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600000004

第4章 导言(1)

一、问题的缘起

(一)概念的界定

对“客家”概念的界定是进行研究的前提。目前,学界公认“客家”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即离开了文化,就无从谈客家的存在。“客家”(Hakka)指由于战乱等原因,唐宋时期中原先民陆续南迁到赣、闽、粤三省交界处的山中,在与外界隔绝状态下,融合当地的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经过数百年的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心理认同的稳定的汉族特殊族群。

“四川客家”指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从江西、福建、广东等省的客家聚居区移民入川的客家人及其后代,也包括部分从湖南、湖北等地过籍入川的客家人及其后代,其中以广东移民最多,所以四川客家多被称为“广东人”或“土广东”。“广东人”成了四川客家人的代称。四川客家主要来源于我国客家人最为集中的江西省的12个县、福建省的14个县和广东省的12个县。由此可知,四川客家源在中原,根在粤、赣、闽。

教育分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类。广义的教育包括家族教育(含家庭教育和宗族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其中家族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是非正式教育,而学校教育为正式教育;而狭义的教育则指人们专门设置的教育机构中实施的教育,即正式的学校教育。文中的教育是从广义上“大教育”而言,即包括家族教育(含家庭教育和宗族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文中的“四川”是巴蜀文化概念上的四川,即包括今重庆市。鉴于成都东山地区是四川客家的典型区域,因此,本研究是以成都东山地区的客家为考察重点,从“崇文重教”的角度研究四川客家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地域性特点。从时间上看,主要指清初以来至今约300年的客家教育史。

(二)选题的缘由

客家教育史是客家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区域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客家学在人类学视野下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学术界也多从客家渊源、客家移民史、客家方言、民俗文化、客家名人、客家妇女等角度进行研究,而客家教育问题依然是客家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就仅有的客家教育专著《社会结构与客家人教育》而言,侧重于探讨历史时期赣闽粤边的客家家族组织及其与教育的关联,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未就客家教育进行具体的讨论,更没有从总体上建构客家教育发展史。正因为如此,该书作者王东先生给笔者的信中指出,到目前为止,有关客家教育史的研究,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因而认为以四川客家教育为主题,完全可以写出一篇具有开创意义的论文。

客家文化属于移民文化,移民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与融合的过程。客家文化在与当地文化融合的同时,也传承了自己的文化,并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从而创造了许多客家文化的奇迹。

以四川客家文化为例。四川是我国第五大客家聚居省区。四川客家人入川后,相对湖广人来讲,从赣、闽、粤等省的客家聚居区移民入川的客家人属于少数群体,处于“湖广话”的汪洋大海中,但300年来,四川的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始终保留自己的族群意识,从而形成许多客家方言岛。客家以其强烈的乡土习俗和特殊的语言作纽带,表现出较强的凝聚力和浓厚的族群意识,族群的边界十分清晰。据不完全统计,全川客家人的总数在300万左右,其中至今能讲客家话的有150万人以上,仅成都东山地区500平方公里范围内,就居住着50万客家人。成都东山地区是四川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客家方言岛,至今最完整地保存了客家文化和客家方言(至今仍有不会说四川话的“死广东”)。而且,由于东山地区是距离成都大都市最近的客家方言岛,也是我国距现代都市最近的客家方言岛,300年来东山客家文化没有被同化而完整保存下来,并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本身就是客家文化的奇迹。2004年笔者从四川省客家研究中心获得一本清代四川客家启蒙教育的乡土教材《广东小儿歌》。《广东小儿歌》又称《广东俗歌》,是清代一本用“土广东语”(四川的客家话)编写的,至今仍流传于成都东山客家地区的儿童歌谣集。它反映的历史事实是,清代客家移民四川遇到文化适应问题,尤其是“官话”造成客家儿童入学的语言障碍,学习效果很不理想,即“广东子弟多半不解官话,每有读书数年,一句不解,虽读何用”。为此,四川客家采取独特的教育方式。即《广东小儿歌》作者认为,教育“广东子弟”,应该借鉴客家童谣的做法,用“广东土韵”来编写一部启蒙读物。正如《广东小儿歌》所说:“以此教之,则句句能讲能用。”《广东小儿歌》在客家儿童的启蒙教育中起了重要作用,也推动了四川客家的社会化进程。其史料价值在于:东山客家人保存下来的文献资料相当有限,像《广东小儿歌》这样完整的教育客家后代的启蒙教材,世代相传且保存至今,是非常罕见的;《广东小儿歌》再现了客家文化在同四川本土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如何顽强地保留自己文化传统的努力。四川客家独特的教育方式自然有其研究的必要。正因为如此,台湾人类学者谢剑博士强调要研究客家人在新环境中如何谋生存、求发展,尤其是不同地区客家人的社会化问题即怎样培养、教育子女的问题。四川客家启蒙教材《广东小儿歌》的价值激发起我对四川客家教育研究的浓厚兴趣。

