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500000012

第12章 西晋:国家观念的弱化及骈散的杂陈(2)

问题就出在这。以卑鄙、杀戮夺取政权,倒也无碍大防,只不过从一姓转到另一姓罢了;但是,一旦整个社会都毫无操守、气节,只知随波逐流,全然不以国家为念,最终丧失的还是国家。也正因为毫无操守,也正因为武帝的纵容,甚至推波助澜,西晋时的侈靡之风一时间甚嚣尘上。士人唯一的底线,只是一家私人的利益。后人每每神往的魏晋风流的外衣下是奢侈、放纵、聚敛无度和“特无操守”。这一点,有集中、精要的论述。当时的清流名士,要么“一食万钱,犹云无可下箸处”(何劭),“穷滋极珍”(夏侯湛),要么“占官三更稻田”,以“蓄积取讥”(裴秀、山涛),要么“聚敛积实”(庾敳),被温峤弹劾。吕思勉先生也曾深刻地概括过名士的忌刻与徼利。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四十九曾批评:“潘岳、石崇附贾谧,望尘而拜,不待言矣。而刘琨、陆机亦皆附谧,在二十四友之数。赵王伦之篡,乐广素号玄虚,乃奉玺绶劝进,而琨则为伦所信用,晋少贞臣如此。”这中间最典型的就是“一时谈宗”、“希心玄远”的王衍。在太子司马遹被贾南风废后,身为岳父的王衍怕惹火烧身,全然不顾姻亲情意,竟上表惠帝,请求女儿离婚。对司马遹委托上达圣听的述状,王衍竟隐匿不报,太子也终遭杀害。赵王伦篡位后,又佯狂斫婢,以求自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睹中国之乱,便谋划“狡兔三窟”之计。被石勒俘虏后,又反过来劝石勒称帝,然而终不免排墙之祸(被推倒的墙活活压死)。其口中雌黄、再三反复,毫无一丝操守、气节可言。难怪一介武夫石勒对此也极为不满:“破坏天下,正是君罪。”这就是后人每每欣赏、视之若神仙的雅尚玄远、颓然渊放、宅心事外的一流名士。他们的注意力早已转向了一己家族的兴衰,转向了利禄名位的争夺,国家利益可全然不顾。无怪乎罗宗强先生深为慨叹“入世之深,机心之重,亦莫过于晋人”。这的确称得上是“悠悠风尘,皆奔竞之士”,《晋纪总论》所言不虚!

西晋末年刘琨与祖逖的境遇更说明了问题的实质。永嘉元年(307),受当时执政的东海王司马越的派遣,三十五岁的刘琨被任命为并州刺史。这种任命,实际上是王衍谋求“三窟”的结果。这一时节,士人已纷纷抽身南行。刘琨并州之行无疑是一种悲壮之旅。永嘉四年(310),洛阳处在石勒等的包围之中,司马越决定放弃洛阳,向东南撤退。永嘉五年(311),途中司马越忧惧病死,王衍率领军队在宁平城被石勒追及,“勒以骑围而射之,相践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西晋的主力军全部被消灭。司马越自救不暇,那司马睿呢?“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因观禊事而先显示上国威仪,以威服吴地高门;同时“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就是说,司马睿的当务之急是安抚江南士众,建立基业,并不以中原为念,这也是史臣所说的“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中间最大的支持,只是毫无实权的晋愍帝给刘琨名义上的虚号而已。势单力薄的刘琨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但此时已无退路,在东平一役,“一军皆没”的情况下,刘琨只得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这一年,司马睿在江南称制,即建武元年(317)。后来在王敦密使的授意下,奋力危邦、苦心孤诣地支撑十余年的刘琨被杀害,可为一声浩叹!同一时节,在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作战的祖逖,也受到了类似的牵制,“会朝廷将遣戴若思为都督”,又听到王敦叛乱将作的消息(王敦在322年起兵叛乱),致使“感激发病”而亡。于是,就出现这样的一幅画面:当过江士人感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时,王导煍然变色,“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言辞是何等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然而,也正是这时,西晋末年慷慨为国、击楫中流的刘琨、祖逖,却几乎同时丧命:一个惨遭杀害后也没得到承认;一个被派人侵夺其权,致其忧愤而死——这又称得上怎样的“戮力神州”呢?!历史的事实是,终元帝、王导之世,都没能组织过一次北伐。当壮烈、忠心被视作灰尘,可以轻轻抹去时,谁还愿意为国效力呢!

