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没有固定的套路,但是有一些基本思路,比如制造典型差异。与竞品的典型化差异,是产品能够在市场上真正立足的唯一理由。否则,没有典型化差异的产品,即使能够获得一时的市场地位,只要有同类产品上市,市场就会被理所当然地侵占;如果有其他具有典型化差异的产品上市,市场则可能完全失去。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这样的产品,说得绝对一点,就是个跑龙套的,需要时露一下脸,不需要时,就一边待着,永远没有机会出人头地。
2 4P理论过时,4C理论兴起
4P理论曾一度是营销界的经典理论,其完整的理论体系阐述,被很多行业的营销人员推崇。但是,4P终究走下了神坛,把营销的至高权杖交给了新兴的4C理论。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是产品营销的公关实践,最终促成了这种改变,促成了4P向4C的权力移交。
我们回头来看,虽然客观地讲,凡是强调4P的企业,都是企业里的好青年,其追求的理想状态也是给消费者做好服务,但说到底,4P是从企业的追求出发的:
Product--要生产出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有竞争力的产品;
Price--要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既有适当的利润,又能让消费者接受;
Place--要想好在什么渠道销售,才能达成销售的最好效果;
Promotion--要通过促销手段,让更多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
4P 理论所反映的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图44P理论示意图
但是4P理论的最大问题,是4个“P”的屁股,都是坐在企业的椅子上的,即都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的。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消费者是不是配合,是不是跟企业想的一样,就很关键。要是消费者所需要的和希望的,和企业设计的相匹配,或者哪怕是不匹配,但消费者愿意配合,那么一切都好办。
可惜的是,消费者的屁股没有义务,也几乎不可能坐到企业的椅子上去。即使消费者看似真的跟企业坐在一起了,那也只是一种无奈的,或者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这种选择的一个后果是,只要条件允许,一旦有更合理的选择,消费者随时可以拍屁股走人。
在4P理论下,消费者不忠诚,也难以忠诚。
当然,如果我是消费者,我肯定也会说:“我凭什么要忠诚于你?你给我什么好处了?”
于是4C理论应运而生,它所阐述的企业理念是:消费者不是拿来忠诚于自己的,而是拿来让自己去忠诚的。
与4P相反,4C最大的特点是屁股一开始就坐在消费者的椅子上(如图5所示)。
图54C理论示意图
第一,之所以生产某个产品,不是因为能生产这个产品,也不是因为想生产这个产品,而是因为消费者说他有这方面的需求。企业这么做的唯一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欲望。也就是说,先有消费者的需要,再有企业的产品。
第二,产品的定价不是根据企业要付出多少成本、想挣多少利润而定,而是根据消费者愿意为自己的需求付出多少成本。在这个成本区间,企业再千方百计,拼命控制成本,通过技术进步、集中采购等手段,不但使原材料不缩水,保证产品质量,还让产品最后的价格在消费者愿意承受的范围之内。说到底,产品的价格不是企业私自定的,而是在消费者心里早就定好了的。
第三,产品最终在哪些地方卖,也不是企业拍脑袋定的,而是根据消费者想在哪里买产品定的。消费者方便买,企业就方便卖。企业建不建专卖店,进不进商超,搞不搞直销,靠不靠团购,都不是关键,如果消费者就在那里,不买不看,不喜不悲,那企业就傻了。所以,关于在哪儿卖产品的问题,企业没有什么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唯一的原则就是:消费者想在哪里买,企业就应到哪里卖。
第四,在4P理论框架下,有些企业总是天真地以为,只要它派几个小姑娘在卖场里冲消费者笑,请其品尝,为其打折,还送毛巾或湿纸巾,消费者就会来买,并把这叫做促销。其实,这不叫促销,叫促死。这种低估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智商的行为,肯定会让企业付出代价。那企业应该怎么做,怎么去促销呢?应该多倾听,少倾诉,这样才能与消费者进行真正的沟通,才不至于出现你越热心地推销,消费者越急着转身离开的尴尬局面。
因此,作为企业的总经理,我们不能单纯地从企业的角度来揣测消费者,而应该模拟消费者的状态,并以此来审视我们的产品。
首先,假使你就是消费者,这个产品是不是正好是自己想要的?是不是其他消费者也想要?你说一千道一万,把产品夸成一枝花,但假如产品连自己都不需要,那一切都是妄谈。
其次,产品价格是不是真的合理?你可能已经觉得,给产品定的这个价格已经很合理了,可是在消费者看来,这不过是你的一面之词而已。消费者心里早有一杆秤:“这玩意只值3块钱,你卖得贵,要么是赚黑心钱,要么是不会控制成本,反正都是你们企业的问题,我凭什么要给你们埋单?”