客家文化的奇迹也是客家教育的奇迹。从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看,客家文化之谜需要从教育的视角进行解读。客家作为汉族独特的族群,其别具一格的教育为客家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客家教育研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三)选题的意义

从学术意义看,前文已谈到,客家学涉及多学科领域,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术界多从历史、语言、民俗文化、移民等角度研究,忽略了客家教育的研究,客家教育是学术界的薄弱环节,而四川客家教育的研究更是学术界长期忽视的领域。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的初步尝试,有助于充实客家学的理论体系,深化客家学的研究。

我国国土辽阔,各区域资源条件、经济和历史基础及空间区位差别很明显,教育发展类型多样性特征突出。不同地域的社会有其不同的特点,社会的差异性必然会导致教育上的差异性。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差别表现为大一统教育的区域分化,区域教育研究已成为我国教育学研究中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整体性与差异性、共性与个性这些基本特征即构成了教育的地域特性或空间特性,为此,近年有学者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提出教育地理学,从对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入手,探索教育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研究教育史的任务之一是在于比较各时代各地方的教育异同与升降。但是,我国教育史研究长期以来盛行“制度——思想”的研究模式,注重的只是中国历史与文化在时间上的线性变化,而忽视了宏观教育发展复杂过程中的空间差异性,忽略了地方教育的特色与区域独有的人文因素对当地教育发展的影响。教育的区域差异突显了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性,也说明当今教育史研究的缺陷是以统一性代替教育实际存在的差异性。而区域教育的研究正是弥补该研究缺陷的有效手段,是重构教育史的尝试。因此,从空间角度系统研究我国教育区域发展,已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

同时,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讨论历史上的教育发展原因是近年来教育史研究的新变化,即选择典型地域文化进行区域教育的历史研究是必然趋势。

事实上,客家文化是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亚文化形态。研究客家文化,为研究中国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内的传播、流布及其变异,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个案。通过这一个案,我们不仅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空间发展上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层次性的认识,而且还能加深对中国文化的历史承传与时空转换的内在关系的认识。客家文化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好弥补了传统教育史研究的缺憾。因此,研究客家文化区的教育问题是进行区域教育研究的突破口。正因为如此,李国钧先生主编的“区域教育的历史研究”课题中就有以区域文化方面具有典型性的客家人的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结构与客家人教育》为子课题。

近年来,教育研究领域出现了文化学的研究取向,为我国的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化问题是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借助文化哲学的力量,人类对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思考和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既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又对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四川客家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离不开客家教育。四川客家教育属于区域教育的内容。客家教育的研究隶属于客家学范畴,过去,民族学研究大多偏重于少数民族研究,而对汉族研究却有所忽视。汉民族本身包含不同的族群或民系,客家文化是汉族文化中的亚文化,是典型的区域文化;把握客家族群的个性,这不但能使其源流分明,而且能从客家族群的个性中丰富和加深对汉族共同性的认识,从而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族群和区域得以相互区别的内在依据。客家移民在进入不同的区域之后,为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曾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文化适应模式和教育组织形式,因此,对客家教育的研究为探讨汉族亚文化与区域教育关系提供了鲜活的载体,丰富文化与教育关系的理论,为区域教育理论的发展找到了新的理论生长点。

