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300000044

第44章 跋(1)

人世间,阴差阳错,屡见不鲜。

《天地颂》悄然出现,不仅知我者出乎意外,连我本人也恍如一梦。

梦从何来?这要从“九”说起,因为我这辈子好像和“九”“有缘”。

1929年,我出生于安徽省天长县(和南京只一江之隔),时间是阴历八月十五,阳历大概是九月。传说,我家曾是太平军军部,至今留下一块上马石,柱子上还有用刀砍的拴马缰绳的印痕。于是,有人据此推测,我们家姓李,是不是忠王李秀成的后代?显然,这种推测有点离奇,也无家谱可以查考。但我清楚地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经常给我讲太平军的故事。至于有人说,我们家参加革命的人多,可能是太平军斗争精神的“遗传”,这就更加离奇而不值一谈了,因为当年人们闹革命决非由于先天的“遗传因子”,而大多是后天的“逼上梁山”。

1939年,新四军来到了我的家乡。这时,日本鬼子已占领天长,我们全家逃难到乡下。八岁时,我曾随姑母、奶奶在北平“住机关”(地下党),在西四普化小学读书。日本人欺侮中国人,我们和日本人打架,我的右臂骨折,吊着绷带上学。如今逃难在外,衣食无着,又亲眼看到日本鬼子端着刺刀对准正在喂奶的舅妈的胸膛,那种凶狠的目光和奸诈的狞笑,使我终生难忘。可以说,我从小对日本侵略者就怀有刻骨的仇恨。在国破家亡、饥寒交迫之际,“大救星”从天而降,刚刚过了十周岁的我便投入了党的怀抱,在真理的阳光沐浴下成长。

1949年,我在天安门金水桥前,望着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我像千千万万的战士一样,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硝烟中走来。忘不了,日本鬼子大扫荡的枪声,国民党飞机的尖啸声;忘不了,从山东步行三千里到了延安,跟随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又从西柏坡乘卡车到达香山。……啊,新中国,你是我生命之所系!

1959年,我又一次站在天安门前,在观礼台上望着雄伟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喜悦和自豪。这时,一位波兰记者站在我身旁,他奉波兰青年联盟中央之命来华访问,由我陪同接待。他是那样的兴奋,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一种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战友之情在我心中荡漾。他使我想起,1952年夏天,我奉外交部之命,陪同三位波兰记者去朝鲜板门店,一路上历尽艰险,尤其是美国飞机狂轰滥炸,同行的新华社记者和几个战士不幸遇难,也差一点叫我们送了命。正是这种生死之交,使我和波兰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种充满危险和痛苦的经历,使我对美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愤恨无比。

1969年,我们背着背包,在天安门前庄严宣誓,又从这里步行到火车站,直奔江西中央办公厅五七学校。我们这些中南海的“黑秘书”们和上千名干部一起,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筑大堤、造水田,插秧、割稻,养猪、种菜,盖房子、捞沙子,挑大粪、烧锅炉,战酷暑、斗严寒,经风雨、见世面。七年的岁月,我熬过来了。七年的考验,我经受住了。下半辈子,还有什么难关闯不过去,还有什么痛苦不能战胜呢?

1979年,在新华社,我提出辞职,不再当官,只当一名记者。为什么?因为1947年周恩来交给范长江、范长江后来又交给我创作《巍巍昆仑》的任务,我必须完成,也相信能够完成。于是,我又沿着当年转战陕北的路走了一遍,访问了上百位知情人,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先后完成了电影剧本、话剧剧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小说等等。创作的艰辛一言难尽。好在我从不怕苦,而且以苦为乐,坚守一个信条:人生的乐趣在于创造,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1989年,电影《巍巍昆仑》和观众见面了。十年风雨,十年磨难,十年奋斗,十年血汗,铸就了我这个永远改不了的“共青团性格”——学习、学习、再学习,向上、向上、再向上!我终于用我的劳动实现了周恩来、范长江的遗愿,用我的行动实现了入党誓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回顾以往,我无怨无悔,也问心无愧。但是,我并不满足过去,恰恰相反,我始终在反思、在反省:你这辈子都干了些什么?六十岁以后,你还想干点什么?当年,几乎每次检讨,我都有一条缺点: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现在看来,这确有“无限上纲”之嫌。然而,我不能否认一点:理想色彩过浓,实事求是不够,想干的事情太多,结果是顾此失彼,疲于奔命,“贪多嚼不烂”,得了“消化不良”症。因此,我必须收缩战线,集中精力干一件事——创作。正是在这个时候,1989年10月,一位同窗好友见到我,要我写“两弹一星”。我一听,不禁哈哈大笑,认为他是在开玩笑。可他却是很认真、很诚恳的。他命令似地说:“这是个重大题材,你非写不可!”对这突如其来的“命令”,我毫无思想准备,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我这位老同学参与过“两弹一星”,极富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博学多才,感情丰富。他讲的故事使我动心,但我仍然不敢答应,最后只说:“好吧,咱俩合作,你懂科技,我向你学习!”说来也巧,1954年,我们俩在莫斯科合作,写过长篇通讯在《中国青年报》上连载。想不到,三十五年以后我们又要携手合作了。

