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200000051

第51章 附篇:唯识三字经(2)

眼、耳、鼻、舌、身等前五根,都是地、水、火、风四大所造的清净色法,名叫五净色根,附着于肉眼等上,视之不见,略与生理学家所说的神经相似。其肉眼等看得见的五根,别名浮尘根,又叫做根依处。至第六意识,既无根依处,又无净色根,就以第七末那识叫做意根。以是当知,末那一物有两个名字,就能了别的作用言,名第七识;就能生长的作用言,又名第六意根。末那此译云意,有思量义,谓常思量第八识,执他为我。又以各识的次第言,前五识在最外,第八识在最内,故偈特言我执深也。

第八识 阿赖耶 能所藏 我爱者

第八识梵名阿赖耶,此译云藏识。藏有三义:一者,此识能藏一切法的种子,叫做能藏;二者,即就这所藏的种子言,又叫做所藏;三者,第七末那识常贪此识,执著为我,故又名我爱执藏。

八为主 各自在 号心王 能主宰

此前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共有八种,各自为主,亦能自在现行,不要依赖别的识,故特号曰心王,即谓其能自主宰及割断的意思。

第二心所

王相应 有心所 五十一 种类夥

又有但随从心王而起,不能自由自在者,就叫做心所有法,或单称心所。若心所与心王同时缘一个境界,就叫做相应。例如眼看花,起贪爱心的时候,这看是眼识心王的作用,其贪爱就是与眼识相应的心所。这与心王相应的心所,总计其数,共有六位五十一种。

初遍行 有五支 触作意 受想思

最初第一位的心所名遍行者,谓其遍一切处皆得相应也。这位心所共有五个,其五个的相貌云何呢?可用眼识为例说之。比如眼看花时,最初令眼识与花相触着的作用,就叫触心所。既触着了,必起作一意去看,就叫做意心所。既作意去看,心感受或苦或乐,是名受心所。既有感受,就能想象那花的相貌,叫做想心所。既取其相,将更思维这花好看,如何得归我就好,这等妄念造作,都叫做思心所。

次别境 亦五类 欲胜解 念定慧

次第二位亦有五心所,因其不能遍行,但各个缘差别不同的境界而生起,就叫做别境心所。亦可举一例说明他。比如我们缘所乐求学的境,将欲读书,就叫做欲心所。缘决定境,使所读的书明白了解,叫做胜解心所。缘从前读过书的境,如今尚能记忆,这就叫做念心所。若缘所观书的境,得一心不乱时,叫做定心所。缘这定境能发生智慧,就叫做慧心所。

善心所 共十一 信为首 继惭愧

次第三位名善心所,共十一种。起首一个,就叫做信,如吾人信佛法真理,实行能得佛果,则一切善法,都从之生,所以信就是善法的头一个。其次继信以后,则有惭心所及愧心所,这两个心所,都以羞耻过恶为相。不过惭就对自己言,如儒书上所谓行己有耻的意思。愧就对他人言,如所云耻不若人的意思。若再粗显说,则惭就是说对自己不住,愧就是说对他人不起。

无贪等 三根聚 勤轻安 不放逸

其次第四个心所,叫做无贪,谓对于财及法,都不贪着。五无嗔,谓对于逆意的苦境不嗔恚。六无痴,谓于诸事理,明了不昧。这三种,又合名曰三善根。七勤,就是精进,谓勇于修善断恶者是。八轻安,谓身心轻快安适,堪任有为。九不放逸,谓既依前面的三善根及勤有防恶修善的功能者,则更为安一名叫做不放逸。

行蕴舍 非舍受 及不害 无嗔有

十行舍,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中有两种舍,一为苦乐舍三受蕴中的舍受,则是无记性;一为行蕴中的行舍,能令其心始而平等,继而正直,终至无功用住,乃是善法。此可比如吾人行路,当先舍了已到的一步,方能进前一步。修行亦然,随行随舍,不可执滞与《金刚经》所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可相发明。十不害,谓不损害有情,这就是依无嗔心所不断物命的一面假立的,故偈言由无嗔而有。

