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500000040

第40章 科学与战争(2)

孙中山点头:“是的,是的,在我们革命党内,就应该这样。谁有错误,就批评谁,这才是真正的民主嘛!可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呀!”

依万诺夫:“我回答,我回答。依我看,俄国推翻沙皇恐怕还需要十年。”

孙中山:“十年?时间太长了。据我观察,不需要十年。”

依万诺夫:“那……需要几年?”

孙中山:“三五年就可以。”

依万诺夫惊讶地问:“三五年?这……不太可能吧?”

孙中山:“完全可能!”

依万诺夫:“根据是什么?”

孙中山:“我虽然没有见过列宁,但我非常注意研究俄国革命的情况和列宁的著作。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以后,经过一个相当长的黑暗时期,现在又看到曙光了。你看这份报上说,1914年五一节那天,俄国有一百多万工人举行罢工,后来在彼得堡,又有三十万工人起来斗争,还和军队发生了巷战。看到这个情况,我非常高兴。有这么强大的工人阶级,有这么坚强的革命党,有列宁这么好的领袖,再加上爆发了战争,沙皇只顾打仗,人民的痛苦和愤怒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依万诺夫紧紧握着孙中山的手:“孙中山同志!如果您不是中国人,我还以为站在我面前的是列宁哪!”

孙中山:“不,我不是列宁。我要向列宁学习。你托人给我带来的列宁的著作,我都请人翻译成中文或日文,认真地看了。只是列宁对我赞美过分了。”

依万诺夫:“可列宁对您的批评也很厉害呀!”

孙中山:“是很厉害,但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二次革命失败后,我一直闭门思过,至今脑子里还是一团乱麻。”

依万诺夫:“孙先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坚强的党,还要特别注意不能让坏人混进党内。1912年,我们党中央就混进了一个密探,叫马林诺夫斯基。他是中央委员,出卖了几百个优秀的同志。”

孙中山:“太可恨了!”

依万诺夫:“孙先生,我给您带来了一大捆《真理报》,其中有一篇列宁的文章《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

孙中山惊喜地说:“啊?这个题目很有趣,因为谁都知道,欧洲先进,亚洲落后呀!”

依万诺夫:“哈哈,列宁就是这么说的!”

孙中山:“列宁是怎么说的?”

依万诺夫:“他说,亚洲数万万人民正在觉醒起来,追求生活,追求光明和自由。”

孙中山:“是这样!亚洲的先进就表现在这里,是吧?”

依万诺夫:“是的。”

孙中山:“那欧洲的落后又表现在哪里呢?”

依万诺夫:“列宁算了一笔账:欧洲支持袁世凯,反对共和制度,准备贷给中国二亿五千万卢布,几个星期内,一下子就赚得一千五百万卢布的纯利!如果中国人民不承认这笔借款,那么,欧洲当权势力就会出动大炮,和那个野心家、卖国贼袁世凯联合起来,扼杀年轻的共和制度。”

孙中山笑道:“妙,妙!列宁这笔账,算得真好!看来,他不仅对政治、哲学造诣很深,而且对自然科学、数学也有很深的研究。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国这么穷,不向外国借款又怎么筹到钱呢?没有钱,又怎么兴办实业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呢?当然,我一向主张,向外国借债兴办实业,主权必须操在中国人手里。这是中国的特殊情况,俄国就没有这个问题。唉,没有办法,中国实在太穷了,太落后了!”

说着,说着,孙中山连声叹了几口气。

在孙中山和依万诺夫谈话过程中,窗外不时闪过一个黑色的人影——山本。他是奉健岛之命来暗杀孙中山的,可他下不了手。他看到与他共过患难的张东海在卧室和贾彦、龙小宝有说有笑,看到客厅里令他崇敬的孙中山,看到救过他命的依万诺夫,往日的情景历历在目。耳边响起健岛的声音:“杀了孙中山,你才有活命!”他时而痛苦地闭上眼睛,时而惊恐地望着,最后还是在黑暗中消失了。

一些天后,东京郊外,深山老林中,山本躲藏在草棚里。

依万诺夫和张东海来到山本家,山本夫人惊恐地连连摆手。他们刚出门,山本的儿子追上,领着他们来到草棚。这时,一缕香烟袅袅升起,山本跪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正要举刀自刎。

张东海一把抓住他的手,依万诺夫把他紧紧抱住。

山本伏在他的肩上哭了:“健岛要我杀了……孙先生,可我……怎么能呢?我去了三次,一次……比一次痛苦。我要忠君爱国,可我又舍不得你们——我的好朋友,我的好兄弟……我只有自己死,死了算了!”

