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8100000009

第9章 联合国文学暂住证

那天在深圳旧天堂书店,我指着整整一架子诗集和诗歌研究著作对程益中说:书店最显眼的位置却摆放最少人买的书,这才是好书店的标志。他说:“怪不得深圳要成为文学之城了。”什么?!文学之城,还有这等美事?!

真的不是笑话,深圳真的在大张旗鼓地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世界文学之城”的奖状。想起十七八年前曾在某省作协一份报纸上看到一条新闻,一位读者倡议举办广东文学节。我很震惊这么酷的倡议竟赫然登在报纸上:该文学狂人建议派出一千名作家在天河体育中心与十万市民会面!请参照如今恒大中超主场的火爆场面,想象一下这一魔幻现实主义的壮景吧:人称“天体”的天河体育中心,十万市民涌入球场,追着一千名作家要签名,最后作家们唯有提着裤子抱头鼠窜,否则就得裸奔了。

那年头文人发明了一个词叫“下海”,用以表达对被商业大潮淹死的恐惧,以及对金钱的垂涎。作协关起门来开会,一边强调如何不怕下海,顺应改革顺应潮流搞创收,一边又信誓旦旦要守在岸上写作,那感觉就跟要守活寡一样,把五千年文明的贞操死死捂住。记得有位作家一会儿坦承写不写都无所谓,一会儿又宣称一定要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写下去。是啊,总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

那年头我记得还见过铁凝和洪峰,都是当时的当红作家。两个人的命运后来天差地别,铁凝成了中国作协主席,洪峰则因作协不发给他钱而上街抗议,后来跑到云南隐居,又不幸被打。且不管作协不发工资的具体是非,我们还是得先问问:作协的存在价值和功能究竟是什么,纳税人是否需要养一帮作家以及无数倍于作家的作协机关工作人员,来为自己创作文学?去年中国作协和中国文联大会,新华社的报道有一个石破天惊的开头:“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家艺术家,伟大的人民期盼伟大的文艺作品。”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家艺术家,以及伟大的人民期盼伟大的文艺作品,是否需要作协和文联这样的中介?买房子找老婆找保姆是需要中介的,但谁说爱好文学非得找个中介公司?如果人民不需要作协中介,那么作协存在的唯一功能只能是:附属于、服务于国家机器,或者说成为国家文学机器,作协体制下的作家则充当润滑剂,抄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天经地义。

而深圳作协把润滑剂提升到东方神油的境界。

我问程益中,深圳都有什么大作家?他说:李兰妮啊。

恕我孤陋寡闻有所不知,一搜这名字,果然搜出有关文学之城的大新闻:

在政府批示下,深圳文联和作协正在加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文学之城”的工作。已经取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之都”称号的城市有:英国的爱丁堡、爱尔兰的都柏林、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美国的艾奥瓦和冰岛的雷克雅未克五个城市,深圳意欲成为第六个。深圳市作协主席李兰妮说,判断一个城市是否“文学”,更应该看它的市民对文学的参与热情,看这个城市文学创作的整体活力,看文学对城市人的影响。深圳是全国最庞大的外来移民和打工者聚集地,拥有全国最庞大的写作群体,“会员作家的数量相当于一个省的数量”。市作协提交的申请理由中介绍,从目前当选的城市特征来看,“基本没有一座文学之城靠的是文学大师和文学巨著的多寡,而更多着眼于城市的文学特色”,而“深圳显然是当代中国文学特色最鲜明的、文学创作最活跃的、写作者最密集、文学生态最完整的文学沃土”。

如果说向联合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必须师出有名,好歹得拿出个实实在在的东西,那么这文学之城听上去就像光天化日讲鬼故事。李主席当然还知道自己这号作家拿不出手,只好喊出四宗最:最鲜明、最活跃、最密集、最完整。作协养的就是这样善于写行政口号的作家。

在深圳街头千万别随便扔垃圾,很容易就砸中某个作家。

深圳曾莫名其妙地拿了一个“世界花园城市”的头衔,花园绿化是摆在那儿一目了然的,那么文学之城该如何排兵布阵呢?是否首先得组织一个浩大的翻译工程,先把深圳文学翻译成各国语言?要不然就在体育场组织成千上万的作家进行一场文学大赛,像科考一样当场作文,最鲜明最活跃最密集最完整地让联合国考察团一睹文学之城的盛况?

把文化建设当成卫生评比,当成申办运动会,当成体育竞赛,把文化事业行政化乃至军事化,围绕着军功章进行动员和指挥,这是公权以市民的名义往自己脸上贴金。这令人想到深圳还有一个市民中心,一个建筑不伦不类的广场和剧院,一个缺少市民的市民中心,硬件不错却缺乏人味儿,更要命的是大多时候闲置没用,很少有演出。幸好“文学之城”毕竟只是个虚幻的东西,不过一旦真的忽悠到这块牌匾,不知是否也会造个世界文学公园什么的。

作为一个历史短暂的移民城市,深圳一直急于找到自己的文化根基以获得身份认同,从官方意识形态到民间社会,都有这种可以理解的文化心理焦虑甚至自卑。被联合国封为“设计之都”算是实至名归(深圳在设计方面算是国内先驱,但我不认为它在设计领域有什么国际地位),但自封为“图书馆之城”和“钢琴之城”,就大有往胸前一根接一根插笔之嫌,而申请“文学之城”,就是把笔直接插在脑门上了。

从化可以搞“温泉之城”,增城可以搞“荔枝之城”,顺德也不妨搞一搞“双皮奶之城”,但深圳宣称自己是“钢琴之城”就莫明其妙,是因为钢琴卖得多,还是因为李云迪出自深圳?——但这哥们不是已经摇身一变成了香港精英人才了么?周笔畅和陈楚生也出自深圳,何不雅俗并举,也弄个“超女之都”“快男之城”玩玩呢?

