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500000010

第10章 汉末到魏:骈文的继续酝酿(7)

姬周因“枝干相持,得居虚位”,为此,即便在“海内无主”,仍能支撑“四十余年”,凭其余威而持续执掌天下;赢秦则因“内无宗子以自毗辅,外无诸侯以为蕃卫”而一朝荡灭;汉代,鉴秦之失而盛封子弟,却最终导致七国之乱;但推恩令下,“孤弱公族”,又导致了王莽篡夺。历史的鉴戒不得不引人深思。类似的告诫,十二年前,即明帝太和五年(231),曹植《陈审举表》中就已有发露:“盖取齐者田族,非吕宗也;分晋者赵魏,非姬姓也。”遗憾的是,明帝虽“优文答报”,并于“其年冬,诏诸王朝”,一定程度上有所付诸实施;但明帝骨子里并不是力行改变,恐怕只是略事安抚,收拾一下人心;尽管当日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能“政由己出”,即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如果说,曹植是从一己不公的迫害中,预感到曹魏政权潜在的危机;那么,十二年后,因抑制诸王国策的弊端日益显露,司马懿的威望又如日中天,曹冏无疑更真切地感到曹魏天下的动摇。比较曹植的上表,曹冏的语意愈加悲苦、显豁:“而宗室子弟,曾无一人间厕其间,与相维持。非所以强干弱枝,备万一之虑也。”曹冏的话不幸成了一记谶语:六年后,即正始十年(249),高平陵政变时,素无谋略的曹爽只能束手就擒,曹氏诸王也只能眼睁睁地坐视天下改了姓名。《六代论》的警策在此,价值也在此;《六代论》以气势著称,“一气奔放,尚是西汉之遗”。其文采、藻饰反倒不甚突出——这可能是言语激切、急不择言的结果。

李康的《运命论》恰好相反,其论说治乱、穷达、贵贱都由时运所致,思想过于消极,固无足观;但其于文采、藻饰的经营之处,却颇见苦心。文中有两点特出:一、排比文句,甚至多至六句,如“夫以仲尼之才,而器不周于鲁、卫”一段,“盖见龙逢、比干之亡其身,而不惟飞廉、恶来之灭其族也”一段,“若夫立德必须贵乎”一段等,都能让人体味出文气的蓬勃郁发;二、气脉流动、疏宕跳跃。虽同样强调天命无常,不可妄求,要安时处顺,班彪《王命论》就比较质直,不多事文采,如班文直接叙述陈婴母和王陵母的作为,来说明秦末豪杰并起时“能推事理之致,探祸福之机”,即达于事理、见几而作,以此论证“穷达有命,吉凶由人”。这一段,班彪全用散体,并直接引两位母亲的话,不加丝毫的剪裁;这种情形,在《六代论》中是绝不见踪迹的。《六代论》中的隶事,也着实令人叹服:尽管可能因谈论治乱、穷达、贵贱,容易从历史上找到素材;但文中旁征博引,见于篇章的历史人物就多达三十多人,这让人不得不赞叹隶事的密度;而以此形成的纵横之气,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委实“可谓浩乎沛然矣”。

以上两篇文章是依托历史来透视现实、人生,而《达庄论》、《养生论》则是借与现实的疏离,展现出一己的愤激之情——骨子里是对现实的失望与不满。因为这两论,与其说是在讨论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方式,毋宁说是对极端残酷、令人窒息的社会的一纸宣言,向世人,也向当权者表明一己的政治态度。《达庄论》中,“先生”——实为作者的化身——针对“礼法之士”的诋毁:“今庄周乃齐祸福而一死生,以天地为一物,以万类为一指,无乃徼惑以失真,而自以为诚者也?”而严厉驳斥“礼法之士”的虚伪、矫饰:“皆盛仆马,修衣裳,美珠玉,饰帷墙,出媚君上,入欺父兄,矫厉才智,竞逐纵横,家以慧子残,国以才臣亡,故不终其天年而大自割繁其于世俗也。”最终,“礼法之士”理屈词穷,“丧气而惭愧于衰僻”,只得落荒而逃,“乱次而退,踼跌失迹”。这里,“家以慧子残,国以才臣亡”的指责,正是反用《老子》十九章中“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的话语,其实也正隐喻当日混乱、动荡的天下一如春秋战国时期;但言辞更加激切、痛惜。《世说新语?栖逸》刘注引《魏氏春秋》说阮籍“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不能倾诉,也无处倾诉,只得一任车迹所穷,“恸哭而返”,其悲痛、愤激、无奈,都在这种逆常行为中淋漓尽现。又,阮籍曾登广武城,观楚汉战处,说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生不逢时的悲痛、伤感,也溢于言表。或许,正是这种“无可说处”的深恸,让阮籍在笔下倾泻了无可止抑的愤懑和斥责。

