结这个害她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她偏要做刀俎,让他人为鱼肉,看谁能笑到最后。对女人了若指掌,甚至能闻香识人。常年游戏花丛,却片叶不沾身。直到遇上她,老天并没有舍弃她,死缠烂打、扮乖卖萌、狗腿殷勤,无所不用其极,只为博她一笑。
  • 北大周末智慧课

    北大周末智慧课

    关于爱与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千百年来谁也说不清,爱里含着恨,恨中又有爱,爱恨交织,爱与恨是一对冤家。没有绝对的爱与恨;也没有无缘由的爱与恨。在人生的长河里,爱与恨各是两个支流,沿着哪条河流都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也只是能让人明白一些道理,无法让你明白爱与恨的真谛,智者也只是能给你一些经验,也无法教你判断爱与恨的是非。爱了,恨了。快意人生,敢爱敢恨,只有这样,才不会在人生的长河中迷失自己。爱与恨只有自己用心去体会。
  • 爱,不说再见

    爱,不说再见

    沏一杯苦丁茶,嗅一下茶水上面蒸腾的热气,你会闻见一袭清苦的甘洌香味,我要讲的这个故事,跟这杯苦丁茶可无任何关系;至于为什么要沏一杯苦丁,听我讲完这段故事,再告诉你…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弹痕

    弹痕

    当过兵,站过岗,守过边疆上过天。走过南,闯过北,拉着死神跳过舞。挨过刀,中过弹,枕着鳄鱼睡过觉。翻过山,游过海,搂着死人嗥过歌。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成语故事

    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极为深厚。汉语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一脉相承地记载下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风起云涌,而成语则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精练、准确……
  • 重生之鬼帝医妃

    重生之鬼帝医妃

    他:江山拱手,为她一笑。【一句话简介】这就是个医学世家的穿越医女不小心救个残暴的美男而后携手踏平三川五岳共造美好家园的故事。风又奈何,她是暗夜国医学世家传人——沈七,被剁她双手双足最终一枪毙命。她是本朝将军府名贵命薄的庶女——沈荣华,到死都不知道是谁在害她!她:心若不动,却因年幼不谙事而被‘惨害’,你金戈铁马的江山赠与谁一场石破惊天的空欢喜。”【初时】她悄悄的重生了,慢慢的开始在高门大户里斗嫡打庶的无聊日子,一时失手救了一只人神共愤的鬼畜——从此走上不归路。他本该是这天下之主,你若不伤,为了复仇隐忍偷生,只待有朝一日夺下这本该属于他的一切,不曾想却遇上了她——从此君王不早朝【后来】某男阴鸷的对她说:“沈荣华,你这丑八怪怎么配嫁给本皇子为正妃,本皇子要娶那女子,岁月无恙。某男错愕,不是说爱他爱的死去活来,非他不嫁的么?怎么这么轻易就答应了?沈荣华哭的一脸泪花依依不舍:“殿下,殿下,既然如此,容华谢后,我就依了皇子殿下,只盼他日再见时,殿下能念着荣华点好来。【好友古言精品完结推荐】《重生之天价弃妇》【我的古言重生完结文推荐】《嫡妃重生》,那我,五皇子,娶你为妻可好?”【再后来】三皇子,不过一场,六皇子都请皇上赐婚,都说要娶那沈荣华!五国圣宴,东倾、西华、南疆、北漠四国的皇子求娶沈荣华!然,只有他:“荣华,我以这万里江山为聘,山河永寂。他:谁眼角朱红的泪痣成全了你的繁华一世,那——就把这万里江山送人可好?”他点头,得她失了这天下又如何?没有她,这万里山河也不过一片永寂!沈荣华退了某皇子的婚约后当沈七再睁眼竟喜获新生——且看她医学世家穿越女如何在这陌生的古代捍卫她的医世荣华!!他: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才情比你高万倍。你敢不退婚,本皇子定休你为弃妇,所以识相的赶紧拒绝这门婚事吧!”她粲然一笑:“好,容貌比你美千倍。【文艺版】
  • 亦恕与珂雪

    亦恕与珂雪

    在工程公司上班的理工男,无所事事晃到公司附近的咖啡馆,工作的烦闷,以及来自身为编剧的室友影响,使他兴起了写作小说的念头,此时,恰巧一位喜欢画画的女孩,理工男因此决定了故事的起点:一个学艺术的女孩叫珂雪,一个学科学的男孩叫亦恕。整部小说就在工程师和画画女孩间的情愫展开,而主角笔下的小说人物亦恕与珂雪,也随着主角的生活情节同步进展,挥洒出动人的爱情追寻历程。
  • 一用就灵的厨房小窍门

    一用就灵的厨房小窍门

    现代人追求优质生活,却不想被层出不穷的琐事束缚手脚。厨房便是疑难杂症的滋生地,常常让人不知所措。《美食天下(第1辑):一用就灵的厨房小窍门》便是它们的克星,所有您遇到的、已经遇到的或者即将遇到的问题都一一囊括,我们用一个个小小的点子还您一个大大的整洁厨房。最贴心的彩图分步详解,最细致的条目分支讲述,问题的解决方法就在翻阅间轻松领悟,焦头烂额的生活只属于过去。《美食天下(第1辑):一用就灵的厨房小窍门》讲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我们生活的保障,也是烦琐所在。煎炒烹炸、选购保存、原料处理,每个环节都需要用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