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200000049

第49章 唯识学的实践理论(10)

菩萨修十波罗蜜多胜行,断十重障而证十真如。菩萨于十地满心金刚无间道,断二障种子,证二空,至解脱道,舍余有漏(有漏善三无记法全异熟生少分)及劣漏种(即十地中所生现行及此种类中下品种)证四智菩提四涅槃妙果。此菩提涅槃二果,正为转舍烦恼、所知二障所得,即转烦恼障得涅槃,转所知障得菩提,名二转依。此二转依即究竟无漏界,即是唯识五位之究竟佛位,是佛果,也就是妙觉。《唯识三十颂》云:“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此颂之意:

一者“无漏”,至究竟位,诸漏永尽,非漏随增,其性清净圆明,故名无漏。

“界”,界即藏义。大菩提能含摄有为诸功德,真涅槃能包藏无为大功德故。又界者,因义,此大果或为所缘或为增上,出生五乘利乐事业故。

二者不思议、善、常、安乐,究竟无漏界二转依果体所具有之殊胜德性。不思议者,此转依果,甚深微妙,超过寻思言议道,绝比无方,故曰不思议。

三者善,善有四义:一、清净法界真涅槃,离生灭,极安稳。二、四智心品大菩提。妙用无方,极巧方便。三、无为有为,二皆顺盖。四、与不善法相逢,故说为善。

四者常,常者真涅槃无生无灭,性无变易,故说为常。大菩提所依真如常如,又所化有情无尽期故,无断无尽,亦说为常。

五者安乐,安乐者清净法界,众相寂静,故名安乐。四智心品,永离恼害,故名安乐。此二自性皆无逼恼亦能令一切有情安乐,故二转依果俱名安乐。

解脱身者,解脱生死及缚法所得果身。二乘唯永远离烦恼障缚,无十力等殊胜功德法,故但名解脱身,不名法身。

大牟尼者,牟尼梵语,此言寂默,即一切法性相离言不二法门。大觉世尊,成就此不二法门无上寂静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不惟名解脱身,亦名法身。如《解深密经》云,由解脱身故,说一切声闻独觉与诸如来平等(藏本意谓相似而平等)。由法身故,说有差别。

法身者,诸功德法体依聚义。法身有总相别相二种,此所言法身,兼如如如如智,二法,即总相法身,三身之总称也。

菩提,梵语boadhi,意译为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声闻、缘觉各于其果所得之智慧。此三种智慧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之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含有平等、圆满之意。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然而所觉悟之境有事理二法。理者,涅槃也,断烦恼、证涅槃之一切智,通三乘之菩提。事者即一切有为诸法。断所知障,知诸法之一切种智,为佛菩提。佛菩提通此二,故云大菩提。其体为无漏八识。菩提断所知障故,第八识离有漏,变现无漏清净之色心,住生死涅槃无差别,利乐有情名曰菩提。

菩提有四无漏智与之相应。

1.大圆镜智相应,此转有漏第八识所得。此智离我、我所执及一切能取、所取分别,能缘的行相及所缘的内境,皆微细难知。而与一切境相不愚不忘,性相清净,离诸杂染,涓一切纯净圆满色心现行功德所依,又任持一切种子功德,能现生佛果依正二报,及余三智之影像,无间断,尽未来际如大圆镜,能影现众多色相。

2.平等性智相应,此转有漏第七识所得。此智无我无执,观一切法及自他有情愿皆平等,大慈大悲恒共相应,随十地诸菩萨所乐,示现他受用身及国土等种种影像。

3.妙观察智相应,此转有漏第六识所得,此智善观一切诸法不出二相,无碍自在而转,又摄藏无量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及所发生六度、十力等无量功德无量珍宝,于大众会中,起无边神通,自在转大法轮,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

4.成所作智相应,此转有漏前五识所得,此智为欲利乐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等,遍于一切世界,亦现种种无量数不可思议变化三业,成就本愿力所应作事。

