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300000038

第38章 从丝路看屈辞外来文化的可能性(2)

“南方丝绸之路国内段的起点为蜀文化的中心——成都,向南分为东、西两路。西路沿牦牛道南下,经今邛崃、雅安、荥经、汉源、越西、西昌、会理、攀枝花、大姚,西折至大理。东路从成都南行至今乐山、犍为、宜宾,再沿五尺道经今大关、昭通、曲靖,西折经昆明、楚雄,进抵大理。两道在大理会为一道,又继续西行,经保山、腾冲,出德宏抵达缅甸八莫,或从保山出瑞丽进抵八莫,跨入外域……从云南至西亚的交通线,则由云南经缅甸、印度、巴基斯坦至中亚,这是历史上的‘蜀身毒道’,又称‘滇缅道’。再由中亚入西亚,就不困难了。”

前引大量材料都说明南方丝绸之路在先秦以前就早已存在。这条交通要道抵达成都平原后,并没有就此终结,从成都平原沿江东下入楚,应该是十分便捷的通道。有学者认为《战国策·楚策》中的《狐假虎威》寓言亦源自印度。湖南长沙、湖北江陵战国楚墓出土的大量蜀锦已经证明古蜀和楚从来就没有中断过文化的交流。屈辞多有“陆离”一语,历来都解为参差貌,但史树青以楚墓出土的“璧琉璃”为证据,认为“陆离”为“琉璃”一音之转,即为用“璧琉璃”做的佩饰。1965年湖北江陵出土越王勾践剑,上有蓝色琉璃佩饰,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亦出土大量琉璃饰,据此,有学者考证楚墓出土的大量蜻蜓眼式琉璃珠,从化学成分和式样考察,无疑是古印度等异域文化的呈现。那么,这些异域文化因子辗转来到巴蜀大地,有没有可能通过长江流域再传至楚地,从而在最能代表楚风的《楚辞》中留下痕迹呢?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刘玉堂《试论楚对异族文化的吸收》(《荆州师专学报》1988.4)、黄尚明《论楚文化对巴文化的影响》(《江汉考古》2008.2)、薛新力《略论巴渝文化与蜀文化、楚文化的关系》(《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6)、邹芙都《巴蜀文化中的楚文化因素》(《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8)、段渝《先秦巴文化与楚文化的形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6)、段渝《略论巴、蜀与楚的文化交流关系》(《长江文化论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李远国《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宗教文化交流》(《中华文化论坛》2008.4)、唐世贵《从〈诗经〉“周南”、“召南”看楚风与巴蜀文化之关系》(《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6)、萧兵《巴楚关系》(《楚辞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李诚《古蜀文明与古华夏文明》(《天府新论》1998.5)、李诚《古蜀神话传说与中华文明建构》(《中国俗文化研究》第一辑巴蜀书社2003)、李诚《从图腾看屈赋神话传说与华夏文化的关系》(《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8.1)、李诚《巴蜀神话传说刍论龙凤文化研究之二》(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等。关于“蜻蜓眼”,毛庆有更多证明,兹引于此:“‘蜻蜓眼’是一种玻璃珠,古代又称琉璃珠,通常为球形,少数有圆中见方的。珠上有若干眼珠纹,每个眼珠纹都由一个圆点的蓝色套上一个或几个圆圈的白色构成,各眼珠纹之间为朱色或绿色,活像一只蜻蜓的眼睛,由此得名。丁山认为“《庄子》吐纳之术,出于印度《瑜伽师》禅定说,鲲鹏之化亦为《大战书》所传金翼鸟故事之变相,邹衍所谓五德终始与印度四大五谛相应;大九州说与印度四大部州尤相符;而其说最值吾人注意者,则屈原《天问》中更寻出若干传自印度之故事,如月中有兔,鳌戴山抃,虬负熊游之类。‘蜻蜓眼’的装饰风格全不同于古代中国传统,倒与西亚、南亚的完全一样,而西亚和南亚的玻璃珠早出并更多见。姜亮夫于《荆楚名义及楚史地》文中认为:“楚之南疆,实乃我国文化史上文化传播交流最重要之地区。更重要的是,古代中国的玻璃是铅钡玻璃,西亚和南亚的玻璃则是钠钙玻璃。河南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出土的一颗‘蜻蜓眼’偏偏是钠钙玻璃,湖北江陵县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和河南辉县出土的吴王夫差剑剑格上镶嵌的玻璃,也都是钠钙玻璃,足证‘蜻蜓眼’最初是从西亚和南亚进口,以后楚国才有仿制品。在这样一个交通大背景下,屈辞所呈现出的广阔世界观念自有其交通来源可寻,当不会为空穴来风。从出土数量看,河南侯古堆只出土一颗‘蜻蜓眼’,湖北江陵地区则有多颗,湖南长沙地区多于湖北江陵,而云南地区又多于湖南地区,印度考古出土的‘蜻蜓眼’则是大量的。这种数量的递增现象分明已为我们描绘出一条南方交通贸易古道。季羡林认为屈原《天问》“而顾菟在腹”以及中国古代典籍中大量月中有兔的说法源于印度,他说中国古书中还有颇能透露一点印度影响中国的迹象,譬如屈原《天问》中的一些神话,《吕氏春秋》中刻舟求剑的故事,《庄子》中的大鹏鸟等等。”

