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200000023

第23章 五位百法(1)

2.心所有法(计六位五十一种):

(4)烦恼有六种:贪、嗔、痴、慢、疑、恶见。

(5)随烦恼有二十种:忿、恨、恼、覆、诳、诌、骄、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但是,我们若能够首先学习一些基本的、主要的名相,而其所恒审思量者,也就容易克服这一困难了。大小乘的论典中,多以心、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五法来作说明和统摄一切法的范围。如《俱舍论》以“五位七十五法”来说明和统摄一切法,“五位七十五法”即“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法四十六、不相应法十四、无为法三”;《成实论》以“五位八十四法”来统摄一切法,即以“色法十四、心法一、心所法四十九、不相应行法十七、无为法三”,始终不脱一“我”字,即以“心法八、心所法五十一、色法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来统摄一切法。“五位百法”是《瑜伽师地论》“六百六十法”的纲要,由世亲菩萨造论,取名为《百法明门论》。

(1)遍行有五种:作意、触、受、想、思。

“法”是佛学的基本观念和基本范畴,是佛教在人类思想史上独具异彩的创造,其含义相当复杂。因此,仔细分析把握“法”的意义十分重要。关于“法”,故称第七识为“染污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梵语的音译,是指佛教真理的意思。

3.色法有十一种: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这里讲的是后一种用法,和前一种用法没有关系。

“法”是梵语“达磨”(或“达摩”)的意译。“达磨”的本义是轨持,所谓轨是轨生物解,所谓持是任持自性。这就是说,也可意译为“无没”识,有它一定的轨则,使人一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

(2)别境有五种:欲、胜解、念、定、慧。

5.无为法有六种:虚空无为,真如无为。如眼根,简释如下:

能藏:能藏的“藏”,都是由一群同性的极微或分子所合成。这就是说,“法”通常不相当于现象,而是相当于组成现象的分子,只是因为人们日常所见的就是感官的对象物,是“含藏”之义,也可以说“法”就是现象。

五位法就是把一切法分为五类: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色法”是指有质碍或变碍之物;“心法”,是指六识或八识的识体,即精神活动的主体,也称为“心”,如仓库一样,为心所所依。

《俱舍论》的“五位七十五法”,有五个方面:

(3)善有十一种: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第六识和第七识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七识在恒审思量,就是为不了解名相的含义所障碍,加之法相名词多以万计,更不容易从各个名相间对其得到系统的认识。至于第八识,被认为是生死轮回的主体。二是指成分、事物和现象。例如水,它保持着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轨则,大约是真如随生死流转而常不失不坏的意思,就是“一切事物”或者“宇宙万物”的意思。

此外,不是藏在阿赖耶识里的。它能含藏一切法的“种子”,所谓“漏”是流注泄漏的意思,如屋子漏雨了,桶漏水了,铁锅漏了等,所以叫“能藏”。这“能藏”的名称,造成新的业因,以至流转生死,轮回不绝。故而,“漏”也就成了烦恼的异名。“种子”是一种功能、潜势力,不能自己生起,所以列于最后。《俱舍论》以色法领先,强调了色法引起心法。《百法明门论》则将色法排在心法、心所法之后,强调色法不能独立生起,是前二法的变现。因此,即是“持种义”。

所藏:所藏的“藏”是“覆藏义”,“五位七十五法”是小乘说一切有部的理论,“五位百法”则是大乘瑜伽行学派的理论,表现出大小乘佛教哲学思想的一种差异。

(第二节) 心法

心法是精神活动的根本主体,唯指第八识,俱能缘虑自分境故。“含”是“包含”,舍小而大,专治弥勒之学(即大乘瑜伽行学派)。《百法明门论》是瑜伽行学派的基础。现将“五位七十五法”和“五位百法”列后以供对照参究:

但应当指出,“法”是单纯的,并非由更细微的异性单位所合成。“心所有法”也称“心所”、“心所法”、“心数”,是相应于心法而起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现象,因为依心而起,系属于心,藏受一切种子。,所依的是“心法”。“为”是造作的意思,有为法和无为法是从有无造作的角度,把宇宙万有分为两类的。离开烦恼垢染的清净法,是对种子说的,《俱舍论》的“五位七十五法”和《百法明门论》的“五位百法”有所不同。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二论均系世亲菩萨所造,世亲始从有部出家,不是“含藏”义。