至于《达庄论》的行文,可借刘师培的话作一概述:“《通易》综贯全经之义,以推论世变之由,其文体奇偶相成,间以韵语。《达庄论》亦多韵语,然词必对偶,以气骋词。《乐论》文尤繁富,辅以壮丽之词。阮氏之文,盖以此数篇为至美。”不过,刘氏所说“词必对偶,以意骋词”未免宽泛了些;如“故复言以求信者”一段,有严格的对偶,如“名利之涂开,则忠信之诚薄;是非之辞著,则醇厚之情烁也”,对仗工稳;但阮籍在批评“竞逐趋利,舛倚横驰”时,例举了形形色色的人,其前面的限定语,则从五字到六字,甚至十一字等,字数并不划一,就似乎说明阮籍并不强求一致,没有刻意经营。而“被珠玉以赴水火者,桀纣之终也;含菽采薇,交饿而死,颜夷之穷也”一句,更远离了对偶;这一点,六朝人是绝不会这样做的。重要的是,其间还杂有一些散句,如“庄周见其若此,故述道德之妙,叙无为之本,寓言以广之,假物以延之,聊以娱无为之心而逍遥于一世;岂将以希咸阳之门而与稷下争辩也哉”等;这些不能不说是初期的表现形态。不过,比起建安时期,毕竟又整齐、骈俪多了。阮籍的言志之作《大人先生传》,也是时散时骈,时韵时否,时而三言、五言,时而七言、九言,即处于一种杂言的状态,这都是初期不成熟状态的表现。

这一时期,何晏的《景福殿赋》可谓特出,对骈文的行文实有较大的示范作用,“篇幅颇近于汉之大赋,而辞句则骈俳更远过于建安、黄初。不对则已,对则务求工丽;用韵极有规律,虽在篇之首尾,亦不用散句,大抵皆两句一韵”。这一篇文章的偶对确实堪为称道:不仅连续多精工的对句,而且有多的长隔句对,如“故其华表,则镐镐铄铄,赫奕章灼,若日月之丽天也。其奥秘,则蘙蔽暧昧,仿佛退概,若幽星之连也。既栉比而攒集,又宏琏以丰敞。兼苞博落,不常一象。远而望之,若摛朱霞而耀天文;迫而察之,若仰崇山而戴垂云。羌瑰玮以壮丽,纷彧彧其难分。此其大较也。”这一段,显然是有意模仿曹植的《洛神赋》词语、句式;而《洛神赋》正以绮丽、旖旎著称——这自然看出何晏对藻饰、铺陈的有意追求。这一点并非无因,“魏明帝将东巡,恐夏热,故许昌作殿,名曰景福。既成,命人赋之,平叔遂有此作”。何晏此作大概正是投其所好而摇珠散彩,因为明帝特别青睐于京都赋,其让何桢作《许都赋》,赞美刘劭《赵都赋》,让他再作《许都赋》、《洛都赋》,都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这大概是出于京都之赋能润色宏业、宣扬声势的原因。这样,何晏势必会调动一切手段,追求藻饰、辞采,甚至声韵了。这里还需阐明一下,因为赋、诗两种题材,在魏晋,直至南朝都是时人最重视的文体。对于赋,虽然扬雄区别过“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但都强调“丽”的特色,曹丕也不例外,即“诗赋欲丽”,陆机《文赋》则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这当是互文见义,即赋作的两大特色:绮靡和体物。体物即描绘物色,也即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所称“相如巧为形似之言”中的“形似”一语。魏晋人对此都特别注重。左思鉴于《上林赋》、《甘泉赋》、《西都赋》等作“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校之神物,则出非其所。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而“其三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风谣歌舞,各附其俗。魁梧长者,莫非其旧”,即强调“征实”——这实际也是物色的描写。至于“丽”,则与赋的源头有密切关系。班固《汉书?艺文志》追溯时认为源自孙卿、屈原,原因是“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这一观念也被相传为皇甫谧所作的《三都赋序》继承,即肯定赋源自文风侈丽的“楚辞”,后发展为“文必极美”、“辞必尽丽”(班固则概括为“侈丽闳衍之词”)。整体上看,赋的骈俪色彩在各种文体中是最浓的,原因就在于此。因此,《景福殿赋》有如此浓艳的骈俪特色,也实属自然。

