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100000018

第18章 中观学的根本论题(3)

有部认为:假有不能成为真正的因缘真因是不能分的,这是因之所以成为因的原故,但仅有因也不会生果,还需要缘。主要的因是因缘,其他还有等无间缘、所缘缘和增上缘。有部认为,一切法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而独立成在,时空不可分割,为了方便起见,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偏重于从时间或空间入手。从时间上看,分析至最小为“无时分这刹那”;从空间方面观察,推到最后是“无方分之极微”。无论什么东西的产生,总以刹那、极微为因。色法(物质类)由因缘、增上缘所生。极微是色法是根本的因,它小得不能再分,故永恒不变,宇宙坏时,它散布在虚空中度过空劫,到世界成时,又被众生业力召聚而形成千姿万态的物质世界。刹那生灭的心、心所系一切精神现象(心法)生起之因,念念心、心所不可分割,也是实有而不待缘起的。这是说一切有部中最重要的学说。有部虽然讲缘起,却有不待缘生的极微、心心所,自相矛盾,所以龙树在《中论·观因缘品》加以破斥。

四缘究竟有没有?有自性的四缘无,无自性的四缘有。

缘与果是相对的。有果才可以说某缘是此果的缘;若无果,缘是谁的缘,这样的话,则与非缘无区别。如父与子,儿子出世后,此人是他儿子的父亲。儿子未生之前,他是谁的父亲呢?因缘中有没有果呢?如果缘中有果,又何必需要因缘再来生出;缘中若没有果,缘是谁的缘。果不从因缘中生,当然也不会从非因缘中所生。如豆子不从豆种生难道还会从瓜种生?也不是从亦有亦无缘所生,亦有亦无本身就是违反逻辑的,任何事物不可能既存在又不存在。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说果从缘生?所以有自性的因缘决不存在。

果如果没有生出来,因则不应该灭掉,灭掉了就没有了,因都没有,又怎么能结出果来呢?换句话说,因已经坏了而不存在了还能生果,那么虚空中也应该开出花来。所以没有次第缘(等无间缘)。

如诸佛所说真实微妙法是没有形象的,在这无相法中没有能缘和所缘,所以无所缘缘。其实就是从世间法来看,仍然没有所缘缘。比如水,鱼视之为宫殿,恶鬼见了是火,天人观之为琉璃,这水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因为众生根据自己的业力,看见水后各自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可见水并无真实的自性。

增上缘的范围非常广泛,十二因缘即就增上缘而言的。缘起的定义为“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诸法是因缘和合生起的,没有自性,即没有真实的有相,也就是没有实体的有,怎么能说因为此有所以彼也有呢?故无有自性的十二因缘,无自性因果,亦没有自性的轮回。

不管从众多的因缘聚合中总的去看,还是分别从一缘中去看,都无实有的果可以得到,如一页页纸订在一起的作业本,离开这一堆纸,作业本在哪儿?若从一张张纸中去找作业本,便没有作业本可以得到,作业本只是人们给这一堆纸取的名字而已,这才是真正因缘生法的意思,又叫名言假有。当然作业本这个名字有它的作用,人们一说到作业本,就都知道指的是一叠装订好的纸,用于学生做作业的本子;或者看到这种用于学生做作业而装订成册的纸就能生起“作业本”的概念,这就是世俗谛中幻有、名言有。虽然说作业本能使人想起那么一种东西的概念,这是那一叠纸的能诠,而能诠与所诠是否有这种必然的联系呢(能诠是能够解释的意思,所诠是指被解释的对象)?作业本就一定能够揭示这个概念吗?如果没有见过作业本的人,或者不懂得其含义的,还是不能明白作业本是什么东西。而这一堆纸也一定被称为作业本吗?在汉语里它叫作业本,在英语里它叫“book”,而在其他的语言中,还有很多的名称。这充分说明作业本只是人们的习惯称呼而已,随着习俗、语言、民族的不同,称呼也就不同了,它们(作业本与聚集在一起经过装订的纸)并非有必然的联系,因为作业本的本性空寂,这即是胜义谛中毕竟空。

若果从因缘所生,而因缘又没有自性,不是实有的,怎么能说果是从因缘而生呢?所以说果不从因缘生,更不是从非因缘生。果没有,缘与非因缘也就没有了。

综上所述,诸法无自性,不生亦不灭。从世俗谛上看,是无自性的缘起有,从胜义谛上说,缘起法本性空寂。无论世俗、胜义皆无自性,二谛圆融无碍,透过无自性幻有的缘起法而悟入毕竟空的胜境。

