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700000004

第4章 迪安·阿伯斯 美利坚的破碎之花

是什么让她放弃了奢华的生活,成为一名独立摄影师。

作为美国先锋摄影的代表人物她又曾经历过怎样的人生蜕变。

鼎盛时却匆匆从著名的《哈泼》杂志时尚摄影小组退出转而拍摄被公众斥责的黑暗题材。

从富裕的犹太家庭里走出的娇娇女为何在她四十八岁时便以自杀结束了她短暂却璀璨的人生。

一朵迟来却又早早谢掉的破碎之花——迪安·阿伯斯。

是什么让她放弃了奢华的生活,成为一名独立摄影师。

作为美国先锋摄影的代表人物她又曾经历过怎样的人生蜕变。

鼎盛时却匆匆从著名的《哈泼》杂志时尚摄影小组退出转而拍摄被公众斥责的黑暗题材。

从富裕的犹太家庭里走出的娇娇女为何在她四十八岁时便以自杀结束了她短暂却璀璨的人生。

一朵迟来却又早早谢掉的破碎之花——迪安·阿伯斯。

1.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白雪公主

谁说作家的后代必定就是文人,商人的后代必定就是富贾。她出身在一个非常富裕的犹太家庭,在她出生之前她的父母就已经生下了一个哥哥,在她出生之后又生下了一个妹妹,她的哥哥就是日后著名的美国桂冠诗人兼评论家霍华德·内梅诺夫。

也许是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又有一个卓有才华的大哥,迪安从小就养成了敏感易动的个性和对艺术天生的领悟力。由于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们兄妹三人从小就分别由三个不同的保姆照顾。可以说,迪安·阿伯斯就是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小女孩。从小似乎就生活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只要是她想得到的东西,父母都会满足她的要求。

没有忧虑感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种无法想象的幸福,而对于一个生性敏感的女孩来说,却是另一回事。幸或不幸都只是冷暖自知的贴己感受。

迪安的父亲朱内·内梅诺夫是一位勤劳的俄罗斯移民,而母亲则是一个皮草商人的女儿。两人结婚后,朱内就一直经营着妻子娘家RUSSEK的家族皮草生意,直到二人离婚了这种合作的关系仍然没有终止。

他从一家小店铺做起,然后扩大到在第五大道上开起了百货公司。在服装方面朱内似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他凭着一种神秘的直觉就能预测到纽约下一季时装的风向标将指向哪里。无疑他也是少有对女性服饰感兴趣且颇具天赋的男子之一。

也正是凭着这份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勤勉克己的精神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工作也日益繁忙了起来。日积月累的财富让他们一家人都住到了位于中央公园西的高级住宅社区。应该说这是一个人人称羡的小家庭——富裕、幸福、安稳。

2.生命就是那无数次的巧合,关于幸福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生命就是无数次的巧合,童年时那瞬间永远的片刻成了日后迪安一直思考着的人生问题。如果不是那次上学路上的巧遇,她也许永远也不会成为现在的迪安·阿伯斯。

成年以后的迪安回忆过往时总是说道:“孩提时总让我感到痛苦的事便是——我从来就不曾遭遇困境。我被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所包围,我所感受到的一切也都充满了不真实。”就是在这种半飘浮的状态下,她度过了她的童年时光。

直到一天她在放学路上第一次看到了面目恐怖的畸形人,这是一张几乎不可能是上帝造出来的脸。他的身体扭曲着,用着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行走着。她看到所有的路人都对他避之不及,仿佛那就是一座饱含瘟疫的堡垒。而她却被那人一下子吸引住了。这来自生活的真实灰暗震撼住了这个年幼的女童,纽约的冬天是异常寒冷的,她却像失了魂似的跟了那人半条街。

一种奇异的悲伤感漫溢了她幼小的心灵:这才是生活,上帝创造的真实世界。

在她以后大半生的时间里,她都是在这种跟踪追逐的生活中度过的。她曾为了拍一个犹太巨人,用连续十年的时间一直跟踪他,观察他的生活、他的世界。也许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她对那个畸形异化了的世界的着迷。这并不像一般人所谓的哗众取宠,以别人的痛苦为自己成就的砖石。她恰恰是怀着一种悲悯的大情怀,她的照片从来就没有一张即兴之作。她认为拍摄不仅是捕捉那动人的瞬间,更应该反映摄影师对生活的理解。当你真正理解了你所拍摄的人物,你才能够真正理解那个画中的世界。