刘琨死后的第二年(319),卢谌、温峤上表陈理刘琨冤情,朝廷才下诏吊祭。感激于刘琨的慷慨、忠义节操,卢谌“每谓诸子曰:‘吾身没之后,但称晋司空从事中郎尔。’”从纵的历史进程看,汉末党锢之祸疏离了士人对政权的依赖;魏晋之际,“(阮)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以为常”,遭世多故,阮籍尚且如此,遑论他人。这时的士人,多依违于曹氏、司马氏之间,更谈不上什么节操、耿介。魏晋士人心怀天下的雄心抱负,进一步受到消弱;至少,国家的观念弱化了,忠的思想更不要了——这不能不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东晋初年,“五马渡江”,家国观念虽一度有所张扬;然而,刘琨的“负杖行吟诗,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只不过如一片瓦石,投入沉寂的大海,已激不起丝毫的波澜;剩下的,只是一己的门户私念。这不免正如李陵《答苏武书》所言:“陵虽孤恩,汉亦负德”。而东晋南朝三百年间,战火纷飞,局势动荡不已,爱国诗文无觅,也不能不由此探求根源;甚至三百年间的政治格局、思想观念的变迁,亦可由此推求。最重要的,国家观念的弱化便是文字创作中社会内涵的割弃。

$第二节 文学观念的重要转变

如果说,建安时期,“约作于建安后期,黄初三年(222)尚有增补的”《典论?论文》中“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及《与王朗书》“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代表着建安时期文学进取观念的主流;那么,近八十年后,陆机的《文赋》无疑能代表着西晋文学思潮的重要转向。

一如陆机本人所言,《文赋》的核心观念(或写作的宗旨)就是解决行文中“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因“放言遣辞,良多变矣”而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论作文之利害”。为此在开篇,陆机就鲜明地点出倾心“盛藻”。下文中积累、构思、表现三个阶段中,陆机都是围绕如何表达“盛藻”而展开的:一,积累阶段,“颐情志于《典》、《坟》”,“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即熟读《典》、《坟》,采摘“丽藻”,为己所用。二,构思阶段,上下纵横驰骋,“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割舍陈词,力求能独出机杼,也即是下文所说的“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三,行文阶段,“辞程才以效伎”,以才气来运思、遣辞,进而达到“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的效果。特别地,要注意言辞的表达:“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朴而辞轻。或袭故而弥新,或沿浊而更清。或览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种种手段,不一而足。要之,文章“尚巧”、“贵妍”,要“言拙喻巧”,“袭故弥新”。显然,作者所重的,只是行文、遣辞等技术操作层面,至于文章的社会功用,只是在文末略微点出,“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还保留了一点儒家教化的尾巴。就是说,汉代定型的“诗骚”(或称“风雅”)传统,以及建安篇籍“不朽”、经国的观念,在这种追求“盛藻”的背景下,被有意地淡化、或淡出。这种情形在陆云《与兄平原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这些书信中间,陆云与陆机商讨的着眼点和重心都是在谋篇行文方面,如“云作虽时有一佳语,见兄作,又欲成贫俭家,无缘当致兄此谦辞。又云亦复不以苟自退耳,然意故复谓之微多,‘民不辍叹’一句,谓可省”,“《文赋》甚有辞,绮语颇多,文适多体,便欲不清。不审兄呼尔不?《咏德颂》甚复尽美,省之恻然。《扇赋》腹中愈首尾,发头一而不快,言‘乌云龙见’,如有不体。《感逝赋》愈前,恐故当小不?然一至不复灭。《漏赋》可谓清工。”等,思想方面则几乎不提。要知道,陆机正是以“伏膺儒术,非礼不动”而著称,这样人尚且如此,遑论他人!这也正说明了国家观念、社会责任承担的弱化(见上论)。

