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真切切地在一天一天长大!
我和许多家长一样,仿佛一觉醒来,人还在懵懂之中,眼前的一切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原本熟悉的孩子,一下变得陌生起来,他们的世界在一点点对你闭合,那扇原来可以让你洞悉一切的大门慢慢关上了。
端端也是一样。
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端端和我抗衡的主要内容是他想一个人单独干点什么。他不喜欢我介入他的事情,总是有意避开我。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当家长的其实并不比孩子们淡定。在这段时间里,我对端端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异常地感兴趣,异常地关注。
端端对妈妈说我像一个小偷。
小偷就小偷吧,那有什么办法呢?
于是,我发现了端端的“远足”!
我家的前边有一个规划得比较好的居民小区,那个小区里有一个小公园,春天丁香盛开,夏天草色青碧,有假山,有凉亭,有石桌石凳,孩子在这里可坐可卧,能跑能站,自然是一个玩耍的好去处。端端对这里向往得不得了!
可他还小,我们又不是时时都有时间看管他、照顾他,所以不允许他一个人到那里去玩。
端端对此非常不解,也非常气愤。
他向我提出抗议。
端端问我:“为什么我不能去小公园玩?”
我说:“你太小,一个人去远地方玩有危险,爸爸不放心。”
我认为我的理由很充分。
可端端大为不满。
终于有一天,他背着我们去了那里。
那天晚上,我和端端的妈妈忙着做晚饭,一时疏忽,忘了一个人在楼下玩的端端,等饭好了,我下楼去找他时,他早已了无踪影。妈妈着起急来,楼前楼后地找,还跑到经常和他一起玩的几个小朋友家里去询问,都不见他的影子。
妈妈害怕了!大声地喊着端端的名字。
我的额头上也见了汗。
情急之下,我一下子想到了小公园——那个端端常惦念的地方。我拉着端端妈妈一起向那里跑去。
暮色之中,端端小小的身影端坐在假山边的花池上!
端端告诉我们他自己在这里“玩”半天了,他没有乱跑,也没有上高,更没有翻越栅栏,他只是“安静”地坐着。而且,他坐在这里可以看到家里的窗口。
言外之意,我们设想过的种种危险他都已经考虑到了。
我和他妈妈“无话可说”。
我们只好从他不和大人打招呼,一个人跑到离家远的地方去玩,会让爸爸妈妈很着急这一点展开来说他,批评他行为的失当。
端端很愉快地接受了批评,因为他的“远足”计划终于得以实现了!
那以后,端端安静了很长一段时间。
等端端再“远足”已经是上小学以后的事了。
我和端端的妈妈越来越能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1999年5月,端端已经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功课之余,我和妈妈决定让他参加“智慧少年读者俱乐部”的英语培训,俱乐部请了外教,是一个叫卡拉的尼日利亚留学生,孩子们都很喜欢他。
有一天放学,我忘记去接端端,他就决定自己去俱乐部上课。
端端觉得自己已经很熟悉路了,就一派风光地走了下去!谁知,去人民广场的路被他走成了去文化广场的路,他穿街过巷,走了近一个小时,才渐渐发现自己迷路了。好在端端还算镇定,因为他只要回回头,就能看到我家旁近的中吉大厦,他觉得至少自己还可以找回家。
在文化广场,端端选择了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当然是凭他自己的感觉)问路,那个人和蔼地告诉他,他已经偏离了大方向。
端端思考再三,决定先回家,然后再想办法。
这一次远足,端端大概步行了两个多小时,最后才赶到人民广场,赶到俱乐部。他迟到了半节课,但他的心里充满了另外一种自豪和满足。
晚上回到家,他向妈妈讲述了他的历险经历,强调自己多么的冷静,处变不惊。他还告诉妈妈,他的脚都走疼了!
我自然大受批评!
不过,我从端端的“远足”中,也渐渐品味出一个道理:孩子是在处事中一点点长大的!一个人,经历的事多了,才慢慢地变得成熟起来。这是规律。规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规律。我们要么只记住了孩子,忘记了自己;要么只记住了自己,忘记了孩子!
把孩子的成长和自己的成长合而为一,我们才真正获得了养育孩子的收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