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9300000002

第2章 口传与记事(1)

)第一节 远古的口耳相传

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要想表达自己的思想,交流经验,只有依靠语言。但是,语言只是人嘴里发出的声音,既不能传到很远的地方,也不能永久地保存下来,所以一些比较聪明的人,把他们的经验和知识,用概括、凝练、便于记忆的语言编成歌谣、口诀和故事等等,教人逐字逐句地记住,需要时便背诵出来。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彼此相告,就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上代传给下代,下代再传给下一代,代代相传,又可以传得很久,这就是“传说”。通过传说,此地方的人可以了解彼地方人的情况,后人能够知道前人的思想和生活情况。我们现在关于远古的一些知识,多半是靠着传说流传下来的,例如伏羲氏创制八卦,女娲氏炼石补天,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教民筑屋,神农氏尝药医病以及大禹治水等等。世界著名的希腊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也是靠这种方法流传下来的。

传说是靠口耳相传的,它根基于人们的记忆力,可是人的记忆力毕竟不是录音机,能将别人讲的话原封不动地录制下来。在相互传述的过程中,人们又往往会遗忘一点儿,或是增加一点儿。因此,一件事情,经过若干人的口传之后,就会变得离原样很远,它的真实性自然会受到很大的损害。这就是我们不能完全相信古代传说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二节 结绳、契刻和图画

古人为了弥补记忆力靠不住这个缺陷,就想出了许多帮助记忆的办法。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在文字产生以前曾采用实物和形象的记事方式来传递文化,这就是结绳、契刻和图画。

所谓“结绳”,就是绳子打成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结子。人们看到结子的大小、多少和位置,就可以想起每个结所代表的事情。用它传递信息,其他部落的人就能明白打结人的意思。我国远古时代的确流行过这种方法,如汉朝学者郑玄在《周易注》中曾说:“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说文解字·序》中说:“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把这种记事方法的创造归功于传说中的神农氏,只能说是一种传说的推测,倒不如《周易·系辞》中:“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为书契”恰当。这种记事方法在我国历史上早已不使用,所以很难知道当时怎样结法,也不知道它们都代表什么意义。可是,在我国一些兄弟民族中,有过结绳或类似结绳的风俗,例如台湾的高山族曾结草为约,云南的哈尼族曾结绳进行贸易。在外国,如波斯人、秘鲁人,也都使用过结绳记事。

结绳的作用,在于它和人们的思想联系起来了。它既可以保存,又可以传递,所以,结绳能够成为交流思想的工具。

除了结绳,我国古代还采用过“契刻”的方式来传递文化。“刻”是雕刻,“契”是什么?有人说是木版,有人说是骨版。无论木版或骨版,大概是一种能够在上面刻画符号、帮助记忆的材料。据唐兰的《中国文字学》说:安特生在甘肃西宁仰韶遗址发现刻画过的骨板,就是古代的骨契。其中,周家寨出土的两个骨契上的线条,很像古文字的“五”和“六”两字,大概是模仿结绳刻上去的。这种记事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也早已不使用了,自然,我们不能详细知道在那上面刻画了些什么和怎样刻画;但我国云南傣族人曾采用过这种记事方法,云南省博物馆曾收集到傣族的一根传代木刻。木刻两侧刻着许多刻口,每一刻口代表着一桩事情。据介绍,他们每年在第一次吃新米的时候,把全村人召集在一起,然后拿出这根木刻,由一位年老的人讲述每一刻口所代表的事件,从而,本村的历史就这样传递下去。这是古代传播知识的一个典型方式的遗留。

用图画传递信息,较之结绳、契刻更形象易懂。远古的人很早就会绘画。他们由于劳动生产的需要,常把周围环境中和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画在他们所住的洞穴石壁上,现代考古已经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在洞壁上的绘画。这些壁画都非常生动逼真,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譬如要约人去打猎,就画出一头鹿或一头野牛和一个手持弓箭的人,作为信件通知其他的人。这样,图画就起到了交流思想的作用。起初,人们要把表达的意思画得细致精确;后来,人们习惯了这些图画,只要用几根线条组织成一个大概的轮廓,也就可以使人知道了绘画者的意图。这样,图画就逐渐脱离了具体事物的描绘,变为事物一般意识的代表,人们以称呼其所代表的东西的名字来称它,这就使得图画和语言结合起来,成为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这就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一般称为图画文字或图形文字。我们的汉字,主要是按照这一线索发展出来的。

