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700000024

第24章 英语世界对《文心雕龙》关键词的误读及创造性理解(3)

吉布斯对“风”的演变的历史背景并没有表述清楚,这对其阐释《文心雕龙》中“风”的内涵有一点小小的缺憾。不过,吉布斯紧跟着回到《文心雕龙》,指出刘勰的“风”其实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刘勰试图将以往“风”的种种含义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有力的概念。通过他的描述,风成为一种文学现象,一种影响他人的内在冲动,作者试图通过特定的写作方式,在读者心中激起情感、欲望等方面的共鸣。因此,吉布斯认为可以用“suasive force”来翻译“风”。suasive是指劝导的、说服的、善言的,suasive force即指善劝导的力量。吉布斯指出,刘勰的“风”代表了作者及其艺术作品中所遍及的某种特质,它被赋予一定的生命力,产生如风一般的能被人感受的效果。人们似乎不以其本身内容,而以其产生的效果来进行区分。吉布斯认为,刘勰对“风”这一术语的应用,其实是一种重构。他从以往的经典中借用了这一内涵丰富的术语,通过重新定义和描述,使其成为纯粹文学概念。“风”原来所具有的伦理、政化方面的含义被削弱。虽然刘勰有意无意在《文心雕龙》中提及“风”原来承载的内容,不难看出,刘勰是在有意识地建构一个美学新概念。

吉布斯指出,刘勰充分利用比喻的方法,通过四种联想来表现“风骨”这一美学范畴的内涵。首先,以空气流动形成的风的形象来比喻文学作品的特质。自然风本身是无形的,文学作品的“风”同样是难以捉摸的。接着,为了使“风”的内涵更完满,刘勰用“骨”的形象来作补充。“风”是遍及作品的某种特质,而“骨”则是这种特质发生影响的渠道。第三种联想是“风骨”俱备的飞鸟,事实上刘勰在《风骨》中多次以此来描述风骨的重要性。第四种联想则为“气”,这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另一个重要的话语范畴。关于这一点,不少学者持相同见解,认为风骨与“气”是紧密相连的。如黄叔琳所谓“气是风骨之本”,认为气是风骨的本源,纪昀所评“气即风骨,更无本末”,更认为气与风骨并无区别。范文澜也提出“本篇以风为名,而篇中多言气……盖气指其未动,风指其已动”。刘勰本人在《风骨》中多次指出气对于风骨的意义,如“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如果作者作文时缺乏内在的气,在外则表现为无风。说司马相如“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作品的表现是“气号凌云”,仍然与气相关。后文更是专门探讨了《典论?论文》中的论气说,表明气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吉布斯认为,刘勰能将风骨这一范畴完美地编织在《文心雕龙》篇章之中,赋予其新意,“风”这一字的选择实在令人赞赏。他表示,在英文中很难找出合适的词来翻译“风”。

三、从“风”“骨”的有机结合看“风骨”的理解

1973年,施友忠在其英语论文《刘勰的有机整体观》中试图对风骨进行阐释。施友忠认为,“风”与“骨”时而分陈,时而合述,“风骨”的用法是刘勰有机整体观的体现。一开始,刘勰便表明“风”与诗经的联系,把它看作志气之本源。然后分别对“风”、“骨”进行阐述,似乎将风与情、骨与辞联系在一起,清晰地划分开来。但紧接着,刘勰又将二者混淆起来。施友忠指出,如果风为情意,骨为文辞,那么“丰藻克赡”的文章怎会因“风骨不飞”而“振采失鲜,负声无力”呢?可见,黄侃所谓“风即文意,骨即文辞”的说法并不够精准。此后,刘勰称潘勖作品思摩经典,故“骨髓峻也”,相如因为文辞过人(“蔚为辞宗”),故“风力遒也”,似乎已将骨与文意、风与文辞联系在了一起。后文更有“骨采”、“风辞”的用法,彻底将风骨文辞混淆一气。施友忠提出,刘勰对“风骨”的叙述看起来有些前后矛盾,其实不然。如果认识到刘勰把文学创造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这一概念就可以适用于方方面面,那么要理解这一看似模糊的概念就并不困难了。无论风骨的定义怎样变化,它总是能体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就是刘勰的目的。施友忠认为,刘勰所处的时代骈文正盛,刘勰一方面希望改变这一潮流,将文学创作带回经典传统,一方面作为那个时代的产物,在反动的同时又受潮流的影响。因此,《文心雕龙》有着改革的内核,却依托于旧的骈文形式。“风骨”概念带给人们的种种迷惑和矛盾恰恰是他刻意追求排比效果造成的。正因为他对骈文丽辞无法释怀,才成就了《文心雕龙》这部文辞优美的理论巨著。施友忠关于刘勰骈文形式的看法,后来在宇文所安的论文《刘勰与话语机器》一文中有更详细的论述。