根本惑 六可辨 贪嗔痴 慢疑见

次第四位叫做烦恼心所,谓这心所能使人烦躁扰恼的,又叫做惑,以是烦恼的根本,复称根本烦恼。共有六种可辨:一者,贪着财法不舍,就叫做贪心所。二者,遇苦境起嗔恚心,叫做嗔心所。三者,于事理不能明解,叫做痴心所。四者,自恃才学,藐视他人,叫做慢心所。五者,于诸事理犹豫不决,叫做疑心所。六者,于诸谛理,颠倒推度,能障善见,叫做恶见心所,此又分为五种:一、萨遮耶见,译言伪身见,谓于自身执为有我,或执是我所有的;二、边执见,谓于所执之我,复执为是,常住不灭的,名常边,或执为死后断灭的,名断边;三、邪见,即是不信因果及不信修行及成佛的;四、见取,即自己固执一见以为最胜能得解脱的;五、戒禁取,如印度外道,有妄执不食牛肉狗肉等戒,以为可得成道的。

随烦恼 有二十 小中大 堪分别

次第五位叫做随烦恼,谓是根本烦恼之枝叶,随从根本烦恼而起者,喻如树木之根本与枝叶然。

这随烦恼共有二十种,若详言之,又可分别为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三种。

忿恨覆 恼嫉悭 诳谄害 与并

一曰忿,即对现前不饶益境起愤发暴恶想。二恨,已经愤发坏恶不舍。三覆,隐藏自己的过错。四恼,忿恨为先,速触暴热。五嫉,妒忌他人荣利。六悭,耽著财法不舍。七诳,为求利誉,假现有德。八谄,假设异相,以罔冒他。九害,损恼有情。十,于自盛事,深生染著。

此自类 各别起 小随十 粗猛尔

这十个随烦恼所以叫做小随者,以其性最粗猛,不与他类同起,只能自类各个别起的。

无惭愧 自他辨 中随宽 遍不善

十一惭,谓有过罪,不怕对自己不起;十二愧,谓有罪过,不怕对他人不住。这两个心所,都是不顾羞耻的意思。但对自己叫做惭,对他人就叫做愧,又因此二心所,能遍于不善心所中,都得相应同起,较前小随烦恼的范围宽,故特叫做中随烦恼。

始掉举 昏不信 怠放逸 失念侵

十三掉举,谓令心缘境浮燥不寂静。十四昏沉,谓令心于境昏昧沉下。十五不信,即善中信之反。十六懈怠,即善中勤之反。十七放逸,即善中不放逸之反。十八失念,即别境中念之反。

及散乱不正知染心遍八大随

十九散乱,令心流荡,能障正定。二十不正知,谬解所观境,能障正知。从掉举起至不正知,这八个心所,能于恶及无记的染心中,皆得相应同起,则其范围较中随更大,就叫做大随烦恼,兹将随烦恼共图于下。

四不定 曰悔眠 共寻伺 善染兼

次第六位叫做不定心所,谓不定是善,不定是染,共有四种:一曰悔,又名恶作,谓恶先所作后再追悔,如追悔前未读书是善,追悔前未邪淫是恶等。二曰眠,谓睡眠,其心昧略,身不自在。三曰寻,谓如失物,急遽寻求,是寻心所。四曰伺,谓寻求未得,更细伺察,即伺心所。

第三识分

唯识言 摄心所 各四分 显量果

说唯识这一句话,连心所一起包括在内,然如何不说唯心所呢?以心所常与心王相应,故仅说唯识心王已足,不必再说心所了。又这识与心所,若详细言之,都可分为四部分,凡识缘境,如以尺量物,若详察这四分,可以显出他所量得的果来。

能分别 名见分 如明镜 能鉴形

识之能分别,如尺之能量,就叫做见分,又似明亮的镜子,能鉴照我们的形像一样。

所分别 相分起 似人影 生镜里

其所分别的物,如尺所量之布,就叫做相分,又似我们的影像生于镜中一样。

相见依 名自证 若镜体 光影映

至见相二分所依而起的第三分,以其自己能证知有能缘的见分,就叫做自证分,可比那明镜的玻璃体,是光及影所依照映而起者。

证自证 喻镜背 自证依 善分配

证自证分为自证分所依而起者,比如镜子的背面,亦是镜面所依而发光者,如此每一识或一心所皆有四分,当善为分配。

三与四 又互证 故能去 无穷病

统观上说,第二见分,能缘第一相分,第三自证分,能缘第二见分,但第三自证分,见分不能证他。以见分有时是非量故,乃依道理建立第四证自证分,使他缘第三自证分而证之,然自证分既不是非量,又可令其证第四证自证分,如此三与四的两分,可互相证,故不要再建立第五分以下,可以免去无穷的过病。

