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500000041

第41章 探索(1)

●苦苦的探索——民主、科学、教育、实业能救国吗?

●蔡元培在旅法华工学校上了第一课。

●居里夫人出了车祸,华工们把她抬上救护车。

●云南纳西族留学法国第一人——李汝哲病逝巴黎。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旅俄华工纷纷参加革命。

●发明火箭的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握着列宁的手说:“沙皇推翻了,人民当家了,科学就会发展。”

北京。宣武门外。

北风凛冽,大雪纷飞。

一个人影闪进铁匠铺。

炉火通红。龙大爷在门口打着招呼,也是放风。

室内。挤满了人,谈话在热烈进行。张东海:“孙先生派我回国,联络革命党,在上海、青岛、广州、陕西组织革命军,准备武装起义,发动第三次革命!”

贾彦:“不可能。孙中山流亡日本,革命党如一盘散沙,各干各的,怎么也捏不到一块了。”

大梅:“你太悲观了吧?”

贾彦:“不,我不悲观,只是对孙中山感到失望!”

二梅:“我早已失望了!”

龙大宝:“我既感到失望,又抱有希望,因为除了孙中山,还有谁能领导革命呢?没有第二个!”

龙二宝:“大哥言之有理,只是孙中山的路不对头。”

张东海:“什么路?”

龙二宝:“救国之路。”

龙大宝:“怎么不对头?”

龙二宝:“要救国,必须依靠大家,不能光是那几个人。就是说,要民主!”

张东海:“说得对!”

龙二宝:“要救国,必须提倡科学。我从美国到法国,处处看到大家学科学、用科学,科学成了一种风气,一种时尚。谁违反了科学,谁就被人耻笑,谁就要倒霉。”

龙大宝:“中国人饭都没有吃的,还能讲什么科学呢?”

龙二宝:“正因为不讲科学,所以才没有饭吃!”

张东海:“这话有道理。你再往下讲。”

龙二宝:“要救国,必须办教育。处处是文盲,还能学科学?”

大梅:“绕来绕去,又回到一条老路。”

龙二宝:“什么老路?”

大梅:“要民主,讲科学,办教育——这都是孙中山一再倡导的嘛!”

龙二宝:“就是说,还要走孙中山这条路?”

大梅:“那你说走什么路?”

龙二宝:“一句话——走科学与民主之路!”

大梅:“可袁世凯不让你走呢?”

张东海:“哈哈,九九归一,还是那句话:组织中华革命军,推翻袁世凯,由孙中山当大总统!”

众默然,一片寂静。

张东海:“哎,你们怎么不说话呀?”

大梅:“我看,除此之外,别无出路!”

贾彦:“不,我看,俄国革命党,好像很有一套。”

众大笑不止。

贾彦:“你们笑什么呀?”

龙二宝:“俄国革命党连沙皇都没有推翻,比咱们中国落后一大截呢!”

贾彦:“此言差矣!1900年《火星报》第一期出版,我在柏林大街上偶然碰到依万诺夫。他给了我一份,看了觉得很新鲜。从此,我很注意俄国革命党的情况,特别研究列宁的文章。这次,依万诺夫一路上又和我详详细细地谈了。我觉得,他们的理论、纲领、政策、策略,都比孙中山的好。当然,唯一的一条,土地国有,我不能接受!”

二梅:“当年,你在柏林参加同盟会,‘平均地权’这句话,你也不同意。可你回山东老家看看,那些地主多厉害,农民一年打的粮食还不够交租子。”

贾彦:“好吧,我真想解甲归田呢。”

张东海:“这么说,你是不想到外国去了?”

贾彦:“不想了,我想回青岛!”

张东海:“正好,孙中山要在青岛组织中华革命军。”

贾彦:“不,我想在青岛办教育,先办科学讲习所。”

张东海:“这并不矛盾嘛。你带兵打仗,二梅教书。”

二梅:“还要办一个海洋研究所。”

贾彦:“还有造船、造鱼雷呢!”

大梅:“我看,这很好。山本一家也跟着你们?”

贾彦:“不行,青岛已被日本人占领,山本去了太危险。他想和依万诺夫一起去俄国。”

龙小宝:“我也去俄国!”

大宝:“你去俄国干什么?”

龙小宝:“哎,二姐夫说,俄国革命党很有一套。我在德国也早就听说,依万诺夫跟我讲了一路,我听得入了神。百闻不如一见,我得亲眼去看看。据说俄国招募华工,要招十万人!”

