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500000028

第28章 李白与楚文化(2)

李白“酒隐安陆”期间,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图功业的心志有所减退。他为实现人生理想,而干谒诸侯,曾上书当地的长官李长史、裴长史、韩荆州,表达了强烈的用世愿望,热烈的进取精神,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可是没有结果。他又“西入秦海,一观国风”,“历抵卿相”,广交诗友,希得到援引;另一方面,求仙访道。李白生长于道教的发祥地川西北,从小受道教文化的熏陶,“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访过不少蜀中道教名山,结交过不少道友。到荆楚这片道教沃土后,又继续求仙访道。在入楚的第一年就在江陵见了著名道士司马承祯,赞赏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这大大地鼓励了他求道成仙的热忱。在楚地他与元丹丘、元演过从甚密,一同拜访了著名道士胡紫阳。在隐居寿山、白兆山时也曾苦读道经、服丹饵食。李白的求仙访道活动不仅是追求超尘脱凡、长生久视、身心得到彻底解放的绝对自由的理想境界,也有广交朋友,提高知名度,希望得到援引而从政的目的,但是在楚地的这些活动并未达到目的。他自己曾说:“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长歌行》)统治者并不看重他的才华,更不容他那傲岸的性格,多次碰壁而回,落得个“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凄惶,席不暇暖。寄绝国而何仰?若浮云而无依。南徙莫从,北游失路”(《上安州李长史书》)。远大的人生理想与残酷的现实发生了激烈冲突,他的悲愤的心情需要宣泄,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从楚文学中吸收营养,像《离骚》那样,淋漓尽致、激昂慷慨、悲凉豪壮的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这段时期创作出了《蜀道难》、《行路难》、《梁甫吟》、《梁园吟》、《将进酒》等作品。这些诗歌显然受到楚文化传统的影响,《梁甫吟》中“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直接化用了《离骚》中的句子:“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寄远》中“美人美人兮归去来,莫作朝云暮雨兮飞阳台”引了宋玉《高唐赋》的典故,用了《楚辞》的句式。《蜀道难》的写作时期、地点争议很大,有说写于蜀中的,有说写于应诏入京时。笔者认为李白游蜀中山水,北上游过阴平道、金牛道,到过剑门关、江油关,为《蜀道难》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真正完成《蜀道难》的写作,应当是一入长安,仕途碰壁以后,以蜀道之艰险象征仕途之可畏。诗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夸张的手法,援引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崎岖,展示出蜀中山水的雄伟壮丽和磅礴的气势。诗风宏伟,句法灵活多变,韵散兼用,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也是李白的代表作。这篇千古绝唱,应当是李白在巴蜀文化的孕育和荆楚文化的影响下完成的杰作。

李白在楚地的求仙访道活动也大大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神仙世界的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乘龙驭凤激发了李白丰富的想象力。他这段时间中创作了不少游仙诗,把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追求,倾注在神仙世界中。这些诗中充满了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跳跃的思维,“神思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赵翼《瓯北诗话》)。如《元丹丘歌》:“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诗中充满了道教的浪漫精神。《赠嵩山焦炼师》、《嵩山采菖蒲者》、《古风》(其七)等都是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了神仙世界。《题元丹丘山居》把对神仙世界的追求与对山水自然之美的追求统一起来。《梁甫吟》则是以道教中的奇幻世界来抒发心中的愤懑不平。李白在楚地创作的游仙诗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李白在楚地学习了荆楚的民间歌谣。荆楚的民歌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诗经》中的《汉广》、《江有汜》等篇就是产生于楚地的民歌。《楚人歌》、《沧浪歌》等都是楚地的民歌。楚地祭神的巫歌十分盛行。《楚辞》正是汲取了楚地民间文学的营养,屈原《九歌》的前身就是楚国各地民间祭神的歌曲。秦汉时荆楚地方的民歌一般是五句式的唱和式的“相”,到六朝时发展为西曲,其句式生动活泼,语言清新自然。李白生活在楚地,继承了荆楚民歌传统,汲取了相、西曲的长处。如他创作的《荆州歌》:“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其中“丝”双关“思”,就是采用了西曲双关含蓄的修辞手法。他在荆楚写的《江夏行》、《长干行》、《襄阳歌》、《襄阳曲》、《大堤曲》都是学习的当地民歌,汲取了荆楚民间文化的营养。胡震亨《李诗通》说,《江夏行》、《长干行》“并为商人妇咏,而其源似出《西曲》。盖古者吴俗好贾,荆、郢、樊、邓间尤盛。男女怨旷哀吟,清商诸《西曲》所由作也。第其辞,五言二韵节短而情有未尽。白往来襄、汉、金陵,悉其土俗人情,因采而演之为长什”。《襄阳歌》则是在《襄阳儿童歌》的基础上的创新之作,据《晋书·山简传》载:“简每岀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着白接。 ’”李白《襄阳歌》也是咏山简之醉态,却加大了篇幅,抒发出怀才不遇,人生无常的愤懑之情。