第四识变

山河大 微尘细 皆识变 如幻戏

依上种种道理看来,不论山河的广大,及微尘的细小,都是识所变现出来的假影,比如幻戏一般。

人不知 执是我 与实法 道已左

但世人不知是识所变现的假影,遂妄执自身有实在能主宰的我,及世间家国政治等,是实在能轨持的法,如此颠倒著想,则与唯识的正当道理相左矣。

生烦恼 及所知 二障起 佛性迷

因执有实我,则种种为我起贪嗔等烦恼,就生了一种障碍,名叫烦恼障;又因执有实法,则以自己所知家国政治等浅俗事为真实,不再去求知,复成了一种障碍,叫做所知障。有这两种障碍生起之后,就遮蔽了清净本然的佛性不能发光,故名曰佛性迷。

真觉者 佛菩萨 说唯识 破我法

但众生虽迷了佛性,别有破迷开悟的真实大觉者,就是所谓佛,及次于佛的菩萨,或说经或造论,特为众生说一切唯识之理,破他我执及其法执。

第五四缘

识种子 遍法界 待众缘 现行快

如何知识能变现一切万法呢?当知识有种子,如世间谷麦等种子一般,但这种子虽无形相,而遍诸法界都是有的,尽藏在阿赖耶识中,不过种子藏在识中,不能无故或一时尽起现行,必须待有众缘凑合,使种子成熟了,则次第现行,亦最快速。

种生现 名因缘 见取相 所缘缘

缘虽众多,约言之只有四种,一者,如种子生现行时,这种子为现行的因,就叫此种子缘为因缘。二者,如识的见分缘取相分时,这相分为能缘见分的所缘,如此就叫此相分为所缘缘。

刹那续 念生灭 平等缘 无间隔

刹那者是佛典上说极短时间的名,这时间短至何等样子呢?《俱舍论》说壮士弹指顷有六十五刹那,《仁王经》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可见这时间是短得无比了,佛说一切有为之法,都是刹那相续,念念生灭的,其生灭状态。如下图:

……生→灭→生→灭→生→灭……

此谓在一刹那时间中,前念方生,随即灭了,引导后念来生,又复灭去,如此即生即灭,即灭即生,生灭相续之时间不等,又无他物间隔,故此第三名等无间缘。

此三余 缘增上 顺或违 俱无障

除前三种缘以外,凡有此法能起增上作用于彼法者,就说此法为彼法的增上缘。如水、土、肥料,能使谷麦等种子发芽,即说此水、土等为谷麦种的增上缘。又此缘之能增上某法,就是不障碍某法的生长,依此不障的意义,又可分此缘为逆顺二种。顺增上缘,如上说水、土等之对谷麦种子;逆增上缘则如霜虽止绿叶之长,而不障碍其红叶之生。

第六三量

离名种 现前取 是现量 无计度

前说识之见分,能缘相分,如用尺去量物者,然以此就识的能缘作用说,可有三种不同的量法:一者,如眼看花,最初看见时,毫不分别此花何名,是何种类,但现前直取其相,是名现量。何以知现量不分别名言与种类呢?谓凡识量物,约有三种分别,如眼识等现前量度时,只有自性分别,而无随念计度二种分别,故不能分别名言与种类也。

