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500000029

第29章 李白与楚文化(3)

为什么李白那样崇敬孟浩然呢?这是因为李白与孟浩然有相同的政治抱负和思想性格,或者说在孟浩然身上李白看到了自己理想的人格。李白与孟浩然共同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们都想建功立业,都有饱满的政治热情,远大的理想,愿把自己的才智献给太平盛世。李白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抱负,想做帝王之师,“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宇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孟浩然为孟子之后裔,受儒家入世思想之熏陶,也具有积极入世之心,有远大的抱负,他说:“吾与二三子,平生交结深。俱怀鸿鹄志,共有鹡鸰心”(《洗然弟竹亭》),“杳冥云海去,谁不羡鹏飞”(《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谓余搏扶桑,轻举振六翮”(《山中逢道士云公》),“再飞鹏击水,一举鹤冲天”(《岘山送肖员外之荆州》),“安能与斥,决起但枪榆”(《送吴悦游韶阳》)。孟浩然这一类诗把自己比为大鹏、鸿鹄,把胸无大志的世俗小人比为斥,这与李白极其相似。李白也是以大鹏自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他的《大鹏赋》更是把大鹏作为自己理想的化身,把胸无大志的小人讥笑为“斥之辈”,这说明李白与孟浩然都有共同的宏伟抱负。

李白与孟浩然都采取了“养望待时”,以隐逸求仕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他们都有过隐居的经历,李白曾在蜀中隐于岷山之阳(大匡山),后又与“竹溪六逸”隐于徂徕山。孟浩然更是长期隐于鹿门山,但他们都不是为隐居而隐居,而是要通过隐居获得较高的声誉,求得有力者的推荐。李白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安能食君紫霞,荫君青松,乘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此则未可也。乃相与卷其丹书,匣其瑶琴,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孟浩然虽隐居于田园也是以隐居为手段,以岀仕为目的,他“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晚春卧病寄张八》),只要一有机会他就要结束隐居,实现报国之志,“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送陈七赴西军》)。李白与孟浩然都是身在山林而心怀朝廷,这方面有许多内容相似的诗歌。孟浩然:“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途怜上林雁,冰判已回翔。”(《自浔阳泛舟经明海》)“未能忘魏阙,空此滞秦稽”(《久滞越中贻谢甫池会稽贺少府》),“寄语朝廷当事人,何时重见长安道?”(《卢明府送郑十三还秦兼寄之什》)李白在这方面的情感更强烈,“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他盼望着“何当赤车使,再往召相如”(《赠崔侍御》)。

李白和孟浩然虽然用世心切,但并不趋炎附势,苟取富贵,他们都卓然傲世,鄙视权贵,决不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人格。正因为如此,他们在仕途上很不得意,陷于想入世而又历经挫折,想出世而又不甘心老死于林泉的双重矛盾之中,因而他们的内心都充满着牢骚幽愤。孟浩然一方面是“冲天羡鸿鹄”,另一方面又“争食羞鸡鹜”,他想入世做官,但又不愿与像鸡鸭那样的小人去争食,不愿去走后门投靠权贵,他说:“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早朝非晏起,束带异抽簪。”(《京还赠张淮》)用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和嵇康自称“七不堪”的典故,表明自己不愿去趋奉长官,忍受官场对个性的约束。他说:“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晚春卧病寄张八》)他认为世人只顾自我吹嘘,社会陋俗使人知音很少。他埋怨“乡曲无知己,朝端乏故亲”(《田园作》),“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送金大凤进士赴举》),“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留别王维》),“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岁暮归南山》),实际上是说自己怀才不遇,无人援引,未得明主所用。李白在这方面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他高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行路难》),“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闾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梁甫吟》)。他始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高尚情操,他说:“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其十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与孟浩然在超出俗流,保持高尚节操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李白与孟浩然都非常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有一种亲和力,他们理想的人生道路是功成身退,在建功立业之后,回归到大自然。他们在入世的过程中颇受挫折,心灵上创伤累累,又在大自然中寻找医治心灵创伤的灵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和恬静,因而他们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美景的山水诗篇。孟浩然《自洛之越》云:“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怨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又云:“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秦中苦雨思归》)表明他要告别尘世间污浊的名利场,到山水中去寻找乐趣,“隐鹿门以诗自适”,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他在《涧南即事贻皎上人》中云:“敝庐在郭外,素户唯田园。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钓竿垂北涧,樵歌唱南轩。”《秋登万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天。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他的这类诗表达了在美好的大自然中恬静自适的心境,《夜归鹿门歌》云:“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棲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在诗中表现了人与自然浑一的清幽境界。他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幽美静谧的环境与怡然自得的心情相互融合,表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李白生长在景色幽美的西蜀,隐居于山势雄奇、飞瀑流泉的大匡山,故乡的奇山秀水使他热爱大自然,他希望在建功立业之后功成身退,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他从政失败后,“脱屣轩冕,释羁韁锁,因肆情性,大放宇宙间……优游没身,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景,终年不移,长江远山,一泉一石,无往而不自得也”(《李公新墓碑》)。他一生“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经常沉醉在大自然中,忘掉怀才不遇的苦闷。他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白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山成了心心相印的好朋友。《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将月伴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明月和影以及鲜花都成了他的好朋交,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王夫之《唐诗选评》评此诗:“清旷中无英气,不可效陶,以此作视孟浩然,真山人诗尔。”这首诗飘逸清旷,与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风格非常相似。