施友忠进一步讨论到,《风骨》篇不仅涉及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还是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中“气”这一概念的重要材料。“气”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学思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孟子有“浩然之气”,庄子有“道气”,曹丕有“文气”,到了刘勰,他用“风骨”将“气”作为统一文学创作力与美的唯一元素。尽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并没有直接阐述“风骨”和“气”之间的关系,他有关曹丕论“气”的论述却明显地将“风骨”与“气”联系到一起。和吉布斯一样,施友忠也注意到“风骨”与“气”的联系。

另一位学者纪秋郎也认为风骨之间是一种有机的关系,不过,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风骨”的意义,认为“风骨”这一概念在历史和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他指出,当代文学评论家往往处于两个阵营:一是俄国形式主义、某些新批评学家和现象学家所坚持的文学本体论,即认为文学研究应该关注文学的美学本质,或者说文学性,而读者、作者等历史因素是不足挂齿的;另一阵营包括一些传统的学者,他们强调文学现象的历史性,认为文学是不可绝对科学化的,必须把文学与其他非文学因素关联起来看待。在纪秋郎眼里,中国传统文论中的一些概念有可能包含不同流派的观点,“风骨”一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纪秋郎认为,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分析,“风骨”与许多问题是相关的,比如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关系、客观性与非个人化理论、“情感谬误”(affective fallacy)与谬误之谬误(affective fallacy fallacy)的矛盾,以及有机形式等话题,都可以与“风骨”概念相联系。正如纪秋郎所提到的,研究这些关系的目的,是为了找到“风骨的组成因素以及将此概念应用于现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方法”。

由于纪秋郎希望把中国文论话语应用到西方文学评论中去,他大量地引用了西方文论中的观点,有意把“风骨”与西方文论话语相提并论。他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了现当代西方文学评论思潮的主流,但是文学所承载的东西并不能完全通过精确的科学技术来分析和表达。因此,中国古代文论中人性化的趋势很值得人们思考。汉至六朝之间,文学批评突然兴盛、成熟起来,而此前一些人物品评的术语被应用到文学评论中,比如“文质”、“风骨”等。“风骨”最初用来形容人物的某些特性,“风”是一种较抽象的品质,“骨”则是其具体体现。当“风骨”被应用到文学批评中时,评论者主要通过对具体文本的阐释来感受那种抽象的品质。纪秋郎认为,当刘勰分别使用“风”和“骨”时,“风”反映了他对真情实感所带来的力量的重视,“骨”则体现他对如何简洁、和谐地组织文字材料的看法。“风骨”合在一起,便可看作刘勰对一切文学风格的基本要求。纪秋郎指出,“风”的概念说明只有真实的情感才可能感人,但是仅仅有真情还不能给予文学作品灵感和说服力,因此,刘勰大多时候使用“风骨”这一组合词,似乎是以“骨”来补充“风”的不足。“风骨”还不足以表现其心中的艺术特质,因此刘勰又引入了另一个词“采”。纪秋郎认为,刘勰的“骨”主要指文学作品的组织结构,是作者在安排作品内容时所做的处置和选择。好的文学作品应当有清晰的结构、优美的文辞,但又不能堆砌辞藻。也就是说,文学作品应当有力有效地表达情志。