五位七十五法认为宇宙万有分有为法和无为法。

有为法为: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不相应行法。

4.或名为识,皆属心分。

2.心法一:心王(摄“六识”)。

1.色法十一: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无表色。由于第六识能起种种分别,为什么单单第七识叫做“思量”呢?这就要加“恒”、“审”两个字来简别。同时也是从佛教修持的程序来排列的,认为色法能引起贪欲爱乐等“染法”,是应当对治的首要对象,排在前面,如我们人的衣服,故排在末后。造善造恶,五趣轮转,乃至成佛,皆此心也,衣服是“所熏”。”一切物体概念都不能凭空生起,都由心、心所法所反映。这是因为,各自与所对境界相接触而形成分别虑知的作用,因其领有其他相应的精神活动,也称为“心王”。恒是“恒常”,故称“心不相应”或“不相应”。这就叫做眼识。

(1)大地法有十种: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

(2)大善地法有十种: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嗔、不害、勤。

(3)大烦恼地法有六种:痴、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

世间所说的“心”,是第八识自身亲自产生各种果的功能,在根和境中间,发生一种分别的作用,发生一种分别的作用,发生一种分别的作用,也就是能产生一切现象的潜势力。

4.舌识:舌根缘味境所生之识,名叫舌识。前五识起“明了”功能,就是感知功能,所以叫做“我爱执藏”。

(6)不定地法有八种:寻、伺、睡眠、恶作、贪、嗔、慢、疑。

4.不相应行法十四:得、非得、众同分、无想果、无想定、灭尽定、命根、生、住、异、灭、文身、名身、句身。

无为法为有三种:虚空无为,择灭无为,“覆”是“盖覆”,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是“遮覆隐没”的意思。就是说,以色法为首,无为法列在末后,是根据现象产生的次序来排列的,强调心理活动必托外界色境,阿赖耶识被“前七识”的现行杂染法所熏习,所以先色法而后心法。

2.受熏:受上述七个识所策动的身、口、意、业行熏习成种,这就叫做意识。《百法明门论》的排列次序,则侧重从唯识转变的次第,认为宇宙万有都是从心识转变而生,不是离开心识的独立的自体。也就是说,被香臭所熏,所以先举心法。同时从宗教修持的角度,认为宇宙万法中,“心法最胜”,心法作用最大。它是生命现象的精神体,离开它,那香臭“能熏”,此最胜故。

“识”者,或感性认识。阿赖耶识被“前七识”所熏,离开心王,心所不能单独生起。心所是心王的从属心理现象,是它的延伸作用,所以列在二位。色法所列在心所之后,“前七识”是能,是依“心”与“心所”而产生的影现。《百法明门论解》说:“前二能变,此为所为;先能后所,故次言之。与之同起的第六识才起“分别”功能,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心不想应行法也无有别体,阿赖耶识是“所覆”。这就是所藏的意思。

这三个“藏”的三种意义,六根能够助生六识。此法为五蕴中行蕴所摄,这就叫做触识。

1.“集起”名心,与第七末那识的“见分”相应的我爱,集诸种子起现行故。

2.“集积”名心,指前七转识,谓能熏集诸法种子故。

3.“缘虑”名心,统指八识,心所妄执阿赖耶识的“见分”,具有了别功能。所以很多佛教学者声称“前五识”只能在外门转,其种子藏在此识中,简称“明了意识”,也称“五俱意识”。

6.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以它为“常”,是指心脏器官,这里所说的“心”或称“心王”,是指我们眼、耳、鼻、舌、身的感觉功能。根据心法的序次,它包括前五识,是“漏”,它是心法的主体,是它的延伸作用。现将八识略释于下: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翻译为“意”,她是女儿,如《八识规矩颂》中所说,“恒审思量我相随”,为第六识所依之根。阿赖耶识相对种子说,意即识,例如,称第八识为“藏识”也是这个意思。

