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0300000006

第6章 仇恨在燃烧(3)

这是第几次守在洞里了?二槐女人记不清。振刚哥总是白天回来,晚上出去,好几次她想今晚就别出去了,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很害怕,害怕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守在山洞里。在她的印象中,以前还从没有一个人这么过过,小时候和二槐疯跑回来,便钻进一个被窝里嘻嘻打闹。等到害羞的时候她已和二槐圆了房,每天躺进二槐怀里,从没有觉得害怕过。现在她不得不一个人坐在山洞里。二槐女人感觉有些冷,尽量往里收缩着自己的身子。

已经四天了,振刚哥还没有回来。女人开始生出一种新的忧愁。现在整个八塔村就剩下他们两个人了,不依靠振刚,还依靠谁呢?她想象着振刚哥此时可能正急匆匆走在上山的路上,或许又找到了目标。不知他怎么样了,这几天风声很紧,振刚哥会不会吃亏。想到这些,她又急切地盼望着能听到振刚回来的脚步声。

时间慢慢过去。二槐女人觉得今天的夜特别漫长。天该亮了吧?洞外还是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女人实在有点累了,两个眼皮打起架来,使劲睁一睁,还是睁不开。女人抱着枪带着那些胡思乱想呼呼睡去。

离二槐女人的洞不远,一只灰色的母狼正在生崽子。它的窝原本不在这里,只因为那个负心的家伙又和别的小母狼鬼混去了,它才不得不迈着那种孕妇狼所特有的细碎的步子出来寻找食物。这座森林是那匹白狼的天下,那些可耻的小骚狼们总在狼王面前搔首弄姿,总有一天我会教训教训那群不要脸的东西的。母狼已有两天时间没吃东西了,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它大腹便便,连一只小兔子也抓不住,它只想寻一些动物的腐尸,或者别的狼吃剩的碎骨头也行哦。它一直往前走,已经嗅到一点烤肉的香味。忽然一个趔趄,母狼的肚子骤然疼起来,一阵疼似一阵。母狼皱着眉头,知道这群小崽子要出来了。它是一只六、七岁的老狼,很有经验地向一块避风的大石头后爬去。

母狼高高厥起屁股,随着阵疼的来临,使劲向外用力,用力,阵疼过去了。母狼刚想休息一下,又一波猛烈的浪涛涌来,母狼大声呻吟着,使劲生着它的孩子,随着“扑哧”一声,第一个狼崽子坠地了。母狼稍微松口气,它的第二个孩子又开始往外努力。就这样母狼折腾了四、五个钟头,一连生下六个滑溜溜、毛绒绒的狼崽子。这些小崽子似乎感到冷,都挤着要躺进母狼的怀抱。母狼精疲力竭地看着它的孩子们,用舌头慢慢舔崽子们身上的衣水,有个小崽子被挤出去,母狼很温柔地把它刁回来。经过这么一场劳动母狼感到饿得更厉害了。

夜风轻轻刮过,远处的香味再次激起母狼强烈的食欲,它再也忍不住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土,掉头向有香味的地方奔去。

二槐女人睡得很香,她在睡梦中又回到八塔村,看见二槐正赤条条地向她走来,一言不发地压在她身上,女人温柔地抚着男人的背,那人一抬头竟是振刚,女人想叫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男人的动作越来越快,就在这时有个鬼子探进头来,举起洋刀向振刚砍去,女人尖叫一声醒过来。女人醒过来,心还突突狂跳不止,眼前一片黑暗什么也没有。女人长长吁口气,知道自己做了个梦,想起梦中的情景,女人在黑暗中羞红了脸。

这时洞外有索索的声音。女人一下惊觉起来,本能地抓起地上的火枪。洞外的母狼已把地上的碎骨头嚼完,它已闻到洞中人肉的香味,便嗅着爬过来。有木栅子挡着,母狼便用牙齿、爪子撕扯着这些阻挡它食物的东西。

二槐女人眼睁得很大,心提到嗓子眼上。

狼啃栅栏的声音越来越大。借着星星的光亮,女人看到栅栏上黑糊糊的影子,木头在吱吱作响,女人感到那匹可怕的狼就要扑进来了。女人惊恐地端起火枪。这时她听到栅栏裂开的声音,随着栅栏的碎裂,那匹母狼箭一般向她射来。