纪秋郎指出,人们对“风骨”概念的不解主要源于对“风”和“骨”之间的有机关系的不理解。刘勰通过“气”的概念把“风”和“骨”联系在一起,二者之间的有机关系类似于本质和模式(substance and pattern)的关系。没有结构上的有机统一,“风”的说服、感化力量无法施展;另一方面,强有力的语言表达模式总能激起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风骨”概念包含了有机整体的两个方面:“骨”主要和作品的水平维度相关,体现文学作品内部的文学性;“风”则和作品的纵向维度相关,主要体现作者、作品、读者、世界等的外部关系。尽管“风”、“骨”各有所侧重,大多数时候,“风”或“骨”都兼指“风骨”。如果一定要分述,则“风”是作品的整体影响力,“骨”是本质和模式的艺术统一,“采”才是文辞。在厘清“风”、“骨”、“采”概念的区别与关系之后,纪秋郎再次将“风骨”概念和西方文论中的一些观点如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性”等做比较,指出刘勰虽然十分注重文学的创新,但同时又强调传统的重要,因此相对于新颖的文学创作形式而言,他更多地关注文学作品的本质。纪秋郎提出,刘勰“风”的本质和韦勒克所谓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整体价值十分相似。刘勰通过“风骨”这一概念,将本质与形式、作者与读者巧妙地联系起来,使他们各得其所,并在作者、作品、读者等组成的历史世界之间架起桥梁。

纪秋郎在讨论“风骨”时,常常使用“本质与模式”(substance and pattern)或“本质与形式”(substance and form)来表明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两组概念和我们常说的“内容与形式”(content and form)是很相似的。“内容与形式”是西方修辞学中约定俗成的概念。修辞学一直对语言表达的内容和语言表达方式有所区别,早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就有逻各斯中心(logos)和言说(lexis)的区别。罗马学者则用要物(res)或意(voluntas)和词(verba)的对立来说明这一组关系。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谟(Erasmus)等学者重新讨论了文辞与文意之间的关系,于是“内容与形式”成为一组重要的二元对立概念。以往研究刘勰“风骨”的学者也常常联想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虽然substance和content在表示内容时常常可以互换,大多数使用者会用“content and form”的概念,而纪秋郎的文章中一次也没有提到content这个词。纪秋郎的这一选择也许表明他并不想太多地纠缠于内容/形式的对立问题。

四、从“风骨”的实际应用看“风骨”的理解

除了对风骨的释义外,也有学者借用《文心雕龙》中“风骨”的概念来分析文学作品。比如任世雍的《从刘勰“风骨”看夏目漱石风格的本质》便以“风骨”为参照,来探讨日本明治时期作家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风格。

此文中,作者把刘勰的“风骨”主要理解为本质与形式。“风骨”的含义似乎永无定论,难以判决,但是作者认为,风骨与灵魂和肉体是相关的,因此二者不可分割。二者相合时,便产生“气”,而“气”只有通过“风骨”的结合才能得到理解。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只有那些能够反映“气”的作品才可能成为杰作,“气”或风格是判断文学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任世雍指出,刘勰根据作者的才、气、学、习等基本因素将文学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和轻靡八体,他所真正关注的是这些基本因素与不同风格之间的关系。风骨的结合形成风格,而风格由内在的才性和外在的才学所构成。内在才性包括才、气(天赋、性格等),而外在才学则包括学、习(后天的努力和积累等)。任世雍正是在这样的假设下,用风骨来分析夏目漱石的创作风格与作品的。

任世雍指出,夏目漱石风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他接受融合中、英、日三种文化的教育,他所处的时代以及社会环境等都对其独特风格的形成产生影响。他认为,夏目漱石胸中含有三种文化背景中的文学,这为他的文学表现形式“骨”提供了主要框架,并为他的文学内容“风”奠定了基础。夏目漱石出生于1867年,他刚出生便被他人抱养,直到9岁才重返生身父母怀抱,却并未得到父母的宠爱。任世雍认为,夏目漱石童年缺乏父母之爱可能是导致其用语“非人情”的原因之一。此外,夏目漱石出生于江户(东京)。明治维新期间,日本西风大盛,人人都欲摈弃东方传统而追随西方文化。面对这种局势,夏目对全盘西化的风气提出了批评,特别对日本自然主义的兴起提出批判,同时对当时出现的利己主义和伪善主义也进行了抨击。任世雍认为,夏目漱石的三重文化文学背景、童年父母之爱的缺失、对伪善利己的抨击、对盲目接受西方文化以及日本自然主义思潮的忧虑、自身的江户地方特性等,分别体现在其风格特征的各个方面。任世雍以夏目漱石的名著《我是猫》为例,对作者的“风骨”进行探讨。他指出,“骨”作为文学表达,反映了作者在文学方面所受的教育。夏目漱石的文学作品简约、幽默,机智中又透出一种闲适,似乎有意和当时的自然主义思潮反其道而行。此外,他还吸收了英语文学的一些有利元素,使自己的作品既带有《格列佛游记》式的讽刺,又如《项狄传》《项狄传》(Tristram Shandy, 1760),英国作家劳伦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的代表作。般有些荒诞不经。《我是猫》中,东方式的简约与幽默和西方式的荒诞和讥讽无疑是构成作品“骨”的重要成分,种种元素的融合交织遂产生了夏目漱石特有的清新文气。任世雍对“风”的阐述没有如此具体,因为他认为《我是猫》最凸显的是其文学表现形式,而非其本质内容。他指出,尽管夏目漱石作品的内容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但《我是猫》中“风”是随着“骨”的发展而得到体现的。这部著作中,“风”围绕作者对人性中利己主义、伪善、虚荣、拜金主义等的批判和对全盘西化、狭隘自然主义写作的嘲讽而表现出来。由此再次看出,任世雍认为“骨”偏重形式,“风”偏重本质内容。