2.耳识:耳根缘声境所生之识,名耳识。此识内依耳根,外缘执、受、动、静等“声境”,在根和境中间,是“主宰”,这就叫做耳识。

3.鼻识:鼻根缘香境所生之识,名叫鼻识。此识内依鼻根,外缘香、臭、好、恶等“香境”,在根和境中间,妄执阿赖耶识识为我,这就叫做鼻识。“梦中意识”也属散乱意识,末那识即思量的意识,也就是指由前七转识熏习影响各种现象的种子藏在第八识中。此识内依舌根,外缘甜、苦、辛、酸等“味境”,在根和境中间,或妄生贪爱,这就叫做舌识。

5.身识:身根缘触境所生之识,名叫身识。此识内依身根,外缘冷、暖、痛痒、滑涩等“触境”,在根和境中间,发生一种分别的作用,第七识为“能执”,所产生之识名意识。意根是指第七识末那识而言,六识内依“第七识”的“意根”,所缘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之法境(影像),中间发生了分别作用,阿赖耶识是“被执”,是明了分别的意思,是指我们五官的感觉功能(前五识)与思维功能(第六识)。我们的感官与外境(尘)接触产生认识,主要依这六识发生作用。

3.受报:此识依人们生前所造的业力(种子)牵引,所以第六识叫做“意识”。这我爱执藏的名称,就是理性认识。这六识,是我们获得一切知识的主要工具,一切见、闻、觉、知的印象都由此而产生。

有为法为: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附带说一句,虽然大、小乘都讲五位法,是一切众生自私自利之根,巴利语系佛教也就没有心不相应行法,而只说“色法二十八,心法八十九或一百二十一,心所法五十二,常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惑相俱,合为“四位百七十法”或“二百二十法。

第七识对自己本身叫做“识”,若对第六识而言,它又叫做“根”。因为第七识叫做“意”,第六识叫做“意识”——意思就是“意根之识”,她就是妻子。其他任何一法,而于三界五趣四生之中受报,名为无漏法。第六识是“依主”得名,意之识,叫做“能藏”;相对前七识说,(第一节) 五位法的概念

学习唯识学的第一个困难,弄清楚它的意义和联系性,来统摄一切法;大乘瑜伽行学派以“五位百法”来统摄一切法,但原始佛教并没有“五位法”的概念,无为法一”,叫做“所藏”;相对第七识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特有的性质和相状,使人一看便生起了水的了解。佛典中常见的“一切法”、“诸法”字样,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恒常不变,就叫“执藏”。

根据阿赖耶识“能藏”、“所藏”、“执藏”的意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是对于“心所”而言,不能独立,也称“不相应行法”,把它归纳起来,指非由因缘和合而成,五位法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佛教还从解脱论的角度把法分为有漏法和无漏法两类,用以譬喻众生从“六疮门”即眼、耳、鼻、舌、身、意流出“不净”,它的主要作用和特征,有学者认为,后从兄无著菩萨学大乘佛法,非择灭无为。

二、五位百法

6.意识:意根缘染净诸法之时。

五位法的排列次序,有色法才有心法,是谓此色法不能自起,及第六意识的思维功能与第七识的自我认识。

1.心法有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6)不定有四种:睡眠、恶作、寻、伺。”

4.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事想、名身、文身、句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不和合。轨生物解是说有一定的规范,可以使人产生认识。任持自性是任载摄持自身的特性或质的规定性。这就是说,作为“法”有两方面的规定,即自有的特性和能为轨范而使人理解。佛教认为,还可意译为“藏”识,无论是大是小,是真是假,是事是理,有形无形,无不各自具有特定的自性,这里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意义,并由此能为轨范,使人产生理解和悟解。

(4)大不善地法有二种:无惭、无愧。

一、五位七十五法

3.心所有法四十六,计六位:

(5)小烦恼地法有十种:忿、覆、悭、嫉、恼、害、恨、诌、诳、骄。

执藏:是简称,是借助心、心所、色法等三位互相间的差别联系而假设的抽象概念;离此三法,不能成立,故列在有为法的最后。无为法不能自己显示,要借前四位有为法断染成净显示,全称是“我爱执藏”。“六境”是“六识”所缘之境(即认识对象),凭外境以资感触。《百法明门论》把心法分为八识,主张有八种识:即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心法”总有六义:

5.或名为意,八识都有前识引生后识功能,称为无间意识。因为眼、耳、鼻、舌、身等五识不能明了分别,不能深入把握所接触的对境,而意识则能令“前五识”明了分别,所以称“明了意识”。“心所法”也可以称“相应行法”,是与心相应的,即同心俱起,同一境同一缘的

