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1600000010

第10章 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1)

好生恶死,从古到今人们都想长生不死。秦始皇妄想长生不老,派徐福去蓬莱仙岛寻找不死之药,一去不复还。我们不愿意衰老,但不得不衰老;不愿意死亡,但不得不死亡。人的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谁也免不了。一般人重生,宗教重死。佛教则认为:所谓死,只不过是生命形式的改变。道家认为:“生者寄也,死者归也。”“即生即死,即死即生。”世间上要说平等,只有生与死是绝对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贫富之别。释迦牟尼佛告诫弟子们说:“生命只在呼吸之间。”气绝身亡,生命停止活动,意识全无,寿命断绝。可是不少高僧大德能预知时至,盘脚坐化。如大颠禅师93岁时,于公元624年3月14日预知时至,沐浴更衣,端坐而寂,颜色如生,异香经旬。遵嘱三年后启塔,容颜如初,发爪(指甲)俱长,仍封藏之。

印光大师示寂记

灵岩山寺护关侍者

夏历十月廿八日下午一时召集在山全体执事及居士30余人,告众曰:灵岩住持,未可久悬,即以妙真任之。……议定妙真升座之期为十一月初一日。……初四日上午一时三十分,大师由床上起坐云: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言讫即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大师坐床边呼水洗手毕,起立曰:“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竞即坐椅上。侍者曰:“未坐端正。”大师复自行立起,端身正坐,口唇微动念佛。三时许,妙真和尚至,大师吩咐云:“你要维持道场。你要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自后即不复语,只唇动念佛而已。延至五时,如入禅定,笑容宛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生西矣。

民国二十九年夏历十一月初四日下午八时记。

(载《印光大师永思集》)

现今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活福利日益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突飞猛进,不像佛陀观察到的生、老、病、死等诸苦那样了。唯有死,人们在心理上难以摆脱对死的恐惧,精神上对死解脱不了,对死的看法也各自不一。禅宗为我们启开了大门,憨山大师说:“非于生死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

从佛禅的视角讲,可以拯救有限的生命,憧憬无限的生命。“由死观生”,方能真正觉察自我生命缺少什么,人生中应该追求什么,更加爱惜生命,善待此生。透悟了“死”,更好地“生”,最终达到生死相安最佳境界。在生死轮回中,死只不过是一个中介,当作归期。禅修就是要从生存于现实中的自己超脱出来,脱离生死,不生不灭,达成涅槃,把小我没入大我,移植到宇宙空间,获得永远的生命。所以禅宗以证取涅槃妙心,了脱生死而超然于物外为主旨。晋代擅长般若学的高僧僧肇,遭逢秦主之难,有诗云:“四大(身体)元无主,五阴(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

一、人之所爱莫甚于生

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明末清初的元贞禅师在《续寐言》中说:“人之所爱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自今日观之,则知名利之爱尤有重于生死者。苟有机可乘,九牛莫挽,虽生死不暇顾耳。”意思是说,只要睁眼一看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爱名利超过了爱自己的生命。只要有机可乘,会置生死于不顾,九条牛都把他们拉不回头。禅师们则淡泊名利,视名利为身外之物,“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向追名逐利之人提出警示。真正诚心修持的人是不贪生、不怕死,而是从容地面对生死。

儒家重生,不重死。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也。”他的学生子路请教死是怎么一回事,他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他的意思是,先把生的问题弄懂了,才去考究死。在我看来,重生没有什么不对,人只有活着才能创造出物质精神财富,为社会作出贡献。要活着,社会就得为每个人提供生存条件。问题在于一个人活着的时候,是索取得多还是贡献得多,也就是说要活出生命意义来。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为人所不齿。凡有作为之人,都是抓紧有生之年,尽可能多干事业,干出成就,无愧于子孙后代。我们常常为英年早逝的数学家们、科学家们深深惋惜。如果鲁迅先生不过早去世,留给后人的作品将更为丰厚。孔子之所以称为圣人,还在于他自身的榜范作用。他曾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尔。”他是热爱人生的。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实践的一生。孔子说他自己“吾五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他的一生没有白过,永远受世人称颂。