再次,产品渠道是不是真的健全了?对消费者来说,是不是真的合适、方便?你以为自己的产品渠道有商超、专卖店、便利店等等,已经很多了,可如果有些消费者就喜欢在网上购买,就喜欢走团购路线,你能怨他们太懒吗?不能,你应该怨自己太懒。
最后,产品促销手段真的让消费者满意吗?别老拿小恩小惠来糊弄消费者了,他们在接受你送的赠品时,心里都是清清楚楚的:这不是企业老板拿自己存折的钱买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永远要记得:消费者会收下你的买赠,但不会感谢你;消费者要的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是赠品。
3 事件性公关营销给力又省钱
在第一堂课第一节中,我提到了富亚涂料总经理蒋和平喝涂料的案例,不过之前重点讲了他单纯复制成功的败笔之处。而事实上,蒋和平第一次喝涂料的行为,确实是很经典的事件性公关营销。我们来看看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2000年的时候,涂料行业的现状是:立邦漆独步天下,所向无敌,靠几个涂着不同颜色的光屁股小娃娃占尽先机,而国产漆尚无品牌可与之抗衡。
富亚作为民营企业,有20余年的专业积累,其总经理蒋和平更是掌握了涂料系列最核心的技术,富亚涂料的各项指标在世界上也已经遥遥领先。但是,如何将技术和专利形成的优势变成市场占有率呢?打广告是比较简单的办法,但蒋和平没钱。
为了证明其产品环保、健康、无毒,蒋和平和秦全耀一起,策划出了一次让猫狗喝富亚涂料的公关活动。这活动有看点,还既可以不花钱又能疯狂传播。
2000年10月,蒋和平在北京一些媒体上打出广告,说要举办一次名叫“家装安全动真格,真猫真狗喝涂料”的宣传活动。果然不出所料,广告一出,立即吸引很多人的眼球。
10月10号这一天,眼看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却意外出现了一些小动物保护协会的人试图阻拦活动的进行,其中有几位同志态度很激烈,要蒋和平喝涂料。这下蒋和平可是骑虎难下了,一些看热闹的人和在场的媒体记者都睁大了眼睛,看蒋和平究竟如何下台。眼见“真猫真狗喝涂料”活动就要泡汤,蒋和平摆出一副豁出去的架势,一口气喝下了整整一大杯涂料。这一举动顿时震惊了全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有免费的宣传,富亚涂料一喝成名。
富亚的成功,首先是产品的成功。没有过硬的产品,蒋和平不敢喝,也不敢让小猫小狗喝。其次,这更是公关策划的成功。对事件性营销公关来说,形式是最重要的。当时,立邦漆用小娃娃形象作宣传,那个可爱劲和亲和力,天下无敌了。在这种情况下,涂料广告还怎么做?硬着头皮说自己无毒、环保?
白花钱。
因此,能吸引眼球的、吸引媒体兴趣的、与众不同的事件性公关营销,就成为首选。喝涂料就是这样的公关事件。
何况,这还不用花什么钱呢。
公关营销的关键在于,你要敢于突破常规思维,想竞争对手所未想,想媒体所未想,想消费者所未想。这时,你就领先你的竞争对手,让媒体愿意免费给你报道,消费者也急于知道真相。
这就是很成功的公关了。
4 站在竞争对手的肩上抢市场
2002年以前,口香糖市场基本是箭牌一统天下。条装的绿箭、黄箭,几乎就是口香糖的全部。
2002年,乐天木糖醇口香糖,打破了这一切。随之,瓶装的木糖醇口香糖一路攻城拔寨:2002年只占口香糖市场5%的份额,2004年占20%的份额,2005年达到28%,2006年达到了40%……作为木糖醇口香糖的倡导者,乐天理所当然地坐上了瓶装木糖醇口香糖的第一把交椅。
与乐天比起来,好丽友起步较晚,但跟随策略做得很完美。在瓶型、笑脸标志、产品形态等方面,都与乐天产品相似。乐天一怒之下,以“笑脸”侵权为由向法院提起了诉讼。2005年4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终审判决,好丽友并不侵权。
如今,好丽友已经成为和乐天并驾齐驱的木糖醇品牌。而曾经的口香糖寨主箭牌公司,除了有益达跟随和镇守木糖醇口香糖市场外,已经被迫向糖果等其他领域进行多元化转型去了。
这正是站在竞争对手的肩上抢市场的典型案例,不过乐天和好丽友的策略又有所不同:
乐天面对的是老牌霸主,它选择的是站在竞争对手的肩上卖不同,另辟蹊径,以全新的产品(木糖醇口香糖,低糖)、包装(瓶装)为主要卖点去抢市场;好丽友是在乐天打开僵局,但尚未彻底占领市场的情况下,赶紧跟风,趁热打铁,在瓶型、笑脸标志、产品形态等方面紧随乐天,并做到不侵权,虽然起步晚,但也分得了一杯羹。
三、企业文化公关
企业文化是企业人共同信守的价值理念,是在企业成长中逐渐培养和形成的。
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内政,是企业增强内部凝聚力的手段,与对外公关无关。如今,这种认识已经在事实上被完全突破,而理论上尚未有所认同。
企业文化绝对不仅仅是企业的内部事务,而是可以转化为企业公关力的。一些优秀企业家,通过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魅力,不仅吸引到了家里人--企业员工,也吸引到了客人--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