陆机重视辞藻、行文等技术操作层面的观念并非独逆众俗,而是整个社会氛围下的产物。成公绥《天地赋?序》就说:“赋者,贵能分赋物理,敷演无方。”又说:“岂独以至丽无文,难以辞赞。”而作此赋。本来,《汉书?艺文志》载“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士风”,汉赋是为铺张扬厉、润色宏业而存在;但这里,成公绥已倾向于辞藻描述,即“分赋物理,敷演无方”,润色宏业不再提了。这一点,皇甫谧的《三都赋?序》走得更远一些,“引而申之,故文必极美;触类而长之,故辞必华丽。然则美丽之文,赋作也”,竟直接宣称赋作是“美丽之文”。而夏侯湛在《张平子碑》中,也明显倾向于赞誉张衡“造事属辞,因物兴!情下笔流藻,潜思发义,文无择辞,言必华丽,自著文之士,未有如先生之善选言者也”。张辅《名士优劣论》中在论司马迁、班固优劣时,以“故述辩士则辞藻华靡”,作为一个重要的理由来说明司马迁为良史;傅玄则以“述事务则谨辞章而略事实”来贬说班固;泰始十年(274),陈寿《表上诸葛氏集》中“论者或怪亮文采不艳”而加以排斥——这都不能不说明辞藻在时人心目中的地位。

当然,这也不是说时人都倾赏辞藻,忽视诗教,傅玄、挚虞等都是例证,只不过,这类人不甚多罢了。傅玄特别重视儒家诗教,甚至以此为标准评价刘向、刘歆:“(刘)向才学俗而志忠,(刘)歆才学通而行邪。《诗》之雅颂,《书》之典谟,文质足以相副,翫之若近,寻之若远,陈之若肆,研之若隐。浩浩乎其文章之渊府也。”在《连珠》体的论说中,也说“其文体辞丽而言约,不指说事情,必假喻以达其旨,而贤者微悟,合于古诗劝兴之义”。当然,这与傅玄始终保持正统儒家的风范有关,他曾明言:“夫儒学者,王教之首也。尊其道,贵其业,重其选,犹恐化之不崇;忽而不以为急,臣惧日有陵迟而不觉也。”“尊儒尚学,贵农贱商,此皆事业之要务也”不过,其所青睐的“七体”典范,却多是重视辞藻的篇章:“若《七依》之卓轹一致,《七辨》之缠绵精巧,《七启》之奔逸壮丽,《七释》之精密闲理,亦近代之所希也。”这大概是时风所至,也在所难免了。另一评论家挚虞《文章流别论》中也标举过这种儒家诗教:

赋者,敷陈之称,古诗之流也。古之作诗者,发乎情,止乎礼义。情之发,因辞以形之,礼义之旨,须事以明之,故有赋焉。所以假象尽辞,敷陈其志。前世为赋者,有孙卿、屈原,尚颇有古诗之义,至宋玉则多淫浮之病矣。《楚辞》之赋,赋之善者也,故扬子称赋莫深于《离骚》。贾谊之作,则屈原俦也。

挚虞对历代赋作的评价,基本上袭用班固《汉书?艺文志》、扬雄的观点,汉代赋家只赞颂了贾谊,“屈原俦也”,即“颇有古诗之义”,说白了,就是“发乎情,止乎礼义”,“ 敷陈其志”。并且,对“辞人之赋”、“ 古诗之赋”也进行了区别,认为辞人之赋“事形为本”,征事状物,意在逞博斗艳,而产生了“言当而辞无常”、“ 丽靡过美”的弊病。至于古诗之赋,“以情义为主”,阐发情志,“言省而文有例”,则是值得效法和肯定。一句话,淫辞充溢的辞人之赋“背大体而害政教”。这种严格以儒家诗教来规范、审视赋的创作,在“文”日益受到重视的社会氛围下,不能不说是赋作观念的一种倒退。