如果以《哈泼》杂志为界,她之前的照片几乎都是一种迎合大众审美需求的商业产物。它满足了人们对“美”的、“不真实”的肯定。而之后的作品,几乎就是对真实生活的放大和对上层审美情趣的一种颠覆。所以,在最初的几年展出她的作品时总会遇上种种的麻烦,而多年之后,她正是凭借她难能可贵的勇气让人们正视了我们生活的不幸。她的独到之处也正在于那份对自我和真实摄影的坚持。

迪安·阿伯斯的艺术就是一种反动的艺术,就是对上流审美情趣的一种反对,对所有约定俗成的一种反动。这就是她让那些时髦的时尚的美的东西统统滚蛋的方式。

——苏珊·桑塔格

走在路上你是否会发现这样的情景经常出现,当一个路人经过我们身边,我们总是会不经意地注意到他们的缺点或者有缺陷的部分,其实这只是人对靠拢真实有着本能的天性。而我们为了回避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便创造出了另一套“伪装”。一个符合世界标准的正常人形象——这就是我们向这个世界发出的信息。我们用一种特定的方式让别人来认识这个我们制造出来的“自我”。换言之,就像迪安·阿伯斯自己说的:人常常要装出一副正常的样子让别人去理解,而别人却总是会发现你不正常的一面。

在《哈泼》杂志工作的时间里,迪安·阿伯斯夫妇几乎可以说得上如鱼得水。名和利都有了,又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这两个子女也不负家学,最终一个成了摄影师,另一个成了著名的艺术总监)。可整日与编辑、化妆师、顶级模特打交道的生活使迪安越来越感到生活的虚空。如果说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在迪安还没有当摄影师时是一种隐秘的个人爱好,在她毅然抛家弃业之后选择独立摄影时,这种爱好就变成了一种对生命真实的独立思考。

在孩子时她就一直以跟踪畸形人,观察他们生活为乐,成年以后她更是花大量的时间和他们约会交谈。观察她的作品你会发现没有一张是出自意外的瞬间,都是有着充分准备和交流之后的作品。她总是花大量的时间和他们达成信任,然后才开始创造她的作品。摄影本身也就成了一种行为艺术。而对摄影对象的关注也已经透过了影像而直视到他们的内心和一个生命本体应该留下的痕迹。

3.“你无法脱出自己的皮肤进入别人的身体,而别人的悲剧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你的。”

十三岁那年她遇见了她未来的丈夫艾伦·阿伯斯,当时他还是她父母百货公司广告部的一名小职员。原本这两个人是不太门当户对的一对儿,可因为迪安的坚持,加之两人长期的共同努力,在迪安十八岁时经过父母的严格考查,她终于还是获准嫁给了艾伦·阿伯斯。随后她和夫君一起组成了一个时尚摄影小组,在那个时装摄影盛行的年代里他们一直都是一对被众人称道的夫妻拍档。定期的,他们会为《君子》《哈泼》等著名时尚杂志提供照片。而在她三十五岁那年她不仅和丈夫结束了长达十七年的婚姻生活,也毅然退出商业摄影,开始了她的独立摄影创作生涯。

三十五岁也许对一个女人来说并不是个急于转变的好年纪,可迪安还是勇敢地作出了选择。与其说这是她对她未来摄影方向的选择还不如说是对她未来生活的一种选择。就在她辞职的同一年她和丈夫结束了他们的漫长婚约。他们的结合使她成了一个真正的女人,而他们的分离也促成了她独立摄影师的职业生涯。

迪安本人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外表总给人一种消瘦、柔弱的感觉。这不仅仅是源自她从小优越的生活造就的小姐样貌,更多的原因或称之为痛苦的是长期折磨她的抑郁症和久治不愈的肝炎。身体上的疾病加之精神不济,总让她对苦痛体会得比一般人更深。

