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学与哲学一自然哲学
1.物质观
墨家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包括自然哲学、认识论和辩证法。墨家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宝贵资源,与西方和现代哲学多有相通,经过创造性的诠释和转换,在新时代能够充分体现其积极价值。
墨家有丰富的自然哲学,提出“物”(物质)、“久”(时间)、“宇”(空间)范畴,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表现为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墨家自然哲学是现代自然哲学的雏形。整个宇宙的抽象是“物”。《经说上》说:“物,达也,有实必待之名也命之。”“达名”是外延最大的普遍概念,即范畴,它同“有”(存在)、“实”(实体)的范围一样大。存在、实体,可用“物”名称呼。墨家把“物”定义为外延最大的概念,其内涵就是“实”。所有“存在”、“实体”都用它概括。这与恩格斯的“物质”概念接近。恩格斯说:“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①“物质”概念是各种实际存在事物的总和、抽象。墨家的“物”概念不是指具体实物,是对各种具体实物的抽象概括,是哲学的概念范畴。
在狭义《墨经》中“物”字出现八次,都是作为哲学范畴使用。20世纪初,列宁把“物质”定义为“客观存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②
客观实在性包括第一性和可知性。从第一性来看,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墨家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大取》说:“名,实名,实不必名。”《经说下》说:“有之实也,而后谓之。无之实也,则无谓也。”物质、实体、存在是第一性的,名、谓(概念、判断)是第二性的,前者决定后者,而不是相反。这种一元论世界观是其能动反映论认识论和辩证方法论的基础。墨子主张“以实定名”,反对“以名正实”,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从可知性来看,物质能为人所认识,可以通过感知具体的物质形态把握物质概念。墨子强调“以见知隐”,后期墨家强调理性认识,墨家强调认识的主体性,认为“物质”可以认知,坚持可知论。
古代素朴的物质本原论,往往把宇宙本原看作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如中国“五行说”,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印度顺世论以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古希腊泰勒斯以水,阿那克西美尼以气,赫拉克利特以火等为世界本原。墨家以概括万类、包罗
象的“物”、“实”为世界本原,是一种更为发达成熟的自然观和世界观。2.时空观家把时间叫‘‘久”,空间叫“宇”。《经上》说:“久,弥时也。”《经说上》解释说:“久,古今旦暮。”《经上》说:“宇,弥异所也。”《经说上》解释说:“宇,东西南北。”时间概念是一切不同具体时间形式的概括,如古今旦暮都包括在时间概滁中。具体的时间形式叫“时”,连续有差异的“时”,叫“久”,即时间概念。空间概念是一切不同具体空间形式的概括,如东西南北都包括在空间概念中。具体的空间形式叫“所”,即处所,连续有差异的“所”,叫“宇”,即空间概念。
《淮南子·齐俗训》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元代俞琰《书斋夜话》卷二说:“《尸子》则日,天地四方日宇,往古来今日宙。”“余以俯仰之间言之,地居天之中央,地之上皆天也。仰观之,则苍苍无极,地之下亦天也。俯察之,则窈窈无穷,四表皆然:是之谓宇。以既往、未来言之,则自昨前日、去年前年、十年百年、千年千古、万年万万古,浩浩无极,自明日、后日、明年、后年、十年、百年、千年、干世、万年、万万世,绵绵无穷:是之谓宙。”墨家最早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正确定义时间、空间的哲学范畴。今语“空间”、“时间”,《墨经》叫“宇久”,后来叫“宇宙”,“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合称。当代哲学把时间定义为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把空间定义为运动物质的广延性,这与墨家的时空定义一致。
.