依万诺夫:“不,你不能死!”

张东海:“山本君,你要活下去!”

山本:“我怎么活?我一直……不敢回国,以为健岛把我忘了,谁知一到东京,就被他们发现,把我吊起来毒打,威胁我若不暗杀孙先生,就新账老账一起算!我没法活下去呀!”

依万诺夫和张东海都明白,这里已经被盯上了。

依万诺夫:“这样吧,明天夜里,你跟我们一起走!”

山本:“去哪儿?”

张东海:“山东。你带上夫人和儿子,就在那里安家,好吗?”

山本:“不行,目标太大。”

张东海:“分开走,我们都得‘冲出去’啊。”

山本下了决心:“好吧!”

过了几天,山本化装成老头,挑着行李,跟在贾彦的后面上了轮船。

山本夫人打扮成中国阔太太,挽着龙小宝的手臂,上了轮船。

山本的儿子成了中国留学生,随依万诺夫一起上了轮船。

张东海也化装得让人认不出来,拄着文明棍,在码头上走来走去。

健岛匆匆赶到码头,轮船已经开走了。

张东海暗自发笑,驾车而去……

东京。健岛在家中大发雷霆:“这群混蛋!山本跑了!他不但没有杀孙中山,反而跟着革命党跑了,全家都跑了!”

夫人:“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杀孙中山呢?”

健岛:“袁世凯说了,有孙中山在,《二十一条》他就不承认。”

夫人:“为什么?”

健岛:“他就是承认了,孙中山也会把它推翻的。”

夫人:“孙中山不是早就下台了吗?”

健岛:“可孙中山在中国影响很大,连日本政府也不得不考虑,万一孙中山再上台……”

夫人:“嗨,这怕什么?孙中山跟你是老朋友,你一直还帮他买枪买炮,发动起义,他不会不认账的。我看,他还是一个有良心的人。”

正说着,健岛的女儿陪着孙中山来了。

孙中山:“健岛君,好久未来看望,今天听说你贵体欠安,特地来府上问候。”

健岛:“不敢当!不敢当!请坐,请坐。”

孙中山在客厅席地而坐,单刀直入地说:“欧战爆发,西方列强顾不上中国,日本便乘机派兵占领山东、南满,甚至把手伸向蒙古,条件是同意袁世凯当皇帝。最近,盛传日本将向北京发出最后通牒,逼袁世凯承认企图独霸中国的《二十一条》,不知健岛君对此有何高见?”

健岛故作惊讶:“孙先生,我向来主张对中国亲善友好,不惜一切支持共和革命,怎么能让袁世凯恢复帝制呢?”

孙中山:“这就好,这就好。1914年‘二次革命’失败后,我们流亡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号召党员协力同心,共图三次革命,扫除专制政治,建立中华民国。蒙健岛君慷慨相助,至今记忆犹新。只是最近传闻不断,望健岛君设法转告日本政府,《二十一条》丧权辱国,必将遭到全中国人民的反对!”

1915年5月7日。报纸上大字标题《日本政府最后通牒》《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

北京、上海、长沙等地青年学生集会,表示抗议。

毛泽东在《明耻篇》封面上写下四句誓言:“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巴黎。

张学勤拿着中文报纸,向大家宣布:“袁世凯想当皇帝,不惜卖国求荣,承认‘二十一条’,把中国的主权卖给了日本。同学们,我们坚决反对!”

众高呼:“反对!反对!”