不过,如果拿魏、西晋文与六朝文相比,其在用词上力求简易,倒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刘勰《文心雕龙?练字》:

暨乎后汉,小学转疏,复文隐训,臧否大半。及魏代缀藻,则字有常检,追观汉作,翻成阻奥。……自晋来用字,率从简易。

两汉人多有精通小学、字书的,如扬雄《训纂篇》、张揖《埤苍》、史游《急就章》、张揖《古今字诂》等;因此“复文隐训”,“翻成阻奥”而不大容易识读。这虽有时代隔阂的原因,但一定程度上却不得不归咎于汉赋驰骋藻饰、累垛辞藻以夸饰的风尚,也即刘勰所说的“联边”字多——这势必要寻求字书的帮助。这一点,魏晋时确实有所改变:一方面,京都等骋辞大赋日趋于衰落,不必在字词上一逞其巧;另一方面,时人虽崇尚博学,但这种博学却没更多地表现在行文中,或者说,表现在隶事和词语上,至少,还没有刻意追求“一字诡异,则群句震惊”的特出之效。当然,这时也不是绝对没有,只是太少见了。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练字》注引袁守定《占毕丛谈》的话,可作为更好的说明:

然则,奇字遂不可用乎?可用也。史迁更遣长者扶义而西,不曰仗义而曰扶义,有扶持之意也;范史邓彪仁厚委随,不能有所匡正,不曰委靡而曰委随,有随从之意也;又左雄疏或因罪咎引高求名,不曰务高而曰引高,有借饰之意也;南史沈约曰,此公护前,不让则羞死,不曰护过而曰护前,前字所包更广也。必用此字,其义乃安,其义乃尽耳。然即此便是奇字,非以不可识者为奇也。

袁氏所举四个追求奇字的例子,“扶义”为西汉,出自《史记》,“委随”、“ 引高”、“ 护前”三词出自六朝,即范晔《后汉书》所载《邓彪传》、《左雄传》,以及《南史?沈约传》。这是因为追求奇字异辞,宋齐以来,蔚为风气(见下论)。但也显然,南朝时追求奇字,与两汉截然有异,是平常字中谋求特别的表达效果,不是一味铺陈偏僻的字词。

同类推荐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本书汇集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诗作32篇,分为此岸、彼岸两大部分。作者以独有的“工程纪实”手法,讴歌了改革开放30年来生活在中国和美国两岸的精彩,自然流畅地展现了中国的富强、朋友的风采、我们的生活、儿孙的成长、美国见闻以及往事回忆等等。此书系作者71岁时为纪念敦堉(老伴)辞世十周年而撰写,魅力独具。重庆南开中学校友级刊《53南开人》曾刊载过本书的部分文章。
  •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本书收录了戴望舒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与代表散文。戴望舒早期诗歌伤感哀婉,意象朦胧、含蓄,抒发寂寥、惆怅、迷惘的情绪;后期诗歌表现了浓烈的爱国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风变为刚健醇厚,语言洗练质朴。其散文清新隽永、意味深长,同样有着浓郁的诗的味道。
  •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青春是一首歌,演绎着浪漫的童话,这里有我们青涩的成长历程,有我们甘之如饴的美好回忆。任时光流转,最初的亦是最美。
  • 别让生命太为难

    别让生命太为难

    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培养智慧,发现真理,验证价值,这就是哲学的用处。小故事中有大道理,平凡事物中蕴藏有深刻的哲理。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用哲学的思维悟人生,这就是本书文章的特色。爱智慧,爱哲学,爱生活,从这里开始吧。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雪影剑

    雪影剑

    他,冷漠如斯,却有温柔的一面。他,身手非凡,就宛如地狱的曼珠少年,他,淡定睿智,众女生为他迷追随他一生。他,本想淡定生活,却不料就此开辟新的世界。雪非雪.雾非雾,情之剑,非正非邪.非神非魔.神魔妖裳,无情却情无意却意神魔之冠,破六道,斩九界,只为知自好友和红颜半神半魔王者之剑九界之主创世新作品《魔剑士与猎美王座》http://m.pgsk.com/bk/qh/m.pgsk.com读者前来支持啊
  • 吾乃大反派