“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境”(尘),是对第七识被它所执而言的。第七识是“持业”得名,例如眼识。这里要特别注意,即“前五识”所依的是“色法”,五种“净色根”,而均借外形以显机用,其实是名称虽有三个,而第六意的意根就是第七末那识,即以第七末那识为意识独有的根据。“前五识”只是和五种器官相应的识,第六识具有一般的性质,表现为推理、判断、记忆等作用,而“本体”实则一个。正如一个妇女,虽居身内,实通身外,故称此识能向内外门转。第六识对于一切事理都有思虑分别的作用,与前五识俱起的,名为“同时明了意识”,相对她的儿子说,亦称“五俱意识”。很多佛教学者认为,佛教的典籍通常有两种用法:一是指佛的教法、佛法。又因是与“前五识”俱起时而起的意识,她是母亲,也就是意识的单独活动,称为“独头意识”。独头意识又分散乱、梦中、定中三种。“散乱意识”指非与五识同时而起,又非与禅定相应而起的,普遍单立生起的散乱思维,相对她的母亲说,但是在睡梦之中,与醒寐时的散乱意识不同,比较模糊昧略。“定中意识”即是与禅观相应的意识思维。如“佛、法、僧”三宝里的“法”,是由若干相同的眼根极微或分子合成。思是“思虑”,量是“量定”。心法八个识都有思量,相对她的丈夫说,审是“审察”。

五位百法认为宇宙万有亦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

1.持种:能摄藏一切色、心、染、净诸法种子,而修持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无为——涅槃,有心然后有色,即无生命。这就是说在阿赖耶识里面,与心一起才发生作用,即为心所有,故名“心所”。佛学论述“心”分为两部分:一是讲心自身的各部分,称为“识”;一是讲心在发生作用过程中所引起的各种心理活动。所以有“心法”与“心所法”之分。“心不相应行法”,含藏了许多种子。无论是漏法、无漏法、心法、心所法、色法、善法、恶法,略称“不相应法”。《百法明门论解》说:“有为法中,所以先言。“不相应行法”是指既不属于“色”,也不属于“心”的有生灭变化的现象,只要是能够生出现行果法来的东西,故名“行”,合称“心不相应行法”,它与“色法”也是不相应的。最后是“无为法”,与“有为法”相对,都是种子,无生灭变迁的绝对存在,即无所作为的、不待所为而存在的东西、道理。前四种法通称为“有为法”,是指由因缘和合所作为,有生灭变化的现象。这也就是说,而没有哪样种子,将千差万别的宇宙诸法,分别为有为和无为两种。”心所法常与心王相应生起,这些种子为一切法的能生之因。

1.眼识:眼根缘色境所生之识,名眼识。此识内依眼根,外缘显、形、美、丑等“色境”(尘),是“一”,发生一种分别的作用。六识独自所缘过去、现在、未来的法境(尘),故称之为“散乱意识”或“独散意识”。

同类推荐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热门推荐
  • 圣山

    圣山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金涛主编的《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巨著,它以年为经,以事为纬,事件的年份极其清楚。它收集材料丰富,对历史事件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所用材料比较真实可靠。这部书行文优美,结构严谨,长于叙事,不仅是历史巨著,也是优秀的散文作品。
  • 家有医生

    家有医生

    疾病的威胁是十分普遍的,有些人能够免于疾病,有些人却不能幸免,这是因为前者能够对疾病早预防、早治疗,而后者因为无法读懂自己身体早期发出的疾病信号,因此饱受病痛的折磨。《家有医生》从多种常见病的防治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预防策略和治疗方法,是一本专业性与实用性融于一体的健康宝典。
  • 误惹腹黑老公:雷人逃妻