正是从这一天起,我才知道什么叫“两弹一星”;当然,万万没有想到,“两弹一星”竟从此和我的生命连成了一体。

试想,一个连初小都没有毕业、对自然科学毫无兴趣、至今还一窍不通的“门外汉”,竟然要“上天”,要写“两弹一星”,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么?这岂不是名副其实的阴差阳错么?

然而,笑话毕竟成了事实。就算是“赶鸭子上架”,如今这“鸭子”也居然上了架啦,哈哈!生活的戏剧性,或者说,历史的戏剧性,不常常就是这样表现出来的么?从1989年到1999年,这十年的生活,这十年的历史,就是在充满了尖锐复杂的矛盾或酸甜苦辣的戏剧性中走过来的,大至世界和国家,小至家庭和个人,莫不都是如此。

我写“两弹一星”,如同当年搞“两弹一星”的人一样,都是不得已而为之,都是“逼上梁山”。原子弹是什么样子?不知道。导弹是什么样子?不知道。卫星是什么样子?还是不知道!可英雄们硬是搞出来了!是谁“逼”他们呢?是战争的威胁,是国家的安危,是民族的命运,是历史的责任。

那么,又是谁来“逼”我呢?绝不是那位老同学,他丝毫没有强迫之意,完全出于我的自愿。要说“逼”,倒是真有其人,那就是搞“两弹一星”的英雄们。他们是我的老师,给我启发,给我指导,最后要我写一篇作文,或者说要考考我。考了十年,不管怎样,“照葫芦画瓢”也好,结结巴巴也罢,我这个小学生反正也“交卷”了,也答出来了。因此,可以说,“两弹一星”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教育了我,“逼”着我非拿起笔不可。英雄的史诗是他们创造的,我只是零零碎碎记录下其中的一些片断而已。

其实,在国防尖端文学领域,早已有了一批勇敢的开拓者。他们披星戴月,跋山涉水,在杂草丛生的荒原上,已经走出了一条路。我只不过像一个刚刚入伍的新兵,沿着他们走出的路,拼命地想跑步跟上队伍罢了。

我说“拼命”,决非夸大其词。领受任务时,我已届花甲之年,算得上是一个老兵了。况且,我身上的“包袱”沉重,诸事缠身,捆住了手脚。1991年,在中国记协,我打报告要求办离休手续。在参与《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编写工作之后,我就完全得到了自由。1992年,我的那位老同学又约我面谈,鼓动我下决心干,然后又给我写信,派人送了几本书。正是这几本书,成了我这个小学生的教材,而书的作者们自然也就成了我的启蒙老师。正当我跃跃欲试之时,医生说我得过肝炎,肝功能不正常,要我“全休”。这对我无疑是当头棒喝。记得,那是在讨论修改《巍巍昆仑》之后,三个月同吃同住的八一电影制片厂三个人全都因肝炎住院,唯独我化验正常。当时我还非常得意,殊不知病毒早已潜伏下来,只是我一点也未察觉,硬是挺了八九年。因此,肝组织受到严重损害,加上过度劳累,最后变成了“慢性肝病”。若不是“体检”发现,确实太危险了。面对病魔的挑战,我只有奋起抗争。熬了整整三年汤药,居然也熬出了头,肝功能完全正常了!须知肝病不能根治,不能掉以轻心,所以,我一边养精蓄锐,一边收集素材,准备“上天”。说实话,那几年,我一直在神秘的科技王国门外徘徊,心里老是在打鼓:我能行吗?那位老同学耐心地等待我的觉悟,既不逼我,也不松口,仿佛从一开始他就相信我会“上天”的。尽管他知道我不懂科技,但他了解我的经历、我的特长、我的性格——一旦下了决心,那就什么也挡不住,就会坚持干到底的。他对我的信任远远超过我自己,这不能不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可以说,我敢于“上天”,纯洁的高尚的友谊确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思考,我终于下了最后的决心——豁出去了,干!

