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400000018

第18章 墨学与哲学 逻辑 军事(1)

墨学与哲学一自然哲学

1.物质观

墨家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包括自然哲学、认识论和辩证法。墨家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宝贵资源,与西方和现代哲学多有相通,经过创造性的诠释和转换,在新时代能够充分体现其积极价值。

墨家有丰富的自然哲学,提出“物”(物质)、“久”(时间)、“宇”(空间)范畴,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表现为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墨家自然哲学是现代自然哲学的雏形。整个宇宙的抽象是“物”。《经说上》说:“物,达也,有实必待之名也命之。”“达名”是外延最大的普遍概念,即范畴,它同“有”(存在)、“实”(实体)的范围一样大。存在、实体,可用“物”名称呼。墨家把“物”定义为外延最大的概念,其内涵就是“实”。所有“存在”、“实体”都用它概括。这与恩格斯的“物质”概念接近。恩格斯说:“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①“物质”概念是各种实际存在事物的总和、抽象。墨家的“物”概念不是指具体实物,是对各种具体实物的抽象概括,是哲学的概念范畴。

在狭义《墨经》中“物”字出现八次,都是作为哲学范畴使用。20世纪初,列宁把“物质”定义为“客观存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②

客观实在性包括第一性和可知性。从第一性来看,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墨家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大取》说:“名,实名,实不必名。”《经说下》说:“有之实也,而后谓之。无之实也,则无谓也。”物质、实体、存在是第一性的,名、谓(概念、判断)是第二性的,前者决定后者,而不是相反。这种一元论世界观是其能动反映论认识论和辩证方法论的基础。墨子主张“以实定名”,反对“以名正实”,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从可知性来看,物质能为人所认识,可以通过感知具体的物质形态把握物质概念。墨子强调“以见知隐”,后期墨家强调理性认识,墨家强调认识的主体性,认为“物质”可以认知,坚持可知论。

古代素朴的物质本原论,往往把宇宙本原看作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如中国“五行说”,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印度顺世论以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古希腊泰勒斯以水,阿那克西美尼以气,赫拉克利特以火等为世界本原。墨家以概括万类、包罗

象的“物”、“实”为世界本原,是一种更为发达成熟的自然观和世界观。2.时空观家把时间叫‘‘久”,空间叫“宇”。《经上》说:“久,弥时也。”《经说上》解释说:“久,古今旦暮。”《经上》说:“宇,弥异所也。”《经说上》解释说:“宇,东西南北。”时间概念是一切不同具体时间形式的概括,如古今旦暮都包括在时间概滁中。具体的时间形式叫“时”,连续有差异的“时”,叫“久”,即时间概念。空间概念是一切不同具体空间形式的概括,如东西南北都包括在空间概念中。具体的空间形式叫“所”,即处所,连续有差异的“所”,叫“宇”,即空间概念。

《淮南子·齐俗训》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元代俞琰《书斋夜话》卷二说:“《尸子》则日,天地四方日宇,往古来今日宙。”“余以俯仰之间言之,地居天之中央,地之上皆天也。仰观之,则苍苍无极,地之下亦天也。俯察之,则窈窈无穷,四表皆然:是之谓宇。以既往、未来言之,则自昨前日、去年前年、十年百年、千年千古、万年万万古,浩浩无极,自明日、后日、明年、后年、十年、百年、千年、干世、万年、万万世,绵绵无穷:是之谓宙。”墨家最早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正确定义时间、空间的哲学范畴。今语“空间”、“时间”,《墨经》叫“宇久”,后来叫“宇宙”,“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合称。当代哲学把时间定义为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把空间定义为运动物质的广延性,这与墨家的时空定义一致。

墨家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密不可分。《经上》说:“动,或徙也。”《经下》说:“宇或徙,说在长宇久。”《经说下》解释说:“宇徙而有处,宇南宇北,在旦又在暮,宇徙久。”“动”即运动,又叫“徙”和“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必然表现为一定空间和时间。物质运动在空间上有处,即有南有北。在时间上有久,即有旦有暮。时间一定要联系空间。墨家以人走路为例,《经下》说:“行修以久,说在先后。”《经说下》也说:“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民行先后必以久也。”人走路,先走近处,后走远处。先后是时间,远近是空间。时间空间紧密相连,相对于空间而有时间,相对于时间而有空间,两者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方式,这与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不谋而合。