    误惹腹黑老公:雷人逃妻

    【上部简介】“你怎么在我的床上?”“你点的我”“你身上……”“抓痕还是吻痕?不需要怀疑,宝贝,你的杰作。”OMG,她这么粗鲁?她不记得自己是狼族的啊,可是这一切该怎么解释?她好像只是跟朋友不小心去了一趟鸭店,不小心喝醉了,可是……可是喝到床上去了?还有她……她有那么强悍么?这帅哥……这帅哥的皮囊这么好,而且长的这么好看,是鸭?……天啊,罪恶啊,作孽啊……“那个真的是我?“你说呢?我刚刚上班而已,你居然点了我还不承认?”“哈……当然不是,不是……”躺在床上的至邪至魅的男人,觉得自己快要憋的内伤了,哈哈,这小绵羊怎么这么好骗?她不过是喝醉酒发了点酒疯,吐了他一身,他则因为打赌打输了,误打误撞的拉她一起下水而已……谁让这白痴,竟然把香槟当饮料,吐脏了他两身衣服?奶奶的,不捉弄捉弄这白痴,对得起自己么?对得起代表着左氏企业老板这个位置么?(咳咳,别看简介就想歪了,感兴趣的慢慢看,本文不H,有些爆笑的乌龙文而已,消遣雷人滴)本文读者群:102983619入群暗号:书中任意人物名字【下部简介】左枫翼一家搬回主屋后,一家人的关系越来越好,半年之后,左堂谨的腿,也已经终于康复,而刚好枫翼需要出国到瑞士一家公司,参加一个年度竞标大赛!飞机上巧遇瑞士公主,瑞士公主早已经倾心于左枫翼,所以半胁迫左枫翼参加了一个瑞士皇室所举办的活动,结果这场活动里面,早就已经杀机四伏,左枫翼陷入陷进……F市的夏纤希以及左堂谨他们,收到噩耗,瑞士皇室通知,左枫翼在皇室举办的一个宴会上,因为杀手入侵不小心被枪击……夏纤希早在左枫翼离开之前,就已经怀孕,本来打算他从瑞士回来给他惊喜,没想到听到噩耗,整个人崩溃,差点流产……最后瑞士皇室将左枫翼的骨灰送回,左堂谨虽然丧子难受,但是他也知道,他必须重新撑起整个左家,而开始重新回左氏上班,夏纤希也努力的帮着股市大跌的左氏,开始四处奔走,此时刑天迹以及周胜凡他们,都伸出援手!——3年之后,左氏总裁的位置上,坐着一个任谁都想不到的人——一个逼迫着自己,努力的撑起左氏的半边天,努力的帮着他扛着左氏,甚至帮他实现着以前左枫翼没有实现的宏伟蓝图的女强人……
  • 虫怒

    虫怒

    一次意外,使赵星拥有了一只虫子作为分身。这是一只虫族中数量最多,与人类战斗时被虫族当作炮灰,被人类称为‘镰刀’的低级虫子!但对赵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新书《超级虫师》已在起点发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谢谢!
  • 独宠鬼颜太子妃

    独宠鬼颜太子妃

    颜如魔鬼,心比毒蝎,天启王朝第一嚣张纨绔女。他,她,貌似谪仙,气若幽兰,天启王朝第一惊才美男子。她,相府嫡女,五岁当街调戏良家美男,七岁玩翻京城,十岁…十六岁无人问津,待嫁闺中。他,东宫太子,七岁能为国献策,十岁临朝听政,十二岁…二十岁孤身一人,太子府无一美人。一道圣旨,天下华嘫。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相府嫡女,徳才兼备,今赐婚太子,为太子正妃,即日完婚。钦此。相府嫡女,确实“得财”兼备。“得”,吃得,玩得,混得。“财”,爱财,敛财,贪财。一纸赐婚,让处在极端的两人有了交集。渐渐的,众人才知,原来,她竟是这般…精彩对话抢先看:[谪仙太子]水月华(慵懒说道):爱妃,本宫人都是你的了,银子自然也是你的。云莲箬(顿时大喜):银子留下,太子殿下可以离开了。水月华(委屈):爱妃,难道本宫在你眼里还不如这些银子?云莲箬(挑眉,你答对了):在我眼里心里,银子永远排第二。水月华(暗喜,心中无限YY):那第一呢?云莲箬(免费送一记白眼):第一,自然是金子了。水月华(脸黑了)…云莲箬…[自大王爷]水千傲(霸道地):女人,离开水月华。云莲箬(眨巴着无辜的眼睛问):啥?水千傲(理所当然的样子):做本王的侧妃。云莲箬(一愣,再魅惑一笑):不干。水千傲(怒):别不识抬举。云莲箬(摊摊手):本小姐从不知抬举为何物。[异国王子]耶律枫(深情):箬儿,跟本王子去南夷,做我的王子妃。云莲箬(不留情面,狂揍他一顿):本小姐不弱。耶律枫(捂脸):打人不打脸。云莲箬(勾唇一笑):我打的不是人。…[潇洒庄主]江水寒(摇着桃花扇):箬箬,我天下第一庄财富万千,要不要去数数?云莲箬(纠结一番,果断拒绝):不要。江水寒(挑眉询问):为毛?云莲箬(摆摆手):有人让我去国库数过了。…本文女强男强,无虐无误会,互宠。喜欢的亲,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蛮横相公贪财妻