为了“练兵”,我开始练笔,断断续续写了很多东西,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练习,其中最重要的是《梦与火之歌》——《巍巍昆仑》幕后的故事。在这部二十五万字的回忆录里,我把创作《巍巍昆仑》的前前后后、风风雨雨,淋漓尽致地写了个痛快。多年来,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一直东奔西走,喜于创业,乐于开拓,生活节奏快,办事效率高,被人称为“东旋风”。现在,人老了,风也刮不起来了,难得坐下来,静下心,仔细地回顾,认真地总结,特别是在领袖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作为借鉴,引以为训。这部回忆录是我十年的总结,也是我“上天”的宣言。正是通过这次“实战演习”,我的创作激情才真正地像火一般燃烧起来,我要破釜沉舟踏进“神秘王国”的决心和信心才最后地树立起来。

为了“练兵”,我开始构思。通过“两弹一星”,到底要表现什么?说明什么?我也像创作《巍巍昆仑》一样,按照陈荒煤老师的建议,先写出《大事记》,希望从中看出一条红线,悟出一点哲理。英年早逝的我的好友王愿坚在讨论《巍巍昆仑》剧本时说的“四度”——广度、高度、密度、角度,使我记忆犹新。创作,构思最重要,时间最长,难度也最大。经反复思考,我决定取名《天地颂》。天地者,规律也。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乃是一切事业成败的关键,“两弹一星”即是活生生的体现。

为了“练兵”,我开始请教。《巍巍昆仑》是亲身经历,有直接的感性知识,而“两弹一星”则相反,只能从有关的文字资料中,获得间接的生活经验。十年来,我收集和阅读的图书刊物不下千余种,我从每天看到的报纸中留下的剪报不下千余份,即使书上只有一两句话,即使只有“豆腐干”那么大的一份剪报,也往往给我很大的启发,使我如获至宝,喜出望外。在此,我不能不向书刊报纸的作者和出版者致以深切的谢意(因篇幅限制,恕我不能列出清单),正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源源不断地向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食粮。当然,光有文字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我当了多年记者,特别喜欢追踪和挖掘第一手资料,因此在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协助下尽可能地进行了采访。看见那些饱经风霜的将军、科学家、专家、领导和管理干部,听着他们生动感人的叙述,不禁使我如身临其境,获益匪浅。

1997年,冲锋号吹响了。那真是拼命啊!我带着资料、药品和衣服,像一个出征的老兵离开家,走上了战场,什么也不顾了,什么也不想了,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向前、向前、向前!记得,我在淮南联中预备班的时候,是个儿童团员,曾经在夜里站岗拿过“老套筒”,但是枪比我人高,在我手里枪只是一根“打狗棒”。1947年跟着毛主席转战陕北的时候,尽管处于国民党几万大军的包围之中,在万分危急的时刻,我们纷纷表示要以生命保卫党中央,可我手里枪没有了(新华社队伍里只是范长江警卫员有一支盒子炮),我只有一根棍子——行军用的“打狗棒”。正是这样的经历和体验使我逐渐地养成了战士的性格——一声号令,勇往直前!

我常常在想,一个作家,如果自己没有搞“两弹一星”的那股劲、那种精神,怎么可能表现出搞“两弹一星”的那股劲、那种精神呢?

我认为,创作的过程,也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对年轻人如此,对老同志也同样如此,或者说更应当如此。尤其在今天,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等,像可怕的瘟疫到处蔓延,无孔不入地毒害着社会的肌体、腐蚀着人们灵魂的时候,老战士们更应当保持革命本色,牢记周恩来的谆谆教导:“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我早已离休了,当然没有参加今天的“三讲”。但是,我几乎天天在“三讲”。试问,不讲学习、不讲政治、不讲正气,我又怎么去创作、去再现“两弹一星”这部英雄史诗呢?我又怎么去刻画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呢?党政领导干部要在群众监督下公开进行“三讲”,共产党员作家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要关起门来自己进行“三讲”啊!

创作之路,从来都是不平坦的,不光是含辛茹苦,更加需要无私无畏,为人民的利益而创作,为党的事业而战斗,决不动摇,决不退缩。我牢牢记着并不只一次对人说过毛泽东的教导:“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搞“两弹一星”的英雄们正是用这种精神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的业绩,我们怎么能不以他们为榜样、怎么能不在行动中向他们学习呢?

这几年,在创作天地间遨游,我活得既轻松,又很累。快乐和痛苦,像一对孪生子,总是结伴而行。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喜怒哀乐之情不断地在我胸中翻腾——

喜——为英雄们创下的惊天动地的奇迹而自豪。苦尽甘来,他们笑,我也笑。看见创业者豪情满怀战天斗地,望着“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你自己不是也变得年轻了么?在苦思冥想之后,忽然来了灵感,写下得意之笔,我也禁不住仰天大笑,其乐趣实在无穷而又奇妙。我深深体会到,创作是给我带来快乐、使我精神不老的最好的“药方”,哪怕一天只写几百字,只要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就感到活得很充实、很自在。

怒——为帝国主义如此放肆地欺侮我们,一次又一次向中国挥舞核大棒,以武力相威胁,不但使我们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和平建设,反而污蔑中国是“黄祸”,是“好战”,真是蛮横无理,欺人太甚!每写到此,我怒不可遏,气得心在颤抖。从麦卡锡们到考克斯们的反华叫嚣,从1950年侵朝美国飞机轰炸东北到1999年北约美国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三位记者同胞惨遭杀害,这一切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我决心用愤怒的笔,把一件件事实记录下来,让历史成为一面镜子,请老牌帝国主义者和新牌霸权主义者照一照自己——嗜血成性的“妖魔”们,如何处心积虑地叫天下不得安宁。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是不好欺侮的!