墨家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密不可分。《经上》说:“动,或徙也。”《经下》说:“宇或徙,说在长宇久。”《经说下》解释说:“宇徙而有处,宇南宇北,在旦又在暮,宇徙久。”“动”即运动,又叫“徙”和“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必然表现为一定空间和时间。物质运动在空间上有处,即有南有北。在时间上有久,即有旦有暮。时间一定要联系空间。墨家以人走路为例,《经下》说:“行修以久,说在先后。”《经说下》也说:“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民行先后必以久也。”人走路,先走近处,后走远处。先后是时间,远近是空间。时间空间紧密相连,相对于空间而有时间,相对于时间而有空间,两者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方式,这与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不谋而合。
狭义相对论表明,物质有其空间的广延性、时间的持续性,但在不同物质体系中,空间广延的长短,时间间隔的快慢,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根据相对论的公式,尺子的长度在不同运动物质体系中不一样,会随运动速度的增加而缩短,运动速度越快,长度就变得越短。空间的广延性,随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时钟的时间间隔性,在不同物质运动体系中不一样,会随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变慢,运动速度越快,指针速度就显得越慢。时间的间隔性,随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
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提出时空曲率与引力场、质量密度的关系,证明时间、空间与物质的密切关系。爱因斯坦说:“在广义相对论中,空间和时间的学说,即运动学,已不再表现为同物理学的其余部分根本无关的了。物体的几何性状和时钟的运行都是同引力场有关的,而引力场本身却又是由物质所产生的。”①广义相对论表明,时间、空间和运动一样,都是物质的属性。墨家的时空观和相对论的时空观,都强调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墨家探讨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墨家把“有限”叫“有穷”,把“无限”叫“无穷”。《经说下》说:“久:有穷,无穷。”时间既是有限,也是无限,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经上》说:“穷,或有前不容尺也。”《经说上》解释说:“或不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空间是有穷的,也是无穷的。如麒一根尺子,量度一个具体空间,如果量度的结果,前面不够尺,叫有穷。如果一尺、一尺量下去,永远量不完,叫无穷。无穷是无数有穷的集合,无穷存在于无数有穷中。时间、空间的穷性和无穷性,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墨家的这些思想与辩证时空观吻合。在辩证时空观看来,时间和空间,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统一。无限包含有限,无限由有限构成。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把具体的有限时间和空含于自身,离开个别有限时间和空间,时空无限性就不存恩格斯说:“无限纯粹是由有限组成的,这已经是矛盾,可事情就是这样。”①有限包含无限,体现无限。任何具体确定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界限,由于事物运动转化的本性,有限的界限不断被打破、否定,趋于无限。有限是局部,是无的环节。无限是全体,是有限的趋势。有限是有条件、暂时相对的,无限是无条件、永恒和绝对的。有限和无限,互相排斥,互相贯通。墨家的时空观,以朴素的形式,接近现代的见解。二认识论
1.名和实
认识论是墨家哲学的重心,从墨子经验论,发展到后期墨家感性和理性并重。针对孔子“以名正实”的“正名论”,墨子提出“以实定名”。《贵义》载墨子说:“今瞽不知黑白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取”,是选取。盲人不能区别、选取白黑实物,不是不知道黑白的语词。名由实决定,根据实理解名,关于名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这一“实先名后”的思想,肯定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将外部世界看作独立存在,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
墨子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是非真假的标准。言论必须有衡量标准,才能区分是非真假,衡量标准是“三表”。《非命上》说:“何谓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百姓人民之利。”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是把前人间接经验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是以人民群众现实直接经验作为认识来源和检验标准。“发以为刑政,观其中百姓人民之利”,是把认识贯彻于政治实践,观察实际应用效果,以此为检验标准。
墨子把人们的直接和间接经验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有开拓意义,是杰出的经验论认识论,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墨子认识论的弊端是片面夸大感觉经验的作用,没有把感性和理性、经验和理论全面结合,以至于以史书的错误记载为根据论证“鬼神存在”。
2.认识过程
后期墨家继承墨子认识论重视经验和效果的传统,克服墨子偏重经验的弊端,建立感性和理性并重的认识论。《墨经》讨论认识能力、活动和过程,有以下相连的几条:
《经上》说:“知,材也。”《经说上》解释说:“知也者,所以知也,而不必知。若明。”
《经上》说:“虑,求也。”《经说上》解释说:“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
《经上》说:“知,接也。”《经说上》解释说:“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若见。”
《经上》说:“知,明也。”《经说上》解释说:“知也者,以其知论物而其知之也着,若明。”