李白在蜀中创作的诗、赋流传下来的不多,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杨天惠《彰明逸事》云:“时太白齿方少,英气溢发,诸为诗文甚多,微类宫中行乐词体。今邑人所藏百篇,大抵皆格律也。虽颇体弱,然短羽褵褷,已成凤刍态。”唐人学诗,律诗是必修课,李白也不例外。如学书法,先必须学楷书,循规蹈矩,“戴着镣铐跳舞”,而后才“随心所欲不逾矩”。李白在蜀中诗作多律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寻雍尊师隐居》,都是完美的五律诗,平仄对仗都合规矩。在蜀中写的《明堂赋》、《大猎赋》、《拟恨赋》等,也基本上是模仿汉赋,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白在楚地生活,直接接受了楚文化的影响之后,诗风大变。李白在安陆十年创作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歌行,《蜀道难》、《行路难》、《梁甫吟》、《襄阳歌》等的创作,标志着他的诗歌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李白以他真率天成的性格和无与伦比的才气,将歌行这一新兴诗歌种类的艺术特质发挥到了极致。”

李白的青年时期是在蜀中和楚地度过的,这一时期正是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性格、创作风格定型和成熟的时期,因而,巴蜀文化和楚文化对李白的思想性格和诗歌创作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正是在巴蜀文化的基础上,受荆楚文化的影响而定型的,这也是他与同时代诗人不同的重要原因。

$第四节 李白与孟浩然

李白在楚地结交了许多朋友,其中最崇敬孟浩然,《赠孟浩然》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从此揖清芬。”“高山安可仰”出自《诗经·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司马迁曾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引用此诗赞扬孔子:“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把孔子比喻为崇高的山岳,而在李白这首诗中又以仰望高山来比喻对孟浩然的景仰,恃才傲物的李白很难得有对同辈人这样尊重,在他赠友人的诗中没有其他类似的。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怎样?李白为何如此崇敬孟浩然?李白和孟浩然的思想性格及创作风格有何异同?对这些问题应当深入探索。

关于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与赠诗,王辉斌先生在《孟浩然研究》一书中作了十分精当的考辨,可从。这里只作一些补正,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识是开元十四年(726) 秋,地点在溧阳,有诗《游溧阳北湖亭瓦屋山怀古赠孟浩然》为证,这首诗在一般的李白诗选集中,题为《游溧阳北湖亭瓦屋山怀古赠同旅》,而在两宋本、缪本、《文苑英华》、《全唐诗》中俱云: “一作赠孟浩然”,这合符李孟二人的行止,有论者认为李孟初识于开元十三年或十四年在襄阳,这与李孟二人的行止不合。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梦之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而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迹于此。”后面又云:“同伴吴指南于炎月病逝,权葬于湖侧,便之金陵。”可见李白出蜀后并未到过襄阳,而是从长江顺流而下到金陵一带,再南下游吴越,金陵距溧阳很近,正是在溧阳与孟浩然初识。有论者引用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远客汝海,近还郧城。”说李白去汝海路过襄阳与孟浩然相识,其实这是李白于郧城安家,即开元十五年以后的事,才能说“还”。

总之,李白于开元十三年或十四年没有去过襄阳。再看,孟浩然这时也未在襄阳,王辉斌先生考证,开元十三年至十五年孟浩然在吴越一带漫游(见《孟浩然研究 》)正好在溧阳与李白结识。开元十四年冬,孟浩然在友人张子容处,并在那里过年,有孟浩然的《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除夜乐城会张少府》、《岁除夜会张少府宅》等诗可证,其中有诗句云:“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张子容是先天元年中进士,赴京前孟浩然曾赠诗告别,至开元十四年正是“一别十余春”。张子容又有《乐城岁赠孟浩然》,诗云:“土地穷瓯越,风光肇建寅。”开元十四年为丙寅年,正是岁在建寅。总之,开元十四年李白与孟浩然都在吴越漫游,在这年秋天在溧阳相识同游是完全可能的事。