狭义相对论表明,物质有其空间的广延性、时间的持续性,但在不同物质体系中,空间广延的长短,时间间隔的快慢,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根据相对论的公式,尺子的长度在不同运动物质体系中不一样,会随运动速度的增加而缩短,运动速度越快,长度就变得越短。空间的广延性,随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时钟的时间间隔性,在不同物质运动体系中不一样,会随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变慢,运动速度越快,指针速度就显得越慢。时间的间隔性,随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

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提出时空曲率与引力场、质量密度的关系,证明时间、空间与物质的密切关系。爱因斯坦说:“在广义相对论中,空间和时间的学说,即运动学,已不再表现为同物理学的其余部分根本无关的了。物体的几何性状和时钟的运行都是同引力场有关的,而引力场本身却又是由物质所产生的。”①广义相对论表明,时间、空间和运动一样,都是物质的属性。墨家的时空观和相对论的时空观,都强调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墨家探讨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墨家把“有限”叫“有穷”,把“无限”叫“无穷”。《经说下》说:“久:有穷,无穷。”时间既是有限,也是无限,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经上》说:“穷,或有前不容尺也。”《经说上》解释说:“或不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空间是有穷的,也是无穷的。如麒一根尺子,量度一个具体空间,如果量度的结果,前面不够尺,叫有穷。如果一尺、一尺量下去,永远量不完,叫无穷。无穷是无数有穷的集合,无穷存在于无数有穷中。时间、空间的穷性和无穷性,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墨家的这些思想与辩证时空观吻合。在辩证时空观看来,时间和空间,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统一。无限包含有限,无限由有限构成。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把具体的有限时间和空含于自身,离开个别有限时间和空间,时空无限性就不存恩格斯说:“无限纯粹是由有限组成的,这已经是矛盾,可事情就是这样。”①有限包含无限,体现无限。任何具体确定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界限,由于事物运动转化的本性,有限的界限不断被打破、否定,趋于无限。有限是局部,是无的环节。无限是全体,是有限的趋势。有限是有条件、暂时相对的,无限是无条件、永恒和绝对的。有限和无限,互相排斥,互相贯通。墨家的时空观,以朴素的形式,接近现代的见解。二认识论

1.名和实

认识论是墨家哲学的重心,从墨子经验论,发展到后期墨家感性和理性并重。针对孔子“以名正实”的“正名论”,墨子提出“以实定名”。《贵义》载墨子说:“今瞽不知黑白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取”,是选取。盲人不能区别、选取白黑实物,不是不知道黑白的语词。名由实决定,根据实理解名,关于名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这一“实先名后”的思想,肯定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将外部世界看作独立存在,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

墨子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是非真假的标准。言论必须有衡量标准,才能区分是非真假,衡量标准是“三表”。《非命上》说:“何谓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百姓人民之利。”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是把前人间接经验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是以人民群众现实直接经验作为认识来源和检验标准。“发以为刑政,观其中百姓人民之利”,是把认识贯彻于政治实践,观察实际应用效果,以此为检验标准。

墨子把人们的直接和间接经验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有开拓意义,是杰出的经验论认识论,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墨子认识论的弊端是片面夸大感觉经验的作用,没有把感性和理性、经验和理论全面结合,以至于以史书的错误记载为根据论证“鬼神存在”。

2.认识过程

后期墨家继承墨子认识论重视经验和效果的传统,克服墨子偏重经验的弊端,建立感性和理性并重的认识论。《墨经》讨论认识能力、活动和过程,有以下相连的几条:

《经上》说:“知,材也。”《经说上》解释说:“知也者,所以知也,而不必知。若明。”

《经上》说:“虑,求也。”《经说上》解释说:“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

《经上》说:“知,接也。”《经说上》解释说:“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若见。”

《经上》说:“知,明也。”《经说上》解释说:“知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也着,若明。”

“知,材也”的“知”,指认识能力,是认识事物、获取知的生理条件。“以其知有求”、“以其知过物”、“以其知论物”中的“知”,都指认识能力,包括感觉和思维能力,整个认识能力。

