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7000000008

第8章 法 律 典 章(3)

到了唐朝,《唐律疏议》对“十恶”作了具体的解释:“谋反”是颠覆国家的行为;“谋大逆”是怀着不满的心情破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及宫阙的行为;“谋叛”是背离本国、里通外国的行为;“恶逆”是殴打、谋杀祖父母、父母及叔伯等长辈;“不道”是指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肢解人体等无视人道的行为;“大不敬”是偷盗天子用来祭神的东西和天子的车、衣、物的行为;“不孝”是向官府告父母的状,对祖父母、父母等进行诅咒、谩骂等行为;“不睦”即谋杀某些亲属或女子殴打、控告丈夫;“不义”是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等顶头上司和受业老师等违背义理的行为;“内乱”指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行为。

“十恶”触犯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尊严或者违反了儒家的伦理纲常,威胁了国家的统治基础和秩序,历代封建法典皆将之作为不赦之重罪。

107.古代对妇女行刑时有哪些手段

明朝规定妇女犯了奸罪需要笞杖的,必须脱了裤子裸体受杖。于是民众之间有仇怨的,一方就寻找事端,指控对方家中妇女有奸情,然后贿赂官府,让官府逮捕被告妇女裸体受杖。到执行刑罚那天,原告一方事先约集亲友,一齐来到公堂,名曰“看打”。他们又花钱买通行刑的衙役,让他们在行刑时对受刑女子百般凌辱。衙役干这种事有很多名目,其中一项是“晾臀”,就是在县官还未升堂时,衙役就会先把被告妇女的裤子脱掉以示众。有时行刑完毕,衙役仍不让妇女穿上裤子,而把她们拉到门前大街上让众人参观,名曰“卖肉”。

还有一种惯例是让被告妇女光着脚过堂。未过堂之前,先在衙前戴着刑具暂押。这时,仇家就趁机闹事,怂恿无赖子弟把这妇女的鞋子脱掉,裤子褪下,有的人还会顺手把鞋子拾去,让满街人随意传看。如果这天县官不出堂,第二天照样闹一番。在过堂之后,还要将该妇女监押在衙门前示众一天,无赖子弟又来终日围观,抚摸挑逗,嬉笑取乐,让妇女羞辱难耐,有的甚至当场自尽。

108.幽闭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

幽闭是古代针对犯罪妇女的一种刑罚,始于中国奴隶社会时期,最早见于《尚书·名刑》。

至于如何实行幽闭,历史上说法不一。北周经学家孔颖达认为幽闭就是“闭于宫,使不得出也”。意思是说把女子幽禁于宫室之内,不让其出门。这和现代的关禁闭有点相似。

明朝秀才徐树丕认为幽闭是“牝剔去其筋,如制马豕之类,使欲心消灭”。意思是说像阉割雌性的马和猪等牲畜一样,将犯罪妇女的生殖器“剔去其筋”,使其性欲彻底灭绝。据说,明朝初年常用这种刑罚,但由于危险很大,受刑的妇女多半被弄死,所以后来不再使用。

另一明朝人王兆云在其所著《碣石剩谈》中记载幽闭之刑是“用木槌击妇人胸腹,即有一物坠而掩闭其牝户,只能便溺,而人道永废矣”。至于什么器官坠落,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子宫,有人认为是阴道前壁。清朝人吴芗对此解释说,妇女阴道深处有块小骨叫“羞秘骨”,一旦施加外力使其坠下来,就会像闸门一样闸封阴道,无法人道,从而达到惩处女子的目的。

王兆云自称这一解释得自“刑部员外许公”,大概是可信的。由此可见,“幽闭”就是人为造成的子宫脱垂,对人体的伤害仅次于死刑。

109.凌迟是怎样行刑的

凌迟也称“陵迟”或“剐刑”,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本意为缓缓的山丘,但作为一种刑罚,则是指将犯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使其痛苦地死去。

凌迟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因非国家法典允许,算是私刑。凌迟刑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正式定为刑名是在辽代,此后,金、元、明、清都规定其为法定刑,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

