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500000011

第11章 西晋:国家观念的弱化及骈散的杂陈(1)

对西晋一代的社会风尚,干宝《晋纪总论》曾有严厉的斥责:

二祖逼禅代之期,不暇待三分八百之会也。是其创基立本,异于先代者也。又加之以朝寡纯德之士,乡乏不二之老,风俗淫僻,耻尚失所也。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俭,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其倚仗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悠悠风尘,皆奔竞之士;列官千百,无让贤之举。

作为刚从西晋战乱、残破中走过的人,东晋史学家干宝的识断无疑要深刻、警醒得多。干宝这里说了两个根本问题:一,“创基立本,异于先代”,即依靠杀戮而夺得天下。“三分八百之会”用的是周朝的典故,“孔子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尽至德也已矣。’” “八百之会”则指八百诸侯不约而聚,一同讨伐殷纣王。这样,西晋的立国就谈不上“至德”了,用干宝的话就是“宣、景遭多难之时,务伐英雄,诛庶桀以便事,不及修公刘、太王之仁也”。二,“朝寡纯德之士,乡乏不二之老”,即社会风气恶化,而最终导致“风俗淫僻,耻尚失所”,“依阿无心”的风尚,士人全无道德操守;这又反过来导致国家的覆亡。西晋所走的路正是这样,如果说,创基之始依靠杀戮,倒也能说得过去,关键是得了天下后要能树立国家威望,凝聚民心。这一点上,西晋初期司马炎所做的一切,却明显地偏离了这个方向,而滑向了依违两可、纵容的深渊。这不能不说是司马炎在国策上的严重失误。这里有两件事能够深刻说明:一是杀高贵乡公曹髦,一是伐吴之战。

景元元年(260),高贵乡公曹髦被杀,《三国志》卷四《三少帝纪》裴注引《汉晋春秋》、《魏氏春秋》,《晋书》卷二《文帝纪》,《晋书》卷四十《贾充传》,《资治通鉴》卷七十七都有详细记载。为彰显事情的详细经过,以《资治通鉴》所载来说明:

中护军贾充自外入,逆与帝战于南阙下,帝自用剑。众欲退,骑督成倅弟太子舍人济问充曰:“事急矣,当云何?”充曰;“司马公畜养汝等,正为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济即抽戈前刺帝,殒于车下。昭闻之,大惊,自投于地。太傅孚奔往,枕帝股而哭,甚哀,曰;“杀陛下者,臣之罪也!”

其实,景元年间“威权日去”的曹髦,不过是一个随时都可抹去的傀儡、棋子;但曹髦非同于他人,“神明爽俊,德音宣朗”,一度又励精图治,曹髦曾莅临太学垂询德化、尧舜之事,就明显地看出内心所思;因此,这样的人是非杀不可的。但要杀,却显然背离儒家名教。退一步,即便弑君可以,弑君后又如何向天下交代——这实在是棘手的事,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即将建立的晋朝道义上的合理性以及人心向背等重大问题。从上所载能看到,司马昭采用了两种手段:一,“大惊,自投于地”,以此博得众人的同情和认可;二,当机立断,派人去请威望甚隆的陈泰(文帝时顾命四大臣之一陈群的儿子)商议对策。但这种弑君的把戏,明眼人一看即知;陈泰被逼无奈,在“子弟内外咸共逼之”下,也只得入内。然而,又不能明说,只好提议“独有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一个“少”字,充分说明了陈泰内心想说的话。但对司马昭而言,这不啻一个两难的境地:贾充是自己的心腹,杀了他,以后谁还会效力呢?不杀,又如何给天下一个交代呢?再三权衡利弊,司马昭以人微言轻、直接刺杀者成济为替罪羊,“夷其族”,算是有了一点交代。本来,事情如果至此,倒也罢了;但偏偏两方——帮司马氏弑逆的一方王沈、贾充,以及心向曹魏的一方王祥、司马孚,司马昭都给予封赏:王沈封安平候,贾充封安阳乡候,王祥则从司隶校尉升为司空。这就不免失当:如果强调忠,王祥、司马孚就当排斥;如果强调助篡的功劳,就当只赏王沈、贾充,绝不可能都加封赏。但司马昭也委实有难言之隐:王、贾确实出了力,不可不赏;王祥、司马孚作为名士集团,还需要他们的威望来凝聚天下人心。没有办法,只得都加封赏——顾不上国家准则了。