列娜也拿着法文报纸匆匆赶来:“我要向大家报告一条可怕的新闻:德国科学家哈柏,像一条疯狗,在波兰华沙西侧博利矛夫附近,向俄国军队连续发动了三次毒气袭击,使两千五百名俄国士兵中毒伤亡!”

人们惊呼:“太可怕了!”

“德国人会不会到巴黎来放毒气?”

“这样的人不能叫科学家,只能叫杀人犯!”

柏林。哈柏又一次兴冲冲地走上楼,喊着:“克拉拉!克拉拉!”

哈柏夫人痛不欲生:“你……你别靠近我!……看看你的双手,沾满了鲜血!”

哈柏:“克拉拉,我亲爱的,别这样,别这样!”

夫人悲愤填膺,在胸前连连画着十字:“啊,上帝,我的上帝!愿上帝饶恕他的罪恶!”

哈柏:“亲爱的,我是履行一个爱国主义者的职责,我……有什么办法回避!”

夫人:“你不是爱国者,你是毁灭者!德国要被你们毁灭,人类要被你们毁灭,地球要被你们毁灭!”

哈柏走近她:“克拉拉,亲爱的!……”

夫人掏出手枪:“你别……别靠近我!……别!……我不认识你!……不认识你!……”

哈柏:“你疯啦?我是你丈夫哈柏,费里茨?哈柏,一个化学家,被称为科学天才……”

夫人:“不,你是……杀人犯!”

砰的一声枪响,夫人愤而自杀,慢慢倒地。

哈柏喊着“克拉拉”跪倒在她身边。

人们奔走相告:“克拉拉自杀了!”报纸上大字标题《哈柏爱妻悲愤自杀》。

爱因斯坦拿着报纸,痛苦地大声疾呼:“科学家们团结起来,为了和平,反对战争!”

巴黎。蔡元培在看报纸上的大字标题《哈柏夫人愤怒自杀,爱因斯坦悲痛不已》。

他放下报纸,对张学勤说:“爱因斯坦和哈柏是好朋友,如今已成为仇敌。哈柏发明毒气杀人,狂热地鼓吹战争。”

张学勤:“哈柏是科学家……”

蔡元培:“科学上的发明创造,几乎总是被运用于军事。像飞机,人能飞上天,这是多么伟大的创造。可现在,首先用来打仗。”

张学勤:“我听说过一个笑话,有的俄国飞行员带几块砖头去砸德国飞机的螺旋桨,有的在飞机后边装一把长刀,把德国飞机、飞艇划破了一道道大口子!”

蔡元培:“这不是笑话,是真的。俄国飞行员卡杜可夫用一个抓钩钩住了一架德国飞机,用机身把它拉了下来。这就说明,飞机一发明出来,首先就被用于战争,但它还处于幼稚阶段,于是逼得科学家再创造,从而又推动航空科学的发展。这大概是一个规律吧。”

张学勤:“这是什么规律?”

蔡元培:“我想起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战争是万物之父。’”

张学勤:“这话是什么意思?”

蔡元培:“他说:‘战争使一些人成为神、使一些人成为人,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

张学勤:“我还是不懂。”

蔡元培:“你仔细听着。他说:‘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彼此依存、互相转化的两个对立面。犹如冷和热、干和湿,是不是两个对立面?”

张学勤:“是呀。”

蔡元培:“那么,它们是不是彼此依存、互相转化?”

张学勤:“是呀。”

蔡元培:“互相转化,也就是事物变化,原因是什么?是两个对立面的斗争。正如他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世界万物都在永远不停地变化着,犹如川流不息的河水。和平转化为战争,战争又转化为和平。科学被用于战争,而战争又推动科学的发展。”

张学勤:“这么一说,战争岂不成了好事?”

蔡元培:“当然不是好事。人人都要反对战争,特别是科学家要像爱因斯坦那样,不能让科学发明变成战争的工具。”

张学勤:“可科学家自己做不了主,还不是要听政府的吗?战争又不是科学家发动的。”

蔡元培:“问题就在这里。要反对战争,就必须反对发动战争的政府。”

张学勤:“这就复杂了。幸亏中国没有战争!”