二梅:“真的?”

小宝:“这还有假?反正,中国人多得是。”

二梅:“你去干什么?还不如到上海,办个化工厂,实业救国,那多好!”

龙小宝:“实业救不了国!”

大梅:“那你还不如去美国深造。”

小宝:“你去,我就去!”

张东海:“哈哈,被你说中了!”

小宝:“你真要去美国?”

大梅:“真的,我和他商量好了,美国现在成了世界科学技术中心。我虽然在日本留过学,可基础还是不牢。”

小宝:“你去学什么?”

大梅:“我想学航空。”

小宝:“什么,你要飞上天?”

大梅:“学航空未必要上天嘛。我忘不了孙中山在广西讲的那几句话!”

龙小宝:“什么话?”

大梅:“1907年12月,孙中山在广西镇南关发动起义。他在观察炮台的时候对我说:‘如果你能发明一种大炮,从广西一直打到北京,把满清皇帝消灭,那你就是英雄,比十万大军还要厉害。’我说:‘好吧,我这辈子就要发明这种武器,远距离大炮!’后来,孙中山亲自开了一炮,又对我说:‘我命令你,不,请求你,一定要记住我今天说的话,发明一种很大很大的大炮,能把千里以外的民贼、强盗、恶霸统统消灭!’我回答说:‘我记住了!’八年来,我一直想着如何发明这种射到千里以外的大炮,可怎么也发明不出来。因此,我下了决心,到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美国去,从头学起,先打好基础,然后才有可能发明这种远距离的大炮。”

龙大宝:“那你和大姐夫又要分开了?”

大梅:“我们命里注定要分在两地。”

张东海:“说不定,将来有一天,我也要去美国呢。”

龙大宝:“二宝,你也回美国?”

龙二宝:“这还用问?我本来就在美国学航空,你们非要我去法国,小梅找回来了,我这个苦差使总算完成了。”

贾彦:“小梅怎么办?”

隔壁,小梅跪在地上哭求着:“娘,从今以后,我一定好好做人。你就答应我,让我回美国去吧!我求你了!”

赵大娘:“不,你还是留在北京。我为你哭瞎了眼睛,命也快没了!要不是二宝想方设法把你从美国找回来,我再也看不到你了,看不到你了!”

小梅:“娘,你放心,我不会再像过去了。你就让我跟二宝一块走吧?我求求你了,求求你了!”

赵大娘抚摩着小梅的头,默默地流着泪:“你去问问他们,他们要是答应,我也只好……”

隔壁,争论越来越激烈。

龙二宝:“不,她不能再去美国!”

张东海:“她会改过自新的。”

二梅:“她改不了啦!”

龙二宝:“是的,本性难移!你们可知道,在法国,为了找她,我们费了多大的劲?到了美国,为了叫她回来,又想了多少招,最后实在没办法,给她吃了好几片安眠药,两个人架着她上了轮船。”

龙大宝:“我看,小梅不能再出国了。”

二梅:“让她走,等于毁了她。”

贾彦:“别争了,还是跟我们一起去青岛吧!”

小梅突然出现在门口:“不,我哪儿也不去!”

二梅:“留在北京?”

小梅:“我要跟大姐一起去美国!”

人们的目光一起射向大梅,默默地等着她的回答。

大梅平静地:“好,我答应你跟我一起去美国。但有一个条件。”

小梅:“什么条件?”

大梅:“你必须向娘发誓:好好做人!”

小梅奔到床前,扑通跪下:“娘,我对全家人发誓,对天发誓:‘一定好好做人!如不好好做人,天打雷劈!’”

赵大娘:“好了,好了,别说这种晦气话。我相信你,从今以后,一定会好好做人。你跟大梅在一起,我就放心了,放心了!”

龙大爷扶小梅站起来:“小梅,你娘为你眼睛哭瞎了,你不能再要她的命了,明白吗?”

小梅:“明白。我对不起娘,对不起爹,对不起全家人!”

小梅哭得很伤心,龙大爷用毛巾帮她擦眼泪:“孩子,你娘相信你,你爹也相信你,别哭了,别哭了!”

二梅也走过来,和小梅抱在一起呜咽着。

龙大爷:“孩子们,今儿个全家大团圆,你们又要走了,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逢。这兵荒马乱的,说不定今生今世再也见不着了!”