现在,再来看《中论·观四谛品》:

若一切皆空,无生亦无灭,

如是则无有,四圣谛文法。

以无四谛故,见苦与断集,

证灭及修道,如是事皆无。

以是事无故,则无四果道,

无有四果故,得向者亦无。

若无八贤圣,则无有僧宝,

以无四谛故,亦无有法宝。

以无法僧宝,亦无有佛宝,

如是说空者,是则破三宝。

空法坏因是,亦坏于罪福,

亦复悉毁坏,一切世俗法。

汝今实不能,知空空因缘,

及知于空义,是故自生恼。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

则于深佛法,不知真空义。

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

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

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

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

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

汝谓我著空,而为我生过,

汝今所说过,于空则无有。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汝今自有过,而以回向我,

如人乘马者,自忘于所乘。

若汝见诸法,决定有性者,

即为见诸法,无因亦无缘。

即为破因果,作作者作法,

亦复坏一切,万物之生灭。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

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若一切不空,则无有生灭,

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

若不从缘生,云何当有苦,

无常是苦义,定性无无常。

若苦有定性,何苦从集生,

是故无有集,以破空义故。

苦若有定性,则不应有灭,

汝著定性故,即破于灭谛。

苦若有定性,则无有修道,

若道可修习,即无有定性。

若无有苦谛,及无集灭谛,

所可灭苦道,竟为何所至。

若苦有定性,先来所不见,

于今云何见,其性不异故。

如见苦不然,断集及证灭,

修道及四果,是亦皆不然。

是四道果性,先来不可得,

诸法性若定,今云何可得。

若无有四果,则无得向者,

以无八圣故,则无有僧宝。

无四圣谛故,亦无有法宝,

无法宝僧宝,云何有佛宝。

汝说则不因,菩提而有佛,

亦复不因佛,而于有菩提。

虽复勤精进,修行菩提道,

若先非佛性,不应得成佛。

若诸法不空,无作罪福者,

不空何所作,以其性定固。

汝于罪福中,不生果报者,

是则离罪福,而有诸果报。

若谓从罪福,而生果报者,

果从罪福生,云何言不空。

汝破一切法,诸因缘空义,

则破于世俗,诸余所有法。

若破于空义,即应无所作,

无作而有作,不作名作者。

若有决定性,世间种种相,

则不生不灭,常住而不坏。

若无有空者,未得不应得,

亦无断烦恼,亦无苦尽事。

是故经中说,若见因缘法,

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

若如所说一切法都是空的,都是没有生、没有灭的,那不就没有“四圣谛法”了吗?假若真的没有四圣谛,那么佛弟子的见苦、断集、证灭、修道的事情,也就都没有了。没有四谛的行事,四果也就不可得。所以说“以是事无故,则无有四果”。没有修行四谛的事情,哪儿会成就声闻弟子的四果阿罗汉功德呢?因为没有四果,那么四种得“四向”的人也就没有了。四果和四向中,初果向称为贤人,其余的三向四果称圣人,合称“八贤圣”。有四果四向,可以说有八贤圣;四果四向不可得,八贤圣也就没有了。如果没有八贤圣,那就没有了僧宝。不但没有僧宝,因为没有四谛法,法宝也没有了。所以说如果法宝与僧宝都不能成立,佛宝也根本不可得。这样说一切法空的性空论者,不是就破坏了“三宝”吗?因此,一切法空的空法,破坏了世间的因果,也就全面地破坏了一切世俗世间法。

龙树回答说:若以为主张一切法空是毁坏四谛、三宝、因果及罪福等一切世间法,这是因为不能真实地了解空、空的因缘、空的准确含义,所以就生起了忧愁苦恼了。

诸佛说法是有事、理依据的,这就是依的二谛。第一依世俗谛,第二依第一义谛(即胜义谛)。如果不能分别哪些是从世俗谛上讲,哪些是从第一义谛上看,那么对于甚深的佛法,就不可能了解其真实的意义。若不依世俗谛,是不能证得第一义谛的;没有第一义谛,就不能证得涅槃。