蔡元培:“但是,战争和中国政府密切相关。日本不是乘战争之机把《二十一条》强加给中国了吗?”

张学勤:“蔡先生,你是我们的老前辈!”

蔡元培:“老前辈说不上。”

张学勤:“你已年近半百,德高望重。中国留法学生越来越多,因战争爆发,大家彷徨无路,很多人难以生存,想回国又舍不得,所以要我来向你请教,务请你给以指点。”

蔡元培:“我早已听说了!”

传来敲门声。

吴玉章走了进来:“蔡先生,你找我有什么急事?”

蔡元培:“我先给你介绍一下……”

吴玉章:“不用介绍,我们早就认识了!”

蔡元培:“啊?什么时候?”

吴玉章:“一到德国,我就进了讲习班,张先生给我们上课。”

蔡元培:“张先生说,中国留法学生……”

吴玉章:“大部分想回国,我正想找你,商量一下怎么办?”

蔡元培:“你们二位的意见呢?”

吴玉章:“不能回国!”

张学勤:“我也主张留在法国,继续学习。”

蔡元培:“我赞成。”

张学勤:“袁世凯政府不给钱,留学生怎么生存?”

蔡元培:“勤工俭学,自食其力!”

1915年6月,在巴黎中华印票局宿舍,挂起了留法勤工俭学会的招牌。

晚。几十名中国留学生纷纷走来,在豆腐坊里集会。

蔡元培、吴玉章、张学勤等被人们团团围着。人们热烈鼓掌。

蔡元培发表讲话:“同学们,我宣布,勤工俭学会今天正式成立。它的宗旨是:勤于工作,俭以求学。勤工俭学,早已有之。1907年,我才十四岁就到德国留学,一边做工,一边读书。李石曾来巴黎学习生物化学,用化学方法对中国的大豆进行分析,发现大豆的营养很好,很受外国人的重视。于是,组织了豆腐公司,1909年在这里开办了豆腐工厂,制造各种大豆食品。厂里三十名工人,都是李石曾从河北老家招来的。李石曾组织他们勤工俭学,每天晚上和休息日,大家都学习科学知识。经过六七年的学习,他们大部分都上了大学,有的已经成了硕士。现在,法国有中国留学生近二百人,包括我蔡元培在内,都在学习欧洲的先进文明,准备把科学与民主的种子带回国!”

场内有人喊:“放屁!”

有人附和:“我们是来留学的,不是来卖豆腐的!”

三个人吹着口哨走了。

场内议论纷纷,有人大声喊:“我们要回国!”

“德国人放毒气,放到巴黎怎么办?”

“活命要紧呀!”

又有几个人灰心丧气地走了。

剩下的二十个人默默地望着蔡元培。

蔡元培笑了笑:“去跳舞的,恐怕都是凭借遗产的纨绔儿,说不定还有八旗子弟,不但不要羡慕,而且要加以鄙视!到外国来吃喝玩乐,丢了中国人的脸,将来也只是粪土一堆。劳动光荣,劳工神圣,你们说是不是?”

众:“是!”

蔡元培:“我还要告诉大家,欧战爆发,各工厂劳动力严重缺乏,法国政府正在交涉,要在中国招募华工,第一批五千人。这么多同胞要来,你们要担当起保护和帮助他们的重任,你们说是不是?”

众:“是!”“是的!”

蔡元培:“如果有成千上万的同胞来法国勤工俭学,把科学和民主的种子带回国,撒向我们贫穷落后的华夏大地,那将是一幅多么激动人心的图画啊!”

众鼓掌不息。

蔡元培:“现在,请吴玉章先生给大家讲几句话。”

吴玉章:“蔡先生讲得很好。我只想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但革命的火种并没有熄灭,总有一天会重新燃烧起来,把一切黑暗腐朽的东西烧成灰!如何把革命的火种点燃起来呢?这就是蔡先生和许多人提倡的科学与民主!你们说是不是?”

众说:“是!”“是这样!”