人们看见龙大爷抹眼泪,一个个也心酸起来,默默地低着头。

张东海打破沉默:“爹,娘,你们都别难过。我在英国最苦最难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句话,使我豁然开朗。有一位大诗人叫雪莱,他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别看我们中国,现在好像冬天一样寒风刺骨,死气沉沉,一切都冻成冰了。可是,春天总是要来的!春风一吹,冰雪化了,鲜花开了,一切都会好了!”

龙大爷:“好,经你这么一说,我现在心花就开了!孩子们,我敬你们一杯,也给你们留下一句话:不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要忘了这个铁匠铺!”

张东海:“忘不了,忘不了!正是在这个铁匠铺,我们拿起长矛大刀,去抵抗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

龙大爷:“如今翅膀硬了,又要飞了!”

突然,几个警察破门而入,警官举着枪:“别动!你们都是革命党,统统给我抓起来!”

正在这时,依万诺夫、山本和几个壮汉子闯了进来,一刀一个,把几个警察杀死。

依万诺夫:“我们一直跟着这几个警察!”

贾彦:“好险哪!”

张东海:“这几位……”

胡天禄自我介绍:“我叫胡天禄,是胡天福的大弟,这是我的堂弟叫胡天胜,这是他爹——我的叔叔胡有财。”

山本:“他们离开河北老家,一定要去俄国。”

胡天禄:“我还要去德国,找到我的哥哥胡天福。他要是死了,我也要为他报仇!”

远处传来鞭炮声。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

鼓乐齐鸣,钟声响起。

张东海:“袁世凯当上了皇帝,他的末日也就到了!”

贾彦指着地上几个被打死的警察:“这就是我们给他的礼物!”

夜。警察们在街上奔跑着,开枪追杀革命党。一群一群的华工,被包工头押上火车、轮船。

一群一群的华工从火车、轮船上走下来。

蔡元培、吴玉章、张学勤等分头领着他们,和法国人一起边走边谈……

巴黎。一群群华工在夜色中走进旅法华工学校,吴玉章、张学勤站在门口招呼他们。

在一间大教室里,蔡元培说:“欧洲战争爆发,法国工人多数从军,各工厂劳动力严重不足,所以招来华工几万人,光是云南一省就来了两千五百人。他们需要帮助,所以成立华工学校,六个月一期,毕业以后大家分头去为华工服务。我今天给大家上第一课,着重讲讲华工到法国来的目的是什么。当然,首先是做工,但必须‘以工兼学’。留法勤工俭学会和法国工部局签订了合同,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与法国工人同工同酬,待遇一律,厂家不得歧视华工;二是以工兼学,厂家要开办补习班,使华工在工余学习至少一年。我要强调,学习必不可少,非常重要。这些年,到法国来勤工俭学的越来越多,即使只有百分之一能造就成工程师,百分之九能造就成技术工人,其余百分之九十只做普通工人也算是很成功了。我们国家科学技术落后,工业农业落后,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人才!你们想想,几万华工,一边做工,一边学习,将来回国以后,那将要发挥多大的作用!”

熊庆来领着一群华工匆匆赶来:“蔡先生,他们不干了!”

华工们纷纷嚷道:“法国工人一天工资五个法郎,我们只有一个法郎!”

“他妈的,不干了!”

“回国!”

蔡元培:“不能回国!我们要讲道理。”

华工甲:“他妈的,他不讲道理!”

华工乙:“滚他妈的!”

蔡元培:“你骂人,难道是讲道理?熊庆来是你们云南来的,他知道法国是欧洲文明的代表,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是不是?”

熊庆来:“是的。”

蔡元培:“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第一条就是以礼相待,不要骂人。这位兄弟,你说是不是呀?”

骂人的两个华工低下了头。

蔡元培:“张先生,你代表留法勤工俭学会去跟法国当局谈判,要他们遵守合同,不得违反!”

张学勤:“要是违反了,怎么办?”

蔡元培笑道:“你在法国多年,还不知道怎么办?”

张学勤:“按照法律,工人可以罢工。”

蔡元培:“对呀!违反合同,罢工!”

华工们惊喜地问:“罢工?”

“按照法律?”

“这好呀!”

蔡元培:“这比袁世凯当皇帝,无法无天,好吧?”

众:“好,好!”

蔡元培:“这比地主恶霸敲诈勒索,杀人放火,好吧?”

众:“那还用说!”

“那可是好多了!”