女人惊叫一声,手本能地扣响了板机,只听“砰”的一声巨响,一切都安静下来。

天蒙蒙亮。街上的人多起来。西门上的吊桥也吱吱咛咛地放下去,城里城外的人出出进进。振刚按按怀里的猎刀随着人流混出城。

西门外是古城最为热闹的地方。与西门隔不多远便是西关,西关与古城西门这段路上开店铺的、摆食摊的样样俱全。日本人打进来时,西门外曾冷寂了一度时期,形势稳定后,特别是李益亭的几家店铺相继开张后,西门外又热闹起来。

亢振刚以前常来这里吃饭,卖了山货,换些日用品,到西门外喝碗疙托儿这是常有的事。吃饭的人多起来。振刚喝一碗疙托儿身上暖和起来。城头上的雾气已经散开,城墙上的鬼子端着刺刀注视着远方。护城河边的芦苇里传来野鸡咯咯的叫声。苇子长得很密,红高梁一般的穗子密密匝匝地绕向远处。

这时从西门洞里出来几个鬼子。正在说话的客人赶紧低头吃饭,摊子后面的小老板露出害怕的神色。振刚拉低草帽暗暗注视着鬼子的举动。三个鬼子散散漫漫地坐在一个叫巧姑的小姑娘的食摊后面,三把长枪架在案子上,雪亮的刺刀对着案板后面的小姑娘。吵吵闹闹的西门外一时静下来。太阳升得一杆子高,阳光懒洋洋地照在振刚的草帽上。

“乒”一声碎碗的声音刺耳地传来。小姑娘或许是害怕吧,端碗的时候不小心把汤溅在了鬼子手上。鬼子抓起碗摔在地上。小姑娘吃惊地叫起来,旁边两个鬼子已经嘻嘻哈哈地跃过案板。

小姑娘就哭就退,退到芦苇边被后面的鬼子一把抓住。小姑娘尖尖地叫起来,惊起芦苇中几只藏宿的水鸟。小姑娘的叫声很快暗下去,芦苇中传来三个鬼子快活的笑声。案子上的三把长枪依旧立在那里。谁也没注意那个戴草帽的汉子转到那里去了。

芦苇叶子哗哗摇动。

此后里面再无声息。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胆大的老板拔开芦苇叶闯进去,里面传来老板恐怖的尖叫:“杀人了!杀人了!”

三个鬼子赤身裸体被人杀死。人们知道大事不妙,立刻四散奔逃。门楼上的鬼子发觉这里情况有异,立刻鸣枪报警。

古城里的警报尖锐地叫起来。

多田、白野匆匆赶到西门外。

马龙很快得到一次机会。

根据“小四川”侦察回来的情报,今天聂庄有七、八个鬼子和十几个警备队员去了古城东面的八里庄。打?还是不打?打吧,敌众我寡;不打吧,白白失去一次好机会。战士们都同意打,自从离开大部队后,还没有和鬼子痛痛快快干过一场,躲来躲去,算什么八路军?马龙理解战士们的心情,但马龙知道战士们配的都是短枪,不适宜远距离射击。如果接近敌人,一旦不能速战速决后果就麻烦了。马龙望着庄稼杆子默不作声。“小四川”看出队长的心思,说大不了跑,钻入庄稼地里,鬼子是很难找到的。

事隔六十余年,当马龙回忆到这次战斗的时候,仍为自己的草率和鲁莽而懊悔不已。

为了慎重起见,马龙再次对伏击地点进行了侦察。这是鬼子回聂庄的必经之路。马龙安排几名战士埋伏在公路两侧,两名战士埋伏在前面的一个坟堆后面,其余的战士埋伏在靠北的庄稼地里,一边打击敌人,一边接应前面的战士向后撤退。