吴玉章:“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特别是农民大众,吃不饱,穿不暖,卖儿卖女,惨不忍睹。为了生存,成千上万的华工要到法国、俄国做苦力,有的在前线挖战壕,有的下矿井挖煤,有的在北极圈修铁道,真惨呀!”

此时,华工纷纷上了列车。

在西伯利亚的铁路上,满载着华工的列车在疾驶。

哈尔滨。一群一群的衣衫褴褛的农民狂奔着涌向招工站。

人声嘈杂,拥挤不堪,招工头用喇叭喊着:“先排队,后拿号!”

一个个人拿了号,去检查身体。

俄国老板像挑选牲口一样,左看右看,看中了一个,用手一指:“行!”看不中的,吆喝着:“不行!”

左侧,一个招工头叫着号:“九千一百零一号!”“九千一百零二号!”

右侧,一个招工头在叫号:“两万三千七百零五号!”“两万三千七百零六号!”

夜。灯笼高挂,叫号声还不绝于耳……

同类推荐
  • 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现场纪实

    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现场纪实

    许多人不想重现汶川大地震的灾情,是因为人的生命在那一刻变得极端的脆弱与痛苦、无助与悲恸。但这是历史,这是客观。不记述这生命之苦,就不知道人类从动物世界走向衣冠楚楚、讲吃讲穿的文明历程的每一步痛苦与辉煌,这对人类更好地走向未来也是无益和有害的。
  •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幸福深处,是一种真爱。爱的表达方式不一,爱非经冬不知甜。心灵深处有最爱,不能晓悟人间温暖。有人说:亲情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爱情是一种纯度。作家刘心武说:人生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缺,活而如亡!失却这些情谊的人是世间可怜的孤独者,没有这些真情的社会只能是一片繁华的荒漠。
  •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在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为什么我们生存的盛世,让我们感觉迷惘、不安和焦虑?郭宇宽带着自己先锋媒体人的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累积,给国人提供了观看当今世界的富有同理心的视角,在他笔下,所有的歧视、崇拜、误解与敌意都化作深刻的“理解”。
  • 朱红色的沉思

    朱红色的沉思

    他仍然依恋那片他早已离开的曾留下他童年脚印的树林,他所《依恋的小树林》的绿波,叶赛宁这句话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永远是那般澄澈纯净的儿童时代的梦;他在《村头,而我所知道的不少诗人的歌吟,至今依然抚摸着他的心;他依然不能忘怀很早很早以前的《大山梦》,总或多或少与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有所牵连。那条清清的小河》的怀抱中,“你想成为诗人吗?到你的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去寻找吧”。,我便想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曾经说的这句话。也许,作者冯艺在他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也获得了他的灵感。因为我感到。读着这集子“乡土梦魂”最初的篇章,孕育了他最初的诗行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1)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最强女修

    重生之最强女修

    被逐出师门?惨!被同门围攻,还被炸得粉身碎骨!惨上加惨!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随身空间,异宝萌兽,灵丹剑诀!这后福是不是来得有点逆天?那她可真得逆一回天!PS:小舞的书友群98318558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加一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家庭控心术:这样说,老公最爱听

    家庭控心术:这样说,老公最爱听

    本书从赞美老公、和老公撒娇、巧言说服老公、巧妙与老公吵架等九个方面入手,为女人支招,教会女人如何让老公听话。
  • 囧囧仙妻

    囧囧仙妻

    轻松种田文,狗血家庭剧。古装版家有仙妻,看麻辣小仙女调教憨夫成龙,戏耍金枝欲孽!******************************************************不就是牵错根红线点错对鸳鸯吗,为啥她就要被上司踢下来顶缸一个月?啥?天上一月,人间30年?天,要让她在这个错综复杂勾心斗角的大家庭里跟人过30年?!还要她跟个痴痴呆呆的相公生儿子?!囧囧囧,这呆夫仙妻,日子可怎么过啊!
  • 蒋红妙

    蒋红妙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看清经济新常态

    看清经济新常态

    聚焦两会,看清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是否会进入一个持续衰退期?全面深化改革路在何方?
  •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