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200000018

第18章 唯识学在中国的传播及演变(4)

在现代唯识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两个问题:一是唯识新旧两译不同问题的讨论,二是见相别种问题的讨论。两问题均曾起极大之波澜,亦引起探讨唯识学者之广泛注意。梅光羲先生于1931年,发表了《相宗新旧两译不同论》,指出菩提流支与真谛为旧译,玄奘为新译,颇为当时佛学界瞩目。太虚大师专门写了《〈相宗新旧两译不同论〉书后》,守培法师写了《读唯识〈新旧二译不同论〉后的一点意见》,印顺大师发表了《评破守培师之〈读唯识新旧二译不同论后的一点意见〉》,守培法师更为之著文驳斥印顺大师,印顺大师又为之作答,从而引起了对新旧两译论点不同分歧之讨论,如正果法师就写了《在唯识学上新旧两译关于第七第八识两识论点的分歧》一文。所谓见相,是指能见相,指见初动之相,又称转相,系三相之一,九相之一。依初动业识,转成能见之相。此系依无明业相所起而认识对相之心(主观)。有景昌极先生发表了《见相别种辨》论文一篇,引起了民国初二十年间佛学界之论议,先后有唐大圆先生撰《见相别种释疑》,景昌极先生又著《见相别种未释之疑》,唐大圆先生再著《释景幼南(景昌极)〈见相别种未释之疑〉》,太虚大师亦撰写了《见相别种辨释难》,展开了对见相别种的讨论。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和对熊十力先生《新唯识论》的讨论,一时成为现代中国思想界和佛学界(特别是唯识学界)三起白热化的学术公案。

熊十力先生的《新唯识论》全书分明宗、唯识、转变、功能、成物、明心等六篇,共析为九章。1932年出版的为文言本,1942年出版的为语体文体。全书综合儒释道及西方哲学等各种哲学,而加以分析、评破、抉择。其中对唯识等义理颇多评破,而最终宗旨则归之于儒家之《易经》。该书体系完整,颇为时贤所重,然佛教界对之则多不以为然。熊十力先生糅合佛儒中西的学问,发掘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因素,并使之现代化,这是他的学术特点。但熊十力不是佛家而可以说是儒者,用佛教理论去充实儒学,总体属于王守仁的哲学体系。《新唯识论》是在一个特定时代里,独具一格汲取佛学内容较多的陆王心学的翻版。《新唯识论》误解了唯识学的重要论据,只是片面地对《显扬圣教论》中提“三自性”解释不全面的方面予以抨击。1959年,熊十力先生又撰《体用论》一书,为据《新唯识论》而改撰者。该书序又谓:“此书即成,《新论》无保存之必要。”

熊十力先生《新唯识论》出版后,印顺大师曾撰《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一文,就该书内容对佛学的曲解加以订正;刘衡如先生著《破新唯识论》,也提出了批评,但刘著没有抓住要领,未能击中要害,熊十力乘机著《破破新唯识论》进行反驳。佛教界很多前辈,如印顺大师、王恩洋先生对熊十力的文章也进行了批驳,可惜都没有击中要害。实际上熊十力认识上的错误,支那内学院的前辈们都是很清楚的,特别是吕秋逸先生,只是出于某些原因而没有进行批驳,使其《新唯识论》的观点得以流传,至今仍有些人赞不绝口。

另外,以现代思想阐述唯识,对现代人来说,是比较亲切,比较容易接受的。但以现代的立场解释唯识,是否就恰到好处?如实阐扬唯识的正义,那又是很难说的。因为要如实地阐述弘扬唯识的正义,除了对现代东西方哲学应有相当深刻的造诣外,同时对唯识本身需要有全盘和精深的理解,这样才能比较正确地把握到唯识的主旨。现代关于这方面的论著也不少,其中法舫法师的《唯识史观及其哲学》是其佼佼者。

可以说1923年至1960年间,特别是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对唯识学的研究形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高潮。为了使这个高潮时期发表的有相当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论著不致散失,成都国学研究会将其汇编成《唯识论文集》之第一辑和第二辑,这些论文对推进唯识学的学习、研究,将作出重要的贡献。

唯识学在现代之复兴,有助于佛学院及佛学学术团体的建立和发展。民国以来,佛教所兴办之新式佛教教育机构和学术团体,其教育方式和研究模式,异于传统丛林,大体与新式学堂和研究机构相近似。其中著名者有支那内学院、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及汉藏教理院和三时学会。而以研究唯识为著者,乃支那内学院、汉藏教理院及三时学会。