如果转有漏诸法,得四无漏智,即前所述之“转识成智”或“转识得智”。于佛果地,诸心心法分位,所现诸功德中,智最胜,以智为名,具足四智,得大菩提是究竟佛果位,而得涅槃。涅槃,梵语nirvāna,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等。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般,为梵语pari之音译,安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涅槃(大,即殊胜之义,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唯识学立四种涅槃:

1.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又称自性清净涅槃、本来清净涅槃、性净涅槃。谓一切法之实性即为真如之理。一切诸法虽为客尘烦恼所覆障,然本来自性清净,具有无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然如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又离一切相而无有分别,且言语、思虑皆泯绝,唯圣者始能自内证之。

2.有余依涅槃,略称有余涅槃。谓断烦恼障所显现之真如之理。烦恼障虽灭,然尚有五阴之身而为所依,故称有余依涅槃。

3.无余依涅槃,略称无余涅槃。谓出离生死苦所显现之真理,即烦恼障尽,所余五阴之身亦灭,失去一切有为法之所依,自然归于灭尽,众苦永寂。

4.无住处涅槃,谓断所知障所显现之真理。即断智之障,则得生死、涅槃无差别之深智,于二者无有欣厌,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唯常与大智大悲相辅,穷未来际,利乐有情,然虽起悲智二用而体性恒寂。

以上四种涅槃之真如体理虽然有别,但其真正显得者,则为后三种涅槃。因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则为灭尽烦恼、依身、所知障后,方显得者。若论凡圣一切对于此四种涅槃之具与不具,则一切有情皆具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二乘之“无学”既已断尽烦恼,故具有余依、无余依二种涅槃;佛悉断尽烦恼、所知二障,故具四种涅槃。

佛果妙觉位所得二转依果,为无量无边大功德法所庄严,甚深微妙,故称法身。此法身相有三:

1.自性身,指自性本有之身,非依后天人为而得者。依唯识学所说,此身即诸如来之真净法界,为受用、变化、平等之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足无边无际之真常功德,而与法身同体。然法身仅意味功德法所依,为凸显自性得之义,故立自性身之名。

2.受用身,指圆满一切功德,住纯净之土,恒定用法乐之身。唯识学谓受用身即为佛身,其自身能受用广大之法乐,并能令其他众生受用法乐。受用身可分为二:(1)自受用身,为佛自受用法乐之身。即实智身,系与大圆镜智相应之无漏的第八识所变现;乃历三无数劫,积集无量佛智,修自利之行,生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妙圆净之常遍色身,而自受用微妙之喜乐。此身有酬因所感之义,故亦称报身。(2)他受用身,系佛之平等性智所示现之化他的微妙净功德身。佛以大慈悲而应十地菩萨之根性,示现十种相海,居于纯净佛土,令诸菩萨受大乘之法乐。佛为初地菩萨所示现之形相为百叶台上之身。为二地菩萨示现为千叶台上之身;乃至为十地菩萨所现者,为不可说不可说台上之身。其一叶即三千大千世界。十地大菩萨历三无数劫,修利他之行,满足所证之色等化身;为众生现种种形,说种种法,而受大法乐,称为他受用身。此身有应身示现之义,故亦称应身。

3.变化身,又作为化身、变易身。诸佛为欲利益安乐地前菩萨、二乘及六趣等众生,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令彼脱离恶趣,出离三界,而入于初地。

法身有三种,佛土亦有三种。

1.法性土,指法身所住真如法性之土,亦即佛身所依之土。又作法身土、法性净土、法土。《大乘义章》卷十九谓:“法性土者,土之本性,诸义同体,虚融无碍,犹如帝网,亦如虚空,无碍不动,无所有等,同体义分,《地经》所说真实义相,即其义也。……彼土实性,显成我用,名法性土。”法性土与法性身,其体本即一真如,但所取证之法体为法性土,取能之觉相为法性身,并非法性身之外另有法性土。