重视辞藻,从魏晋时人们对《楚辞》的评价中也能看出。详论见《拟遗迹于成轨,咏新曲于故声》一节。

第三节 西晋:博闻强记的推崇

晋武帝并不重视文学,这与魏武三祖正好形成鲜明的反差——在封建时代,此恐怕是影响晋文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晋虽不文”的一个潜台词。这期间,张华的上升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只是出于对博学的尊重,以及抑制贾后(贾南风)势力的需要,张华才委以重任。所谓的贾谧“二十四友”也只是一个暂时的松散的政治团体,并非是以文会友;而历史上名声甚高的金谷园聚会也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姜书阁先生说:“骈文在汉、魏之际已经形成,到魏、晋之际,几乎所有的文人、学者,无论写什么文章,都无不以骈体行之。”这就未免有点宽泛,如陆机的《演连珠》的确是成熟的骈文;但陆机、陆云两人间的书信往来,却完全是散体,甚至不避口语、俚俗。重要的是,作为骈文的一个重要的成分——用典的情况,似乎还需要仔细梳理材料,才能辩明一些具体情况。

显然,用典的多少、技巧与作者的知识储备有很大关系;这一时期,确实对博闻强记比较推崇:其炫博逞才的集大成作品,无疑首推张华《博物志》,“造《博物志》四百卷”。(王嘉《拾遗记》卷九)这诚然遭到晋武帝以“仲尼删《诗》、《书》,不及鬼神幽昧之事,以言怪、力、乱、神”,今却“惊所未闻,异所未见”,而要求“删剪”; 但“删剪”后,“帝常以《博物志》十卷置于函中,暇日览焉”。武帝显然是出自对博学的推崇才这样做的。这一时期的人也多以博学著称:

傅玄“少孤贫,博学善属文”;

何劭“博学,善属文,陈说近代事,若指诸掌”;

羊祜“及长,博学能属文”;

裴秀“博学强记,无文不该”;

司马繇“有威望,博学多才”;

荀“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同传荀勖“既长,遂博学,达于从政”;荀绰“博学有才能,撰《晋后书》十五篇,传于世”;

李憙“少有高行,博学研精”;

华恒“博学以清素为称。死之日,家无余财,唯有书数百卷”;

庾纯“博学有才义,为世儒宗”;

束皙“博学多闻,与兄璆俱知名。少游国学,或问博士曹志曰:‘当今好学者谁乎?’志曰:‘阳平束广微好学不倦,人莫及也。’”

郄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傥”;

华谭“博学多通,在府无事,乃著书三十卷,名曰《辨道》,上笺进之,帝亲自览焉”;

张载“性闲雅,博学有文章”;

刘耽“博学,明习《诗》、《礼》、三史”;

温峤“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

郭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

范汪“及长,好学。外氏家贫,无以资给,汪乃庐于园中,布衣蔬食,然薪写书,写毕,诵读亦遍,遂博学多通,善谈名理”;

无论是当日的清谈名士,如傅玄、裴秀、荀,还是学者,如束皙、张载,都这么以博学而受到推崇,确可见一时的风气。当然,这些博学之士多是士族之人,也是不容讳言的事。但是,博闻强记并不一定表现在用典上。只有当隶事成为一种知识的炫耀、一种才华的展现时,这种知识性的用典才会成为普遍的追求,才会变成现实。

自后汉以来,学者多钞撮旧史,自为一书。

(帝)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

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又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余篇,号曰《皇览》。

这能说明:抄书、编书曹魏以来已是一种风尚。魏文帝编集《皇览》,恐怕也只是阅读的方便,一种博学的追求,不是有意从类书中找材料隶事。这有两点证明:一、曹丕文风流丽,隶事较少;二、当时的撰集者之一——桓范,其行文就基本不用典,如《群书治要》卷四十七所载其《世要论》中的《序作》、《赞象》、《铭诔》等,《桓范新书》也是这样,如《为君难》,整篇语意明白畅达。西晋时号称“强记默识,四海之内,若指诸掌”的张华,“图纬方技之书莫不详览”,“造《博物志》四百卷”,行文又“巧用文字,务为妍冶”,其行文该多隶事了吧?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对魏晋文的隶事,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以及近人黄侃的《札记》都有较精当的论述:

观乎屈宋属篇,号依诗人,虽引古事而莫取旧辞。唯贾谊《鵩赋》,始用鹖冠之说;相如《上林》,撮引李斯之说,此万分之一会也。及扬雄《百官箴》,颇酌于诗书;刘歆《遂初赋》,历叙于纪传:渐渐综采矣。至于崔班张蔡,遂捃摭经史,华实布濩,因书立功,皆后人之范式也。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现场纪实

    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现场纪实

    许多人不想重现汶川大地震的灾情,是因为人的生命在那一刻变得极端的脆弱与痛苦、无助与悲恸。但这是历史,这是客观。不记述这生命之苦,就不知道人类从动物世界走向衣冠楚楚、讲吃讲穿的文明历程的每一步痛苦与辉煌,这对人类更好地走向未来也是无益和有害的。
  •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我喜欢深夜的那种静谧,几乎听得见呼吸。我的许多话语这个时候就会汩汩涌出。有意思的是,因为这种习惯,我发现许多的雨和雪都是从深夜开始下起的。而别人要等到天亮以后,才明白这个世界在昨天夜里又发生了什么。这时我才发现,一个人对世界的触摸有多深!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郁达夫小说全集

    郁达夫小说全集

    本书汇集了郁达夫的31篇短篇小说和7篇中篇小说。郁达夫是现代中国著名小说家,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文学超越时空,作者诚恳的心理描写和大胆的两性题材,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该书附录了郁达夫给当时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的书信选,情词哀哀,情真意切,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让今天的人们可以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体会到可以为她而死的真心真情。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天才儿子腹黑娘亲

    天才儿子腹黑娘亲

    穿越后发现自己有了个儿子,儿子的身边还有一只神秘无敌的兽宠。没关系,人生直接跳过了生儿育女这一段,省事了。至于孩子他爸是谁,跟她有什么关系?带着儿子闯荡江湖,任你妖魔鬼怪,还是奸人贱人,母子齐心,遇神杀神,遇佛弑佛!【毒舌、没心没肺、深藏不露的腹黑女主+纯真腹黑、拥有无敌兽宠的天才宝宝+狂宠妻儿的霸道尊主,这是一篇幽默诙谐的萌宠文,不虐,一对一!简介小白,内容不白!】小墨:娘亲,有坏叔叔拦路抢劫,怎么办?云溪:自己搞定!这点小事不要来麻烦娘亲!小墨:娘亲,这位叔叔很帅很好很有钱,我可不可以让他做我的爹爹?云溪:虽说是个短命鬼,不过等哪天他两脚一蹬归了西,那他的财产就全部归我们母子所有了!小墨:娘亲,这个男人长得好像我,难道他是我爹爹?云溪:不要乱认爹!万一是个穷光蛋,你养他一辈子啊?神秘男主:睁大眼睛看清楚了,本尊全身上下都是名牌,还有我手里的这柄宝剑,无价之宝!一场新秀争霸赛,未婚生子受人唾弃的云溪大放异彩,众星拱月,成了香饽饽,上门提亲的人几乎将将军府的门槛踏破。小墨左手摇着“通过”的牌子,右手举着“淘汰”的牌子,忙得不亦乐乎。“不在天下十大美男排行榜之列的,淘汰!”“打不过我和我娘亲的,淘汰!”“身价没有百万两黄金的,淘汰!”“……”如火如荼的海选即将接近尾声,一帮神秘人突然闯入。“你们是干什么的?”“嘿嘿,给我家尊主报名来了。”“本人不出席的,直接淘汰出局!”“尊主很快就过来了,怕你不信他有钱,所以特意回去搬金山去了。”这是一个尚武的剑客时代,整个傲天大陆共有五个国家,按照各国实力先后的排名,分别有南熙国、东陵国、北湘国、西慕国和位于四个中间的傲天国。每个国家都崇尚武力,玄气纵横傲天大陆。云溪,前世是古武世家的家主,身怀绝世武学,无意间穿越到了云家未婚先孕的大小姐身上。迷糊、爱财如命、闲事莫理是云溪的保护色,一旦有人触及她的底线、伤害她在意的人,她就会不择手段、阴狠毒辣,不死不休!毒舌、没心没肺,只想带着儿子混吃混喝,逍遥快活一辈子。云小墨,女主的儿子,五岁,天才宝宝。纯真可爱的外表是他的保护色,对他好的人,他无比亲近,对他不好的人,都会被他整得无比凄惨。娘亲所有的话,他都奉为圣旨,贯彻执行,直至腹黑的亲爹出现……☆☆☆☆☆☆☆☆☆☆推荐自己完结的作品:女皇选夫极品特工女皇(女强)☆☆☆☆☆☆☆☆☆☆
  • 溺宠之悍妃当盗