吉田是位很不走运气的军人。古谷关失败还没过多久,聂庄就接二连三地出现了皇军被杀的怪事,野藤责令吉田一个月内破案,没等这事有个着落,八里庄又出了事!士兵们悄悄在下面议论说吉田君是个倒霉的家伙,一身晦气,走到哪里哪里倒霉。吉田听到这些传闻气得嗷嗷直叫。他希望野藤出来给他澄清这些谣言,或者将那个长舌家伙查出来。野藤冷冷地看住他,算了吧,吉田君,你还是多把精力用在对付中国人身上吧。吉田听得出野藤轻蔑的口气。吉田回到住处喝得酩酊大醉。

吉田是横滨人,出身寒微,从军后凭着自己的勇猛和顽强,由一个下等兵逐渐爬到中队长的位置上,他认为只要英勇作战,他会一步一步由中队长、大队长、联队长上升到旅团长的,到那时,吉田就是大日本帝国星光闪耀的将军了,他们吉田家族也会因为有了他而声势大赫。如果真有那一天,母亲和妹妹不知会有多高兴,最关键的是她们再也不用干那些粗活了。但现在一场战斗把他的美好前程全断送了,不但没有升上大队长的位置,而且连他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中队长也给丢了,吉田的气恼、委屈、懊丧是可想而知的了。

现在更让吉田气恼的是,那群混蛋竟然把聂庄发生的这些不幸事件全归到他的头上,他的老部下野藤中队长不仅不对这些谣言加以批驳,而且还对他大加斥责。他既恨那些给他带来晦气的中国人,也恨这些无端指责他的日本人。他恨恨地咬着牙,一定要把这些可恶的中国人抓回来,他要让那些混蛋瞧一瞧,他吉田究竟是不是个倒霉蛋!第二天,吉田不等太阳出来就吼起一队警备队员,闷声闷气地向八里庄开去。

就在吉田去八里庄的路上,古城也开出一队警备队。警备队大队长郎彪亲自率领一个中队的警备队直扑八里庄。郎彪这次是有备而来,根据密谍送来的情报,八里庄一带有小股八路活动。

吉田去了八里庄自然一无所获,气得一拳将胖村长击倒。胖村长爬起来退到一边,一边看着怒气冲冲的吉田一边小心陪着不是。村子里鸡飞狗叫乱作一团,警备队员们可不管你有没有八路,没有八路更好,抢鸡的、赶羊的、争几块袁大头的都有。胖村长小心地将吉田引到村部。扎腾了一上午,吉田的肚子咕咕直叫,推开门见是一桌酒席,吉田阴沉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多田也罢,野藤也罢,统统见鬼去吧!吉田喝了许多酒。

吉田喝得脸通红。胖村长扶着吉田上了东洋大马。一队人马出了八里庄。太阳明晃晃地耀眼。吉田知道这次回去免不了又要遭到野藤的一顿奚落。一丝风掠过,吉田在马上晃了晃。如果在以前,吉田是断不会吃这顿饭的,更不用说喝酒了。吉田一面压着涌上来的酒嗝,一面想着心事。要求自己严格有什么用?英勇作战又如何?公道、公平,统统是他妈的鬼话。古谷关失败,多田就没有责任?可多田仍高高在上!一阵酒嗝涌上来,吉田难受地咽下去。他隐隐看见地里有几个晃动人影。

一声清脆的枪声划破周围的寂静!吉田猛地一震从马上栽下来。两边的庄稼地里射出一排子弹,随后前后左右都响起了枪声,几个鬼子应声倒下。剩下的鬼子明白遭到了伏击,立刻就地卧倒。警备队乱了套,听到枪声四处乱窜。

吉田栽下马后头脑清醒过来,他想爬起来又重重地摔倒。他的前臂渗出许多血。吉田露出一丝难堪的笑。他明白自己寻找多日的对手终于出现了,而自己却无法动弹,天啊,为什么对我吉田如此不公?吉田对命运的这种无情捉弄实在有点奈何不得!