佛家同样主张奉献人生,力主精进。佛陀在涅槃之前还谆谆告诫弟子们,要努力精进不要放逸。为普度众生,更有系统的经典,完整的戒律,日益壮大的僧团组织,佛法僧三宝俱全,能吸引更多的信众。不但要珍惜自己生命,利己利人,扩大到众生平等,乃至不杀生,主张放生。佛教最主张和谐,善待一切,人与人之间不必为利益而争斗。如今不少电视镜头动刀动枪,执意报仇,随意剥夺他人生命,暴戾残忍,毒害了孩子和青少年。放眼世界,利欲空前膨胀,大规模的杀伤武器不断研制出来,视人命如草芥。世界上没有一天停止过战争,要实现真正的世界和平不是靠战争对付战争,而是要唤醒人们的良知,即精神上达成统一。奥运旗帜,就象征友谊、和平。在古代,奥运圣火传到哪里,那里就停止打仗。人间佛教非常重视今生,认为禅就在现实生活中,就在当下,离开了活着的人就无所谓禅。太虚大师改革传统佛教,“以人为本”,他说与其重死鬼不如重活人。若想“了死”,必先“了生”;若要“死得好”,只有“生活得好”。佛法就是解决我们生命当下的迷惑,当下的烦恼。

明代德清禅师早讲过:“古之善生者,不事物,故无欲,虽万状陈前,犹西子(美女西施)售色于麋鹿也。”他的话是反对人们爱财如命,一个人首先应当爱惜自己的生命。不少人整天关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东西,去追逐声色刺激、追逐感官享乐,一味秉随着欲望奔忙,很少有人去思索生命的内在。免于生命的止息,成了人类的永恒之梦,期望有不死的可能。科学家们想以冬眠方式大大延长人的寿命也办不到。世界上只有宗教才提供不死之“药”,把死提到了生的意义之中,看作生死轮回。生死的价值和意义既不在生,也不在死,而在于精神的延缓和发展。孔子、释迦牟尼人们都可以说他们没有死,还活在世间,人们世世代代都在效法他们。

生命有多长?佛陀要求弟子们回答。一弟子说:“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几位弟子回答后,佛陀则说:“人切不要放逸,……生命只是一呼一吸!应该把握生命的每时每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

《憨山绪言》中又言:“是以重生者事内不事外,循己不循人,志存不志忘。”一个真正重视自己生命的人,重在自身修炼,而不是凭借他人。这样长期存活下来的是一种志气、精神。千万不能去轻身,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车到山前必有路”,“天无绝人之路”。自己要去短命,不愿活世上,那是自己的无能,应当奋争,为自己争一口气。热爱人生,活着真好,活出人样来!

老子主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执此生活方式,是不是在自满自足呢?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还是不能过分妄执去贪而不知足,才能平平安安度过一生。“人乃物之主,莫作物之奴;世间相互住,不在求不求。”《道德经》有言:“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之足,常足矣。”人们爱说“知足常乐”,佛家则说“平常心是道”,都是安身立命之本。有此心态,加上我们注重自身保健,生命在于运动,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岂不长生?

好生恶死,是人之常情,关键是要活得有意义,死得其所。当今某些年轻人说,活着一天就要享受一天,快乐一天,管它什么时候死!享乐主义作祟,人生会有作为么?生与死,是生活的两个端点。生活,就是指生命的存在活动。凡夫的生活,只是为了吃喝玩乐。腐败分子,花天酒地,腐朽堕落。圣者的生活,即清净的生活,本质是解脱。活得好,活得自在,才死得好,死得自在。每个人之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不全在于寿命的长短,而是取决于人生的内蕴是否丰厚。古人早说过:“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汶川大地震中,北川一中学教师抢救出多个学生,自己儿子在底楼下却无暇顾及。央视主持人请他在台上讲感受,他说:地震前我在领导面前怕领导,我在学生面前学生怕我。地震后,相互见面谁也不怕谁了。以死观生,生死平等,无差别心,这便是他悟出的一条人生哲理,完全契合禅理。

二、生死一大事

同类推荐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热门推荐
  • 偷心盗妃

    偷心盗妃

    【女强,爽文,1对1】她,掌生死,震天下!一朝穿越,却成为一名要人保护的村家女。世人欺她废物一枚,亲人讥她无能一生;她低下头,再次扬起,丑小鸭不再,天鹅的光辉谁能阻挡?三界五国奈她何?前有玄武重生力,后有灵泉享不尽;扯起神龙做大旗,还有苍天做娘亲;任你功夫再高,长袖在手,天下我有。他是一国之王,一袭白袍冷傲冠绝天下,掌心温柔只为她……长袖版:六十岁的心灵,十六岁的身体,让她怎么接受一个二十岁的小年轻?所以她跑吧,还有逆天的大事在等着她呢!洛川版:柔弱的你;狂傲的你;温柔的你;绝情的你;心里眼里全是你。无论你怎么变,宠你,我不改变!
  •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原来宋词可以这样读

    宋词佳作汗牛充栋,美不胜收,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 读者朋友的喜爱。作者在本书的编撰体例上力求创新和突破,除原词外,更加入对作品的解读、注释,并由作品的内容引申到历史人物、风俗习惯,传说典故等。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优美精当,有助于读者在掌握原词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的同时,对作者、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所了解。在书的版式上注重视觉形象与词境交相辉映,触发读者的通感。
  • 不可思议:上帝是女孩