诸法毕竟空性,要以二谛无碍的正观去观察。假若不能以不碍缘起的正观去观空,那就不能知道空的真实意义。结果是或者不信空,或者是不能了解空,问题在于学者的根性大钝。钝根众生听说空相应行的经典,不能正确如实地悟见,所以像方广道人落于断灭,小乘学者执著实有,诽谛真空。这些钝根人,听说性空的道理不但没有受益,反面自生烦恼,自己害自己了。如同印度人捉毒蛇,善于用咒术的人,利用咒术的力量,迷惑住蛇,不用费力就捉到了。蛇也很驯服地听从捕蛇者的话。如果不善于用咒术的人,不但捉不到蛇,即使捉住了蛇也会被蛇咬死。这是比喻钝根人学空受害,问题在于根性太钝,不懂得学空的方便,《般若经》中称为无方面学者。

释迦牟尼知道这第一义谛的缘起性空法,是深甚最甚深,微妙最微妙,难通达最难通达,不是一般钝根众生所能接受的。众生的染著妄执,是非常深固而不易解脱的。佛知道根钝业障深重的人,不容易信受甚深微妙法门,所以佛起初是不欲说的。

龙树说:你以为我执著空,以为我是破坏世出世间因果的邪见,编织出很多的过失。其实你现在所说的一切过失,在无自性缘起空中,根本是没有的。不但没有过失,而且只有空,才能善巧建立一切。空是依缘起的矛相对性而开示的深义。唯有空的,才能与相对的缘起法相应,才能善巧地安立一切。反过来说,若认为一切实有才能成立世出世间的一切因果缘起,才不致于破坏三宝、四谛。你知不知道这是错乱的、凡庸的知见,势必造成真妄隔别,因果不相及,一切都没有建立的可能。这才是破坏三宝、四谛,可以说如果没有一切法空,所有的缘起法都不能成立。

龙树又说:你现在自己有重要的过失,自己不觉得,反而把这些过失指向于我,这不是极大的错误吗?这就等于有人乘坐在马车上,而自己却忘记自己所乘的马车,又到处去寻找马车一样。假若你见到诸法是决定有实在的自性,你所见到的一切法,就是无因无缘而有的。诸法有自性,就是自体完成的,本来即是这样的,这自然就失去因缘了。自性见者,认为诸法有自性才能成立一切,这是不了解缘起法所产生的错误,他们离开现象去想象实体,所以不能把握时空中的相互依存性。结果自性有就不能成立其因缘生义。无因缘就破坏因果,破坏作业、作者、作法,以及破坏一切万物的因果生灭了。性空者不承认实有的自性,也不承认空是破坏一切的。如果以为确实可以破坏一切,那就不是正确的空宗(即中观学派)的学者。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热门推荐
  • 跋扈闲妻:无良相公别耍诈

    跋扈闲妻:无良相公别耍诈

    她,当朝丞相之女,东朝四恶之首!流氓不可怕,最可怕是流氓有文化!所以我要做一个有文化,有道德,有素质的三有流氓!誓将天下美人一网打尽!传闻,她曾经当众扒了三个皇子的衣服,使得众皇子谈她色变!传闻,她曾经带着恶奴横行于京城大街上,见到美男就抢,弄得男男自危!传闻,她带着其余三恶流连于花街柳巷,人称浪荡小姐!岂知流氓纨绔的外表之下竟是一个强悍凌厉的灵魂?+++++++++++++他,侯爷世子,东朝四公子之首!谪仙出尘之姿,红衣如火,翩跹飘然,绝色倾国。偏偏身体孱弱,性格孱弱,备受父亲厌恶,入京为质。以我之身,代人之悲欢喜乐,浮生面具三千个,谁人共我长歌?红衣下的深不可测,孱弱性格下的腹黑霸道,又有谁知?+++++++++++当一个纨绔跋扈的女流氓遇到了一个外表软弱,实则内心强大的假仙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她一句“我的人,谁敢动?”,冰封的心自此为她敞开,他发誓,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护她一世安宁!当两个东朝之首像火星撞地球般噼里啪啦碰到一起后又会发生什么?是她压倒他?还是他压倒她?【英雌救美篇】“我说,李老大,你们知道你们错在哪里了么?”某人摇摇手里的折扇,抖着腿扬眉问道。“我知道!”一个男子举手,很是认真的回答:“我们错在不该出现于您的面前,也不该出现在大街上影响市容,更不该浪费粮食为非作歹!”“错!大错特错!”某人合拢手中的折扇,直直指向他们,道:“你们今天就错在不该调戏美人!尤其是这么诱人的美人!”“是,是我们的错!”鉴于上次被暴打的阴影,她说什么都是对的!“孺子可教也!毕竟这么好看的美人要调戏也该是我调戏嘛!”啊啊啊…一排乌鸦从所有人头顶飞过,围观的众人叹息,还以为她有什么正义感了呢!原来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们强烈同情丞相大人,生女如此,老脸无光啊!*【强横篇】“我的人,谁敢动?”天真烂漫的笑颜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愈发凌厉慑人的眉眼。她扶起面色苍白的孱弱男子,将他抱在怀中,宛如地狱修罗般的眸子狠戾的扫过所有人:“以后谁再敢欺凌他,看不起他,就是和我作对!我必将让他生、不、如、死!”“微之,从此之后我就是你的依靠,你无须害怕什么,得罪你的人就要毫不客气的奉还给他千百倍,我且在这里看着!看谁敢妄动?”望进那双闪烁着琉璃光泽的琥珀色瞳孔,她的眸色温柔醉人,坚定的告诉着身边的孱弱男子。【至死不渝篇】
  •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介绍了生活中常见器具,如筷子、剪刀、梳子、镜子等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如笔墨纸砚等文化收藏品的前世今生,读来贴近生活,妙趣横生。
  • 改嫁皇后