借众相 观其义 由比度 量乃遂

二者,如远见烟,比知彼处有火,仰见月晕,比知将来有风,俯看础润,比知不久有雨,如此等等,是借观众相,考察其义,而以彼此比较而量度之者,则名比量。

现比谬 量为非 此三量 能缘依

三者,凡现量或有错谬不正确时,都叫他作非量。如此三量是依识的能缘而有者也。

复有量 曰圣言 佛亲证 更宜遵

三量之外,复有佛亲自用现比二量所证得的经、律、论等言教,则叫做圣言量。以佛的亲证境界,我等凡夫不能用比量得,亦不能用现量证,只有谨遵佛的圣言,最为稳当。

第七三境

识所缘 有三境 不仗质 名独影

随识能缘见分的量不同,则由见分所变起之所缘相分,亦有三种不同之境:一者,不仗托物的本质,但单独从见分变起影像而缘者,就叫做独影境。

缘兔角 本来无 随意变 影自孤

譬如有人缘想一有角的兔,则彼兔角本来无,有不过是某人随彼意识,变起孤独的假影像而已。

缘无为 或有质 彼不生 仍非实

独影境可分为二种:前例缘兔角者,叫做无质独影。此例缘真如等无为法时,亦须托真如的言说为本质,则叫做有质独影。但真如等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故虽云有质,亦非实有。

带质境 亦分二 皆仗质 真与似

二者,叫做带质境,亦分二种:谓凡见分缘境时,皆挟带本质而起者,一个叫做真带质;又一个叫做似带质。

真带质 心缘心 中间相 两头森

云何叫做真带质呢?谓如以第七识心法缘第八识心法为本质,妄执为我时,则这两识中间所变起的相分我相,就是从第七能缘一头及第八所缘一头和合而森出的。

似带质 心缘色 相从见 一头得

云何叫做似带质境呢?谓如以意识的心法托现前花草等色法为本质而缘时,则这中间的花草等相分,只是从意识见分的一头而得变起。

性境生 从实种 既实体 亦实用

三者,叫做性境。云何生起呢?性即是实,谓如眼识缘现前花木时,这花木是由实在种子而起现行者,既彼自有花木的实体,而吾人亦可得花木的实用。

前五识 初刹那 缘性境 俱不差

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最初一刹那所缘的境,既不由计度分别而得,故俱是性境,无有差错。但第二刹那,由意识代起随念计度等分别而缘者,就不是性境。

第八三自性

缘生法 依他起 如幻现 无自体

诸法都有三种自性,一者,叫做依他起自性,谓一切有为缘生之法,都是依他众缘和合而起,譬如幻戏显现,无有自己的体性。

执实有 成遍计 所执妄 性亦伪

二者,若不知依他缘生之法是幻,而周遍计度,执为实有自体者,是名遍计所执自性。如人看戏,执为实事,则彼所执既妄,而自性亦成虚伪也。

从依他 去计执 名圆成 自性实

三者,既从依他起自性上除去遍计所执自性者,名为圆成实自性,如人看戏,知戏是假,则自性乃圆满成就而真实也。

依三性 立三无 相无性 遍计虚

依前说三种自性,复可立为三种无自性。云何建立呢?一者,依遍计所执分别假相是无,则立为相无自性性。

由依他 生无性 胜义无 圆成应

二者,依他缘生之法,自性是无,则立为生无自性性。三者,依成圆实是无遍计所执议,复立为胜义无自性性。

此诸佛 密意说 因执有 空对治

但这三种无自性性,是诸佛密意不了义说,不可执为诸法全空无性。所以者何?盖诸佛因世人妄执诸法为有,成了重病,乃为说诸法空无的药以对治之。

或不了 复空执 救恶取 说唯识

世人或不了解佛的密意,因佛说三无性等。复执一切诸法皆空,如此叫做恶取空。经云: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宜起空见如芥子许。起空见取,最为恶劣,故佛特说唯识之法以救之。

唯识学 广依他 非空有 极到家

唯识之学,何以能救恶取空呢?谓彼学于三性广谈依他起自性,说一切法非空非有,不落边见,乃极为到家之说也。

第十所依经论

最胜法 说在先 大方广 佛华严

此唯识最胜之法,佛成道后最先说者,即《大方广佛华严经》。

解深密 入楞伽 并密严 四来华

次有《解深密经》、《大乘入楞伽经》、《大乘密严经》,合上为四经,皆已翻译过中华来了。

如来现 毗达摩 二未译 其奈何

次有《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及《大乘阿毗达磨经》,合上四种,共为六种,无如缺此二经未译,其奈之何!