黄河流域以南诸如巴蜀、滇越和楚文化与南亚次大陆的文化交流既有如此多的确证,那么,以印度为中介,中亚甚至更远的西亚文化流传至楚在交通上也是不无可能的。交流是双向的,只清理这些文化中的外来痕迹尚不足打动人心,若能从反面证明巴蜀、滇越和楚文化也通过这条贸易古道流向南亚、西亚甚至地中海沿岸,那么,问题就能得以更为全面的证明。”参之《蜀王本纪》及《风俗通》等记载,我们可知楚人鳖灵于古蜀杜宇王朝入蜀并取代杜宇建立开明王朝,巴、蜀与楚之间因之长江一脉流贯而自古就联系紧密。笔者于本节前面部分已援引了大量实证。

前引1936年在阿富汗喀布尔发掘亚历山大城时所发现之中国丝绸,有学者认为有可能是从成都平原经滇缅道运至印巴次大陆,再传至中亚的。

至于楚文化所受印度文化之影响,丁山有诸多考证,虽不免有推测成分,但至少可备一说,以资参考。为了形成一个逻辑论证链条,笔者在此再作些补充。

丁山认为:“印度人所谓支那(Cina),余得谓即荆蛮(Kiang-man)之对音。”从姜亮夫的推测,我们可知,楚文化与巴蜀文化、滇越文化通过南丝路在极其遥远的时代就与外界发生着联系,且交流当异常活跃。”为楚国之译名。古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很多地方提到中国(Cina)。此外,季羡林还认为《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之“摄提”一词,不大像中国固有的词,而有一点印度的味道。“公元前320—公元前315年间,摩揭陀王国孔雀王朝大臣商那阎的《政论》一书中,也说到有从中国运去的丝。”“丝路西端的希腊,由于在雕刻和陶器彩绘人像中发现所穿衣服细薄透明,因而有人推测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服装……希腊绘画中也有类似的丝质衣料,公元前5世纪雅典成批生产的红花陶壶上已有非常细薄的衣料……特别是克里米亚半岛库尔·奥巴出土公元前3世纪希腊制作的象牙版上的绘画‘波利斯的裁判’,将希腊女神身上穿着的纤细衣料表现得十分完美,透明的丝质罗纱将女神乳房、脐眼完全显露出来,这就可以断定,这种衣料只有中国才能制造,绝非野蚕丝织成。”丁山还从吴雷胁生故事演自印度因陀罗神话、楚人尚左亦印度人习惯、楚人以肉袒示敬俗同印度、重黎绝地天通故事为婆罗门教分别三界神格说变相、楚史倚相所读《三坟》即婆罗门教之三《吠陀》、《九歌》迎神曲全用婆罗门教祭仪、《天问》宇宙本源论即《梨俱吠陀》创造赞歌之意译、老子有无道一名词皆出《吠陀典》、新郑出土楚铜器之莲鹤方壶即印度艺术之特征、郢都为古代中印交通之枢纽等侧面试图论证荆楚文化所受印度文化之深远影响。在雅典西北陶工区的墓葬内,有一座是雅典的富豪阿尔西比亚斯家族的墓葬,出土有6件丝织物和一束可分成三股丝线,经鉴定,这些丝织品是中国家蚕丝所织,属于公元前430—前400年。”不仅丝绸,其他技术和艺术也有诸多交流,详细可参沈福伟《中西交流史》第一章第三节之“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欧洲技术、艺术的交流”。苏仲湘认为印度古文献之“支那”即指荆,而不是秦。