但事情远未为止。

十二年后的泰始八年(272)冬,贾充宴请朝士,庾纯后到,引起了争吵;弑君的事再一次被提及:

及纯行酒,充不时饮。纯曰:“长者为寿,何敢尔乎!”充曰:“父老不归供养,将何言也!”纯因发怒曰:“贾充!天下凶凶,由尔一人。”充曰:“充辅佐二世,荡平巴蜀,有何罪而天下为之凶凶?”纯曰:“高贵乡公何在?”众坐因罢。

弑君的阴影并未完全散去,士人心中的伤痛也没有平复。这是郁积在心中伤痛的集中爆发;因此,庾纯的言论一出,顿时论议纷然。结果庾纯被免官,理由是“陵慢”、“犯上”,不知谦敬之节,也不戒前车之鉴。但不久,庾纯又被复官,理由是另一种,即借醉后失态而曲为贾充掩饰。同一件事前后出语如此矛盾,不能不是司马炎的失策。尽管司马炎不得不抚平以庾纯为代表的名士群体的心灵创伤;但如此反复,却不能不受时人的腹诽。重要的是,毫无准则、依违两可地处理、平衡,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国家信誉的丧失——是非、曲直的界限都模糊了,那正直和谗佞还有什么区别呢?!

再看伐吴之役。“初,帝潜与羊祜谋伐吴,而群臣多以为不可,唯华赞成其计”,“及将大举,以华为度支尚书,乃量计运漕,决定庙算”。但就在这节骨眼上,“充虑大功不捷”而献表阻止;甚至在“王浚之克武昌”后,还遣使上表,一再谏阻:“吴未可悉定,方夏,江淮下湿,疾疫必起,宜召诸军,以为后图”,甚至认为要腰斩敢于谋划伐吴之计的张华,不然,不足以谢天下。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吴平后,却赏赐帛八千匹,增邑八千户,甚至还分封从孙贾畅新城亭侯,贾盖安阳亭侯;弟贾阳里亭侯混、从孙关内侯。至于力谏伐吴的张华却仅“进封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封子一人为亭侯,千五百户,赐绢万匹”。武帝所为,显然失当,这正如裴楷在泰始七年(271)所直言的:“所以未比德于尧舜者,但以贾充之徒尚在朝耳。方宜引天下贤人,与弘正道,不宜示人以私。”“示人以私”、偏袒的结果也只能是时人道德操守、信誉的丧失。