2.受用土,指受用身所居之土。亦称报土、报地。就佛之受用身所居土而言,系自受用法乐与他受用法乐之净土。据梁译《摄论释》卷十三、卷十五载,受用土依止受用身而成,菩萨之受用土亦可谓系自、他受用法乐之清净佛土。此净土之相具足色相圆净、形貌圆净、量圆净、处圆净、因圆净、果圆净、主圆净、助圆净、眷属圆净、持圆净、业圆净、利益圆净、无怖畏圆净、住处圆净、路圆净、乘圆净、门圆净、依业圆净等十八圆净。

《摄大乘论》等皆谓,受用土唯有一种清净佛土,然《佛地经论》则谓受用身有自、他之别,受用土随之有自受用土、他受用土之分。据《佛地经论》卷一载,自受用土为自受用身所居,其量无边,周遍法界;他受用土为他受用身所居,故随机宜示现,而有大、小、胜、劣之别,其改转不定犹如变化之土。

3.变化土,略称化土。即佛变化生所住之土。据《成唯识论》卷十载,变化土即佛以成事智之大慈悲力,由往昔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之因缘成熟,应未登地之诸菩萨、二生、异生及六趣众生之机宜,示现净、秽之各种佛土。《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谓:“变化土,通净及秽。”

修习唯识,达究竟位成就二转依妙果,总经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梵文asam·khya,意为无量数、无央数;劫,为极长远之时间名称,有大、中、小三劫之别。三度之阿僧祇大劫,即称三大阿僧祇劫。以三劫配于修行之位次,诸经论所说不一。据《摄大乘论本》卷下之说:

1.初阿僧祇劫配于地前菩萨之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位。

2.二阿僧祇劫配初地至第七地之位。

3.三阿僧祇劫配第八地至第十地之位。

初劫为唯有漏,一行之中唯一行;二劫有漏无漏杂,一行中修一切行;三劫纯无漏相续,一行中修一切行。经三大阿僧祇劫圆满方证佛果。

另据梁译《摄大乘论》卷下,则举出七阿僧祇与三十三阿僧祇之说:

1.七阿僧祇劫:(1)不定阿僧祇,(2)定阿僧祇,(3)授记阿僧祇(以上三项配地前之三十位),(4)依实谛阿僧祇(配初地至第三地),(5)依舍阿僧祇(配第四地至第六地),(6)依寂静处阿僧祇(配第七、第八两地),(7)依智慧阿僧祇(配第九、第十两地)。

2.三十三阿僧祇,即地前有:(1)住行阿僧祇,(2)精进行阿僧祇,(3)趣向行阿僧祇。十地中则各地皆有三阿僧祇,盖以每地均有入位、住位、出位三种位次,第一位立一阿僧祇劫,合地前之三阿僧祇劫,则总为三十三。

所立劫数虽为七、三十三,然其劫量则与三阿僧祇劫无异。《优婆塞戒经》卷一《修三十二相业品》谓:“菩萨摩诃萨修是业已,名为满三阿僧祇劫,次第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燃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

同类推荐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热门推荐
  • 重生功夫巨星

    重生功夫巨星

    一个三流的歌手,四流的演员,不入流的导演,重生异世,欲凭借脑海之中那些经典的歌曲,火爆的电影,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娱乐王国。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真正让他名动世界的不是那些歌曲电影,而是是他的拳头!明星会国术,谁也挡不住!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巧合,纯属鬼扯!
  • 落泪的爱之天使

    落泪的爱之天使

    他,是当之无愧的豪门贵胄,却从小失去最亲的母亲。母亲情人之子林非焉在失去双亲后被他的父亲“好心”地收养,他从此堕入亦兄亦母的焉纠缠不清的一段孽缘,直到遇到她。这个坚强善良、聪明灵秀的女孩又是否是毒杀他的爱情毒药?他与焉又该何去何从?
  • 后来我们说