蔡元培:“对!这就是人家比我们先进的地方,我们要学会他们的科学文明,和他们斗。谁野蛮霸道,就跟谁做斗争!同胞们,你们要把他们的民主、科学、文明都学会,回国再去教别人。把科学的种子、民主的种子带回国,到处去撒。这样,我们的国家就有救了!”

众鼓掌。

第二天,张学勤和法国工部局官员谈判。

法国工厂主只好低头:“好吧,好吧!”

华工们喜笑颜开,一边在机器旁做工,一边互相招手。

晚,华工们在补习班上课。

张学勤在黑板上写着:“科学和民主……”

罗埃兵工厂,熊庆来在黑板上写着:“化学元素……”

居里夫人驾车在黑暗中疾驶,突然车翻了。

有人喊:“快来人呀!”

熊庆来和华工们奔向郊外。

受伤的居里夫人被人架着抬上担架。

熊庆来不禁叫了一声:“居里夫人!”

骂人的华工甲:“谁?”

熊庆来:“居里夫人。”

华工们窃窃私语:“是个女的?”

“居里夫人是什么人?”

“官太太!”

“不,是戏子!这里的戏子可了不得啦!”

“这里不叫戏子,叫明星!”

熊庆来:“不,她是大科学家!快,再使一把劲!”

华工们把翻了的车从坑里抬起来,放到公路上。

一辆救护车疾驶而来。

居里夫人被抬上车,走了。

医院,人们围着医生:“医生,怎么样?”

“居里夫人不要紧吧?”

医生:“不要紧,大家放心。”

伊莱娜奔向医院病房喊着:“妈妈!妈妈!”

居里夫人微笑着:“上帝惩罚我!……”

伊莱娜:“太危险了!”

居里夫人:“真正的危险是镭!”

伊莱娜:“什么镭?”

居里夫人:“你忘了,放在镭研究所里的那一克镭!要是落到敌人手里,那是多么危险呀!等我伤好了,我要回巴黎一趟,把那一克镭转移到安全的后方。”

伊莱娜:“我现在就回巴黎去!”

居里夫人:“不,我必须自己去!你还是去运伤员吧。过几天,我的伤就会好的。”

熊庆来和华工们一起回到兵工厂。大家纷纷请求:“你再给讲讲居里夫人吧!”

“她发明镭有什么用呀?”

“她今年多大了?”

“她有丈夫吗?”

熊庆来:“她是1867年生的,今年四十九岁了。1898年7月她发现了铂,放射性比纯铀强四百倍;四个月后又发现了新元素镭,放射性比纯铀强九百多倍!”

华工甲:“为什么叫镭呢?”

熊庆来:“拉丁文原意是‘放射’。”

华工:“这有什么用嘛?”

熊庆来:“啊,用处可大了!以后我再慢慢讲。今天大家辛苦了!”

华工甲:“他妈的!……”

众:“你怎么又骂人了!”

“你一定要改!”

华工甲:“我改,我改!我他妈的要是不……”

熊庆来:“你要是不改,就把你开除!大家同意不同意?”

众:“同意!”

“你骂人,就是丢中国人的脸!”

“再骂,不光开除出讲习学校,还要开除出法国!”

熊庆来:“蔡先生一再教导我们,要改掉我们中国人的不讲文明的毛病,像骂人呀、打架呀、赌钱呀、随地吐痰呀,等等。华工弟兄们,我们一定要为中国人争口气!”

众:“对!”“争口气!”

巴黎。熊庆来回到住处,喊着:“汝哲!汝哲!”

云南纳西族留学法国第一人——李汝哲躺在病床上,勉强地笑了笑:“你回来了?”

熊庆来:“怎么,你病了?”一摸他的头,熊庆来叫道:“哎呀!你在发烧!”

李汝哲:“有点,不要紧!”

熊庆来:“我从乡下带了点吃的,咱们改善一下吧!”

房东摩霭夫人走来:“熊先生,他病了,一定要去医院!”

李汝哲:“这些天,承蒙摩霭夫人的照顾!”

熊庆来:“夫人,太感谢您了!我买了一只老母鸡。”

摩霭夫人:“战争时期,这个太珍贵了!我去给你们做汤,好吗?”

“我来吧。”熊庆来拿着一只鸡,和摩霭夫人一起走了出去。

李汝哲感觉好多了,戴上眼镜又在看书,一边记着什么。

熊庆来走来,生气地说:“你病了,好好休息嘛!”

李汝哲头也不抬地说:“不要紧,明天还要上数学课。”

中午,熊庆来从锅里盛了一碗鸡汤:“汝哲,快把鸡汤喝了!”