)第三节 汉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是出于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创造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过漫长时期而产生的,汉字当然也不例外。

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便产生了国家。随着社会条件的成熟,使一部分人能够脱离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脑体的分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那些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便有可能把图形文字整理成文字体系。中国从夏代,大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开始进入阶级社会。虽然夏代的文字至今没有发现,但是,从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和山东历城龙山文化遗址中,曾出土过带有动物图形的各种符号的彩陶。这些图形和符号,如果是原始文字的话,那么,从那时算起,到夏朝时期,形成文字体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又因为商朝的文字——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绝不可能是从商朝才开始有的,也绝不可能全是商人造出来的,在它之前一定还有更原始的文字,只不过这种文字目前还没有被发现罢了。所以,夏朝很可能已有正式文字了。因此,我们可以说,汉字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汉字的产生,在我国古文献的记载中,有过种种说法,如《易经·系辞下·传》中有一句“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的话,这是说文字产生在结绳之后,但没有确切指出文字产生的时期和文字是由谁创造的。后来,有人把它归之于个人的创造。例如:西汉初年的学者孔安国把文字归于伏羲所造。但是,在《韩非子》、《淮南子》和《说文解字》中,都认为文字是由另一个传说人物仓颉造的。其实,无论是伏羲造字或者仓颉造字,都是难以置信的,因为文字不可能是由某一个人忽然发明的,它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较完整的汉字,是商朝的甲骨文。它是公元前十三四世纪时遗留下来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所使用的单字达四千六百多个,形声字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已使用了假借字,这说明,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

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能直接记录语言,表达抽象的思想,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将知识和思想准确、广泛地传播开来。所以,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第四节 甲骨、钟鼎和石器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甲骨文,它是商代文字。商代文字种类颇多,已经发现的有刻在石上的石文,刻在陶器上的陶文,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以及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在已发现的各种文字中,以甲骨文为主。

同类推荐
  •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话题中国文学史

    话题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悠悠三千年演变发展的历程,早已汇集成一条起伏蜿蜒、波澜宏阔的漫长河流;而它各体兼备,于世间万物众象无不包纳涵盖、尽收之笔端眼底的复杂构建,也显示出一种气象恢弘、异常绚丽丰繁的巨大空间容量。所以,力图描述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与承传生新、消长盛衰的进化现象,探究那凸显的外在形式和深层潜注贯通的艺术特质,以给出较切实恰当的审美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评判,由之认定它在寻觅、确立民族—国家的灵魂或自我精神面貌上的标志性意义,换言之,即尝试着为文学编写撰作总结性的“史”的工作也相应而生———这同样可谓是渊源久长且古老,因为中国本来就有浓厚的历史情结、强烈的历史意识,是一个拥载了悠远史学传统的国家。
  • 2009年中国故事精选

    2009年中国故事精选

    本书精选集结2009年度最有代表性的故事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是一本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做到会说话,还要懂礼仪。从说话和礼仪两个角度来阐述做人做事必须懂得两大智慧——会说话、懂礼仪。《会说话也要懂礼仪》贴近生活、娓娓而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示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说话技巧和礼仪规范,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说话水平,也掌握了生活中的必要礼仪,让你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更顺畅、更和谐!
  • 哲理小语篇(名人佳作)

    哲理小语篇(名人佳作)

    社会上最迷信鬼神的人,尚且只能在赛会这一日抬一回神舆。不知 那些学“声光化电”的“新进英贤”,能否驼着山野隐逸,海滨遗老,折衷一世。
热门推荐
  • 单挑高冷男神:竹马你别跑

    单挑高冷男神:竹马你别跑

    【全文完】【新文:诱妻入局:首席求爱1001次】麦芽从小就有个心愿,那就是能够将席简然追到手。“男神在上,让小女子亲亲……”麦芽捧着席简然的脸,朱红的嘴唇跟着缓缓落下。席简然厌恶的一把推开了她了:“麦芽,你有病!”麦芽狠狠的亲到了地板上,她转身回应一笑:“是啊,我有病!”“还是先天性的心脏病……”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让你无言让你醉,而麦芽,天生就是席简然的克星,当她真真正正的倒落在自己的跟前时,他才恍然发觉,原来,心会痛。群:434517359——
  •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的人和事,确实有过种种直接或间接、紧密或松散的联系。尤其是孔子儒学对于山西的历史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 女尊之妖怪的白月光