中国考古学家于五十年代从古滇墓葬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部分文物有来自西域远至今阿富汗的痕迹,由此证明南方丝绸之路当年确已存在。殷墟小屯YH127坑出土的所见殷墟最大有字龟甲“武丁大龟”,大且厚实,与其他卜甲相去甚远,考古学家鉴定为马来半岛龟类。同为YH127坑出土的几片甲骨,表面包裹着织物,非丝非麻,却为仅产于印度的木棉。凡此皆可说明,早在商代,西南对外通道即已畅通存在。

大量考古和实物已充分证明这条中西交通古道的存在。关于从蜀入楚的这一文化交流线路笔者另有专论述及,此不赘。人们一贯所主张的由于山高水急、山川阻越所造成的道路难于上青天的认识,恐怕并不太符合历史真实。由于人们怀有这种认识的偏误,从而认为古人缺乏区域间的文化交流的主观想象似乎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华阳国志·序志》云:“荆人鳖灵死,尸化西上,后为蜀帝。现代考古学、人类学、遗传学都极为有力地证明:地球上远古居民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能力异常强大且极富渗透力。文化就像调色板中的颜料,原始颜料可能只有几种,但经过不同颜色的混合调制后,新的色彩将是无穷无尽的。而其事大抵于战国时代为最大……则中土与南洋印度及今日之所谓西南亚者,战国以前有交通关系,可推理而得知。我们喜欢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本色,但我们同样也会欣赏大千世界的五颜六色。置屈辞于这样的宏观背景之下,诸多疑难问题兴许有柳暗花明的新景,当然,屈辞中涉及的诸多古地理名词也就能得以圆释,我们也不会再惊诧于屈原通过屈辞所呈露出来的那种广阔的世界地理观念。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楚文化中的外来文化色彩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同类推荐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李栋琦草书百家姓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姓氏。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正是通过姓氏这一独特的方式,牢记自己的起源,延续自己的宗族。《百家姓》是中华悠久绵长的姓氏文化的精练凝聚,传播时间长,影响深远。
热门推荐
  • 天师嫁到

