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职员,特别是那些有成就的“老银行”,他们自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经验和品质,经过多年的工作磨砺,生活阅历比较丰富。以“老银行”为师,跟他们在一起,模仿他们的工作和思想,学习他们的工作、生活经验,新职员就可以尽快成熟起来,慢慢地成为像“老银行”那样的人。
“老银行”一般对人、对工作的要求都比较严,他们能够及时指出新职员工作和生活中的缺点和不足,让新职员日渐优秀起来。
和“老银行”在一起,新职员就有了随时模仿的对象,将他们的经验印在自己的脑子里,并内化为自觉行为,进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定型。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蒋先生刚进入一家银行时,最佩服的就是信贷处的吴老师。吴老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业绩非常好,是银行业务发展的中流砥柱。蒋先生在工作中一直与吴老师保持良好的个人关系,有什么问题就向他请教。
吴老师后来被提拔为省行的副处长,在系统内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副处长后,他还经常把蒋先生抽到省行帮忙。这对蒋先生来说,是一个绝好的学习和锻炼提高的机会。
蒋先生参与了全省系统内多项信贷政策的制定,几乎参与了所有地市的信贷检查。他对全省的信贷情况有了更充分的了解,眼界比以前更宽了,看问题更全面了,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更加成熟了,这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几年上上下下的转换和历练,蒋先生的工作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完全可以独立处理许多棘手的问题,他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除此之外,他还在吴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几项课题研究。通过研究,他不仅完善了自己的金融理论体系,而且对银行的实务有了更多的见解,有些见解还写成了论文在期刊上发表。
由于他个人能力较强,再加上和吴老师的关系密切,本行的领导也对他格外重视,因此他在八年内迈了几大步,从一般科员发展为市行的副行长。
有人认为蒋先生真幸运,碰到了吴老师这样的“贵人”,其实不然,只要蒋先生有这种强烈的学习愿望,不遇到吴老师,也会遇到别的老师。
现在有很多新职员看不起老职员,不屑于向他们学习,使得银行的优秀传统和业务模式没有很好地继承下来,这不仅是银行的损失,也是职员个人的损失。
甘做“老银行”的“见习生”,需要宽容接纳的良好心态,自我克制的内心修养,见贤思齐的生存智慧。
新职员常常会有眼高手低的现象,自己看着简单,想得挺好,但是轮到自己就是做不到那个程度。如果新职员缺少学习的诚意,他们的水平永远也得不到提高。
新职员总觉得自己有的是时间,学什么都来得及。其实,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很短,从入行到退休,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有个“老银行”带着你,为你做指导,你就可以随时借鉴他的人生经验,可以减少不少麻烦。
但是,就具体的工作来说,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又很长,有一个师傅在身边,好好看看人家是怎么走的,在自己迈开双脚的时候,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让自己在迈向职业成功的路上更便捷。
像蒋先生一样,整天与和吴老师这样优秀的人在一起,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优秀人士的熏陶和指导,这些行为就会融入自己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经验中,就会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成长的真谛,发展就在情理之中。
要想让自己优秀起来,就要甘做“老银行”的“见习生”,这是别人用时间和经历为你搭建的发展阶梯。
银行的台阶不能“透支”
银行职员要想走上相应的高度,有很多的台阶需要爬。如果越过相应的台阶,或者相应的台阶没有做结实,要么回来补课,要么摔得很惨。
银行有资本的最低要求,银行的从业人员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透支自己的资本,资本便不能支持未来的发展,透支得越多,失败得就越彻底。
在银行里要干出点名堂并不容易,一切都要靠实力说话,“透支”就会造成实力的损耗。
如果你的努力不能变成大家看得见的实绩,那么无论初衷多么好,说得多么诱人,最终都是不能持久的。
如果你在岗位上持有的是“信用卡”,而不是“黑金卡”,临时“透支”还是可以的,但是你必须及时平账,否则对你的优待就会取消,甚至还会把你列入“黑名单”。
“透支”有一个最直接的危险,那就是你永远不会有充足的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就会导致资本积累不足,资产的保值增值出现困难,个人发展基础就会在这种“透支”中被削弱。