    不可思议:上帝是女孩

    新上任的上帝——我,因为太年轻而被怀疑不能管理天堂。于是被狠心T到了人间,当起了高一女学生,说是为了让我学到管理技术,让我的经验更丰富,他们还警告我不准使用法术。在人间,我各门功课都好到爆,惟独栽在了英语上。连听写作弊也会考不及格,亏我还是上帝,丢脸啊!那一天因又不及格而被玛豆老师关,就因为被关才会发生那样令人喷血的事情。
  • 我的帅气王妃

    我的帅气王妃

    她,穿越到一个陌生的时空,恍若作了一个奢侈的梦,梦中写尽天下华丽,温柔,浪漫,公主和王子的梦,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梦,谁,会是梦中一起幸福终老的人?又仿佛经历了一次惊天动地的旅程,背叛、血咒、誓约、阴谋、征战,何处不流血,何处不是九死一生?又会是谁,陪她历尽生生死死,为她杀尽天下妖魔鬼怪,护她一生平安?他,外表冷漠却内心温暖的男子,冷漠时如冰雕,温暖时如天使,伤害、痴爱?他与她之间究竟谁又能说得清?(已完结。)============================<帅气王妃>有群了:QQ群:17253087口令:书中的角色名字=============学大家做了个视频《我的帅气王妃》视频地址:
  • 飞月皇后

    飞月皇后

    我,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竟穿越到了古代,成了飞月国首富之女,皇爷的未婚妻,经历了不平凡的人生。爱上了一个冷而柔情的他,为了这心中的唯一,付出了我一生的努力。龙月,高高在上,拥有千万女子的爱意,而我为他痴爱!飞夜,一个爱我如大海之深的温柔男子,愿为我舍弃权贵!上官唯,一个将爱迷藏于心的护国英雄,只愿默默的为我付出!段寒,一个拥有冷傲霸气一身的奇才,用尽一切只为我一笑!岁月如风,带来了多少人的爱;人生如梦,有多少人知道情归何处?究竟一切是为生存的无奈?还是为舍弃不了的爱?原来一切的不平凡,只是为了成就最后的幸福!深情的他说:“生死有命,最痛莫过于跟相爱之人分离。如果到了最后,相爱却不能相守。我愿我死后的灵魂能去到遥远的她的身边等待她,直到她也化作一柳孤魂,完成我们的相守之约。生生世世,永不分离!”人生在世,无奈于红尘!哀乐随风,不负于此生!~~~~~~~~~~~~~~~~~~~~~~~~~~~~~~~~推荐好友逍遥仙子的大作,有空多去光临,不错的呵!《冷酷王爷爱上我》《梦幻大清》
  • 吉娃娃犬

    吉娃娃犬

    吉娃娃犬优雅、机警、灵活、精致、漂亮。然而,只有你真正拥有它、关爱它,让它融入你的生活,你才能从它们身上感受无穷的乐趣。
  • 成功有约:20岁必须知道的9件事

    成功有约:20岁必须知道的9件事

    成功,是每个年轻人都渴望得到的。很多人成功了,或拥有名望,拥有财富,功成名就,或生活快乐,心想事成。但更多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没有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为什么?成功学家对“一些人为什么成功”做了几十年的研究,发现成功者的行为都有着相似的特点,也就是本书所讲述的9件事。它们是:定位、目标、自信、坚强、智慧、毅力、机遇、效率和积累。成功之路是从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正确定位开始的。年轻时选择做什么,不选择做什么,决定了你的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看看成功者是怎么选择自己的成功之路,谨慎地确定自己的人生路吧。记住,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哈佛家训(钻石版)

    哈佛家训(钻石版)

    《哈佛家训(钻石版)》以哈佛人生哲学为主线,讲述了大量的经典案例,寓能力培养干思维拓展之中,通过对孩子自信、诚信、爱心等品质的培养,引导孩子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卓越人生。如果此书是灯,希望能照亮青少年前行的路。如果此书是路,希望能引领青少年走向理想之路。
  • 妾上无妻

    妾上无妻

    她是翼王府嫡郡主,却遭心仪之人背叛,害得翼王府除她之外满门抄斩。从此她性情大变,和亲远嫁,却在中道被劫,从而命运再度转折。他是龙乾太子,与她青梅竹马,却在共许终身时背叛她,待幡然悔悟,佳人已远。他是邻国的年轻王爷,闲散不得宠,表面性情温和胆小,实则却是腹黑无情。自救她后,他无趣的生活开始变化,本是将她当猫养,不料她骨子里是头狼。试看聪明强势的女主如何在一群腹黑男子中纠缠,试看在情与冷的交织中,女主如何一步步的登高至顶,傲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