武帝时如此,惠帝时更江河日下,史载惠帝“不惠”,实际上是个白痴,于是给了皇太后父杨骏专权的机会。后来皇后贾南风杀了杨骏,但贾南风又被赵王司马伦所杀,接着就是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西晋的国势就这样彻底地衰落下去了。为此,稍微正直些的人,都不免对时弊有所批判:从横的历史进程看,约在魏文帝、明帝前后,徐靖“上疏陈儒训之本”,认为“明黜陟荣辱之路”,“浮华交游”就会“不禁自息”,言辞尚较温和、宽泛,仅停留在“浮华交游”的层面。之后的太初四年(230),董昭上疏“陈末流之弊”,言辞已变得激烈了许多:“忠信之士,深疾虚伪不真之人,以其毁教乱治,败俗伤化”,“毁坏风俗,侵欲滋甚”;因此以“法”、“刑”来禁止。显然,随着“浮华交游”的日益扩散,末流之弊已日趋严重,董昭上疏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形。不过,这只是初期的情况,尚不致倾动国家的根本;恣情的行为恐怕最多的也只是“魏文慕通达,而天下贱守节”之类。而到了陆机入洛、“八王之乱”的时候,此风则愈演愈烈。和陆机同一时代的傅玄、裴等人对清谈的驳斥就更为愤激、峻切。傅玄甚至比之“亡秦”,“其后纲维不摄,而虚伪放诞之论盈于朝野,使天下无复清议,而亡秦之病复发于今”。对此可采用“冗散无事者,不督使学,则当使耕”的措施。针对无所事事的冗散之吏,要求从事力耕,不“坐食百姓”,在当时不无进步意义。傅玄这样,身在其中的清谈名士裴也“深患时俗放荡”,把其危害提到治国的高度加以批驳:从“贱有则必外形”,推论到“忽防则必忘礼,礼制弗存,则无以为政矣。”这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清谈到了这个时候确实已蜕化、变质,已严重侵入到国家肌体之中。后来,王导在总结西晋败亡时也不得不说:“自魏氏以来,迄于太康之际,公卿世族,豪侈相高,政教陵迟,不遵法度,群公卿士,皆餍于安息,遂使奸人乘衅,有亏至道。”

也正是魏晋之际,士族开始形成。东汉察举孝廉、茂才,主要凭借“经明行修”,即“依倚道义,以就其声价”,也就是夏侯胜说的“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由此形成经学世家,“衣冠子弟”也多由此察举。《三国志》卷《公孙瓒传》载:“瓒统内外,衣冠子弟有材秀者,必抑困使在穷苦之地。或问其故,答曰:‘今取衣冠家子弟及善士富贵之,皆自以为职当得之,不谢人善也。’”史书不常,公孙瓒的话表明东汉后期州郡进用“衣冠子弟”是通例。进用有份,察举自然也少不了他们,这样就出现了累世高官的情形,如弘农杨氏、汝南许氏。当然,这种察举制度也因东汉后期宦官、外戚的专权而受到破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奔竞之风却在更大程度上让这些世家脱颖而出,除非它受到了某一致命的打击;因为所谓的单家,是无能为力,也无缘进行攀缘、结交贵戚。理所当然,各地出现了一些公认的大族,如天水的姜、阎、任、赵,冯翊的桓、田、吉、郭,吴郡的顾、陆、朱、张,会稽的虞、魏、孔、贺等。这些大族,虽然受到汉末战乱的强烈冲击,一些大族甚至因某种致命的打击而湮没无闻,如袁氏,官渡之战后就一蹶不振了;但更多的则是凭借基层较为稳定的实力和根基,而继续活跃在汉魏的政治舞台上,甚至延续到晋、南朝,稳定下来成了公认的士族,如颍川荀氏、庾氏。当然,这种家族地位的上升、稳定,要得力于某一政治因缘,荀氏、庾氏就是这样。据《晋书》卷三十九《荀传》,荀,魏太尉荀彧第六子,魏时以父勋除中郎,“宣帝辅政,见奇之,曰‘荀令君之子也’。擢拜散骑侍郎”,这时并不怎么受司马懿的器重;但下面两件事,却足以改变他在司马懿心中的位置:一,曹爽专权时,“何晏等欲害太常傅嘏,营救得免”,而傅嘏正是司马氏一党;二,高贵乡公曹髦立,荀对司马师说:“今上践阼,权道非常,宜速遣使宣德四方,且察外志”,要做充分的准备;果然,“毌丘俭、文钦果不服,举兵反”。为此,荀“预讨俭等有功,进爵万岁亭侯”;这样,荀最终获得司马氏的信任,飞黄腾达:“文帝辅政,迁尚书。帝征诸葛诞,留镇守。甥陈泰卒,代泰为仆射,领吏部”。 而荀氏家族的另一个人荀勖,就是在目录学史上编著《中经薄》的那一位,在魏晋禅代之际,也极尽攀缘之能事。本来,荀勖作为曹爽故吏,对曹爽还是有感情的,“爽诛,门生故吏无敢往者,勖独临赴,众乃从之”;但是,一旦情形不对,则迅速转向,毫不犹豫。不仅劝说“官骑路遗求为刺客入蜀”,还建议“伐蜀,宜以卫瓘为监军”,其屈节侍奉司马氏,可说是极尽心力。这且不说,重要的颇受后人诟病的是为保住势、位,荀勖提议以贾充女做太子妃;为此,将一“丑而短黑”的贾南风说成“才色绝世,若纳东宫,必能辅佐君子,有《关雎》后妃之德”——致使时人也看不下去,“时议以勖倾国害时,孙资、刘放之匹”;《世说新语?方正》注引王隐《晋书》更补上一句:“后世若有良史,当著《佞悻传》。”其族弟荀良、女婿武统也都劝说,要“怀恩”,“令有归戴者”,不要这样一意孤行。荀勖默然不应,但退而对诸子说:“人臣不密则失身,树私则背公,是大戒也。汝等亦当宦达人间,宜识吾此意。”以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搪塞,实则骨子里考虑的只是一己、一家的利害关系,“有才思,探得人主微旨,不犯颜迕争,故得始终全其宠禄”。显然,极尽攀缘、附会,荀、荀勖保持了魏晋转变时的高门位置。另一在魏晋之际上升的颍川鄢陵庾氏,也类于此。据《晋书》卷五十《庾峻传》,庾峻的父祖从汉末以来就一直名位不显,“祖乘,才学洽闻,汉司徒辟,有道征,皆不就。伯父嶷,中正简素,仕魏为太仆。父道,廉退贞固,养志不仕”。不过,可能因祖上名声而得“历郡功曹,举计掾,州辟从事”。但庾峻很能抓住机遇,凭借“潜心儒典”的功底,在高贵乡公曹髦幸太学时,“援引师说,发明经旨,申畅疑滞,对答详悉”,而一举成名,迁任时人高看的清望官秘书丞。最终,“武帝践阼,赐爵关中侯”;其弟庾纯也被封关内侯。什么原因,史书没有明载,但比之张华,上书力促伐吴胜利后,也不过增封万户来说,最可能的解释是庾氏兄弟在禅代之际出了力,武帝论功行赏,被封了侯。