李汝哲:“谢谢!我们一起喝!”

熊庆来走了出去,又把一碗鸡汤送到房东夫人面前:“摩霭夫人,你尝尝,好香!”

摩霭夫人闻了闻:“啊,真香!这是你们中国做法?”

熊庆来:“是的,老母鸡煲汤,补身体最好。”

摩霭夫人把汤倒回锅里,小声说:“留给他喝吧。他每天读书到深夜,又一直生病,非常需要营养啊!”

第二天早晨,李汝哲提着书包,来到巴黎大学。

晚上,李汝哲又在灯下读书,一阵咳嗽,咳出血来。

熊庆来一看:“哎呀,你吐血了!赶快去医院!”

摩霭夫人和他一起,把李汝哲送到医院。

医生两手一摊:“对不起,肺结核,太晚了!”

李汝哲病卧在床。

熊庆来一勺一勺地喂他鸡汤。

同类推荐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 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不仅是一位诗人、散文家,而且是一名学者,一名民主战士。他的著作有27部,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字数近200万字,且字字珠玑,句句秀美,或清秀隽永,或激进深邃,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文学遗产。
  • 阿坝阿来

    阿坝阿来

    该书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集。它以四川阿坝为背景,带着藏族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个个成长性的小故事。其中还包括一幅阿坝的旅行线路图,相信您可以带着这本书有机会用心灵,甚至用脚步亲自行走在阿坝的天空下,至美的景色、至情的感受、奇异的文字。跟阿来的其它长篇和短篇集不同的是,这部以《阿坝阿来》命名的小说集是以阿来的出生地四川阿坝为全部背景,凸显出他有别于其他汉语写作者的“文学田地”。鲜明的藏族风物人情,“成长性”的内在轨迹,甚至包括一幅阿坝地图,以及到阿坝的旅行线路图,都使这部独特的短篇小说集更像是阿来引领着喜欢他的读者所作的一次从自然到心灵的奇特旅行。
  •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作为一个报告文学家,本书作者曾经多年深入调查过中国最重要的几个崛起的市场和广东、江浙一带最富裕的地方,以一名文学家的身份和目光,同当地的官员、百姓和那些亿万富翁们纵情地畅谈他们的创业经历和传奇的赚钱之道,并且常常被感动和惊喜。
  •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这本《瞿秋白选集》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入瞿秋白散文、杂文、文论和政论代表作,文本上详加勘订。对于读者了解瞿秋白的人和文都大有助益。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罪女去种田

    穿越之罪女去种田

    她不过睡了一觉而已,怎么会被穿越大神选中啊,要穿越也就算了,凭啥别人都是皇后王妃,她却穿越成一介罪臣?最惨的是刚穿越过来就遇到抄家,神马?身为罪臣之女,要被流放?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穿越女在古代跟人谈恋爱,共奔小康的故事!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米洛依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米洛依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公主嫁到

    公主嫁到

    新文《素手遮天,祸水顽劣妃》已开坑,请猛戳这里↑↑↑我在姜国被称为传奇女子,主要被人传颂的传奇事迹有:出生时全府人都跟着遭了秧,不管大秧小秧。到了适宜婚嫁的年龄,却在出嫁的前三天夫君以各种奇葩的方式驾鹤西归。两年期间,我嫁死了三个夫君。因而被冠上克夫名号。当朝皇帝很欣赏我这克夫的异能,于是执意认我做干女儿,并封号武阳公主,接下来便马不停蹄的以和亲的方式送去了邻国。说是和亲,实际是当朝皇帝想以不牢一兵一卒的温和方式歼灭邻国皇帝。于是我在怀揣着国家对我的热切期望,毅然的踏上了克君之路......作者语:欢脱古言文,有存稿,不断更,坑品好,不太监。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喜欢就收藏哦!(本文架空,请勿较真)
  • 秋声赋

    秋声赋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商务谈判成功技巧

    商务谈判成功技巧

    《商务谈判成功技巧》对商务谈判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系统地介绍了商务谈判的概念和类型、商务谈判成功的原则、商务谈判的礼仪、商务谈判的组成、商务谈判的程序、影响商务谈判的潜在因素、商务谈判的技巧、商务谈判的实用战术、巧用商务谈判规避风险。本书能有效地帮助搏击商海的勇士们和智者们抓住商务谈判的关键环节,成为商务谈判中的常胜将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