艾伦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常常陪伴他,也因为性格原因他们很少进行长谈。她曾对他谈起过她的特殊朋友,艾伦也许试图阻止过她与他们交往。他不能理解,甚至认为这样怪异的人群对已经不太健康的妻子来说更是有害而无益。可妻子认为这是对她人生的禁锢,艾伦不能理解一个已经结婚多年的女人怎么还会突然做出如此多的荒唐举动。

也许悲剧的根源只是他并没有更多地了解这个貌似成熟的女孩,一个女人过于年少时的婚姻既源于爱情,而更多的恐怕还有对原有家庭的逃避。家庭也许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安稳的摇篮,而对一个想远走高飞,对一切都还保有幻想的女孩儿来说则是一种隐性的束缚。也许多年来,那个可怜的男人始终没有明白他的婚姻为何如此脆弱。他用他的责任心,一个男人的担当让妻子衣食无忧并且生活富足为何还是没有让她的心留下来。两个人累了,于是分道扬镳。

也许对于艺术家来说,易感的心灵是个灵感容易滋生的温床。而对于一个已婚女人来说,却意味着对她生活更多的考验。艾伦是个好脾气的男人,可他也不能忍受妻子越来越怪异的举动。更何况在事业如日中天的当口,妻子抛下工作室却不是待在家里,而是忙着和那些畸形人约会,要不就是参加变性人的聚会。来自外界的不好舆论越来越多,而更多切肤的痛苦是来自独守空房和没完没了的担心猜忌。

应该说婚姻的破裂是迪安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选择,或说是一次自我意识的猛然苏醒。就像结婚时那样少有的平静一般。离婚并没有让她觉得不幸,一开始,她找不到那种可以自持的方式,甚至说话的态度。而那种特立独行的气质她却从她的那些特殊朋友身上找到了。她称他们为生活的“贵族”。

在她的理解中上帝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不幸,那些先天完好的人每天都在等待那个“生活的不幸”突然“到访”。等待,等待。人总是在被选择当中消磨掉了他的生命。而那些外表畸形的人,那些先天就有些缺陷的人。实际上,上帝却是对他们无比的厚待,他们不用等待那个意外的灾难到来。他们已经“完整”了整个的生命,所以他们可以称之为人类中的“贵族”。

而她的一生,似乎都太尽如人意了。尽管她一直不断地接近她的“贵族”们,她整日与他们相处,她用整个生命去理解他们。可她毕竟不能变成他们,正如他们虽然称她为“同类”,可他人生命的印记却不能透过人与人相交的诚恳成为她继续活下去的力量。也许她把这一切都认识得太深了,也许她绝望了。这种始终无法达到理解的失落感最终葬送了她,或者让她终于可以真正地休息下来,不必再为无法安眠而烦恼。

而她留给我们的烦恼呢?却是永远也无法让一个死去的人再回到我们的身边。一个天才女人就这样离开了。

同类推荐
  • 第一贪官:和珅

    第一贪官:和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一贪官:和珅》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和珅的一生。
  •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与三代君王打交道颇费心机,有时奴颜媚骨,有时抗旨犯上,有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为对方是一言九鼎的皇上。封建社会,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落入昏君或无能之帝的手中,很多人就要遭殃。曾国藩所侍奉的三代君王虽不是昏君,却是无能之帝,事实上皇上可以无能,但是他却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无能。曾国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三代君王打交道的!本书叙述了曾国藩的50年官场生涯。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人格大师:康德

    人格大师:康德

    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人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热门推荐
  • 狡黠佣人小娇妻

    狡黠佣人小娇妻

    结婚当天她住进了他的半山别墅,可他却带了两个妖冶的女人“共度良宵”她看不上他,他亦如是。虽然每天活得太煎熬,但总有一幕幕啼笑皆非的闹剧上演,他被气得七窍生烟,她却享受着报复般的快乐。
  • 快捷粥品

    快捷粥品

    本书精选粥品的10种技法及100种营养功效知识,附以做粥品的100种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粥品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做出郁香味美的各式粥品来。
  • 校怨