重要的是,魏武帝时开始的九品论人,到文帝时九品官人,又进一步保证了士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精于历代制度的沈约就说:“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本来只是“论人才优劣”,但在实行中,“冯藉世资,用相陵驾,都正俗士,斟酌时宜,品目少多,随事俯仰”,就成了大族世袭特权的保证,即“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了。家族地位的凸显正意味着国家权势和观念的弱化。本来,魏武帝时期,曹操以法令的形式,“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来抑制大族势力的恶性膨胀。这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政策,无疑会再一次凝聚汉末以来士人丧失的国家观念。王粲《登楼赋》中“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刘桢《赠从弟》中“将需圣明君”,应玚《愍骥赋》等,都表明愿意效命沙场、为国尽力,就是很好的例证。但是,好景不长,好不容易凝聚的国家观念受到了司马氏代表的大族势力一次次冲击——高平陵政变、平淮南三叛、杀魏主曹髦、废曹奂等,都在一步步侵蚀士人本来就薄弱的国家观念。

同类推荐
  • 杯中窥人

    杯中窥人

    亲近杂文还因为宁夏杂文学会的领导者为杂文作者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近年来,宁夏的杂文界颇为活跃,先后出版了杂文学会会员文集《美丽的谎言也是谎言》《杂文:宁夏十人集》《思想的地桩————宁夏杂文新人作品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连续举办了七届宁夏杂文大赛,还通过召开杂文创作研讨会、举办博客博文大赛、组织会员外出采风等一系列活动,壮大了杂文队伍,繁荣了杂文创作。有人说,杂文创作是在针尖上跳舞,但宁夏杂文作者是幸运的,大家能够在一个大舞台上一展技艺,踏踏实实地进行杂文写作。亲近杂文吧,它会让你骨中有钙,血里有盐。
  • 责任心·快乐也是一种责任

