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7000000009

第9章 法 律 典 章(4)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后来,又规定全国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朝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

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或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朝廷根据考察结果,给予孝廉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中央的有关官职。一般情况下,孝廉都能被授予大小不一的官职。

公元132年﹐汉顺帝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规定被推举为孝廉的人必须年满四十岁,对儒生出身的孝廉﹐中央要考其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从此以后﹐举孝廉就出现了正规的考试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种地方长官的推荐制度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

115.古代官员也需要考勤吗

古代官员的上下班时间和现代相似,但与现代人早九晚五的工作时间相比多少有些不同。《诗经·齐风·鸡鸣》中有“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的说法,可见,自春秋时代,古人就有在鸡打鸣时就起床准备上班的传统。

历朝历代都要求官员“清、慎、勤”。“勤”最起码的标准是按时上下班。历代典章制度对官员的出勤多有规定。如《唐律疏议·职制篇》规定,内外官吏应点名检查实到人数,有时一天几次。官员每缺一次点名,笞打二十小板。倘每次点名不到,按无故不上班的罪名议处。官员无故不上班,缺勤一天处笞二十小板,满三天加一等,满二十五天处杖打一百大板,满三十五天判处徒刑一年。倘在军事重镇或边境地区供职的“边要之官”,还要罪加一等。

清初,对官员的考勤非常严格。为了防止官员无故不上班,各机构还设置了“画到簿”,以备查验。为了防止官员早退,皇帝还特派太监管门,对各中央机构的出勤情况逐日登记。官员若事需早些下班,必须将早退的缘由告知管门太监,并备案。

116.古代有退休制度吗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自西周起,官员到了一定年龄就退休的做法就已经存在了。《礼记·曲礼上》云:“大夫七十而致事。”唐朝时,《大唐令》明文规定“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将官员退休年龄法律化。

明朝时,文官退休年龄为六十岁,武官有些出入,官位越小退得越早。

清朝时,文官到了六十岁应上书请求退休,是否允许需等待皇帝批准;武官则“自副将以下,年六十者概予罢斥”,但这条规定对提督、总兵之类的高级武将并不适用。

除了到年龄要退休以外,官员若身体不好也可以提前退休。当然,古代官员也不是说到了年龄或者身体不好就一定要退休,这还要看皇帝的意思。

117.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怎样

夏、商、周时期,卿大夫以上高级官员退休后为“国老”,大夫以下称“庶老”,他们可到各级学校做老师。秦汉时期,公卿退休后,退休金为原俸的三分之一,功勋极其卓著的少数官员甚至可以享受原俸。另外,他们在退休时还能获得皇帝的一次性赏赐,如钱、黄金、粮食、房屋、车马等。

魏晋南北朝时,高级官员退休后可以得到顾问之类的闲职,由国家供养起来。唐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后,国家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退休后可保留全薪。

宋朝对退休官员最为优待,尤其是宋神宗以后,允许官员带职退休。官员致仕时,皆晋升一级;致仕后,仍可加衔晋级,参与朝政。与在职官员比,他们只是少了一点儿实权。宋朝还设置大量宫观安置退休官员。

明朝官员退休后一般是回乡养老,其返乡交通工具和途中费用由政府提供。退休官员回乡后仍列名官籍,享有免税、免役特权,地方官府还要派人为其服役。除此之外,明朝还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致仕。明中期改为业绩突出者可升两级致仕。退休金方面,明初曾规定致仕官员食原俸,但很快取消。后来又规定退休官员一般情况下不发放退休金,但“若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

清朝官员退休后官员仍名列官籍,享有免税、免役特权,并有向皇帝陈诉地方政务情况的权力。退休官员一般均回乡养老,仅有少数高级官员可留住京城,应得之各种物品由政府派人送到其家中。退休官员俸禄一般按原俸禄减半发放,但对那些有特殊功绩的官员,如打仗负伤者,则全数发放。

118.古代如何进行户籍管理

古代统治者按照人口征收赋税和摊派劳役,所以对户口的登记和管理十分重视。

户籍管理制度起源很早。春秋时,齐、鲁、卫、越、楚等国先后建立书社制度来管理户籍。当时规定每25家为一社,将社中民户的姓名书于户籍簿中进行管理。

战国时,大国的地方长官每年要将境内户口登记状况和赋税收入预算呈报国君。秦国商鞅变法后,严格户籍管理,又将之与军事编组相结合,五家为保,十家为连,行“什伍连坐法”。