从实践意义看,世纪之交的三峡工程建设引起的百万移民,使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后裔又沿着300年前祖先入川的脚印回到祖籍地。这些新移民步入陌生的文化环境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文化排斥甚至文化冲突,新移民重新面临文化的适应性问题,移民的教育问题又凸现出来。不同区域文化中移民教育问题成了重要的课题。其实,三峡移民的文化适应问题与两三百年前客家移民四川遇到的问题类似。四川客家人在积极融入迁入地的主流社会的同时又始终保持自我文化认同,在此社会化过程中客家教育积累了丰富经验。因而总结历史上四川客家教育问题对今天三峡移民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客家人是汉族独特的族群,由于其历史的特殊性,具有保守性和内向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较其他族群突出。相比较而言,客家文化是最稳定的,变易最少的,客家人保存的汉族古文化最为丰富、最为典型,因而客家文化堪称中古汉族古文化的活化石。我们今天倡导保护民间传统文化,开展乡土文化教育,让民间文化进课堂,而客家教育在客家文化的传承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因此,客家教育的研究对今天我们如何保护民间传统文化,加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学实践也有指导意义,因而该研究希望能指导现代基础教育如何适应客家文化模式,对当前乡土文化教育的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客家学在人类学视野下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学术界也多从客家渊源、客家移民史、客家方言、民俗文化、客家妇女等角度进行研究,而客家教育问题是客家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甚至在今后一段时期依然如此。有人提出,21世纪客家研究的范围与内容包括客家史、客家方言学、客家家族文化、客家文艺、客家风俗、礼仪文化、客家宗教文化、禁忌文化、客家华侨文化等。很显然,客家学研究的范围与内容忽略了客家教育,实在是一大缺憾。这说明学术界对客家教育研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影响客家教育研究的深化。

就全国客家教育的研究而言,由于学术界长期忽视了客家教育的研究,客家教育研究成果不多。这对于一个被称为“高度的可教性”的族群,显然的一大欠缺。在专门研究客家教育的成果中,只有王东的《社会结构与客家人教育》专著,而专门论述客家教育的论文有以下一些:安国楼《客家人的家族教育》(《寻根》2003.6)、陈聪民《清代台湾地区客家教育略述》(《史联杂志》1980.06)、陈振中、唐德海《从教育情结看客家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冯辉岳《客家童谣中的启蒙教育》(《国教世纪》1982.04)、古晓君《从客家熟语看客家教育传统》(《嘉应学院学报》2007.5)、何国华《客家人的教育观初探》(《岭南文史》1992.2)、胡大新《崇尚教育的汀州客家人》(《汀江与客家人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年)、黄燕群《试析客家人耕读传家思想对贺县教育的影响》(《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赖龙扬《客家区域基础教育的文化生态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李丽云《赣南地区客家教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李联春《略论赣南客家人的教育》(《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增刊》、林开彬等《近代桂东南地区客家教育探析》(《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刘淼水《近代梅州客家女子教育》(《教育史研究》1994.3)、邬开荷《论中央苏区的客家教育》(《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97.6)、谢敏华、吴雯《浅谈客家传统家教的特点》(《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4)、严奇岩《论客家乡土童谣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教育史研究》2005.4)、杨虹《从社会民俗看广东客家人的教育观》(《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叶少玲《客家教育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和《客家教育与云南》(《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郑镇峰《浅谈汀州客家的教育特色》(《长汀文史资料》第30辑.1995年)、周雪香《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以三江流域为考察中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和《明清时期闽西客家地区的经济变迁与科举事业》(《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4)等约20篇左右。其他涉及客家教育的成果并不多见。

归纳起来,已有的这些研究主要从以下视角反映客家教育问题:

客家宗族教育方面。安国楼认为重视家族教育是客家人最具特色的传统之一,其内容主要是崇拜祖先教育,妇女在家族教育中起重要作用。此外,涉及客家宗族教育的成果中,王东先生的研究表明,客家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普及,与明清以来客家家族组织的形成和发展有内在的关联性。即客家基层社会组织的家族化,是客家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孔永松、李小平的《客家宗族社会》阐发了客家宗族的文教功能。丁钢在论述闽粤商人的宗族教育时,注意到客家宗族教育的世俗功能。

同类推荐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寂静玛尼歌

    寂静玛尼歌

    浪子啊,你虽已死,但你能否说出,在你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远足值得铭记?因为有着在戈麦高地上与康巴藏人一同游牧四野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汉人,柴春芽才敢于书写他对中国西部牧野生活的缅怀。因为漫游了西藏大地并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柴春芽才勇于坦露心迹,探索灵魂的深度与载力。
  • 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文明简史

    本书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人文通识读物,带你进行一次典雅深邃的中国文明审美之旅。全书包括了史前时期、夏朝和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十三章内容。从浩繁卷帙的长卷中,追索文明的发展,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丰富与苍凉!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女帝:最是无情帝王宠

    穿越之女帝:最是无情帝王宠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相信】唐家堡被毁七年之后,唐白银已然从一个小丫头长成大姑娘。家族灭亡的道路上唐白银带着姐姐的孩子和一个丫鬟仓惶逃离。而与大唐皇帝的结识,从七年前的一面之缘,到后来的再次相见。帝王的爱从来都是无情的,唐白银在面对李旦的真情之中,总总误解和纠缠,到最后相信那份爱,还是孜然一身,回到现代之中?
  • 读者文摘精粹版6:每天进步一点点

    读者文摘精粹版6: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没有不切实际的妄想,只是在有可能眺望到的地方奔跑和追赶,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是可望而不可及,也不是可求不可遇的,只是每天都不能自视甚高而眼高手低,不能踩在昨天的荣誉上自以为了不起。
  •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1735年-1826年),美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绰号“圆球”《独立宣言》签署者之一,被美国人视为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1735年10月19日,亚当斯生于马萨诸塞州昆西的一幢房子黑,美国人称这幢房子为“美国独立的摇篮”。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的美誉。20岁时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1765年发表文章评击《印花税法》,从此参加到反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运动中。1774年当选第一次大陆议会的代表,成为《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会说才会赢

    会说才会赢

    一本终于让你开窍的口才书!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就把“口才、金钱、原子弹”作为在世界上生存的三大法宝;而20世纪60年代后,世人又将“口才、金钱、电脑”作为最有力的三大法宝。在这几大“法宝”改变的情况下,“口才”一直都独居法宝之首,足见其重要性。《会说才会赢》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口才实例,详细地介绍了一些说话方法与技巧,也单独介绍了交谈口才、社交口才、职场口才、处世口才、朗诵口才、演讲口才、论辩口才等。实景实情,令人身临其境,发现口才的奥妙,学会说话的技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影响生活的99种时尚

    影响生活的99种时尚

    当一种行为或新事物成为众人模仿的对象时,就是我们称之为、“时尚”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和用品出现时都有复杂的背景和饶有兴味的故事。时尚的内涵丰富多彩,从衣食住行到人类的思想,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时尚的追逐表现了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在人类历史中,有许多奇怪而有趣的时尚,他们的取向甚至互相抵触。时尚因时代、文化不同而迥异,因社会结构及阶层关系的改变而嬗替。透过时尚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翻起的浪花,我们就能更深地理解人类生活的表象与本质。
  • 少主你别拽