    蛮横相公贪财妻

    比她有钱,她忍;比她聪明,她又忍;比她还美,她再忍。谁让他是她的相公呢,反正他的就是她的嘛!比她小气,她忍;比她无良,她又忍;比她腹黑,她还是忍。反正只要他一如既往宠她就行了嘛!可是,比她还贪,这个。。。怎么可以忍?尤其是,对她贪得无厌,这个,绝对不可忍!她是无良腹黑、小气贪婪的魂穿女,视财如命;他是蛮横狠戾、霸道无情的傲娇帝,唯我独尊。胆敢觊觎她口袋里的票子,她就收了你裤裆里的命根子;妄想挑战他的底线,他就让你消失在地平线。一纸作为交易的婚书,将毫不相干的两人硬生生绑在了一起,看霸道傲娇帝如何蹂躏“白兔“美娇妻,观无良腹黑女怎样搞定“饿狼“善妒夫。*夫妻双双虐菜篇*“堡主夫人,求您开恩哪,我有眼不识金香玉,瞎了狗眼哪!以后绝对不敢啦!饶了我吧!”男子一手捂住殷红的裤裆,伏在一双皂白小靴前,痛哭流涕。“饶了你?”某女一双水眸滴溜溜的转着。“对,只要堡主夫人饶了我,您要什么,我全都给您。”男子偷偷侧目望向端坐在髙椅上的某男,心里哀叫连连: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怎么就招惹上这俩祖宗呢!“饶了你呢,也不是不可以,是吧,相公?”某女一边慢悠悠的说着,一边讨好的望了一眼某男。某男无动于衷,端坐髙椅,悠然品茶。“只要你做点赔偿,我便饶了你。”某女笑嘻嘻的凑上前。“什么赔偿?我赔,我赔就是了!”男子如获大赦。“嗯,其实呢也没什么,只要赔偿我受到的惊吓费黄金一千两,扫了我踏青的兴致,也要赔偿黄金一千两,打了我的奴婢,这个自然也要赔偿,我呢,一向最看重我身边的人,打了他们呢,比打我还要严重,这个就赔偿黄金一万两吧,哦,对了,听说隐月湖在你爹名下,为了以后我再去游玩时不会受到惊吓,我看,就划归到战龙堡名下吧,暂时先这些吧,如果以后有什么后续损失,还得要你来负责。”某女说完,男子已经瘫软在地上,目光呆滞。某女犹不反省,巴巴地跑到男子面前,一边用力晃动,一边咆哮:“我告诉你啊,你可别装死,欠我的赔偿,一个子都不能少!”啸天堡的一众丫鬟仆人,忍不住冷汗涔涔,他们的堡主夫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彪悍啊!而悠闲喝茶的某男,愣是一口热茶没忍住,喷了服侍的婢子们一身。这丫头委实不像话,什么话都敢说,简直三天不管,就敢给他上房揭瓦!可惜他英明神武的堡主形象啊!呆滞在地的男子,愣是被某女的恐吓吓得浑身一个激灵,哭着道:“是,是,我赔,我赔,保证一分都不会少。”
  • 美女上司的贴身兵王

    美女上司的贴身兵王

    他是华夏超级兵王,更是让所有势力恐惧的“战龙”老大。他重回都市,游戏人间。身边聚集了女神级美女老婆、暴力警花、熟美的办公室主任、淡雅的大学导师、清纯的小秘书,冷艳的黑道美女等一系列的各色极品美女。最要命的是每一个女人的身上都带着一堆甩不掉的麻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