感性认识的特征,是接触外界,以认识能力与事物相过相交往,反映事物的面貌。如人用眼睛看见事物。理性认识的征,是清楚明白,以认识能力分析、整理事物,把握本质、律,得到深切著明的认识,就像用眼睛看明白事物。

为了说明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墨家用“知’’下加“心,”。造新字的办法,表示理性认识的特点,显示墨家区分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苦心。 的本质,陷入唯心主义。德国哲学家、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强 调哲学必须“面向事物本身”,将“现象”作为哲学的起点,有合理性,但他否认本质存在于现象背后,认为现象自身就是本陷入感觉主义和心理主义的片面性。墨家强调心智思维,有超越感觉的特殊作用。《经上》说:“闻,耳之聪也。循所闻而意得见,心之察也。言,口之利也。循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语言的产生,凭借健全的发音器官。语言的接受,通过健全的听觉器官。把握语言的语义,依靠心智思维的辨察分析作用。

《经下》说:“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五路’’指五种感官,是五条外界信息的通路。感官获得的感性认识,是认识时间概念的条件,但感官不是认识时间概念的器官,认识时间概念的器官是“心”。一般概念“时间”,需要通过心智思维把握。

古代解剖学不发达,误认心脏(而不是大脑)是思维器官。墨家认为感性认识只能把握事物现象,即事物的面貌和外部联系,通过心智思维获得理性认识,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部联系,比感性认识更深刻、透彻。这种观点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一致。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①墨家的认识阶段论,以朴素的形式,接近于现代哲学的观点。

3.知和行

墨家根据来源和内容对知识进行分类。《经上》说:“知:闻、说、亲;名、实、合、为。”《经说上》解释说:“传授之,闻也。方不彰,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

根据来源把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类。“亲知”是认识主体,通过亲身观察得来的知识,运用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事物,从客观世界获取各种知识信息。“亲知”是直接知识,有直接性和现实性。“闻知”是认识主体,通过听觉,接受别人传授的知识信息,是间接知识。“说知”是超越时空限制,由已知推出未知的推论之知。《经下》说:“闻所不知若所知,则两知之,说在告。”“说知”的实质,是用已知前提做标准,衡量未知,未知即结论,就转化为已知。

墨家解释说,看到室外的颜色是白的,这是“亲知”。当有人告诉,室内的颜色跟室外的颜色一样,这是“闻知”。由此推知,室内的颜色是白色的,这是“说知”。“闻知”、“说知”,都属于间接知识。由于“闻知”比“亲知”增加传播媒体,出错的可能性增大,“闻知”没有“亲知”可靠。墨家强调“亲知”的重要,在认识的来源上坚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认为,实践是认识来源,但不排除间接知识的作用。凡事都亲身实践,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间接经验离不开实践。在自己是间接知识,在前人或别人是直接知识。

根据内容把知识分为“名知”、“实知”、“合知”、“为知”四类。“名知”是语词、概念的知识,如有时只知名称、概念,不知其所指。“实知”是实物,即认识对象的知识,如有时虽认识某物,却不知其名。“合知”是名知和实知的结合,知其名,又知其实。“为知”是有目的、有计划,自觉行动的知识。“名?知”相当于书本知识,“实知”相当于经验知识,“合知”相兰鳃于书本知识和经验知识的结合。“志行,为也”中的“志”,是裁志、思想、动机。“行”,即行为、实践。“为知”是知和行、脬想和行动、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即自觉实践之知。

墨家讲“名知”、“实知”、“合知”、“为知”,避免经验论和骖鳞理论两种片面性。经验论认为感性知识、经验知识是知识的唯一酒翮泉,轻视理性知识。唯理论承认理性知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亭弼识来源于感性经验。墨家认为,只有结合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灞

*"经验知识和书本知识,知其名,又知其实,才构成完全的知识。

墨家讲“为知”,针对只重视理论,不注重实践,只重视“知”,不注重“行”的空头理论家,强调有正确的知识、理论,必须用它指导行动,有自觉实践之知,才是最高类型的知识。载墨子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强调学须“以行