同类推荐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感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感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哲理小语

    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共分六章: 第一章重在考证“晚唐”、“晚唐体”两个术语在宋代的出现时间及其文化背景,第二章的研究对象是宋初晚唐体。第三章谈及的是北宋真宗以后至南宋光宗以前的这段时间,第四章是对永嘉四灵的研究。第五章谈的是南宋后期的晚唐体创作及相关问题。第六章是对宋代晚唐体诗歌特色的总结。宋代晚唐体诗人作诗态度近乎狂热,他们重五律、轻古体,偏好于描写秋季暮夜的山水竹石,喜好白描为诗,重中间二联,诗歌呈现出清新平淡的美学特点。
  • 杜诗选评

    杜诗选评

    本书对伟大诗人杜甫作品的研究和介绍,除对各篇作品做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
热门推荐
  • 我的身体有地府

    我的身体有地府

    别人修炼的是紫府元婴,他修炼的却是地府十八层地狱。一个黑色的小球,让他的修仙之路和别人完全大相径庭,同样的修真功法,别人修炼出来的是紫府,他修炼出来的却是地府,别人炼气,他也炼气,然而别人炼气凝丹,他炼气凝结出来的却是地狱刑具。不同的修炼道路,不同的战斗方式,不入流修真世家的小公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感悟,在这个修仙者的世界里,踏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一条成神之路。
  • 这样喝汤更营养

    这样喝汤更营养

    巧搭食材,喝汤不喝药。一碗好汤,无论是选料搭配,还是炖煮方式,甚至是时间火候的掌握,都融汇了煲汤养生的精髓。选用原生态的健康食材,煲一碗适合自己的营养好汤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拜爱娇妻

    拜爱娇妻

    身边出现了太多太多的悲剧,无法向人倾诉,就用写吧!每每写到西门沉璟的悲伤,总会情不自禁的流泪。我不是故意渲染虐情,只为了逃离悲伤。你知道吗?西门沉璟,你的活着就是为了承受我的折磨,我不但要你的身体,还要你的心,我要让你爱上我,然后抛弃你。想死对吗?不,我不会让你死的,因为我要让你——生不如死!你的身份是什么?妓女吗?不,不是!妓女还可以选择自己的嫖客,而你,只不过是我发泄的工具。本文还有一部姊妹篇《就是为了勾引你》http://m.pgsk.com/a/90839/我阿姐的小说:《王城别恋:墨译传》http://m.pgsk.com/a/82488/《一笑焉乐一笑仇》http://m.pgsk.com/a/84705/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兰因·璧月

    兰因·璧月

    兰因璧月是世间至美之花。兰因璧月是武林至尊圣物。那是每一个向往权利与荣华的人梦寐以求的。有这么两个人,视那淡泊名利仁善侠义为至愚至昧之事,他们的理想,莫过于拥兰因璧月入怀,立于武林之巅,俯视天下英豪。
  • 异界魔武传说

    异界魔武传说

    中华古武世家的天才,未来家主继承人之一;异界魔武大陆的残疾,被家族抛弃的弃子。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转变,主角要如何去适应?
  • 厨娘王妃萌宝宝

    厨娘王妃萌宝宝

    楔子天云135年夏,龙云大陆龙云国统一天下一百三十五年,是年,龙云国皇后突然抱病身亡,龙云国的……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千金豪门:钻石老公,再见

    千金豪门:钻石老公,再见

    他是叶城所有女人心目中的钻石王老五,她是神秘留学归来的顾氏千金。为了挽救家族企业,她毅然决然的嫁给了他;而他为了父亲的命令,不得不娶她;一场家族联姻将他们牢牢的栓在一起,不可分离。一枚陌生的钢印打在两人的结婚证上,莫皓南看着风中凛冽的她:“顾世媛,既然你这么想要这场婚姻,那么,我给你!只是我永远都不会爱上你,永远都不会碰你!”顾世媛无声的转过身去,任凭穿着高跟鞋的双脚已经磨破血,她也不会再喊“疼”,因为比这些更疼的……是她的心!直到那一天,小三拿着验孕单趾高气扬的站在她面前:“莫太太,我怀了你老公的孩子。”很久之后,莫皓南才知道,他想要的从来都只有一个顾世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