李白与孟浩然在诗歌创作上都主张“贵清真”,自然浑成,反对刻意雕饰,历代的许多文学评论家都认为孟浩然的诗歌艺术特色是“清淡”,也有“清新”、“清远”、“清旷”、“清雅”、“清真”之说,总之,围绕一个“清”字,杜甫称赞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所谓“清,朗也,澄水之貌”(《说文》),也就是明净澄澈之意。“清”还包含着风骨的内涵,王运熙、杨明先生说:“结合盛唐不少诗人力追建安风骨的倾向看,其所谓清或清新,一部分与风骨相通。”(《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孟浩然清新、清淡的诗风,是对南朝至唐初诗坛上流行的“绮靡”之风的否定。闻一多先生对此有很高评价:“到孟浩然手里,对初唐的宫体诗产生了思想和文学两重净化作用,所以我们读孟的诗觉得文字干净极了,他在思想净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当与陈子昂平分秋色,而文字的净化,尤推盛唐第一人,由初唐荒淫的宫体跳到杜甫严肃的人生描写,这中间必然有一段净化过程,这就是孟浩然所代表的风格……在文字净化方面,只有摩诘、太白、香山可以敌他,但论纯自然不事雕琢这一点,那只有在他以前的陶渊明到此境界了。”(郑临川《闻一多先生说唐诗》)闻先生说孟浩然是“宫体诗的净化者”,“盛唐初期诗的清道者”,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李白与孟浩然是志同道合。李白继承了陈子昂的诗歌革新思想,更高地举起诗歌革新的旗帜,批评了自从汉赋以来过于浮艳的创作风气,主张恢复《诗经》、《楚辞》文质并茂的文学传统。在诗歌审美风格上明确地提出了追求清新、自然、真切之美。他向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反对盲目模仿前人和雕琢藻饰的创作倾向,反对“东施效颦”。李阳冰说:“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草堂集序》)李白对唐代诗歌革新,不仅继承了陈子昂的事业,也与孟浩然一道,共同努力才取得了伟大成就。

正因为李白与孟浩然在理想抱负、思想性格和创作风格等方面的一致,孟浩然又比李白年长12岁,李白就对这位兄长般的知音非常尊重和崇敬。

李白与孟浩然都是中华文化孕育的盛唐时代产生的伟大诗人,因而有上述相同之处,这些相同之处也就是那个时代诗人的共性。但由于李白与孟浩然的青少年时期,是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下,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因而他们的思想性格和创作风格又有许多的不同之处,也就是说各有其个性特征。人们总是生存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在特殊的环境中创造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而这种地域文化必然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及其成员。人们在青少年期间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影响,会在他一生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弗洛伊德说:“儿童期经验是成人个性区别的根本来源。”(见哈里斯《文化人类学》)我们在研究李白与孟浩然的不同时,不能不研究他们的家庭教育与地域文化背景的不同。

孟浩然在《书怀贻京邑好友》中说:“维先自周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他是孟子的后裔,世世代代以诗礼传家,从小受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再看其地域文化背景: 襄阳虽属楚地,应当是楚文化圈,但他不是楚文化的腹心地,它的地理位置紧靠河南,中无大山阻隔,受河洛文化影响很大。河洛文化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地区的文化,洛阳是周朝的王畿之地,周公旦曾在此制礼作乐,可以说是“周礼”的发源地。孔子曾到洛阳学习周礼,而后创立儒家学说,可以说洛阳是儒家的发源地。从东汉至隋唐,洛阳一直设有太学,传授儒家经典,成为全国传播儒家思想的中心之一。东汉末,北方战乱不已,笃信儒术的刘表作荆州刺史近二十年,驻节于襄阳,河南南阳一带也属他管辖,他十分重视教育,尊重儒家。北方关西、兖、豫等地的经学大师,为躲避战乱,云集于相对安定的襄阳,研究经学,教育后生,襄阳成为当时全国经学研究的中心。全国一流的学者,经学大师宋仲子、司马徽、颖容等都曾在襄阳讲学,远在西蜀的尹默、李仁也到襄阳求学,可见当时襄阳的儒风盛极一时。孟浩然的祖辈很可能就是这个时期迁移定居到襄阳的。总之,孟浩然的一生主要是生活在儒风较盛的襄阳,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教育,孟浩然的思想中儒家思想占有主导地位。