秦统一全国后,将户籍与土地联系起来。汉朝定《户律》,各地八月将各户占有的土地及其他财产记入户口登记册内,作为征收人口税和分派兵役、力役的依据。汉户籍三年一造,并三年上计一次;每年征赋前,对户籍还要校核。

唐朝也是三年一造户籍。由民户自己申报户口、田地,记入“手实”,里正据“手实”造籍。官员按各户资产多寡、丁口强弱量定户等(户分九等),据以征收户税。上计一年一次,两次造籍中间年份按各年呈报的“手实”注于籍册,相当于异动登记。为防止低报丁龄、伪报病老,官员须检阅人丁形貌,称“团貌”(三百家为一团)。到此,户籍制度趋于完备。

到了宋朝,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征收赋税渐以田亩为主,户籍遂按有无土地分为主户、客户,并按土地多少分别户等(农村分五等)。同时,设置各种单行的田亩账册图簿,地籍逐渐从户籍中分离出去。宋朝虽取消了人口税,但仍征丁口之赋,差役也按丁抽派,因又有丁账、丁口簿、五等丁产簿等单行户籍,均只计男丁。王安石主政时行保甲、完税诸法,许多地方又取消了丁账等单行户籍,改设甲册,并作抽练兵勇之用,亦常作为催科、征赋之据,但亦限于男丁。

由于元朝户籍管理混乱,明初整理户籍,进行人口普查,颁发户帖,登记户种(民户、匠户等)、原籍贯、现籍贯、居住地、各口姓名、性别、年龄、与户主关系等。明朝又在户帖的基础上建立黄册,除记录户帖项目外,还列有徭役、税粮等项。黄册十年编造一次,十年内的变动也登录,借以调整赋役。地籍则另有鱼鳞册,与黄册并行。明中叶实行一条鞭法后,大部分赋税都按田亩征课,鱼鳞册更为重要。黄册改以户籍为主,但这时仍有部分税银按人丁征收。

清初,户籍散失。顺治初期,为征收丁银,行户籍人丁编审制度,即将户籍分为军、民、灶、匠四类,以户为单位核登丁口,三年(后改五年)一造丁册,其他人口不备载。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规定以后滋生人丁不再加征丁银,其后逐步实行摊丁入地,丁银全部并入田赋,人丁编审作用消失。乾隆六年(1751年)政府规定通过保甲系统统计男女老少全部人口,保甲成为户籍管理的基础,一直沿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119.“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是法家的思想吗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危害国家、君主,还是在家庭内部以下犯上,都会遭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儒家思想认为:国和家都是众多成员组成的,成员都应当遵守“礼”这一行为规范。作为国民应当对君主“忠”,作为君主应当对臣民“仁”;作为家庭成员应当服从家长,家长应当爱惜家庭成员。对于违反这一儒家思想的行为,国家有法(其实就等于刑)来惩罚,家庭有家规(也是具有强制性的)来惩戒。

所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是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具体体现。

120.为何古人把帝位称为“九五至尊”

将帝位视为“九五至尊”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九五”一词来源于《周易》。《周易》的首卦为乾卦,象征天,因此乾卦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在易学中常用“九”指代阳,用“六”指代阴,乾卦的第五爻为阳爻,所以乾卦第五爻被称为“九五”。《周易·乾》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在古代龙往往用来代指皇帝,飞龙在天则足可说明该爻是乾卦中最好的爻,而乾卦又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有帝王之相。所以,后世就把“九五”当成帝位的象征。

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至尊”。

同类推荐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遗产是过去给未来的珍贵礼物。这份礼物的传递注定由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完成。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民……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童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童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余生怎如初见

    余生怎如初见

    十五岁的凌初画,救下了一个神秘的男人,没有想到男人恩将仇报,将一枚戒指套在她的手指,霸道的宣布五年后要回来娶她,然后无影无踪的消失在她的生命里。五年后,他带着承诺回来,却看到了一座坟墓上面贴着她的照片,得知她在四年前一场爆炸中失去了生命。他全世界的寻找她的影子,她早已经忘记了当初,姐姐却拿着她的信物,成为了他的女人,得到他全部的宠爱。豪华的游艇上,他与她的姐姐订婚,她意外中了豪华七日游的大奖,兴奋的追随而来,只是为了自己爱慕的男神,谁知不小心进错了房间,却再次惹上了这个恶魔。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赚钱智慧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赚钱智慧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和老板玩心理战

    和老板玩心理战

    职场如战场,其中不可避免有员工与老板的对手戏。作为员工,最关切的事情就是如何赢得老板的赏识,获取更多的薪水。有道是“上兵伐谋”,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先赢得老板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