    改嫁皇后

    本文半价。本文不止言情,政治、阴谋一大堆,慎入!陌离的文,不是纯言情,《倾战天下》尤多政治,陌离只想呈献陌离心中的战乱天下。不喜者慎入。届时若再有人提及此问题,请恕陌离不再回答!前世的她是一名优秀的情妇,一个成功的商人却没有朋友,没有爱情。今世的她是一缕异世幽魂,任是无情也动人看她如何收获人情,如何斩获爱情。邪魅多金如他,是这个世上唯一知道她来历的人,两人惺惺相惜,奈何中间隔了一个叫微音的女子。温婉、贤惠如她,让他们如何忍心去伤害?妖娆多情如他,愿为她放弃整个花园。奈何她有前世的心防,他亦有家庭的重任,教他们如何轻易放下?温文尔雅如他,爱她、护她,却是别有内情,当层层真相被剥开,教她情何以堪?冷漠无情如他,强大到让她不得不步步为营。心灵失守是否敌得过家破人亡?她又该何去何从?范以安属凌君涵风格,陌离不用怎么改简介,嘿嘿,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敬请关注《改嫁皇后》下部陌离QQ:406419212
  • 凤煞江山

    凤煞江山

    她是军火女皇,王牌杀手,一场精心阴谋,一朝时空交错,诸葛家人人轻贱被生父推上祭台的血祭小姐死而复生。再度醒来,登仙台上锋芒乍现,谁与匹敌;废灵根?却不知,隐藏其后的是不世天才。丑八怪?谁人晓,那阴阳脸后是何等绝色天下!骂她?割你舌头!打她?断你双手!害她!夺你性命!比比谁更冷血!一朝得变,风云突起,用累累白骨筑起万里长城,傲视九霄,纵横六道……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由于所处环境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然而殊途同归,目标都是一样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书收集了大量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并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了确保你在35岁之前取得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遵照这些法则,一步一步完善自我,你就会逐渐实现你的成功之梦。希望这本书能够伴随您走向成功的殿堂。
  •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小儿阶段是人生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小儿不仅给家庭生活增添情趣,也是家庭、国家、民族的幸福与希望。儿科常见病的规范治疗是确保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儿科常见病的诊治效果,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儿科常见疾病诊治》一书,目的在于为儿科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嫡女风华

    重生之嫡女风华

    上天有眼,她凤若桐又睁开眼睛,重生为人了!不是都当她结巴懦弱好欺负吗?那就继续扮猪吃老虎,撕破二妹的美人皮,揭破姨娘的伪善真面目,报复恶毒心上人的卑鄙行径,为自己、为娘亲讨回公道!嫡女重生,锋芒渐露,绝色女子才艺无双,惊艳天下,谁与争锋!她傲然笑对天下人,我命由我不由天!可是苍天,她只想报仇而已,风流王爷阅人无数,为何偏对她不依不饶,戏弄起来没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