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9400000003

第3章

10

善人者,人亦善之。

——春秋·齐·管仲

善待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善待他。

——《管子·霸形》

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春秋时齐国相。管仲出身贫贱,后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齐桓公元年至四十一年(前685—前645)在职。在位四十年,实行改革,富国强兵,“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助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使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卒。《汉书·艺文志》著录有《管子》,一般认为是托名于他的著作,实为战国至西汉的文集。

11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子·心术下》

以善良的心态和别人交往,大家会亲密如兄弟;如果以邪恶的心态与别人相处,难免用武器相残害,成为仇敌。

《管子》是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刘向编定《管子》时共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

12

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公羊传·昭公二十年》

善善,称扬善事。恶恶,憎恶坏事。君子广做善事带来的益处时间长久,憎恶坏事带来的益处时间短暂。嫉恶只能正自身,故其影响有限;扬善能使后代受益,故其影响长远。

《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迄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史事记载较简略,为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公羊传》的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

13

施舍不倦,求善不厌。

——《左传·昭公十三年》

资助困难的人毫不厌倦,追求善行永不满足。

《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今文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为中国古代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

14

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

——《列子·说符》

做善事而不以沽名钓誉为目的,反而会出名。

列子即“列御寇”。《列子》一书,相传战国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来,可能是晋人作品。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庄,又往往与佛经相参合。其中《杨朱》篇反映了个人享乐的颓废思想。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诏号《列子》为《冲虚真经》,为道教的经典之一。

15

见人有善,如己有善;见人有过,如己有过。

——《尸子·治天下》

看到别人行善,就像自己行善一样,非常高兴;看到别人有过失,就像自己有过失一样,非常难受。

《尸子》一书早佚,《尸子》佚文的思想内容兼宗儒、墨、名、法、阴阳,的确算是杂家著作。但书中保存先秦《尸子》的多少内容,难以辨析。后由唐代魏徵、清代惠栋、汪继培等辑成。《汉书·艺文志》著录《尸子》二十篇。班固自注:尸子“名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

16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

——《荀子·宥坐》

行善的人必有好的结果,作恶的人必有灾祸的报应。

荀况,生卒年不详,号卿。战国时思想家,赵国人(今山西安泽)。荀况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对各派学说都有所继承和评论,他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好利”、“疾恶”、“好声色”,听其发展,就会产生暴乱,必须以“礼义”加以教化。荀况在经济上提出强本节用、开源节流和“省工贾、众农夫”等主张。所著《成相》、《赋篇》在文学上有很高成就。《荀子》一书,总结和发展了先秦的哲学思想。

17

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荀子·非相》

立身处世方法正当合理、心口一致,就算身材相貌不好,但只要心地善良,也不会妨碍他成为一个高尚的君子;形体相貌即使好看,但思想和立身处世方法丑恶,也不能掩盖他成为小人。

《荀子·非相》篇中讲,相面是古代所没有、学者所不齿的方术,它与人的吉凶无关。人如果不肯做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事,必将陷于“不祥”和“必穷”的困境。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与其他万物有上下亲疏的区别,而上下亲疏是由礼来规定的,礼则是圣王制定的。

18

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

——《荀子·性恶》

大凡古今被称为善人的,都是依靠师长和法度的教化才行为端正的;被称为好的时代,都是得到礼义的引导,社会才会治理好。所谓不善的,都是没有经过教化与引导而偏邪险恶、叛逆作乱的。所以善恶的区别就在于后天的教化与引导。悖:音bèi,相冲突。

孟子的“性善”论一直被奉为儒家人性论的正统思想。荀子对“性善”论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性恶”论。历史上对荀子“性恶”论的评价,向来是毁誉参半,争议很大。在对中国传统思想深刻反思的今天,我们应该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用科学的态度分析、把握荀子的“性恶”论。

19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具有高度的智慧,达到圣人的境界。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同类推荐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中华美德3

    中华美德3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趣谈中国文化

    趣谈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本书以生动的文采带你走进中国文化的殿堂。
热门推荐
  • 欢田喜地

    欢田喜地

    投生在农家,地少人多无余粮,乡里乡亲是非多,远近亲戚吵不休。本姑娘人穷志不短,带领全家奔小康。小日子蒸蒸日上渐红火,到那时,一家有女百家求,坐看提亲挤破门。“都出去,我家不要倒插门!”
  • 霸者绝天

    霸者绝天

    无父无母的他,在七岁那年因一次意外,无意间得到了一个古怪的火种,不仅能修复受伤的身体,而且也能助修炼事半功倍!为找寻自己的身世,看樱月带你进入这个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更有激情的神秘世界,感受不一样的梦幻之旅……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 二区到六区

    二区到六区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玛雅封印

    玛雅封印

    在西方,流传着这样一个预言:已经消亡的玛雅文明留下十三个具有特殊能量的神秘物件,里面隐藏着人类一切的智慧和大自然的能量,把它们聚集在一起,既能改变这个世界,也能毁灭这个世界。据说这是与2012年齐名的古老预言,它是那么的神秘,也是那么的可怕!职业为前世催眠师的黑尚莲,好朋友贝拉在一夜之间失踪,为了找回好友,她和贝拉的男友风天扬展开一系列的追查,一段无比曲折且充满艰险的旅程就这样开始了。中国西南边陲的鬼村,加勒比海的海盗岛,另一个时空的玛雅神殿,还有沉睡在亚马逊雨林深处的印加黄金湖……当神秘物件全部集齐,消失千年的玛雅文明重返人间!谁能拯救黑暗笼罩下的这个世界?
  • 侧妃万万岁