支那内学院是我国著名之佛学院,为欧阳渐先生创办于1922年。因古印度称中国为支那,佛学自称内学,故有此名。院址在南京市公园路。院务由欧阳先生本人主持,设学务处、编校流通处、事务处,分掌研究、讲演、图书、出版、校勘、编纂、庶务等责。教师除欧阳先生本人外,另有汤用彤、吕秋逸、邱虚明、王恩洋、聂耦庚等人。学生除正式招生者外,社会各界亦经常有来该院问学者。1925年,该院开设法相大学特科,招收比丘、居士等学员四十余人,1927年特科因故停办。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京被日本占领,该院迁往四川江津,定名为蜀院。1943年,欧阳先生谢世,院务由吕秋逸先生接掌。该院以“师、悲、教、戒”为院训,俨然为当时我国佛学研究中心之一。该院原在南京刻经一百一十部一千零五十五卷,入蜀后又刻经三十部五十余卷,其中以《藏要》三辑为唯识研究的主要经论之汇集。该院出版之《内学年刊》,与太虚大师之《海潮音》杂志,为民国以来之两大佛教刊物,多载唯识学方面的论文。

与支那内学院欧阳先生并称之“北韩”为韩清净先生,他1873年生,名德清,别署清净居士,为继唐代之后复兴唯识学之大宗匠之一,1927年和徐森等居士组织三时学会,以研究唯识著称。1922年5月,韩清净先生于北京创立北京法相研究会,1927年方改名为三时学会。“三时”为第三时说法之意,语出《解深密经》卷二《无相性品》,谓在第三时中,佛陀普为发趋一切乘者而说法,该会宗趣于此可见。当时参会者以在家众为中心,会员中有叶恭绰、梅光羲、徐鸿宝、胡瑞霖、林宰平、朱芾煌、周叔迦等人。韩清净先生治学精审,穷究《瑜伽师地论》本论,并兼及十支末论,能于《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等论典,字句熟背而直言出处。其并致力于唯识学之古籍,讲学著述之际,亦力持古义,于华北佛学之开展,颇有启迪之功。韩清净先生毕生心血悉集于《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纂编》一百卷,另著有《唯识指掌》、《唯识三十颂诠句》、《成唯识论述记讲义》、《〈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略释》。三时学会所刻之佛书,版本甚善,颇为学界所重。1950年,汉藏教理院结束之后,正果法师应法尊法师之召赴京驻锡北海公园菩提学会,1954年应邀至三时学会任研究室主任,指导几位僧人和学者研究法相唯识,如传印、明哲、净慧等几位法师,就是那时候由正果法师所带之唯识学的研究学僧。

汉藏教理院创办于1930年,全称为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简称汉院教理院或汉藏教理院。院址为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寺,刘文辉为名誉董事长,刘湘为名誉院长,太虚大师为院长,何北衡为院护,潘昌猷、王阳东、王晓西等人为院董,负责建院工作。1932年8月正式开学,1950年由西南军政委员会接管,并入重庆大学,学僧及部分教师由国家安排工作。汉藏教理院办学十七年,是民国时期办学时间最长的佛学院。

世界佛学苑是太虚大师得到民国政府的资助,1928年赴法、英、比、德、美等国弘扬佛法时,发起组织的世界性佛教团体,以“昌明佛学,陶铸文化,增进人生之福慧,达成世界之安乐”为宗旨,在法国巴黎东方博物馆及德国、美国都设立了通讯处,在中国南京之毗卢寺亦设有通讯处。世界佛学苑总苑于1931年春在南京佛国寺建立。总苑之下,除汉藏教理院外,尚设有巴利语佛学院,原四川省佛学院之教师宏根法师即世界佛学苑巴利语佛学院之毕业学生。

汉藏教理院以“淡宁明敏”为院训。淡是淡泊于物质,不起贪欲,才能持戒;宁是宁静,保持禅定静修,不起妄念;明是能明因识果,分别善恶、是非曲直,不迷于主观、客观,即是智慧;敏是行动灵敏通达,能审时度势,如理行事。在这院训精神的指导下,汉藏教理院凝聚了一大批佛学专家,如法尊、印顺、雪松、巨赞、观空、遍能、满智、福善、虞愚、陈健民、土登喇嘛、安东格西、东本格西、喜饶嘉措、悦西格西、桑吉格西等,培养出大批的法门龙象,其中之佼佼者有前中国僧团之领袖、北京广济寺住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重庆市佛教领袖、重庆慈云寺方丈、重庆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惟贤法师,重庆市原佛教协会会长、罗汉寺方丈竺霞法师,贵州佛教协会会长、黔福寺住持慧海法师,新加坡名僧、佛学家演培法师等,学生遍及世界各地。这批法师培养的弟子,算汉藏教理院再传吧,其在国内出于正果法师门下,其杰出有成就者为圆持、圆慈、广兴、圆智、圆真等法师及弘学居士等;出于惟贤法师门下者有正刚、正成等法师及蒲正信优婆夷;出于慧海法师之门下者,有居士王路平等。其中正刚法师嗣任重庆北碚缙云寺方丈,并恢复了汉藏教理院,对教内易名为“慈氏内学研究院”,对外则以重庆佛学院研究生院名义招生。嗣其汉藏教理院法统一系,弘学居士亦被聘为慈氏内学研究院教授。慈氏内学研究院于2009年正式招收本科学历六年制之研究生。