由于李白与孟浩然生长的地域文化环境和家庭教育不同,因而在思想性格与创作风格上也有以下的不同:

李白的叛逆性格很明显,在他的诗歌中敢怒敢骂,其笔锋之犀利,抨击之猛烈,在古代诗歌中是罕见的,他公开辱骂唐玄宗周围的权贵们是“蟊贼”、“苍蝇”、“鸡狗”、“魑魅”,在《雪谗诗》里大骂杨贵妃是祸国殃民的妲己、褒姒。在《古风》其五十一中以殷纣王、楚怀王这类昏君来影射唐玄宗,在《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中更大胆地提出“社稷无常奉,明者守之;君臣无定位,暗者失之”。他并没有把皇帝看成神圣不可侵犯的上天的代表,认为祸国殃民的昏君就应当垮台。孟浩然深受儒家的“温良恭俭让”的教育,崇尚中庸之道,在诗歌中“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虽有牢骚而“绝不张怒”,感情十分平和,找不出像李白那样情绪激烈的诗句,即使最激烈的也不过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也不过是一种谦谦君子的反话,并不是直率的抗争。

李白诗歌的风格主要是浪漫主义,善于运用想象、虚构、夸张的表现手法,引进大量的神话传说,使诗歌显得飘逸、豪放、瑰丽,“飘飘然有凌空驭风之意”。这是受巴蜀传统文化影响之故。孟浩然的诗歌主要是现实主义的风格,对于客观景物和思想情感以写实的白描手法来表现,这是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的传统。

李白与孟浩然生活经历不同。李白走遍南北各地,广泛接受各地域文化之熏陶,生活道路大起大落,曾十分荣耀地被唐玄宗“降辇步迎”,供奉于翰林,也曾坐过监牢,披枷戴锁流放于夜郎。李白广泛深入地接触了社会各阶层,孟浩然虽然也漫游吴越巴蜀等地,但游踪远无李白那样远,生活的道路也比较平缓,生活的面比较狭窄,因而孟浩然诗歌创作的题材和内容远比李白的诗歌狭窄单薄得多,没有像李白那样的鸿篇巨制。苏轼说:“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耳。”(《后山诗话》)这个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一方面肯定孟诗“韵高”;一方面说“才短”,“无材料”,其意思是说孟诗表达技巧不足,素材积累较少,题材比较狭窄。

李白与孟浩然都是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都是唐代诗坛上的明星,而各自又不同,李白像是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大江,而孟浩然像清澈澄碧,平缓流淌的小河,都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同类推荐
  •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奇才,他的诗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全世界都享有很大声誉。李白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以及他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明晰李白的思想、个性特征和诗歌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如果是朋友

    如果是朋友

    她们,不一样的成长,却收获同样的爱情。如果没有遇到你,我会一如既往地孤独,以及莫名地无助,是你给了我勇气、坚强以及对友爱的信仰!两个女孩,一样的童年。她们相互倾诉,彼此温暖。孰料命运弄人,将她们彼此分开。当她们再次相遇……一个在平静中长大,她文静、善良,她渴望再次拥有曾经的温暖和友情。而她遭遇亲人的背叛,家庭的破裂,因此变得偏激,倔强甚至残忍。她要拯救偏离正轨的她。更让人揪心的是,不安稳的爱情夹杂在她们之间。她,如何拯救这份破裂的友情?也许,成长,总要经历迷茫、误解和委屈,才能明白人生里最美好最纯粹的爱情。
  • 帝国绝恋

    帝国绝恋

    沈冰月,一个智慧而冷静的女子。因火阳碧莫名背负起了使命,命运之轮仿佛在沿着同样的轨迹运行,在心不设防时,她已深深地爱上了黑子帝国残酷的敌人,这注定是一段痛苦无终的爱吗?慕容美,一个热情冲动的女子。她一直渴望美好浪漫的爱情,为什么命运却让她的情路如此坎坷曲折?为什么命运却让她的情路如此坎坷曲折?这两个女子,亲如姐妹,在遇到纠葛的情缘时,她们会如何选择?
  • 总裁,请自重