    溺宠之悍妃当盗

    ☆☆☆☆双主穿越,轻松搞笑,宠文1V1哦☆☆☆☆她只是一个小偷,乐观向上,还心地善良,何苦把她追的穷途末路,来个借尸还魂?嫁给病王爷无力反抗,那就既来之则安之罢了!可是,你丫的怎么就是个断袖呢?她要吃肉,她要性福啊!闲来无事,手痒难耐,她重操旧业,成为赫赫有名的“白羽飞贼”,还是干老本行惬意些!他是华夏王朝最年轻的亲王,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智,却早早踏出朝堂。整整十年,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她!一张人皮面具,他是华夏捕邢司最年轻的司长大人,为了抓她,他亲自出马!于是,官抓贼,猫戏鼠的故事就此上演。。。。。。【逃跑篇】“束手就擒,为时不晚!”男人轻飘飘的说道。女子笑容浅浅:“那只会死的更快!”“自作孽,不可活!”他准备出手了!“没试过,怎知道?”女子话落,往后一跃竟是三丈开外!“该死的,有种你别跑!”男子暴怒!“不跑白不跑,司长大人,不送!”【勾引篇】“娘子,你觉得为夫身材可好?想不想试一试?”某王赤裸着上半身,勾起右臂,露出那肱二头肌和三头肌问道。某妃嘴角扯了扯嘴角,艰难的吞了吞口水,内心感叹,这厮身材还真是不耐,但却口是心非的说道:“闪开,青黄不接的,没兴趣!”某男脸色大囧,打横抱起某妃气愤的说道:“娘子,本王真的熟了,不信你现在就试试?!”
  • 重案追踪

    重案追踪

    犯罪,这个行为具体应该追溯到何时,估计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只知道从有人类的时候开始,这个行为就一直伴随着人类前进的步伐走到了今天。可以说,它的生命力比世界上任何的生物都顽强,蟑螂、老鼠或许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早晚会有灭绝的一天,可是犯罪行为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也同时在进步着,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或许这也和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是密不可分的。本书收录了近年来中国最为刺激、惊险、复杂的真实案件,以档案小说的形式,深度剖析犯罪动机,完美演绎犯罪情节,并对罪犯的心理做了深入的解剖探讨,最完整地还原了扑朔迷离的复杂案情。此书作为犯罪记录的范本,将给研究犯罪这一课题提供最具权威性的参考借鉴价值。
  • 肉食者聂让

    肉食者聂让

    神秘生物之中,流传着奇特的能量金字塔,在人的上面还有两层。血族之中的肉食者,黑暗秩序的维持者。人类希望把世界塞进科技认知的范围内,但是世界却比我们想象的,更黑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金牌宠妻:强悍狂妃倾天下

    金牌宠妻:强悍狂妃倾天下

    废柴?耻辱?不能修炼还胆小怕事?错!她,是世界杀手之王,绝色且残忍;她,是凤侯府胆小懦弱的二小姐,绝色且废柴。爹不疼娘不爱,只因老娘是废柴。一朝受辱致死,再睁眼,眸中风华万千!人若挡我,我便杀人!神若挡我,我必杀神!契灵兽,符咒师,炼丹药,却碰到了一手遮天的腹黑帝!他霸道宣称,“女人,你是我的,永远别想逃!”她轻笑,素手一挥,麻药侵入。“逃?明明可以走,为什么要逃?”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海外明夷录

    海外明夷录

    明初大航海时代,伟大的航海先驱郑和率空前绝世的水师舰队,云帆高举,七下西洋,臣服数十国,辉煌记忆让人热血沸腾;其同袍、朋友分踪五大陆、七大洲,历险奇趣寻宝探秘……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