五、从词义的发展变化看“风骨”的理解

有些学者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风骨”。如林文月的《风骨的衰落和复兴:论建安至盛唐以来变化的诗歌风格》一文就着眼于“风骨”一词的发展与历史变迁。她认为,刘勰《文心雕龙》中对“风骨”的阐释是“风骨”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

林文月指出,早在六朝时期,学者就把建安时期看成文学创作的一个特别时期。钟嵘在《诗品》中已经提到“建安风力”。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虽然没有直接把风力或风骨与建安联系在一起,但认为建安时期的文人“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明诗》),“梗概而多气”(《时序》),在《风骨》中也大量正面引用了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作,对建安与风骨的联系应该也是有意识的。

同类推荐
  •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本书主要探讨汉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庄学全面复兴的背景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回答了以下问题:汉魏之际庄学复兴有何表现?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汉晋文学以怎样的方式接受《庄子》?汉晋各时期的《庄子》接受有何特点?汉晋文学主要接受了《庄子》的哪些方面?有何表现?《庄子》强烈的生命精神及由此生发的诗性精神是汉晋士人和文学对其进行选择接受时的一个主要兴奋点。本书以此为中心,对汉晋文学与《庄子》在生命意识、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及叙述方式上的深层联系进行了专题研究。
  •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洛克菲勒家书

    洛克菲勒家书

    本书是约翰·D·洛克菲勒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的私人信札的汇编,这些信札是洛克菲勒不愿意公开的,以遗嘱形式珍藏的贵重物品。信札“透露了太多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秘密与经营智慧,绝对是一本培养伟大企业家的无可比拟的教材……”洛克菲勒这些信札的价值正如艾伦·格林斯潘所说:“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全部财富还要宝贵。”
  •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使得性情、习惯上产生了差异。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热门推荐
  • 巧做五谷杂粮

    巧做五谷杂粮

    给您和家人最贴心的营养与健康。如何制作五谷杂粮更好吃?如何食用五谷杂粮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品味纯天然的美食,获取最健康的营养。《美食天下(第2辑):巧做五谷杂粮》教您粗粮细作五谷杂粮美食,让您吃得健康、营养、美味!
  • 下堂妇

    下堂妇

    第一卷人生若只如初见一次意外,来到里朝,成为荆家四小姐。为了荆家女子的责任,为了荆家女子的一世荣华,被迫参与东方无涯的选妻宴。面对东方无涯的鄙夷,东方无涯的厌恶,不以为然。受到东方老爷的喜爱,成为东方家的未来主母,却惹来三姐猜疑,四姨娘的报复。幸而东方无涯的医术,才能化险为夷,也有了心动。大姐夫欧阳风的暧昧,为以后的种种埋下种子……第二卷花逝明明知道东方无涯心有所爱,却仍然是失了心、动了情。初入东方府,东方府遭遇敌对商贾的打击,被下人在背后说我是扫把星,他却会帮我谴责下人,难道他也开始心动了吗……痛失孩子,庄启昇的安慰,又意味着什么?轻烟的到来,对我的种种刁难,在东方无涯眼中,成为了默认。轻烟差点流产,为了给孩子名分,一纸休书,我被休弃……难道,我终究逃不过背叛的命运吗?我认了命,从此淡然生存。却没想到,死于东方无涯之手……第三卷蓦然回首重生,忘记自己的身份,快乐的生活,遇见欧阳风,逐渐想起以前种种。我要复仇,我对自己说……为我那未出生的孩子,为了我曾经的生命,我不介意化身恶魔,搅乱一切!在复仇过后,面对东方无涯的悔恨,欧阳风的默默支持,庄启昇的深情,我又该如何选择?第四卷结局篇东方家的家破,鲜血在庄府别院开始蔓延看着满目疮痍,我只觉得有些荒凉这样的结果,当真是我要的吗?
  • 扛着相公回山寨