银行职员个人的发展不仅不能“透支”,而且还要不断增加自己的基础储备。
越是想让未来的发展趋好,越要防止自己对岗位资源的“透支”,尽可能增加自己的各种储备,让自己更有实力。
银行是一个讲求实力的地方,发展资源的“透支”会削弱你的实力,导致个人发展出现拐点。你“透支”的额度越大,频率越高,下滑的速度就越快。
子凭父贵
银行现在已经变成了热门行业,很多人都想进银行,各显神通,许多人凭借父荫,拼的是“我爸”。
现在的银行从业人员,根子硬的已经不在少数。应该说,“我爸”是一个很好的个人岗位资源,利用得好会为自己的职业加分,但如果一味“透支”,后果肯定是不妙的。
季先生的爸爸是某市的常务副市长,季先生在职业学院毕业后,就进了该市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由于他爸爸的关系,行里对他非常重视,想重点培养他。他一入行,就有专人负责教导。行长想让他按照银行的人才成长路线,从内到外把银行的业务通通学一遍,并且把他安排在了分行的信贷管理部。
找工作可以靠老爸,学习却要靠自己的脑袋。可是季先生“一看见书就头痛”,业务学习的结果可想而知。
他按照预先的安排,在应该经历的岗位上走了一遍,但是并没有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也没有理解各岗位之间的关系,就去信贷管理部上班了。
信贷管理部是银行资产安全最重要的关口,可是他却把这看成了一种权力,吃、拿、卡、要的事逐渐多了起来,给银行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常务副市长的公子,有关领导不愿意管得那么严,客户也只好忍气吞声。
由于他的业务水平有限,再加上责任心不强,办理的贷款有多笔出现了风险,因此行里收了他的贷款审批权,责令他离岗清收。
在贷款清收的过程中,客户指出了他的贷款提成问题,银行觉得事关重大,便找他家人来协调处理。虽然最后事情得到了处理,但是他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他爸爸也受到了影响。
工作中,他对自己部门的负责人也不够尊重,非常随便,基本不受约束。部门负责人对他敢怒不敢言,只好采取放任的态度。
其实他在信贷管理部混得也不开心,基本无事可干,与大家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于是他请求调动工作单位,但是人力资源部几经协调,没有一个单位愿意接收他,他只好在信贷管理中暂时赋闲。
他没事可做,又有这样的家庭背景,社会上一些人便来拉拢他,他在社会上打着“我爸”的旗号,整天胡闹,经常有人找到行里来,搞得行长非常头痛。
他入行还不到三年,就开起了高级轿车。一次与一帮兄弟开车去临市,路遇查车,他不仅不接受检查,还撞伤了警察后逃逸。被截后,警察迅速查清了这辆车的来历,认为这辆车来历不明,他家人有受贿嫌疑。于是有人就这件事向省纪委做了汇报,还有人在网上发布了相应的消息。以此为线索,父子俩的受贿问题被立案侦查。
季先生本可以借助父亲的资源,打开市场,做活业务,创造出不俗的业绩,为自己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但是他却“透支”了这种资源,到后来弄得不可收拾。
对季先生来说,“我爸”就是一个最坚实、最有用、最有效的阶梯,利用好它,甚至可以达到在别人看来“一步登天”的效果,可是他不仅没有利用、保护好,而且自毁阶梯,让自己最后没有放脚的地方。
任何一种习惯都不是一时养成的,大概季先生在小时候就已经养成了透支父母资源的习惯,因而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肆无忌惮。
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度地索取,过去依赖的资源一旦枯竭,后果将会十分悲惨。
资源也有其时限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利用好现在的资源,才能为日后创造再生资源,才不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枯竭。
资源只有在良性利用中才可能再生,如果季先生能够利用好父母的资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自己的职业资本,实现个人职业资产的增值,他的未来会比一般人美好得多。
当有资源可以利用时,千万不要浪费,更不要破坏性使用,这样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优秀的银行职员一定是会找阶梯、造阶梯、用阶梯的人。
一个银行不是为你个人而设立的,你进入银行的那一刻,所有的规则都规范完毕,你只能严格遵守,特别是那些红线规则,一旦撞线就会倒霉。
人不能光凭一腔热血来工作,除了激情外还需要有智慧。
若是银行职员不打牢自己的基础,不循着台阶扎实地走下去,关键时刻就会出现问题。
任何优秀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需要一个扎扎实实为自己打造台阶的过程。
优势是一个优秀银行职员个人发展的最重要台阶。
要想让自己优秀起来,就要甘做“老银行”的“见习生”,这是别人用时间和经历为你搭建的发展阶梯。
银行是一个讲求实力的地方,发展资源的“透支”会削弱你的实力,导致个人发展出现拐点。
优秀的银行职员一定是会找阶梯、造阶梯、用阶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