    总裁,请自重

    不过,却不成想,既来之则安之。暴光于众工作照旧,可是,生活照常。只是让人气愤的是,却会在她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那个叫做前夫的男人,那一段往事,为什么竟频频对自己做一些不可思议的小动作?。无爱的婚姻,他们的纠葛始于父辈,不能生育的自己,分手自然是最后的收场。沈凌薇心痛难当,沈凌薇知道,毅然离开了伤心地,早已是深种,远走他乡。两年后,她守口如瓶,因一个合作案,有一天,与前夫再遇,这是外人以为的,沈凌薇只觉,对他的感情,这个世界有时真是小得可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农家俏神医

    农家俏神医

    【一对一温馨暖文】心心念念的未婚夫要退婚,趾高气昂的施舍侍妾之位。孙锦绣被人陷害推下荷花池,一朝身死,再次睁眼之时她变成了她。国际医药世家继承人孙雯穿越而来,从此痴傻村姑变身无良神医。少失考妣,兄妹三人穷困潦倒,仅余几亩酸土田,两间泥胚房。爷爷不疼,奶奶不爱,婶娘家贪心不足,欺上门来。叔叔能忍,婶婶不能忍!开荒山,种草药,在古代照样倒腾出个医药公司,彻底垄断医药市场,名扬四海,赚得盆满钵满。助幼弟走上仕途,帮长兄发展生意,顺便将自己那满脸的痘痘一扫而光,原来痴傻丑女竟是个娇俏美人!未婚夫贪婪成性,想要抢占珍贵药方。外祖家心安理得抢占她辛苦成果!抬脚,踹!送你离开千里之外!【ps:此文1v1】然后。。。然后。。。孙锦绣有一天忽然发现,她的身份原来并不只是农女那么简单【此乃温馨农家女励志成长文,讲述一介小小农家药女温馨的田园创业史】
  • 隋末我为王

    隋末我为王

    陈应良怒了!既然你老李家不给我出头之日,凄惨到未婚妻家里一再登门退婚。那你老李家也别想有什么出头之日!且看我如何报仇雪恨,牺牲了,穿越了,夺你老李江山,还在卖力表演花样作死大全的隋炀帝已经蹦达不了几天,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和翟让等一干猛人已经在迅速崛起,抢你李二媳妇!至于你其他的隋末牛人,等待时机准备出手我来隋末,陈应良一度打算去抱老李的大腿,上天却开了一个玩笑,陈应良突然发现,我要比老李家做得更好!我来隋末,是隋末,老李家也已经在默默的积累实力,我做主!我为王!,新的自己竟然和老李家有仇!没钱没权没地盘,连吃饭都成问题,都给哥为老李家陪葬吧!
  • 逃不掉的婚礼:豪门贱妻

    逃不掉的婚礼:豪门贱妻

    对她这个单眼皮的丑小鸭不屑一顾,高帅富却在了解她怀有别人的孩子时来逼娶她做新娘!从没人肯承认是她肚里的孩子的父亲,到都跑来指明自己才是孩子的亲生爸爸!老天做证,她可从来没乱来!世上居然有这样荒唐的事情啊?!有木有?是,她是个丑小鸭,绝不肯妥协认输的丑小鸭!象野草,哪怕是打压在石头底下,她也要蹦出来,茂盛生长!
  •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这是作家们在以真诚、朴实而又温馨的文字,讲述关于阅读的故事;这是作家们伸出有力的大手,牵着小手快乐地走在成长之路的证明。这些文章,有的是作家们在讲述自己阅读的经验,告诉读者,要想在成长之路上走得从容些,阅读是很重要的;有的是作家们在谈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他们或直接告诉小读者怎样选择图书,或间接地表达阅读的一些诀窍;有的是作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或幽默有趣,或富有启发,让你感受到最初的生命脚步的韵律……凡此种种,这些作品很亲切很友好,它们会给你展示一个美好的文字世界,让你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与快乐。书的最后收录了一些作家给小读者推荐的书单,让小读者学会选书,学会阅读。
  • 鱼干女的另类咖啡屋

    鱼干女的另类咖啡屋

    只能说在未来社会想要当个标准宅不难,但想要当个有建树的标准宅则是难上难。终于死心,缪祺兰这个现代标准宅在穿越到2000后,开始安安心心地想要在未来世界里继续宅……其根深蒂固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在未来社会环境里自然产生了种种不协调与矛盾。--情节虚构,在丧失了建功立业的基础条件之后,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