    责任心·快乐也是一种责任

    责任是人生中必须要承担的,因为人从生下来,就被赋予了各种责任。当你年少的时候学习和成长就是责任,当你长大以后拼搏和奋斗就是你的责任,当你拥有自己的孩子以后,抚育下一代就是你的责任。每一个人都要有责任心,这是人类不同于其它生物的条件之一。这是一本讲述责任感的书。
  •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人与超人、圣女贞德(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赛特的生平和总体创作情况。第二章以《如意郎君》的思想内容为研究对象,指出这部作品对西方文化、世俗主义和宗教宽容、印度现代化发展以及中产阶级壮大等社会问题的看法。接下来的四章从空间、性别、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对小说进行研究。第三章从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切入,指出了作家虚构的布拉姆普尔城象征了50年代初期的印度,还分析了文本内部空间象征手法的运用。第四章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如意郎君》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构建与更新一代人物所承载的象征意义。第五章重点研究《如意郎君》的叙事结构。第六章对赛特的本土语言与英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的一品王妃

    傻子王爷的一品王妃

    知道么,今日尉迟大小姐大婚,嫁的却是傻子楚王爷。皇家宗旨:娶了尉迟家的小姐就等于娶了一个聚宝盆。某日皇上下了圣旨:赐婚尉迟家的大小姐云烟给楚王。并赐云烟大小姐为一品正王妃,身份是一等一的尊贵。◇楚王,名头虽好,可京城有谁不晓,那乃一傻子王爷。尉迟小姐在家中哭闹不嫁,合计要换夫,要嫁云水寒。可云家大少爷乃妹妹尉迟寒香的未婚夫,又如何嫁得?◇尉迟家的二小姐,十岁随父经商,得天独厚乃奇女子。据说两姐妹自幼衣服换着穿,长大两姐妹夫君也照换。二小姐寒香一口应承,换夫;一头红盖头去了楚王府。新婚之日却发现,傻王爷不仅人神共愤,还风华无双。不仅如此看她眼神还能冒绿光,吵着嚷着要和她上床。【相府闺秀】传闻,相府的千金是个病殃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无才也无德。据说,她与韦国那风华天下的西门将军订下婚约,天下女子嫉妒恨。听说,就在前日,韦国风华天下的大将军解除了与相府千金的婚约。次日,大将军与韦城第一美人牵手与大街小巷,招摇过市好不快活。从此,相府小姐便成了王孙贵族们茶语饭后的笑谈,令人贻笑大方。◆那日,一道圣旨,皇恩浩荡,她便成了太子殿下即将过门的太子妃。择日,太子殿下八抬大轿娶了她,也在同一天娶了八位女子入宫门。从此,东宫太子风生水起,好不热闹,妾妃落水,走路摔脚都能死。世人皆道东宫门前是非多,今天大师兄来报道,明天二师兄来招摇。太子殿下气得青筋跳,血管爆,太子妃玩得风生水起乐逍遥,快活。
  • 渔妇

    渔妇

    穿越了,寄人篱下,婶母不喜,叔父不爱,还要逼她替堂姐出嫁。无奈,那就嫁吧!嫁到偏僻渔村,从此婆婆妯娌小姑一箩筐,吵吵闹闹过日子。无所谓,做个渔妇也不错。抓个鱼,捉个虾,采采紫菜,捞上来,全是银子。只是,只是夫君,你身上的那块玉佩到底是谁家的传家之宝?新书《锦医归》已经上传,坑品有保证,请大家放心入坑!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不要丢下相公我