    侧妃万万岁

    【女强+小小点玄幻】她本是医学系的高材生,带着现世的记忆,在不知名的皇朝穿越重生。得之不易的亲情,让她倍感珍惜,可惜却短暂得让她来不及抓紧……自此她化身暗夜精灵,生存,只为一个目的——报仇雪恨,手刃仇敌!她,刁钻古怪,邪肆狂放;淡定睿智,文静秀雅;傲视天下,冷漠如冰……没有人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她。◆他,狂傲不羁,冷酷无情:“傻瓜,只是一出戏罢了,然儿当真以为本王对你动了情?若本王不配合你演这场戏,冷情聪慧如你怎会心甘情愿助本王成就千古霸业?”她媚眼如丝,轻抚他的俊颊:“王爷可知,若论做戏,我亦可青出于蓝……”◆他忠君爱国,铁面无私,却独对她一人温柔以待:“是不是只有坐上那万人之尊的位置,才能拥有你?如果是,当一次乱臣贼子,又有何妨。”她柳眉一挑,轻轻击掌:“好啊,那就同室操戈,改朝换代去吧。”◆他,阴狠毒辣,俊美无双:“留不住你的心,就留下你的人,即便要杀尽天下人,本皇子也绝不后悔!”她风轻云淡,一脸无谓:“天下人是死是活,与我何干?◆他,医毒无双,俊雅风趣:“恶女,不然咱俩就凑和凑合过吧!”她乜斜明眸,语气淡淡:“嗯?凑和?等你赢我之日再说吧!”——前世债,今生缘,她与他们是否能挣脱宿命的摆布?是谁曾在盈盈月下,低眉耳语,许诺今生不离不弃,是谁曾为她画眉绾发,只愿执手到老?戏里戏外,她只想做个看淡红尘的世外客,却不想当她来到这里已成剧中人。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昔日被弃之如敝履的侧妃,化身令天下人闻之色变的邪医。江山易主,龙登九重,凤啸九天,谁毁了江山,谁又是守护人【温馨提示】一、此文美男多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二、女主腹黑,医相星卜,无一不精,但非万能,慢慢强大。三、本文简介无能,更多精彩尽在文中。喜欢的亲们,尽管用你的票票砸死我吧,不用客气。*****随风清的其他作品:《傲气皇妃》《军师王妃》《总裁的古妻》《月倾天下》《狂帝》■推荐徒儿的文文:小悠闲:《寡妇三嫁》慕容甜馨:《情香》QQ群:侧妃阁:120339805敲门砖:随风清所有作品的任何一个人物。
  • 高中恋爱记事

    高中恋爱记事

    我就是一个平凡的女生啊!家世一般,长相一般,桃花运一般……可是我哥说“我妹妹的家世很不好吗?”江熙说“允晴,你是我见过最可爱美丽的女孩。”雪泺说“我哥认识了你六年……”这绚烂的高中时光,我努力的学习,努力的成长,只愿与你演绎最纯真的一段恋曲……
  • 那是一只什么鸟

    那是一只什么鸟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

    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

    他叫水溶,一个让人无比郁闷的名字,只因为老爹是超级红楼迷。抗议多次无效,只能认命,却不曾想这个名字却是开启他命运的钥匙。什么?那个从天而降的女子居然就是袅娜的林家黛玉!与他相伴一生的佳侣?等等!书中的林黛玉不是与贾宝玉情投意合吗?怎么会.~"砰!”一声枪响,黛玉如同风中花瓣一般飘落在他怀中。“不!”水溶绝望地嘶喊着,痛苦不可言状!老天既然要自己爱上黛玉,为何要还要这般残忍的将她带走!“我要回去了.记得.我.”黛玉眼睛合上的一瞬,水溶的心崩溃了.~这就是红楼的世界吗?那个该死的北静王爷居然是皇上的情敌!还好自己聪明,轻易摆脱!玉儿!为何你从没告诉我本该锦衣玉食的你竟然如此凄凉;为何你从没告诉我天杀的贾家不止谋了钱财,还要谋人!玉儿!从今以后,定不再让你受得丝毫委屈,为了你,我寻到红楼!--------------------------------------------------------------------------------------------------推荐宛颐新文《红楼之碧水盈玉》无穿越,无玄幻,单纯的一篇红楼同人,白水般淡淡的感觉。水玉一直是主角,这次也不例外。一张地图,牵出了野心,三分天下,鹿死谁手?慈爱的祖母为何渐行渐远,亲情的温暖如何竟昙花一现,骨肉血亲抵不过万丈权柄谋算,最初的呵护已淡淡消散。只,那一双眼眸为何还会在梦中出现?沉静的心波澜不宁,却是心头萦绕已久不曾?原以为自此陌路,不料却再次相见…宫廷深深深几许,调包计,调进的是谁?成全了谁?兜兜转转,真真假假,水玉缘自有天定…-------------------------------------------------------------------------------------------------宛颐的第一部红楼作品《穿越之溶心傲玉》欢迎大家去踩踩~~~~~
  •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争战频仍、兵戈不断的国家。在几千年阶级社会发展史上,发生战争的次数数以千计。其规模之浩大战况之惨烈,性质之复杂,种类之繁多,以及作战指挥艺术之高超,都是举世闻名的。《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将对中国战事做出详尽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