    扛着相公回山寨

    本文现半价,一次性订阅全部章节,五折收费。【本文慢热,不喜勿入】你说啥?我叫啥名?桂见初!桂见初?寻思着,反复咂磨着,咦?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桂见初怎么这么像‘鬼见哭’呢?叫啥不好,偏叫这名!若干年后,“听说了吗?扬城首富桂府的三小姐,长得是奇丑无比啊!”路人甲。“是呀是呀!皇上想把她赐婚给皇子,可是一见了她那脸,吓得皇上三天没吃下一口饭,从此再也不谈赐婚的事!”路人乙。“哎,你们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桂家上上下下全都是美人,怎么就出了这么个‘鬼见哭’呢?连鬼看到她都得吓哭了,比鬼见愁更上一层楼!”路人丙。“唉!你们可不要乱说了,听说三小姐和百里之外的红叶山的山寨寨主有一腿,有一次一个人说了三小姐的坏话,被山寨大王抢了,本来是个富裕人家,现在是一贫如洗啊!”路人丁。红叶山山脚下:“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想要过此路,留下买路财,有财过路,没财留色,没财没色,妄想过路!”“报告大王,这有个美男!”小匪甲说道。“报什么报告,扛上去!”一身男装,妖魅身姿,头没抬,眼没睁,倚在树上睡大觉。小匪看了看雌雄莫辨的山大王,流了口口水,山上已经三个压寨相公了!尘埃落定,花落谁家?山寨居中,虎皮椅上,一人斜躺,抛个杏核,选个新郎,今夜拜堂。抛到半空,小匪接下,“大王,不能拜堂,皇上要赐婚!”“虾米?”“皇上给您赐婚,将桂府的三小姐嫁给你!”小匪颤抖着说。“啥?我嫁给我?”眼瞟向那群美男,那我的美男怎么办?“是,大王!”“兄弟们,操家伙,咱和皇帝小儿谈谈去!”呼拉一阵风吹过,所到之处草断树折。原来他还未放弃……欲知故事详情,请点阅读此书!----------------------------------------------【推荐:飞水的文】《黑帮狂妃》完结:一女N男噢!《桃花朵朵开》《丫丫江湖游》----------------------------------------------
  • 贤妻进行式

    贤妻进行式

    言嫣面对眼前的情况表示亚历山大啊! 穿越了不说,还变成了他人妻,面对夫家上下的不满,丈夫的厌恶、挺着大肚子要名分的丫鬟和外面青梅竹马的小三威胁,自己要何去何从? 抬姨娘、养孩子、纳妾氏、孝敬婆婆??????言嫣表示自己一定要把贤妻进行到底!
  • 幽默做人 智慧做事

    幽默做人 智慧做事

    荟萃了人量精彩的中外名人的幽默故事,不仅可以令你捧腹大笑,也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更会给你一种博人、精深的智慧。这智慧像大海,像天空,让每个渴望幸福快乐的人,都能摆脱痛苦,走向成功!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本书精选1733年~1758年的穷理查智慧格言,分门别类整理,为每一个人带来累积财富、识人读心、待人处世、成功人生、稳固爱情、幸福生活等的智慧秘诀和生命哲学,迎接富足的全新人生。全文幽默逗趣、一针见血且深入人心!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是巅峰BOSS

    我是巅峰BOSS

    "一个优秀的BOSS,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让玩家打得爽,让玩家爆得爽,让玩家玩得爽。库库却认为,一个优秀的BOSS,应该做到是:虐玩家,再虐玩家,虐玩家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