    女尊之妖怪的白月光

    (完结文)一个现代米虫,一朝穿越到架空的女尊王朝,是意外,还是互相牵绊的命运……一男:青梅竹马,“可儿,无论怎样,我都会等你。”二男:忠诚护主,“小王爷,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你别想赶我走。”三男:拥有让女人自惭形愧的容貌,无视女尊男卑观念“如此有趣的可人儿,我怎么可能会放过呢?”四男:暗黑装酷的狐狸男,“师弟都跟了你,我只能将就将就了”五男:被当做女孩子养大,死缠烂打,“可儿,你要负责!”六男:几生几世的寻找,终于天随人愿“如今寻得你,我便不会再离你半步”
  •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精选了明清两朝11个著名的惊天大案,以通俗的笔调对它们进行解读和剖析,让读者在品味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对中国的近代史进行一番梳理和思考。元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蒙古人的铁骑虽然曾经纵横欧亚大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但他们在治理国家和统治民众上实在不是行家里手,短短的160余年,元朝的统治就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蛋定成仙

    蛋定成仙

    为了摆脱自己某个动机不纯的伪爹!一枚三百年都没有孵化出来的蛋毅然决然的离家出走。喂,那只叫凤凰的大鸟,本蛋不陪睡!仙?咱们梁子结大了!魔?把柄,本蛋手里有把柄,你咬我呀!上仙门,走魔国,横贯人间妖界,走上一条别样奋起之路!其实,世界之初本就是一枚蛋!
  • 重生之嫡子长媳

    重生之嫡子长媳

    她为了他寻找到宝藏,却被他的妻室推进崖底,许是老天怜她,时光回到一切还未发生时,这一世,她却不会再让他如愿,目的,毁了那古墓,她要让他痛不欲生!
  • 总裁老公有点贼

    总裁老公有点贼

    安若若知道沈文瑞恨她,却不想他这么恨她。五年的婚姻,他从未碰过她,她亦从未逼过他,因为在这份婚姻本来就是她逼迫而来。她等着他,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安氏破产,她的父亲变成植物人,而她因涉嫌盗取他人商业机密而做了三年的牢。八年的时光,女子最美好的时光都葬送在了这里。安若若是在牢里签下的离婚协议寄给了沈文瑞,她从未想到沈文瑞这么恨她,可是却并没有签下这份协议。更没想到出狱那天沈文瑞会来接她…………他说:“安若若我不欠你!”安若若想起病床上躺着的父亲,这都不算欠,“那沈文瑞我也不欠你,所以我们离婚吧。”……“沈文瑞我已经二十八岁了,我老了,我的时间已经经不起你的折腾了。”“安若若我已经三十二岁了,我的时间也经不起你的折腾了,所以,老婆我们生个娃吧!”……后来当沈文瑞以为苦尽总会甘来,枯木也会逢春,他和安若若也该是修成正果的时候,她却哭着对他说,“沈文瑞离开你我才能活下去,给我一条生路吧?”……某日一个小奶娃看着准备离家出走的妈妈,被爸爸逮了个正着。安若若不明白明明自己计划的天衣无缝,为什么还是被沈文瑞发现了,只见小奶娃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她不允许他吃的棒棒糖,瞬间就明白了。“沈文瑞你这个奸商,收买小朋友的事你也做的出来?!”沈文瑞笑的无害,“老婆我们是不是该给他生个弟弟妹妹了?”生了两个拖油瓶,看你还怎么逃!……某日,沈先生惹怒了沈太太。“老婆要不要吃苹果我给你削?”“滚!”“老婆要不要吃蛋糕我给你买?”“滚!”“老婆要不要滚床单我来效劳?”“我说滚啊!”等等他刚刚再说什么……,“啊,放我下来,沈文瑞你个奸商!!”
  • 咒神灭天

    咒神灭天

    一个背负着神秘使命的少年,却能逍遥自在的纵横在天地之间,无论是顶级的冷血杀手,还是落魄的亡国公主,亦或是风情万种的霹雳娇娃,无不拜倒在他的“纯洁”之下,最终谱写出一曲动人的赞歌!<br/>我纯洁,故我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