    少主你别拽

    ————文已设半价————片段一:女子满脸污色,蓬头垢面,双眸却犹如寒星迸发出慑人的幽光冷冷地睨着地上片片血色。“怕吗?”声音仿若来自九幽,彻骨冰寒。站在她面前的男孩瑟了瑟身,终于挺直了脊梁,清澈的瞳仁蓦地一紧:“我不怕!”“很好!”女子露出一抹赞许之色,“记住,要想不被人欺负,你就得先拥有不被人欺凌的实力!谁敢欺负你,杀了他!”“可…可我不会武功。”男孩崇敬地看着她,即使她现在看起来那么逊塌,在他心底仍然像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墙。“从今往后,我会教你一身本领。”男孩欣喜:“多谢主人!”女子拢了拢额前的发丝,神情有那么一丝恍惚,忽然,她笑了。脏污的面庞竟然透出几许冶艳,眸如醉人佳酿,男孩顿时傻了眼。“我不是你的主人,你也不必跟着我,以后,你可以叫我漫姐。”◇◆◇◆◇◆◇◆◇◆◇◆◇◆片段二:明艳的女子颤抖着望向不远处的身影,眸中满是委屈和怨毒:“此女来历不明,何德何能坐上这九王妃之位?”一时间,怨毒,不满,质疑的目光纷纷投向那风华万丈的女子。女子美艳绝伦,微微一笑,艳阳也为之暗哑:“谁说我来历不明,我师兄湖心谷雪落尘可为我一证。”“什么?雪神医的师妹!”原本还咄咄逼人的一众人皆傻眼,顿觉自己像傻子般被人耍弄一翻。◇◆◇◆◇◆◇◆◇◆◇◆◇◆片段三:他自出生便被传为天煞孤星,万人唾,亲人弃之更欲杀之,成就他一身凛然冷漠。“你是孤星我是煞星,正好凑成一对。”女子恬然绝美,不似传说中那般嗜血狠绝,嘴角噙着一丝心疼,调皮地望着他。“你不怕我……”害了你?可是,他怕!女子嫣然一笑,那般风轻云淡,满不在乎:“大不了共赴黄泉。”风一样的话语笑容狠狠地撞进他心底,他蓦地缩紧了手,耀眼的笑容,不似天边的云彩,捉不着摸不到,不再冷漠难近,此刻他觉得自己不再孤寂,他拥有了全世界。◇◆◇◆◇◆◇◆◇◆◇◆◇◆推荐好友文:明若熙:《狂妻七嫁》何俊桦:《异能儿子假面妈》紫婉儿:《有婚无色》刘小浠:《亿万总裁送上门》泪心:《神战》意涵渺渺:《黑枭的弃爱》安甜妮哥:《重生一轻媚撩人》水云行:《朕的皇后太有财》
  • 红楼之碧水盈玉

    红楼之碧水盈玉

    无穿越,无玄幻,单纯的一篇红楼同人,白水般淡淡的感觉。水玉一直是主角,这次也不例外。一张地图,牵出了野心,三分天下,鹿死谁手?慈爱的祖母为何渐行渐远,亲情的温暖如何竟昙花一现,骨肉血亲抵不过万丈权柄谋算,最初的呵护已淡淡消散。只,那一双眼眸为何还会在梦中出现?沉静的心波澜不宁,却是心头萦绕已久不曾?原以为自此陌路,不料却再次相见…兜兜转转,真真假假,水玉缘自有天定…—————————————————————————————————黛玉,聪慧善良,美貌无双。一出惊天阴谋,使她不能再安享闺中无忧无虑,面对国难家仇,弱女子又有怎样的担当。水溶,谜一样的王爷,摸不到头绪,身为皇室长子,重任在肩。与黛玉偶然相遇,情陷其间。莫梨阳,暴脾气,高傲小姐,有些超前的思想,与帝王青梅竹马,却无法说服自己接受那祖制规定的三宫六院,终选择离去。水晴川,帝王一枚,钟爱梨阳,却不觉得三宫六院有何不可,面对爱人的远去,他又该怎么做?......《穿越之溶心傲玉》《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长河晨日《情牵红楼绛珠魂》心随碧草《红楼之禛心锁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