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9400000004

第4章

20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

——《荀子·礼论》

出生是人生的开始,死亡是人生的终结。从生到死都是善良的,他的人生就完美了。

《荀子·礼论》篇中讲: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可能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不得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的起源。

21

为善无近名。

——《庄子·养生主》

做善事不是当下就会获得好名声。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宋国蒙(属今河南商丘,一说今安徽蒙城)人,名周。做过蒙地小吏,楚庄王闻其名,厚聘许为相。他宁为“孤豚”,不作“牺牛”,逍遥物外。继承老子、杨朱学说,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道”、“我”合一。《汉书·艺术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

22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战国·屈原《九章·抽思》

做不做善事决定于自己而不是别人,美名是不可以虚假造作的。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中国最早的文学家、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因楚国的政治腐败,被奸佞谗毁,连遭流放。流放中,怀王入秦不返,郢都亦为秦兵攻破,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著有《离骚》、《九歌》、《九章》等。

23

小人以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

——《易传》

小人认为行善对自己没有好处而不去行善,认为小的恶行不伤害什么而不去克服它。

《易传》指《易大传》。《周易》的组成部分。对《经》而言,故称《传》。也称《十翼》。是儒家学者对古代卜筮用书《周易》所作的各种解释。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十篇。内容保存了中国古代若干朴素辩证法的观点。把世间最根本的规律概括为阴阳对立面的交互作用:“一阴一阳之谓道。”在肯定事物运动变化永无穷尽的基础上,猜测到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变为它的反面。

24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学好人做好事就像攀登高山—样,虽艰难却使人上进;学坏人做坏事好比山倒塌一样,虽容易却让人堕落。

《国语》传为春秋时左丘明著。二十一卷。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可与《左传》相参证,故有《春秋外传》之称。其中《晋语》最详,周、鲁、楚三国语次之,齐、郑、吴、越四国语又次之。有三国时韦昭注本。近人徐元诰著有《国语集解》。

25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亲,同“新”。《大学》的原则,在于弘扬人们善良的美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重新作人;在于最终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大学》为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的一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一说曾子作,但与《大戴礼记》中《曾子立事》等篇不类。宋代从《礼记》中把它抽出,与《论语》、《孟子》、《中庸》合为“四书”。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讲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

26

《康诰》曰:“惟命不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大学》

《尚书·康诰》上说:“天命没有一定的常规。”这就是说有善德的人就会得到天命,没有善德的人就会失去天命。《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窥儒家之门。该书从实用主义角度,对现代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深刻启迪意义。孙中山先生作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中第六讲题提到:“我们现在要能够齐家、治国,不受外国的压迫,根本上便要从修身起,把中国固有知识一贯的道理先恢复起来,然后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地位才都可以恢复。”

27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中庸》

要使自己诚实也是有方法的,就是要发扬自己的善性,如果不能发扬自己的善性,自身也难以诚心诚意了。

《中庸》为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战国时子思作。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并提出“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把它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28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与人为善,原指跟人一同做好事,现在泛指以善待人。吸取别人的优点并用来行善,这就是和别人一道去实行善道啊!所以说,君子的行为没有比与别人一道行善更高尚的了。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珂,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先世为鲁国公族。受业于子思门下。被称为思孟学派,代表孔门嫡传。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他主要发挥孔子“仁学”,提出“仁政主张”。有“亚圣”之称。晚年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著有儒家经典之一《孟子》。

29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孟子·告子上》

人向善的本性,就好比水性向下流一样,是自然的。

孟子在《告子上》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

以善服人,是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离娄下》

拿善来压服人,没有能够使人心服的;拿善去教育熏陶人,这才能使天下的人心服。天下的人不心服而却能称王的,不曾有过这种事啊!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儿子能有一个好的环境,她曾不厌其烦,三次搬家,最后选择了一家私塾为邻居。有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布机上的布,以此勉励儿子学习不能半途而废。