这年冬天,孟浩然在张子容处,李白这时已从剡中漫游回扬州,生过一场病,有《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为证,后仍滞留于扬州,写了《淮南对雪赠孟浩然》,这首诗在一般选本上作《淮南对雪赠傅霭》,但在两宋本、肖本、缪本、咸本、王琦本上都注有“一作《淮南对雪赠孟浩然》”,詹锳《李白诗文系年》、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均否认是赠孟浩然之诗,把它系于天宝六年,詹说:“诗云: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似当作于客梁园之后”,其实“思绕梁园发”是用的典故。在谢灵运《雪赋》中说的是梁孝王于梁园召司马相如作赋之事,以后文人学士雅集赋诗叫“梁园春雪”,不一定是李白从梁园而来,或所赠诗的人在梁园,“傅霭”不可考。倒是李白与孟浩然曾相会赋诗。李白面对雪景回忆与孟浩然相会赋诗之事,故有“思绕梁园发”之句。据两宋本、缪本、王本俱谓后四句一作:“剡溪空兴在,郢路歌未歇。寄君梁父吟,曲尽心断绝。”这说明李白在这年夏天已游了剡溪,“郢路”是指他们都从楚地而来,“梁父吟”是同情孟浩然怀才不遇,未能施展抱负,故有“曲尽心断绝”之悲叹。这首诗的另一版本是“寄君郢中歌”,指郢人唱“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也有才高知遇很难之意,与孟浩然从楚地而来相合。

总之,不论哪种版本都应当是赠给孟浩然的。李白赠孟浩然的第三首诗便是脍炙人口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般注家都是把这首诗系于开元十六年暮春,这与孟浩然行踪不合,这一年孟浩然实在没有功夫下扬州,新旧《唐书》中的《孟浩然传》都说,这一年孟浩然年四十,去京师参加科举考试。按唐代的科举制度规定,考试在每年二月,而在头一年士子就要忙碌起来,据《新唐书·选举志》云:“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而选举不由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试已,长吏以乡饮酒之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因与耆艾叙长少焉。至省,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员外郎试之。”按制度孟浩然在开元十六年仲冬十一月就要到京城,在此之前还得“自怀牒于州县”,经过乡贡这一关,按《通典》:“大唐贡士之法,多循旧制,上郡贡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襄阳郡应贡三人,孟浩然为得到这三人之一的名额,必须要在这年夏秋忙于应付乡试。胡震亨《唐音癸鉴》中说,每年夏天“士子从府州觅解纷纷,故其有‘槐花黄举子忙’之谚语”。孟浩然也不例外,他在对付科举考试时,的确没有那个闲心和时间下扬州。

有论者说,孟浩然在开元十六年暮春下扬州,冬天回家乡,再赶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以《溯江至武昌》诗为证,诗云:“家本洞庭上,岁时归思催……残冻因风解,新梅变腊井。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这应当是冬末春初之景。孟浩然这时还在武昌,若回家后,再去京城,二月份的科考就赶不上了,更不用说这之前的乡贡以及仲冬到尚书省集中等过程都错过了,所以,《溯江至武昌》这首诗绝不是他参加科考那年冬天写的。再说,从孟浩然的《送辛大不及》诗中看出,开元十六年秋,孟浩然在襄阳,辛大即辛之谔,据徐枚《登科记考》,辛之谔是开元十七年进士,授职长社尉,他赴京必然是开元十六年,孟浩然是在这年秋在襄阳写的这首诗,这说明孟浩然这年未去扬州。也有论者认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于开元十五年暮春,也不确,前面说过,十四年冬孟浩然还在越地乐城,第二年才返回故乡,准备下一年参加科举考试,怎么可能刚一回家就往扬州去呢?那么李白这首诗究竟写于何年呢?王辉斌先生认为写于开元二十三年,可从。开元二十二年韩朝宗任荆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驻节襄阳。