    不要丢下相公我

    宠文,绝世宠文,亲们记得收藏一个哈!大么么。《盲妃十六岁》【宠文,甜蜜一对一,无背叛,无虐身虐心。】她是丞相府人人可欺的瞎子三小姐。她的生命里只剩下那只陪伴了她三年的狗。她不知道他的颜色,但却问过下人,他们告诉自己,这是一条黑色的狗。她不知道黑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却依然相信。所以给它取名:小黑。还记得,娘临终前抓着她的手,对她说,“唯一,不要难过,上天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她那时才六岁,她不懂,却依旧点头。十六岁这年,她明白了。娘说的这扇窗,就是龙殇彦。她不懂,丞相府里的大姐和二姐都被夸的美若天仙,可他却依然要娶她,他就像天上的云,而她,就是地上的泥。她不懂,为什么每次他都霸道的抓着她的手,任凭她怎么挣扎,都不放开。她不懂,不懂的太多太多…她像个受伤的小兽,习惯了孤独,习惯了黑暗,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抗拒着任何人的靠近,包括他。可他却硬闯入她的心中,不肯离开。他会抓着她的小手,放到他的脸上,告诉她:“唯一,记住我的样貌,一点点的记住。”他会在她跌倒之际,紧紧的抱住她,告诉她:“唯一,不要怕,我永远在你身边…”他还在伏在她耳边,轻轻的说道:“唯一,今生,我就是你的眼。”后来的后来,他再次告诉自己,陪伴了她那么长时间的黑狗,其实是白色的。这次,她相信,因为她明白了,这个世界,只有他,永远不会欺骗她。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幻。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眼前…★【片段一】“不要…不要过来…”她像只受惊的小鹿,听着耳边渐渐朝着自己走来的脚步声,吓的抱着自己的身子,惊恐的瞪着前方,晶莹剔透的眼睛里却没有任何焦距。“唯一,不要怕,我不会伤害你。”他一身大红喜袍,清隽的面庞满是怜惜。“不要…不要过来…求你了…”她感觉到了他的呼吸,离自己好近,吓的啜泣,身子不停的颤抖。“好,我出去,别哭了,我出去…”人人敬仰的谪仙三王爷,大婚之夜睡书房,人人传言,新王妃不受宠。却不知,其实是他们的三王爷被赶了出来,不受宠的…是他。【片段二】他将她手中脏兮兮的‘黑’狗提了起来,唯一立刻像乍了毛的猫,抓着他的手臂,“还给我!把我的小黑还给我”。“你亲我一下,我就还给你。”他故意将脸凑到了她的嘴边,坏坏一笑。
  • 相亲记

    相亲记

    哪个男人不极品?这是腹黑与极品横飞的时代。她要踩扁极品男,踹飞小三,圈个精品腹黑男回家。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笑了

    笑了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一等老婆护豪门

    一等老婆护豪门

    死党楚梦怡气势汹汹地杀到吴美恋家来,一把拉起在床上睡觉的的吴美恋,“丫的,才几点就睡这么早的觉,我家后院都起火了。”她揉了揉被粘液沾住睫毛的眼睛,“又怎么了?是不是你男朋友又外遇了?”她又懒洋洋躺下,因为这丫找的位花大哥,经常闹外遇,她已经见怪不怪了。“你快起来。”楚梦怡又一把把她拽起来。快速从她衣橱里翻出了一件很艳丽的连衣裙,扔给她,“快,穿上,跟……
  • 重生:美人杀手惑天下

    重生:美人杀手惑天下

    【女强】美女杀手异世重生,看她玩转朝堂与江湖,魅惑天下!她是国家顶级杀手,拥有天生灵力,虽然表面看似天真无邪,但却心狠手辣,只是因为在一次执行任务中遭人暗算,竟然狗血般的穿越了,灵魂附身于北寻国皇后身上,只是,这个皇后,虽有着倾城之姿,但却是个草包,表面风光一片,实则无尽凄凉。后宫的女人处处欺辱她,就连皇上也对她白眼相看,她只是他们的棋子,她的四周全是算计。笑话,她堂堂一个国家顶级杀手,聪明如她,狠毒如她,怎么可能随人欺辱任人摆布?想要欺负她,算计她,那就要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本事!她的人生格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定斩草除根!”欺辱、阴谋、算计,看美女杀手穿越后如何应对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