汉藏教理院于1937年设立编译处,编撰汉藏合璧教科书及四十余种汉藏经典,其中均以唯识学为主体。并建立了“双柏精舍”,作为研究生院。太虚大师谢世之后,由法尊法师任院长,正果法师任副院长兼教务主任,正果法师师事太虚大师和雪松法师,并以法尊法师为依止师,四十余年如一日。重庆解放前夕,法尊法师应中共之邀请去了香港,汉藏教理院由正果法师执掌,当时国民政府当局令迁台湾,教师拟议移至海外,而海外之佛教团体纷纷建议移迁海外,并保证提供教学经费。但在法师法师及正果法师之爱国精神的主持下,力排众议,将汉藏教理院留下来,赵朴初在正果法师的挽诗上有“力排众议迎解放”之褒句,汉藏教理得以完整地移交给了党和国家,显示出太虚大师一脉之爱国爱教的高尚情操。

同类推荐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热门推荐
  • 名提

    名提

    公安局里,预审处是关键的部门,决定着嫌疑人的罪犯定性和是否移送检察院做刑事处理。因其重要,能在预审处待着的个个都是多面手,而其中的精英被称为名提。老家伙齐孝石就是老北京真实存在的名提之一,他靠着三包烟、半杯茶、两核桃和攻无不克的“七小时制胜法宝”,就没有拿不下的案子。如今他已到了退休的年龄,本该接接小案子,熬到退休。但一起由自杀引出的经侦大案,让齐孝石改变了主意……
  • 红楼黛影

    红楼黛影

    她是下凡历劫归来的绛珠,虽然是已经还了一世的眼泪,可是却是欠着别人更大的情谊,所以只能再次的下界历劫,还当初的以命相救的恩情。西窗的群号码是94737621,欢迎加入一起讨论。喜欢则看,不喜莫入,绕道远行,勿坏和谐。推荐好友碧绿青竹的作品《红楼圆梦之情挽黛玉》推荐西窗的新作《黛魂玉影》推荐夏轻尘红楼新文《潇湘辞》
  •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本书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学大师鲁迅的杂文,让您可以充分领略大师的文学风采。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阿修罗王传6

    阿修罗王传6

    千年之后,一段往事,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众神之间隐藏真相,少年为寻找真相,夺得万人天下,以武相逼,揭露出惊天阴谋,故此战争爆发,揭露历史背后的污点,成为真正的-----暗黑破坏之神……
  • 全能火神

    全能火神

    古炎,因为救了一个人而加入了八大公会之一的风影公会。随之人生的道路在此改变,在无尽的战斗中不断的提升,为了找寻父母的踪迹踏遍了众多凶险之地,广阔的天空在眼前展开,一些传说中的存在一个个的出现了……
  •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人生道路难免会有各种迷惘,听前人的警句,可让我们路途不再迷惘和不知所措。看《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让读者对生活、对人生都充满了探索的兴味,而不再是徘徊与无措!
  • 伟人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伟人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劳动者创造了历史,劳动者书写着历史。但是,伟人可以改变历史,可以推动历史前进。翻开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伟人在人类史上的影响,甚至一位伟人就是一个历史阶段的创造者。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宠婚:妻逢对手

    宠婚:妻逢对手

    她是豪门千金,却身负债务,她是疼爱手足的妹妹,却被姐姐陷害,她是体贴入微的女友,却被男友劈腿,一场签约将自己卖了三年…却是输钱又输人!望着未婚夫的齐人之福,姐姐的挑衅示威,她怅然一笑,挽着身边之人,傲然抬眸,“姐不要的,你捡吧!”抽风版简介:净璃要是知道当初她那一脚错把油门当刹车踩的后果是遇上这么一位大爷,她决对不松脚!顾净璃要是知道当初泄愤踹了几脚吉普会滩上这么一位阎王,她一定多来几脚!S撒丫子就跑顾净璃要是知道当初第一次拿脱鞋打小人会杆上这么一位流氓,她一定不穿短裙!顾净璃要是知道当初这死大爷身边有这么多烂桃花,她定在自己自边多插几株绿柳,压得他付花不生!顾净璃要是知道……佛曰"千金难买早知道!"佛更日"顾净璃,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某作者抽风之作,纯属娱乐!大家别较真,看文是用来放松的!本文纯属虚构,鉴于某无良作者心思不正只求发泄,喜欢的捧捧人场,记得叮咚一下收藏,某作者会感激不尽!(偷笑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