《经下》说:“知其所不知,说在以名取。”《经说下》解释说:“杂所知与所不知而问之,则必日:‘是所知也,是所不知池。’取去俱能之,是两知之也。”仅有“名”知,不算完全知识。必须能“以名取”、“取去俱能之”,在实际行动中会选择合乎“名知”的事物,排除不合乎“名知”的事物,才算完全知识。这类似辩证唯物论所说,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才是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

重视实践是墨家认识论的特色。儒家也讲“行”,讲实践,荀子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家说“行”,主要指道德实践活动,即人的主观道德行为,符合社会道德原则和各种礼仪规范。墨家说“为”主要指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是有意识、有计划,自觉改造世界的行动。

《经上》说:“为:存、亡、易、荡、治、化。”《经说上》解释说:“甲台,存也。病,亡也。买卖,易也。削尽,荡也。顺长,治也。蛙鹑,化也。”“存”,如制铠甲,筑城台,是救亡图存的行为。“亡”,如治病除掉病根,是把病由有变无的行为。“易”,如买进卖出,是交易的行为。“荡”,如追剿来犯之敌,扫荡寇仇的行为。“治”,如遵循庄稼生长规律耕作,是治理农事的行为。“化”,如养殖动物,是促使动物生长变化以致富的实践行为。这都是墨家关注的人类自觉实践活动。墨家列举的“为”,涉及农、牧、副、商、医、军事多种实践领域。

同类推荐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国学大师蔡元培不仅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思想,而且还撰有关于国人道德修养的丰富著述,为后人提升道德境界、加强内炼修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典读本。本书编者重拾瑰宝,文白并存,精编细选,结集成书,凝聚了他论述国人修身立德处世的全部精髓,是今天的我们思考社会人生、加强内在修养不可多得的道德范本和践行宝鉴。
  • 中国四大玉石

    中国四大玉石

    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近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玉石文化保持着及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其影响是世界上任何文化都难以比拟的,其地位在中国人心中也是不可低估的。中国玉器以其7000年的历史,与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盛誉,堪称东方艺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四大玉石》全面介绍了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四大玉石的文化故事。
热门推荐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这是一套献给孩子们的书。一如它的名字“阅读一小步·成长一大步”,在孩子们开始求知的成长旅程时,一套适合他们课外阅读的好书无疑为他们的人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宠妃

    绝世宠妃

    甚至为她放弃整个天下。只为要一个她!,她是天朝特种兵,一朝穿越,从唯唯诺诺的废柴四小姐,步步为营,处心积虑的成为当朝太子妃,她是外人眼里的狐狸精,却是他的智慧小娘子,他宠她,用尽全心去宠她
  • 熟男熟女330问

    熟男熟女330问

    《熟男熟女330问》以问答的形式,揭示了熟男熟女在情感世界的种种谜团,是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情感心理学实用书籍。书中包含大量事例的解决之道,不但让你知道为什么,更告诉你该怎么去做。
  • 这样学习最有效大全集(超值金版)

    这样学习最有效大全集(超值金版)

    当然,制定好适合自己发展的路线。这条捷径需要你开放脑袋,清除固执和偏见,让你看看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留出一个思想空间,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看他们是怎样做计划、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做作业、怎样进行课堂外的学习以及他们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方法。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虚心接纳他们的观点,本书给你一个近距离观察第一名的机会,并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这些都是你获得成功秘诀的最佳捷径
  • 老公,装斯文