    吾乃大反派

    林若,你斗天。莫无心,你斗命。我云星斗的,是那马上即要执掌宇宙权柄、操纵大千世界的……人!
  • 若你爱我如初

    若你爱我如初

    一颗心脏一个承诺,将原本没有交集的两人牵扯在一起。他冷漠无情,看见她眼中的悲伤,却会莫名疼惜。对他而言,宋世熙只是他许下的一个承诺。他娶她,对她温柔,给她所有的宠爱与纵容,仅仅只是源自一颗心脏的疼惜。在他爱人回归之时,在他找回空白过去之时,他们的距离却是那么近又那么地远。当真相揭露,他们的爱情又该何去何从?一次无心之错,她用背影结束他们所有的纠缠.....=============曾经,他们在浪漫的巴黎街头奔跑,在美丽的塞纳河畔幸福地拥抱;他站在紫色的薰衣草花田,供她描绘;他温暖的怀抱,是她坚实的避风港。曾经,幸福如此简单。他说“宋世熙,我可以给你所有,唯独给不了你爱情。”她说“纪若然,我爱上你了,怎么办?”当她以为幸福常在时,一场争执将一切揭露。.........当她从楼梯滚下,模糊的视线,望着那高大的身影,“你的孩子没了,是否该庆祝一番?”原来,你的脚步,只能陪我到这里。原来,我的幸福,到这里就是尽头。=============她来过他的世界,却连一个过客都不是,因为他从未给过她停留的余地。沉默之中,只有思念诉说着悲哀,你过得怎样?别来无恙?问不了,忘不掉,想着,念着…..经年后,一场神秘的画展,将一切再次呈现。你看得到吗?我心中唯一的爱,我是如此的想念,你知道吗?关于你的记忆那个遥远的地方.......有我。
  •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早在中国的史书《漠书》中,就有关于日本的记载。而在日本的史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就地理形势而言,在古代社会中,中国一直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且各方面都较为先进的大国,因而日本把中国看成是自己民族学习的榜样。
  •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十八种人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十八种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小人、哈巴狗、墙头草、笑面虎、伪君子、大嘴巴、瘾君子、红眼病、多疑者、忘恩负义者、贪婪者、赖皮鬼、窝里霸、滥施暴力者、轻浮人、二管家、自负狂、假面人,这18种人无论哪一种人都会使我们的人生蒙受损失,甄别并防范18种人,方能趋利避害,左右逢源,走向成功。
  • 培养非常规的领导力

    培养非常规的领导力

    通过大量生动的事例,详细论述领导力的本质、领导力必须具备的素质、领导力必须具备的品质,娓娓道出一门如何让别人追随你的学问。
  • 现实与虚构

    现实与虚构

    在都市里,越来越多的女性被叫做“剩女”。在“剩女”这个反动词汇背后,其实是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群拥有自我意识、独立人格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的优秀女性。她们有事业和故事,有追求和要求,有技能和情趣,有圈子和朋友,只是没有结婚。她们之中,绝大多数不拒绝婚姻,只是拒绝不完美的选择。
  • 风吹过的,夏天

    风吹过的,夏天

    林皓泽:”你再说一遍“叶小艇:”从今天起,不,是从现在起,我叶小艇跟你林皓泽再无半点关系“记得相识那年,她四岁,他十岁;十三年的朝夕相处,最终却是如此落幕;那年她离开,心里却再无他;心中那方城池满满的都是易浅两字!
  • 再续红楼溶黛情

    再续红楼溶黛情

    泪恩偿罢,宿缘未尽。当黛玉醒来,重生在了三年前的扬州。林如海亡故,留下孤女伶俜。同族虎视眈眈,更有贾府欲壑难填,五代列侯的林氏望族风雨飘摇。重生而来的黛玉,看穿了那些伪善真恶,她又该如何应对。木石无份,金玉有缘,她是否能真的放开心怀?水润清木,既唯水能溉,唯水能续,属于她的良缘,又应于何人?水溶,朝野称赞的一代贤王,温润如玉,风华绝代,却心机至深。雪地里的一次邂逅,冥冥之中注定了一世纠缠。这一世,流烟散尽,谁拭她双颊泪痕道一声:此生再不令你落泪。这一世,尘埃落定,又是谁,执她的手,许下三生三世,生则同室,死则同椁。本文,宠,偶有小虐怡情,一对一,有宅斗,给林妹妹一个别样的红楼人生。红楼迷们不要错过,赶紧收藏了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