    校怨

    今天你欺凌她了,夜幕降临时她在日记本里漫漫记录下了你所犯的一切罪孽,熄灯了,你怕吗?有人站在阴郁的走廊里用阴森的目光盯着你,她穿着校服站在走廊上发出“滋滋”声,越来越快越来越频繁,只有欺负她的人才能听到这种声音。
  • 闺门春事

    闺门春事

    相公要自选的,婆家要和谐的,美好将来是要可以期待的。所以,唐玫穿越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自己从已婚变成独身……PS:书名活泼了些,其实是很正经的轻宅斗励志文。新书《家欢》已开,求收藏求推荐!
  •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吹捧中国模式,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然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悠悠然,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则“吹捧”就变为了“捧杀”。中国拒绝“捧杀”。中国唯有拒绝“捧杀”,潜心内修,摆脱种种脆弱,方可成就真正的大国。这也理应是大势所趋。
  •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萃取了培根一生著述的精华,内容包括培根对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从“论真理”、“论死亡”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情于哲学的培根。从“论权位”、“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涪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狡猾”、“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本书是作者的杂文作品集。一、戏的梦二、书的梦三、画的梦四、石子——病期琐事五、乡里旧闻等
  • 小锅饭

    小锅饭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华胥引

    华胥引

    若用生命换一个过往完美的幻境,你可否答应?或许你会摇头,但她们应了。在这个发生在乱世的故事里,卫国公主以身殉国,依靠鲛珠死而复生。当她弹起华胥调,便生死人肉白骨,探入梦境与回忆。以命易梦轻叹悲欢离合一场戏,黄梁之后,尚剩几何?而她与亡她国家的陈国世子一次一次于幻境中相遇,身份两重,缘也两重。对他们而言,世界的倾塌只需要那么轻轻一句话,无奈痛苦的现实,难以承受的痛,不如只求在梦中得到一个圆满。
  • 王爷的双面王妃

    王爷的双面王妃

    她,最善易容,其技已出神入化。嫁入王府三年,她只见过自己的夫君三次面。在每年王府庆典之时,她高坐于他的身侧,却从未得到他一眼的注视。平凡如她,竟让他“忘”了自己还有一位王妃!然,没有人知晓,在她褪下那层面具之后,竟是怎样的倾城绝色!她带着“目的”嫁进王府,三年时间,就在她以为她的目的即将达到,而她也终于可以离开这里时——一次偶然的意外,竟让他看见了面具之下的她!从此,一切开始脱轨。。。除了大婚那夜,三年间不曾踏进她屋子的他,突然开始频繁造访,并美其名曰:本王只是略尽夫君之责!他说:“爱妃有一张让人平凡忽忘的脸孔,却为何有一双璨若珍珠的明眸呢?”那般慵懒闲适,却暗含锋芒。她说:“多谢王爷称赞!妾身明眸再美,也比上王爷那天生比女子还美的桃花翦眼。”那般乖巧柔顺,却是明褒暗贬。恩怨情仇,国仇家恨,一夕之间,瞬息万变。在她的计划即将成功之时,她的仇人——那个杀害她全家的仇人,却是被她的夫君所救!这一切,来的突然而震憾!她毅然离开王府,却不成想,心中早已有了牵挂。但是牵挂越多,仇恨越深!她把所有的仇恨,皆转自到他的身上!发誓,不杀了他,难以瞑目!——————————————————————————文文自己的完结文:《嫂嫂,你怀的宝宝是我的!》这是文文的家:http://m.pgsk.com/wrxlty(里面记录着文文对写文,对生活,对感情的一些感受,有兴趣的亲们可以过去看看。(*^__^*)...)这是文文在潇湘的空间,亲们有空也可以去逛逛哦!http://m.pgsk.com/1368045————————推荐文文:《英雄难过囧女关》甜味白开水《滥情公爵虐情妃》莫離莫棄《魅惑黑道狼君》风之孤鸿《娘子,你别太嚣张》夜初《蛮妻休夫》玲珑天心《护士王妃》花花非公子《灰姑娘的天价宝宝》潇湘小笔推荐一部很喜欢的文:《侍宴女》转身文文的Q:931687945(敲门砖:女主的名字)推荐新文:新文《麻辣俏红娘》,各位多多支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