同类推荐
  • 寂静玛尼歌

    寂静玛尼歌

    浪子啊,你虽已死,但你能否说出,在你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远足值得铭记?因为有着在戈麦高地上与康巴藏人一同游牧四野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汉人,柴春芽才敢于书写他对中国西部牧野生活的缅怀。因为漫游了西藏大地并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柴春芽才勇于坦露心迹,探索灵魂的深度与载力。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中国绘画溯源美术面面观我国绘画的最初表现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考古发掘发现的中国最早绘画形式有岩画和刻绘、彩陶纹饰、地画、壁画与帛画等。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热门推荐
  • 樱花岸

    樱花岸

    她找寻他,他是她生命的誓言;他遗忘她,她是他记忆的盲点,结局是一辈子无法猜到的谜题,真相有永远不愿意参透的玄机,究竟是爱上记忆中的影子还是眼前人?到底是哪个他让她曾经心动、心痛得如此彻底,要以整个生命去寻找?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遇见最好的他:红尘四合

    遇见最好的他:红尘四合

    晋江当红作家尤四姐再掀京味儿古言浪潮,独家番外首面世。温家嫡女温定宜年幼时,父亲犯事,一夜之间,繁华崩塌,锦衣玉食的日子仿佛梦一场。全家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只剩下她一个,被奶妈子救了出来。为了谋生,定宜扮成小子,拜在顺天府最有名的刽子手乌长庚门下做学徒。寒来暑往的,长到了十七岁。这天出门没看黄历,一不留神把七王爷给得罪了。对方是天潢贵胄,看她和看只蝼蚁没什么区别,眼看着定宜就要被人拉下去当瓜切了,命悬一线之际,踱过来一个人,随口几句话,救了她一条小命。很久很久以后,有一次定宜问起他对自己的第一印象。他挑起一道眉,说:“小个儿,娘娘腔,站在大太阳底下歪个头、眯个眼儿,像个二愣子。”定宜:“……”
  • 红拂夜奔

    红拂夜奔

    王二,1993年四十一岁,在北京一所大学里做研究工作。年轻时他插过队,后来在大学里学过数学。从未结过婚,现在和一个姓孙的女人住在一套公寓房子里。在冥思苦想以求证明费尔马定理的同时,写出了这本有关李靖和红拂的书。这《青铜时代红拂夜奔》和他这个人一样不可信,但是包含了最大的真实性。
  • 穿越女王绯天:后宫男妃谱

    穿越女王绯天:后宫男妃谱

    穿越了,我是女王:却是人人憎恶的暴君?身边的男妃不是自杀就是毁容。他是京城第一美男子,心有所属无奈成妃,自毁容颜甘守冷宫;他是武林盟主,入宫行刺却成了失忆的傻男宠;他是逃家的少爷,宁和弃儿同床自毁“贞洁”不做女王的玩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落实责任无小事

    落实责任无小事

    世界500强企业成就卓越组织的重要理念。责任不分大小,关键在于落实。
  • 萌娃狂找爹:娘亲要出嫁

    萌娃狂找爹:娘亲要出嫁

    酷宝的任务:寻爹的同时“防蜂防蝶”,防娘亲扑人。娘亲的想法:我儿好看,我好看,我相公也得好看,甚至我家的狗狗都得好看。儿:娘亲,那人那么丑,你怎么不讨厌啦?娘:他的背影好看。儿:你是不是不想找我爹爹了?娘:想啊,只是那谁看起来很顺眼,那谁谁谁长得真好看,对了,你爹爹是谁呀?儿:……这是当娘的应该说的话吗?
  • 特种部队之英国篇

    特种部队之英国篇

    特种部队自从二战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在战争年代,它利用自己精悍而灵活的特点起到许多不可思议的战略效果,事实证明,特种部队在侦察、偷袭、暗杀、破坏敌方重要设施等方面完成任务的能力是常规作战部队难以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