彼论藏 有十支 归一本 瑜伽师

彼所依而立宗之论藏,有十支论及一本论,即《瑜伽师地论》也。

首百法 略名数 释体义 五蕴粗

同类推荐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家有只狐狸

    我家有只狐狸

    都说放生是积大功德,可是许念白花了几百块买了个羊不羊狗不狗的东西,却是为了……吃!——————一个彪悍小白领与一只千年妖狐,还有一个帅哥除妖师之间乱七八糟的破事。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奢华红颜:护短先生是初恋

    奢华红颜:护短先生是初恋

    冰冷无情的他在遇到她时,就变得不像他!抵死相爱后,却是命运弄人。三年后,他奇迹般的平安回归,带给她的却是他即将结婚的消息。他不明白,为什么在见到她时,心会莫名的跳动!“不管我想不想的起来,你都是我的!”“这辈子你都休想逃离我!除非我死!”当他想起一切,她却早已躲得远远的!“心儿,我一定会找到你!实现我曾经许下的承诺!原来,自从相遇,便注定痴爱一生!
  • 邪恶小米虫:九岁庶女

    邪恶小米虫:九岁庶女

    特此声明:女主腹黑,逐渐往全能方向发展,坚决不虐女主,女主无敌。****身为庶女,处处不受待见,连丫头婆子都敢给她脸色看!身为庶女,爹忽略娘不在,大娘欺负姐姐踹!身为庶女,被放狗咬被推入河,生死垂危还不给药!身为庶女——凭什么啊!才九岁,容易么!睁开眼,商墨真替身体的主人打抱不平。既然穿来了,不好意思,祸害遗千年,是时候风水轮流转。她向来活得很邪恶,拽得很低调。老戏码是吧,她配合着演啊!陷害是吧,她熟啊!设圈套是吧,她擅长啊!下毒是吧,握手握手,有研究啊!商府上下吓得瞠目结舌,懦弱温顺的七小姐何时变得如此深藏不露了?***********yy文分割线************【一句话语录】商墨:“我的理想是做一只米虫,如果有时候太拽太邪恶太锋芒毕露了,那只说明一个问题,你丫的把姑娘我惹毛了!”孟陵狂:“这个世界很大,总有一个你看不到的地方,我就在那看着你。”明祁寒:“竟敢偷到帝王殿来了,小淫贼,莫非你已想通,只有朕才养得起你这只大米虫?”【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厚颜无耻的奶娃娃踩倒别人和扑倒别人的故事。风流潇洒恶毒耍乍,要从娃娃抓起。----------新文推荐----------《藩王的宠妃》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田园闺事

    田园闺事

    文侯家身娇肉贵的郡主就要挑选夫婿了!左边是身姿英武的大将军,虎视眈眈;右边是权倾天下的太子,磨牙霍霍,面还跟着一个名噪一时的状元爷,吟诗作对……都想娶她?!不会吧?她忙时爱好爬下墙,闲时策划逃了下婚,外加结实的揍了下太子一顿,这也敢娶?即没有旁人漂亮的脸蛋,又没有旁人妖精的身材,怎么突然成了祸水?穿越版的郡主小姑娘正在为难之时,边上某男却炸了:林菀儿,敢给我红杏出墙。不怕摔死吗?此她只好默默画圈圈,一个又一个大圈圈……她真的真的真的不是欺软怕硬的货。
  • 杨力讲人体保健

    杨力讲人体保健

    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大脑、头发、眼、耳、口、鼻、肢体、胸、背、腰、腹、皮肤,以及五脏等多个重点部位,向读者系统地阐述了一套全新的科学养生方法。《杨力讲人体保健》涉及了中西医保健学、卫生学、生理学、病理学、营养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内容翔实、简单明了,且通俗易懂,是一本健康养生、延年益寿的工具书。
  • 双重爱恋

    双重爱恋

    她是古老氏族“席氏”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在外人眼中,却只是一个和寻常人无差别的女孩子,如当年母亲所希望的那样:平和稳重,娴静温雅;在私立高校担任英文教师……但,却没人知道,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他”:席氏集团总裁,一个冷漠甚至冷情的“男人”,手中掌控着多国经济命脉的,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男人”……*他是西利顿贵族高校中受万千追捧的“特例”,在所有人看来,他阳光帅气,身上没有一丝王子气,在校园中的号召力无人能及……但,却没有人知道,他的另一个性格是——他:*当这样的两人,撞到一起……这好戏绝对是一场接一场,碰撞出来的火花一串连一串……这样的他们,能成为怎样的【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