战斗按照马龙预期设想的那样顺利进行。当骑在马上的日军指挥官进入伏击圈后,马龙一枪向那鬼子射去。两边的几把匣子枪同时向敌人开火。鬼子们没有一点思想准备,随着枪声,四、五个鬼子应声倒下。敌人乱了套。后面埋伏的战士们只恨没有机关枪,手中的短枪连续射击,由于距离近,命中率高,敌人纷纷倒下。马龙见目的已达到,乘着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组织队员们开始撤退。路两边的战士已撒到后面占据了一个废砖窑,居高临下射击敌人,前面的队员退下来,两组人马互相掩护交替撤退。

听到枪声,郎彪大吃一惊。侧耳倾听知道枪声是从八里庄传过来的。妈的!郎彪骂一句,八路果然在这里!郎彪用马鞭顶顶帽沿,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郎彪命令队伍成散兵线向枪响的地方包抄过去。

马龙从枪声上知道情况有变化,西面发现有大队警备队!枪声越来越急,离北山还有一段距离。必须迅速撤退,让敌人形成包围圈,后果不堪设想。马龙和战士们匆匆向北跑去,子弹嗖嗖嗖乱飞。形势越来越危急,马龙命令“小四川”和另一名士兵乘南面的敌人没有上来之机,迅速插到西面敌人的背后,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掩护其他同志向山中转移。“小四川”应一声,便和另一名战士消失在高梁地里。

马龙他们边打边撤,已听到敌人呐喊投降的声音。很快敌人的背后响起枪声,进攻的敌人有些慌乱。马龙抓住时机迅速向山口退去。

前面的警备队已冲进山口,刚入山口便听到几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山口上传来激烈的枪声。冲进山口的敌人被打得丢盔弃甲退出来,不得了,不得了!中了八路的埋伏了!后面的以为八路已追过来,掉转身就跑,溃退下来的人又影响了后面的队伍,大队人马裹着郎彪向后退去。郎彪急得大叫,挥着枪,连续毙掉三个士兵方止住阵脚,后面哪有八路的影子。

南面有零星的枪声。

马龙一点也没想到,山口上接应他们的竟然是县大队的人,寻找多日的县委竟然在这里。

山下枪声越飘越远。

“小四川”他们不知怎么样了?

同类推荐
  •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爱情是贯穿始终的主旨,而至始至终推动它的,是一种对与生俱来的美好事物的祈盼或告白,如同《小王子》一样,充满爱和同情心,它能让人慢下来静静地看,用眼睛看,让身体放松,或干脆站起来哭一场。
  •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陆耀东先生的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由陆门弟子共同完成,包括陆老从教多年的众多学生,有何锡章,昌切,马俊山,张中良、吴投文,萧映,宋剑华,尚小京等学人,他们追述师门情谊,阐发陆老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以陆老为中心的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对学术的追求。
  • 角儿

    角儿

    张雅茜是近年来河东文坛跃出的一匹黑马,也是一位勤奋、高产的作家。在她的大量小说里,常有一种“渡口情结”,钤印着作家对女性生命意识的深层思考与探索。小说故事不刻意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多侧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本书收录了《角儿》、《好戏连台》、《磨坊与紫色》等八篇小说。其中,中篇小说《角儿》获“赵树理文学奖”。
  • 中国船

    中国船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 在北川的日子里

    在北川的日子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国人中,有人正为温饱生活打拼;有人正为小康生活忙碌;有人正为个人进步奋斗;有人正为股市下跌惆怅……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高科技知识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高科技知识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人民族的素养一个国家科技知识普及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为此,我们一定要用科学普及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全体少年儿童中形成鼓励创新、反对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极品老婆妖孽夫