    老公,装斯文

    【】【女总统的明星老公】请多多关注叶莱西火了···她没偷,没抢,没烧她们家的房子,干嘛一副仇人像····什么什么?只因为她长的太过丰满像个小三?妹的,你们家才是小三,你们全家都是小三···就在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天神级的人物从天而降···为她解围···斯斯文文···被人夸赞····老妈则是站在一边吼着,也拉稀,你要是不跟这个男人结婚,老娘这辈子的脸算是被你丢尽了····叶莱西看着戴着黑边眼镜,笑的文质彬彬的男人,恨不得杀人。谣传她是他的女人。她跟他在一起了。说话拽文,拽词。虽然是帅哥,但是,她咋看着都想要抽他。处处她都受排挤,受打压。村子里的姑娘们见了更是爱傻了这个斯文的帅哥。他就像是一枚空投的炸弹。整个村子不得安宁。他不是普通的男人,她知道。但是,当他跟她摊牌的时候。她还是汗颜了一把。感情这男人是个军火头子。黑道总裁。她遇上极品了。更甚的是,那双摘掉眼镜后的眸子.........【本文女强,男更强。】————————————————特别推荐区:【一等刁妃】夏嬷嬷(刁女斗古代众男)陈子衿,恶劣警花,阴狠毒辣。上官子衿,京城恶霸,人见人怕。两种极端性格的结合,她变成了她。宁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推荐区】【市长的强势老婆】笔下生花【邪医毒妃】墨邪尘【竹马赖青梅】夏日寒阳【嗜血狂后】三昧水忏【教授真禽授】裴歆【末世之妖孽法则】闲看风云【坏男人-别追了】邪魅书生-现代【高官老公,你太坏】暮阳初春【老公,假斯文】烟然心醉【丑女戏邪君】烟然心醉【重生之极品间谍】亦弈变【妃常猖狂】伊洛蔓【兽宠无赖娘子】伊洛蔓【上校爹地,耍流氓】蝶恋花花恋蕊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老公不要装斯文》
  • 霸情悍将

    霸情悍将

    一个是淡泊如菊的宅女,一个是沉默冷冽的商场悍将,当一部由她主笔的网络小说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时,他主动找上了她寡淡如冰的宅女与淡漠寡言的悍将之间,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爷爷辈的斗嘴打赌,让这对陌生的男女成为未婚夫妻,自此纠缠不清片段一:看多了丑陋的人性,她不相信这世上还存在着纯粹无私的爱情,或者人。直到碰到她家悍将老公,发现他无欲无求,这让她坚信的理论出现破裂迹象。不死心的她,认为现代社会不可能存在如此清心寡欲之人,便问了他一个问题:“老公,我很好奇,你这辈子,做过的最自私自利的事情是什么?”闻言,他抬起淡漠的眸子,灼热的视线紧紧锁住她,顿了几秒钟之后才坚定地说道:“你,是我一个人的……”片段二:深夜,昏暗潮湿的监狱里。。。“楚先生,有人探访,请!”狱长亲自过来,态度毕恭毕敬。“……”他正想着家中娇妻是否吃饱睡好,没有看到狱长的局促不安。监狱的大堂处。。。“他们打你了?”她蹿上前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后头还站着十几个军人“……”他摇摇头,原本寡漠的脸上咧开了一道浅浅的弧度,他家老婆来了。“嘭——”狱长被猛地一脚踹飞,只因她看到自家老公的手背上擦伤了几许。“靠!老娘的男人,也是你们能动的?”犀利的眼光冷冷扫过一众狱卒,某女爆发了。看着暴走的娇妻,他脸上的笑意逐渐放大,忽然觉得,这次坐牢,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片段三:商场里,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并肩走着。小男孩抱着一只小小的、肥肥的流氓兔,伸出小手拉住了男人的衣摆。“爹地,我要那只大兔子……”可怜兮兮的小眼神儿时不时瞄向男人。男人低头看了那小小的身子,再看看手里一米多高的流氓兔,脸上波澜不惊。伸手拍了拍小男孩的脑袋,男人将流氓兔往身后藏了藏,淡淡地说着:“别闹,这个是给妈咪的,你玩小只的就好了。”“……”小男孩无语了。难怪妈咪那么匪气十足,原来都是爹地给宠出来的……
  • 解读阎府

    解读阎府

    本书共分为沧桑阎府和魅力民俗两个部分,分别从阎锡山及其家族、阎府的主要建筑、阎府的建筑风格、阎府的雕刻艺术等方面解读阎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世女王临世

    末世女王临世

    女主白凌微,正在玩一款最新风靡的末世游戏,杀丧尸杀得正起劲,却不想,突然穿越到了昨天才熬夜看完的末世小说里,那个跟她同名同姓,却像菟丝花一样过日子,最后惨死的小萝莉身上。原女主光环,原女主的那些男人“们”,彪悍的剧情等等,都跟她完全没关系,自有金手指,还走自己的女王之路,哼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