    天师嫁到

    天道酬勤?这都是为那些疯子高手准备的,我张婉儿不是疯子,也不是高手,所以不屑之。笨鸟先飞?这是那些拼了命也要成仙的人,我张婉儿虽是笨鸟,但不想成仙,所以无视之。什么?你说我懒?难道你不知道我一直有在拼命赚钱吗?真是懒得跟你说了……可是为什么你们总是要找我麻烦啊?我只是一个资质奇差的黄衣天师,不就是不小心从现代穿越到了这个地方嘛,不就是有段扑朔迷离的轰动身世嘛,不就是为了钱假嫁进了最有权势的洪府嘛,不就是偶然得了个如意仙瓶嘛,不就是私藏了《混元无极真经》嘛?至于这样追杀我吗?可恶,你们这些混蛋,把老娘逼急了,老娘“笨鸟后飞”给你们看!你,该死的旱魃飞僵,以为自己入了魔道,拥有灵噬期修为,我就会怕你?老娘盗了你的坟!你,该死的紫阳真人,仗着自己是掌门人,拥有渡劫期修为,就能欺负我?老娘灭了你的门!你,该死的至尊人皇,天命所归了不起啊,拥有大乘期修为,妄图摆布我?老娘夺了你的权!爹,娘,你们等着!待我夺了这个世界,修成无上神通,就能一家团圆了!----------偶是万恶的分割线----------片段一:六百两?八百两?一千两?!甚至两千两?!!“这位夫人,你当我张婉儿什么人?”这么多钱,去请更厉害的天师都够了,你居然给我?未免也太贪了吧?洪三夫人皱着眉头,以为张婉儿还不满意。于是从怀中掏出了四张一千两的银票,总共四千两银票拿在手上:“就这四千两!不能再加了!我数三下,如果你不要的话,我就把它撕了!”好吧,我勉为其难地收下了。----------偶是万恶的分割线----------片段二:“臭小子!你老娘叫我来,是救你性命的!你竟然不识好歹,还敢抢我生意?活腻了不成!!”啪!房门一把被推开,老太君走了进来,看见自己的孙媳妇竟然“浓情蜜意”地坐自己孙儿的腿上,看起来两人的感情真是好极了!“夫君,来!吃个梨!止咳的!看你昨晚差点把肺都咳出来,婉儿好心疼啊!”“夫人!放心吧!为夫有了你,是万万不敢死在你前头的!不然你守了活寡,为夫的我可舍不得!”----------偶是万恶的分割线----------片段三:“噢?谁告诉你,我只是一星黄衣天师?谁告诉你,我只有筑基期修为?”
  • 网游之无敌剑客

    网游之无敌剑客

    剑,兵器之王;剑客,游侠之冠;剑术之妙,用最简单的动作击倒对方;剑客杀人,千里之外取人首级,无影无踪;无敌剑客,剑客无敌!而网游中的剑客,又该怎样?手提三尺长剑,斩杀洪荒凶魔,上天入地,诛仙弑佛。本书用剑客行云流水般的舞姿,带你走进一个不同一般的网游世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雪人王子的末日告白

    雪人王子的末日告白

    推荐白菜的新文:《若不曾遇见你》?bid=317490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外冷内热的优雅王子和是外热内冷的平民女孩会有爱情吗。萧暮雪从小生长在一个残破的家庭,父亲工伤致残,母亲离家出走,每天生活在恐惧和烦躁中,逐渐形成了内冷外热的性格,她不相信任何人,不对生活抱有希望。却因为遇到了殷庚宇,而开始对生活拥有信心。但因为一次事故,将她黑夜里唯一的亮光也抹去了。殷庚宇去了国外,她又回到了自己的轨道。多年后,两人再次相遇,心中那从未熄灭的火焰又重新熊熊燃起,但他们面对世俗的羁绊,家人的反对,该何去何从。末日到了,再不告白就晚了。
  • 凉性热性

    凉性热性

    涉及社会各个社会阶层,带来读者一种心灵体验,一本描写人生百态的故事集,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 清爽素菜666例

    清爽素菜666例

    本书将烹饪理论与实践操作紧密的结合,操作简单,力求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也叙述了每一道菜肴的特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俊俏女太子

    俊俏女太子

    拔一柄神剑,破亿年宁静。架一虚幻界,解千年封印。穿一身男装,扮俊俏太子。携一双玉手,历重生繁华。执手相看,是姐妹情深。血染长衫,是旧人相忘。一柄折扇——相遇,纵使扮作男儿也注定相知相恋。一片竹林——归处,既便是懵了心智也注定将记忆唤醒。穿越不是仗剑天涯,而是活出自我!
  • 穿越之冷月无声

    穿越之冷月无声

    这世间,最美不过情人重逢,最哀不过冷月无声。一句话简介,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