    极品老婆妖孽夫

    被冥王批作阴险狡诈、卑鄙无耻、歹毒狠戾、乃女子中小人的佣兵之王——血狐狸,因为一场神的赌约死而重生。人生多磨难,重生的便宜不好占!一体两魂?不好意思!既然她来了就没有走的道理。管你正主是谁,有多远滚多远。这巢,她占定了。豪门恩怨多,水深不见底?那她偏要趟浑水!你口蜜腹剑惹她不安生,她笑里藏刀搅你全家不太平!商场如战场,明枪暗箭接连不暇?那她就缴了人的枪、断了人的箭,阴谋阳谋轮番上,看谁技高一筹!人生多精彩,异能人士组队来!欺负她没异能?那不过是她闲来消遣的东西!只要拥有强悍的灵魂,照样混得风生水起。更何况,不知道她重生的福利是开挂?人生有惊喜,桃花朵朵袭!未婚夫悔婚?切!爱情无用,要来干什么?只是,要甩也由她先甩!无情无爱一身轻,却有妖孽死皮赖脸缠。重生后的第一次见面,他是万众瞩目的娱乐界新宠,擦肩而过之时,她披着的外套拂过了他的手臂。她嗤鼻:“不过是个戏子!”他脚步微顿,纸巾擦手:“总算干净了。”她外套一脱,顺手扔进垃圾桶:“晦气!”第二次相见,人来人往的街道上,风情万种的她一手吊儿郎当晃荡着手里的恨天高,一脚光溜溜踩着地上小贼的胸口:“找死?”街边跑车内妖孽般的他看得目瞪口呆:“奇葩!”回眸,万分妩媚撩发,优雅对他竖起中指,转身离去时嘴型可见二字:“傻B!”掉落的烟头在半空悬浮,他似笑非笑:“有趣!”第三次、第四次......“你滚不滚?”她白眼大翻。“一起滚!”他笑得不怀好意。既然甩不开、赶不走、打不跑,那就——扑倒独占!携手并肩、为祸天下!本文一对一都市异能重生女强爽文!各位看官若是喜欢,请持续关注《极品老婆妖孽夫》!
  • 火墙

    火墙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逃不掉的婚礼:豪门贱妻

    逃不掉的婚礼:豪门贱妻

    对她这个单眼皮的丑小鸭不屑一顾,高帅富却在了解她怀有别人的孩子时来逼娶她做新娘!从没人肯承认是她肚里的孩子的父亲,到都跑来指明自己才是孩子的亲生爸爸!老天做证,她可从来没乱来!世上居然有这样荒唐的事情啊?!有木有?是,她是个丑小鸭,绝不肯妥协认输的丑小鸭!象野草,哪怕是打压在石头底下,她也要蹦出来,茂盛生长!
  • 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在现今很多家庭教育中,父母有太多的功利和欲望,孩子失去了很多可贵的天赋和禀性。教育是一种艺术,它不是哪位秀才追求时髦的临摹,不幸的是父母们由于种种生活原因,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追求“急”但又“切”的特点,这其实是一种自我的丧失,自我精神的失落必将造成孩子教育的失败,这叫不见本心,未能明心见性。因此,父母家长要教子成龙,养女成凤,必须自己胸有禅意,不紧不慢地教育孩子,把这种禅意落实到家庭教育中来。家庭教育不是单单的教育,而应将各种人生的体验贯彻到教育中来,将孩子的心与自己的心连成一片,打破迂腐的拘泥,彻悟教育与人生的本原,以之作为教育孩子的原则,则家庭教育事半功倍,
  • 刁蛮公主撞冷王

    刁蛮公主撞冷王

    她是公主,却因为眼光挑剔,七挑八剔,导致双十年华还未出嫁。他是王爷,却因为克妻之命,七克八克,导致年过而立仍孑然一身。为了生活不沉闷,公主下定决心,要超度这冷王府,让它鸡犬升天,鸡飞狗跳。事实证明,刁蛮公主很折腾,哪怕睿智沉稳如冷王,也不时抚额无奈,略感头疼…
  • 花开荼蘼

    花开荼蘼

    四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四种截然不同的命运。欢笑、泪水、快乐、悲伤,漫漫人生路上斑驳着青春挣扎的痕迹。写不尽的人生百态,道不完的红尘故事。如果你以为这是一部简单的灰姑娘和白马王子的爱情故事,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它的精彩远不止于此。这是一部洞悉世事、看透人生的小说。一部让你肆意欢笑、肆意流泪的小说。
  • 家人们

    家人们

    一个普通家庭,密布了几代人的恩怨,夹杂着千丝万缕的情感。母亲杨云和父亲罗家园的婚姻,烙上了特殊时代的伤痕。作为亲兄弟的罗想农、岁卫星,又有着大相径庭的人生抉择和情感生活。小说不仅让三代人的情感纠葛在物质富饶的时代碰撞,而且尽显中国式婚姻的困惑和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