    后来我们说

    青春是什么,也许青春是我们不禁意间丢失的那块橡皮,也许是被风胡乱吹起的头发。也许是阳光从树缝里撒下,也许是河面颤抖的莲花。青春是美丽的故事,是我们说不完的诗……
  • 爱情全攻略

    爱情全攻略

    苏晓菲----做为一个21世纪的优秀女青年,她显然是失败的,因为在她25年的岁月中竟没有谈过一次恋爱。关于林默----外表温文尔雅,俊朗非凡,其实内心很腹黑。
  • 仙夫仙妻

    仙夫仙妻

    始终横下了一个她,他深深的爱着童年的玩伴少女乌鸦,命运的漩涡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将他们撞开、挤拢……在那黑暗的空间里,一生都在与她纠缠不清,他那个人称“烂货”的婶娘,然而,在他们的生命中,婚前婚后总是想方设法来诱惑他,渴望双宿双飞,让他背负了太多的说不清道不明……,一生都在渴望拥有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契约:难驯撒旦总裁(完)

    契约:难驯撒旦总裁(完)

    ★★本文简介:她被叔叔设计,跑错了楼层,认错了对象,没胆看对方长什么样,情急之下,她不小心穿了他的衣服逃离酒店。第二次见面,她为了一个星期之内凑足十万块学费再次卯上他。“取悦我,否则,十万块马上收回。”他对着她嗤笑出声,眸中含着浓浓的讥讽。第三次见面,他如撒旦般拿出契约书,笑得一脸妖孽:“签了它,否则,你叔叔的公司将会倾刻破产。”最终她只能选择成为他的地下情人,陪他一起堕落进无底的深渊。★★推荐本人完结文:http://m.pgsk.com/a/111028/《别惹八岁娘子(全本)》http://m.pgsk.com/a/103111/《魅诱宠妃(全本)》http://m.pgsk.com/a/196805/《狼妾:新妃不安分(全本)》http://m.pgsk.com/a/137926/《吻你上了瘾(全本)》http://m.pgsk.com/a/224827/《穿越:爱妃18岁(全本)》http://m.pgsk.com/a/110335/《冲喜:小妾戏王爷(全本)》http://m.pgsk.com/a/183715/《穿越:八岁小新娘(全本)》
  • 恋上古代帅公子

    恋上古代帅公子

    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跆拳道女教练。却因过生日,一朋友送的‘生日礼物’而带她穿越到了几千年前的古代。懵懵懂懂中,却遇见了三个愿意为她舍去生命的男人,最后在古代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她中了天下之奇毒,无人能救无人能解,要想救治她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寒冰山上的寒冰草,可此草长在千年寒冰之悬崖,无人可摘取,即使摘取到那也必死无疑。最后她是否能度过难关了呢?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她又是否会再次回到现代呢?一起期待吧!
  • 花开浪漫的华年·夏

    花开浪漫的华年·夏

    作品以诗一样的笔触,记录、描写了中国目前最大的、自农村涌向城市的漂泊人群中,一个大学毕业的知识人员的生活中的所遇、所感,抒写着其身上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美丽诗性与浪漫情怀。
  • 凤倾天下之独霸后宫

    凤倾天下之独霸后宫

    夕阳火热,洒下热烈的光芒,划过天空倾于大地,这是一个炎夏,划过的微风柔和的吹着人的脸颊,吹得人一阵舒爽,好似吹走热气的同时也吹走了所有的烦恼,连心情都跟着轻松了是的。“唔……秦楚,这里的风景好漂亮,以后我们常常来玩好不好。”山顶上,女孩扎着马尾,穿着合身的运动服,整个人都显得阳光、富有活力。她站在郁郁葱葱的大树前,浓郁的绿色衬得她更加青春。任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女孩会是特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