在清朝以前,凌迟主要惩治犯有谋反、大逆等危害皇帝权威的人。但到了清朝乾隆时期,犯有打骂父母或公婆、儿子杀父亲、妻子杀丈夫等触犯伦理道德的罪犯也要处以凌迟。此外,在清朝中前期,为了镇压农民反抗,对于不按时缴纳赋税的也要处以凌迟。

凌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残酷的刑罚。一般是将人切八刀,先切头面,然后是手足,再是胸腹,再是枭首,最后肢解。明朝时期,大多数遭受凌迟之刑的犯人都要被割上上千刀。太监刘瑾被处以凌迟时,被割了三千三百五十七刀,一共用了三天时间。

到了清朝,凌迟的刀数大致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和一百二十刀之分。1905年,凌迟终于得以正式废除。

110.太监制度始于何时

太监是指被阉割了生殖器的男性,在宫闱中服侍皇帝及皇后妃子等女性,操作宫中杂物的人。辽时设有太监府,最高级别的太监授以官职,名为“太府监长”。元朝沿用此制,称为“尚侍佩监”。明朝时正式开始用太监这一称呼,并确定了太监的等级,最高等级同四品官职。

据考古学家研究,中国古代早在商朝时期就有使用“去势”的俘虏作为祭品的记载,而最早关于太监的记载则是《周礼》:“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寺人”就是太监的别称。可见,早在周朝时,就已经有太监的存在。此后,各朝各代太监的名称虽然不同,但性质却从未改变。因为太监身居皇宫,是最接近皇帝的一群人,所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有太监的影子,如秦朝赵高伪造遗书立秦二世,汉朝的十常侍之乱等。

111.中国古代的外交礼节是什么样的

据《周礼》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设有“怀方氏”、“训方氏”等职,专门负责接待周朝各邦国的诸侯、使臣与边远蛮夷小国的首领、使者,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

据文献记载,周朝时外交礼仪如下:当外国使臣到达王畿(我国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的边境时,周天子派官员前去迎接,互赠礼品(玉帛),表示尊重和友好,称为“郊劳”。随即有关官员出面设宴款待来宾,了解来客的要求,并安排来宾下榻休息,称“赐舍”。接下来由周天子确定接见日期。

来宾得到周王的接见称朝觐。接见时,来宾进入门右,向周王献上圭玉(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下方),同时行跪拜拱手低头礼,名为“享献”。如果是诸侯或藩主觐见,在享献后,诸侯或藩主要露出右臂,表示“有罪”。最后,周王派人向来宾赠送车马、服装和食品等礼物。

朝觐后,继续由官员出面宴请来宾,直至送出境外。直到清朝,藩国朝觐及外藩遣使来聘之礼的程序大体上延续此制。

112.最早的和亲外交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历史上最早的和亲外交发生在西汉初期。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记载,当汉高祖刘邦兵败白登,逃回长安后,问大臣刘敬有什么办法对抗匈奴。刘敬劝刘邦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匈奴王,再送上丰厚的嫁妆。这样匈奴人必定让公主当“阏氏”(相当于皇后),公主生的儿子必为太子,然后再派能说会道的辩士去教他礼节。这样,匈奴王冒顿在世的时候,是刘邦的女婿;他死后,刘邦的外孙就会成为新的匈奴王。汉高祖听从了刘敬的建议,但最终还是舍不得送自己的亲生女儿去和亲,而是从民间找了个女子冒充自己的女儿。

从此,中原政权开始了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和亲外交。

113.八旗制度是怎么形成的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从女真氏族公社末期的狩猎组织演变而来。氏族成员出猎时,各随族党屯寨而行。每人出箭一支,以10人为一单位,称“牛录”,其首领称“牛录额真”。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努尔哈赤对牛录制度进行了改革。每一牛录扩大到300人,分别以黄、白、红、蓝四色旗为标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统治区域的扩大,兵力增加,努尔哈赤又决定以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分别由甲喇额真、固山额真统领。此外,将每牛录一旗改为每固山一旗。除原来的黄、白、红、蓝四色旗外,另增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为八旗。每旗7500人,八旗共6万人,努尔哈赤是八旗的最高统帅。