二十三年春,玄宗下诏要各地刺史推荐人才,韩朝宗推荐了孟浩然而未成行。李白此时也到了襄阳请韩朝宗举荐,写了著名的《与韩荆州书》,李白在襄阳的期间必然拜访故人孟浩然,一起游览交谈,感情愈加深厚,至暮春时孟浩然应山阴崔国辅之邀,从江夏上船东去,有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等诗为证。李白至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情深意切,难舍难分,写下了千古绝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开元二十七年,李白第二次游吴越之后,于秋天溯江而上,至巴陵与王昌龄相会,王昌龄写了《巴陵别李十二》。之后,李白回安陆家中,于开元二十八年春,再次到襄阳访孟浩然,写下了《春日归山寄孟浩然》,从这首诗的意思看,标题应当是“与孟浩然春日游山”。诗中有“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之句,“朱绂”代指官职,孟浩然在开元二十五年,被左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的张九龄辟入幕府,第一次入官场,第二年他又辞去了这个职务,可以说是“朱绂遗尘境”。若把这首诗说成是孟浩然入幕府之前或之时,诗意则不可解。李白在告别孟浩然时,写了《赠孟浩然》,此时孟浩然已有52岁,经过了若干挫折已无入官场之念了,故而有“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之说。有论者将此诗系于开元二十四年,窃以为不妥,那时孟浩然才四十余岁,也还没有泯灭入仕之念,还不能说是“白首卧松云”。李白写了这首诗后即北上,于开元二十八年五月,定居于东鲁,这年下半年孟浩然去世。可以说李白《赠孟浩然》是诀别之诗,记录了他俩的深厚友谊,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无限崇敬之情。

同类推荐
  •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万吨巨轮顷刻间支离破碎永沉海底;飞机失踪数年后出现在遥远的月球;数十人被在黑雾中迷失灵魂;人畜眨眼间被吸入魔窟化为白骨;沙漠中幻象纷繁引人赴死;峡谷里众多冒险者神秘死亡……对于这些神秘之地,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人类不得入内;有人说是死亡笼罩的所在,误入者必死无疑;也有人说是大自然的禁区,一旦踏入将会遭受灭顶之灾。死亡无法形容的恐怖;神秘不能诠释的离奇。这是地球上最后的秘密,我们称这些区域为——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热门推荐
  • 校园王道:MVP女友

    校园王道:MVP女友

    她是被十九所学校勒令转学的问题千金,他是圣灵三少之首的霸道少爷。初次相遇便燃起凶凶战火,之后持续的火花碰撞之下渐渐发现,她的神秘背景以及性格上的极端,却成了他眼中致命的诱惑……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刊物、书籍、文件上,出现在一般老百姓的话语中。如今,恐怕很难找到不知道“教育”或不懂得教育是什么的人了。然而若要给教育下个定义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也很熟悉家庭的含义,然而,当我们给家庭这个词下定义时,却感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社会学、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是这样解读家庭的。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意在为家长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指导。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比蒙至尊

    比蒙至尊

    一个现代的四有流氓穿越的故事,一个比蒙的故事,一个会《九转玄功》的四有流氓穿越成比蒙小不点的故事,一个连灵魂都在修炼《九转玄功》的比蒙的故事。
  • 梦开始的地方

    梦开始的地方

    在人物刻画上,《梦开始的地方》作者汪宗军仍保持着惯有的优势,主次要人物都栩栩如生,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梦开始的地方》一些具体琐事和一些次要人物的故事,罗列铺衍也都得体,诸如写“六城联创”工作时对街道脏乱的描写及处理厕所事件和乱搭建事件、“伤不起”中的田梅事件、“农村工作那些事”中的上访事件、甚至“爸爸的小E”、“血腥杯具”等等,都很必要,让人觉得具体、实在、可信、读来过瘾,在环境影响和情节发展上都为人物后来的行动和性格精神的成长作了有力的铺垫,也为小说潜在的肯定和激励力量的形成做足了铺垫。
  • 生存密码之青春密码:人生是场修行

    生存密码之青春密码:人生是场修行

    俗话说“爱拼才会赢”,为何我们提“奋斗才会赢”? 冷静分析,不难找出答案。人生短暂,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保持“奋斗才会赢”的精神,方能把握机遇,实现成功。奋斗,起于一个“奋”字。“奋”是一种态度、一种气魄、一种谋略,奋斗才会赢,落于一个“斗”字。再好的蓝图,如果不去斗,就无法实现,就是空谈。《人生是场修行》就是一本关于奋斗智慧的美文集。
  • 爱相随

    爱相随

    神秘女林月如一直以来独自抚养着一个女儿,因上班迟到与总公司的总经理肖仁辉发生冲突,两人也因此阴差阳错地发生了一段爱恋,然而月如怎么会有一个女儿呢.?肖仁辉能否接受这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