“知,材也”的“知”,指认识能力,是认识事物、获取知的生理条件。“以其知有求”、“以其知过物”、“以其知论物”中的“知”,都指认识能力,包括感觉和思维能力,整个认识能力。
感性认识的特征,是接触外界,以认识能力与事物相过相交往,反映事物的面貌。如人用眼睛看见事物。理性认识的征,是清楚明白,以认识能力分析、整理事物,把握本质、律,得到深切著明的认识,就像用眼睛看明白事物。
为了说明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墨家用“知’’下加“心,”。造新字的办法,表示理性认识的特点,显示墨家区分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苦心。 的本质,陷入唯心主义。德国哲学家、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强 调哲学必须“面向事物本身”,将“现象”作为哲学的起点,有合理性,但他否认本质存在于现象背后,认为现象自身就是本陷入感觉主义和心理主义的片面性。墨家强调心智思维,有超越感觉的特殊作用。《经上》说:“闻,耳之聪也。循所闻而意得见,心之察也。言,口之利也。循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语言的产生,凭借健全的发音器官。语言的接受,通过健全的听觉器官。把握语言的语义,依靠心智思维的辨察分析作用。
《经下》说:“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五路’’指五种感官,是五条外界信息的通路。感官获得的感性认识,是认识时间概念的条件,但感官不是认识时间概念的器官,认识时间概念的器官是“心”。一般概念“时间”,需要通过心智思维把握。
古代解剖学不发达,误认心脏(而不是大脑)是思维器官。墨家认为感性认识只能把握事物现象,即事物的面貌和外部联系,通过心智思维获得理性认识,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部联系,比感性认识更深刻、透彻。这种观点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一致。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①墨家的认识阶段论,以朴素的形式,接近于现代哲学的观点。
3.知和行
墨家根据来源和内容对知识进行分类。《经上》说:“知:闻、说、亲;名、实、合、为。”《经说上》解释说:“传授之,闻也。方不彰,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
根据来源把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类。“亲知”是认识主体,通过亲身观察得来的知识,运用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事物,从客观世界获取各种知识信息。“亲知”是直接知识,有直接性和现实性。“闻知”是认识主体,通过听觉,接受别人传授的知识信息,是间接知识。“说知”是超越时空限制,由已知推出未知的推论之知。《经下》说:“闻所不知若所知,则两知之,说在告。”“说知”的实质,是用已知前提做标准,衡量未知,未知即结论,就转化为已知。
墨家解释说,看到室外的颜色是白的,这是“亲知”。当有人告诉,室内的颜色跟室外的颜色一样,这是“闻知”。由此推知,室内的颜色是白色的,这是“说知”。“闻知”、“说知”,都属于间接知识。由于“闻知”比“亲知”增加传播媒体,出错的可能性增大,“闻知”没有“亲知”可靠。墨家强调“亲知”的重要,在认识的来源上坚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认为,实践是认识来源,但不排除间接知识的作用。凡事都亲身实践,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间接经验离不开实践。在自己是间接知识,在前人或别人是直接知识。
根据内容把知识分为“名知”、“实知”、“合知”、“为知”四类。“名知”是语词、概念的知识,如有时只知名称、概念,不知其所指。“实知”是实物,即认识对象的知识,如有时虽认识某物,却不知其名。“合知”是名知和实知的结合,知其名,又知其实。“为知”是有目的、有计划,自觉行动的知识。“名?知”相当于书本知识,“实知”相当于经验知识,“合知”相兰鳃于书本知识和经验知识的结合。“志行,为也”中的“志”,是裁志、思想、动机。“行”,即行为、实践。“为知”是知和行、脬想和行动、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即自觉实践之知。
”
墨家讲“名知”、“实知”、“合知”、“为知”,避免经验论和骖鳞理论两种片面性。经验论认为感性知识、经验知识是知识的唯一酒翮泉,轻视理性知识。唯理论承认理性知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亭弼识来源于感性经验。墨家认为,只有结合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灞
≤
*"经验知识和书本知识,知其名,又知其实,才构成完全的知识。
墨家讲“为知”,针对只重视理论,不注重实践,只重视“知”,不注重“行”的空头理论家,强调有正确的知识、理论,必须用它指导行动,有自觉实践之知,才是最高类型的知识。载墨子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强调学须“以行
《经下》说:“知其所不知,说在以名取。”《经说下》解释说:“杂所知与所不知而问之,则必日:‘是所知也,是所不知池。’取去俱能之,是两知之也。”仅有“名”知,不算完全知识。必须能“以名取”、“取去俱能之”,在实际行动中会选择合乎“名知”的事物,排除不合乎“名知”的事物,才算完全知识。这类似辩证唯物论所说,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才是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
重视实践是墨家认识论的特色。儒家也讲“行”,讲实践,荀子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家说“行”,主要指道德实践活动,即人的主观道德行为,符合社会道德原则和各种礼仪规范。墨家说“为”主要指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是有意识、有计划,自觉改造世界的行动。
《经上》说:“为:存、亡、易、荡、治、化。”《经说上》解释说:“甲台,存也。病,亡也。买卖,易也。削尽,荡也。顺长,治也。蛙鹑,化也。”“存”,如制铠甲,筑城台,是救亡图存的行为。“亡”,如治病除掉病根,是把病由有变无的行为。“易”,如买进卖出,是交易的行为。“荡”,如追剿来犯之敌,扫荡寇仇的行为。“治”,如遵循庄稼生长规律耕作,是治理农事的行为。“化”,如养殖动物,是促使动物生长变化以致富的实践行为。这都是墨家关注的人类自觉实践活动。墨家列举的“为”,涉及农、牧、副、商、医、军事多种实践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