八旗制度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的兵民一体、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兵士“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八旗旗主由努尔哈赤的子、侄担任,他们既是军事统帅又是政治首领。八旗制度是后金政权的统治基础,不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对女真族的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14.举孝廉是怎么回事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举孝廉是汉朝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其创立者为汉武帝。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热门推荐
  • 史上第一暴后狂君

    史上第一暴后狂君

    这里有一头算计死人不偿命的黑心狼,还有一头狂妄阴狠的腹黑狼,外加一头被两只狼共同培养成长的纯洁小绵羊……成长中告诉你,腹黑和腹黑,狼和狼相斗,究竟谁更胜一筹?◆当21世纪的两大杀手之王再次相遇,是否还是一场两相争斗的生死较量?◆杀手之王+杀手女皇、腹黑+腹黑、强强组合
  • 门外有怪人:牙医馆诡秘事件

    门外有怪人:牙医馆诡秘事件

    月黑风高聊斋夜,发生在现代都市喧嚣角落最离奇诡异的故事,血衣小镇、惊悚恐怖的牙医馆、阴森逼人的绝命巴士站、史上最令人心寒胆颤的动物园……现实生活的每上角落,到底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发生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怪事?  不断散发的寒意令人战栗!催命的黑猫再次出现了,地下三尺有请!也许你知道得太多了,也许你嗅一嗅死亡的真实气味,每晚一个离奇故事正在上演……别出声,看看这个世界的另一面,聆听那些另类的故事。
  • 天尊纵横

    天尊纵横

    皇宫喋血,家族惨变,茫茫潜龙居然无藏身立足之地。远涉重洋,漂泊异陆,是掀起一阵血雨腥风还是固世安民,孰是孰非,自有世人公论。伸手之间,天云色变,还归母陆,手刃仇凶。无奈人生至于何处。天地渺渺,独凌于九天之上,创万世不灭之神。杀得万千神魔,方来三千之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豪门禁爱:腹黑新贵别靠近

    豪门禁爱:腹黑新贵别靠近

    她被他强势地钉在墙上。“你想干什么?明明是你说的,以后我们是陌生人!”她怒了,他却淡淡:“我是说人前,现在是人后!”……继而紧追不舍:“我要你留在我的身边,只是,不是以妻子的身份!”……
  • 30岁以后,每天学点谋略学

    30岁以后,每天学点谋略学

    人的一生,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从刚出生到30多岁,是人的成长阶段;从30多岁到60多岁,是人的成熟阶段;从60多岁到90多岁甚至更长,是人的衰亡阶段。
  • 出走

    出走

    这个叫陈皮的男人面对十年如一日的灰色岁月,心怀不息不安的梦,设一场可能的冒险——离开自己的旧生活,却如苍蝇一样,飞了一个小圈子,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
  • 树荫下消失的锦年

    树荫下消失的锦年

    一年前他的家庭破产,父母躲债在外,留下他独自守着家庭,陪伴他的是从小的青梅竹马。一次他和债主打斗的过程中被毁了容,之后被父母送去了韩国治疗。一年之后整过容的他再一次回到了曾经生活的城市,再一次遇见了她,遇到了一群男生女生,在平凡的校园里,过着平凡的生活。那些已经消失的,和不曾消失的,渐渐的就在我们恋恋不舍的回忆里开始模糊了。香樟树的树荫最后遮住了过去的路,同时也遮去了我们的记忆,飞鸟破空悲鸣,那些破碎的伤口突然被拉的越来越大。时光,像是裂出了一道缺口。于是那些所谓的悲伤,所谓的泪水,所谓的回忆,都一涌而出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把握命运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把握命运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其实都是在说这件事——人生的努力方向。因为,有了方向,人生就不一样了。原来贫穷者,定然变得富有;原来低贱者,定然变得高贵;原来懒散者,定然变得精进;原来死板者,定然变得活泼,原来低俗者,定然变得高雅;原来痛苦者,定然变得快乐。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