假如其他城市也能向深圳看齐,纷纷打造小提琴之城中提琴之城大提琴之城小号之城大号之城长号之城萨克斯之城贝斯之城吉他之城二胡之城三弦之城古琴之城唢呐之城古筝之城扬琴之城,那么中国城市文艺复兴指日可待。

2006年,深圳市政府曾提出要建成“全球先锋城市”。当二三线城市都在哭着喊着要建设国际大都市,“全球先锋城市”这一提法显得新鲜炫酷多了,并且官方还给出了一个建成全球先锋城市的时间——2030年——比王家卫提前了十六年,比波拉尼奥(小说家,《2666》的作者)提前了六百三十六年。《南方都市报》闻风而动积极响应,当即在深圳策划了一个“先锋城市”论坛。我有幸参与论坛,却深感所谓“十大先锋城市”之类评选实在无聊透顶,先锋人士也不能免俗地成为鲁迅所诟病之“十景病”的新病人。但在评选深圳的“十大城市先锋切片”的时候,大家又纷纷推举深圳当时轰动一时的警方将妓女戴上口罩游街的事件,觉得此举很先锋,而我指出深圳才女妞妞的电影《时差八小时》是一部先锋电影。

由此可见,建设“和谐城市”比建设“先锋城市”更为迫切。否则去年深圳不会在大运会之前清理那么多流动人口。这就带来一个有趣的问题,深圳作协在申请文学之城的时候拿外来移民和打工者作为招牌(所谓移民文化打工文学),但所谓“深圳作家”又该具备什么认证?他需要出示作协会员证,但无疑还需要出示深圳身份证吧?如果没有深圳户口,是否还得向联合国出示他的深圳暂住证呢?

当然深圳作协可以扶植打工文学,让有文学创作才能的打工者获得深圳户口,也可以请外地作家加入深圳作协落户深圳,这样一来就跟全运会城运会各大城市引进外援无异了。于是,文化更进一步沦为竞赛。往往一提到举国体制大家就批评体育界,然而吾国处处都是举国体制,文化上更是举国体制。深圳似乎一心想夺文学全运会的金牌,想走出中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都柏林作为文学之城,自然以乔伊斯为最大骄傲,然而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却充满了对故乡以及老乡的讽刺和批判。

记得有一年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生人群踩踏惨剧,次日各报纷纷作头版头条报道。深圳有家报纸特立独行,其头版头条刚好是:《深圳是一座有文化的城市》,大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文化气概。

当然是自由和宽容,而不是口号和奖章,才能造就完整的文学生态。让公民社会自由生长,才是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最早的先锋城市理当践行的。比如旧天堂书店以及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就代表了这座城市的文化活力。

关于这座城市的秘密,或许一个劫匪都比作家了解得更多。2007年我在深圳追捕过一个特立独行的劫匪。我目睹那哥们抢了一个女孩的包,便和几个朋友追过去,明明相距不到百米,劫匪居然立马没影,四下搜了几分钟才发现劫匪爬到树上去了,但被发现后他纵身一跃跳上立交天桥逃遁,等我们跑上天桥,已经又没影了,这令我恼羞成怒。好在几分钟后警察押着他过来了,他不幸撞上巡逻的警察。

他被判三年徒刑。但我们应该感谢他活生生地演示了一个城市的牢笼和战场,以及逃亡路线。高尚小区林立,却以近乎全封闭的方式捍卫中产阶级,割裂了社区与街道的联系,尽可能阻止陌生人之间的流动和接触——更不用说交流。于是高尚社区变成中产阶级的堡垒,而街道变成流民的战壕——壁垒森严的社区把人烟稀少的街道让给了劫匪。而这位老兄深谙这座城市的地理:高架桥和树林如此紧密地挨在一起,一座在大自然中硬生生拔地而起的城市,这是深圳特有的景观,先有树林,后建高架桥。

深圳是中国最大的白领之都,也是最大的打工者之都。而一个富于想象力的劫匪就这样揭示了深圳这个联合国候选文学之城的精神地理学:中产阶级和流民之间的分裂。作家们,请学习这敏锐的现实主义,请学习这诗意的逃逸,这树上的劫匪犹如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纵身一跃,把像我这样笨拙的作家抛得远远的。

同类推荐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是由高为编写,《书缘与人缘》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鹤坪印象》《谁的悲哀》《不可小觑的旧版书》《伪书盛行谁之过》《传记只读前半部》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雷达散文

    雷达散文

    自成一派,《雷达散文》收录了著名作家雷达的大量散文佳作。这些作品风格独特,行文流畅,文笔精妙,较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水平与艺术素养。读来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创造,也是代代人沉积的一份文化遗产。它是构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毛泽东很爱好、也很熟悉戏曲。他在倥偬之馀,和人民大众一同欣赏各种戏曲,聆听各家曲调,凡是民众所喜爱的,他也喜爱,如京剧、晋剧、豫剧、秦腔、越剧和昆曲。别人看戏听曲看热闹,评雅俗,而他却还常能从戏里找出富有哲理的学问,古为今用,并在现实生活,寻得有关政治斗争、策略战略、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借鉴,作出与众不同角度的、颇见独特的点评……
  • 名家经典珍藏: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经典珍藏:郁达夫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名家经典珍藏”之《席慕蓉散文》你怎能错过!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绣出完美人生

    绣出完美人生

    梅洪良,虽然你安排策划了我的重生,但我的人生,永远不会像你谋划得那般“完美”。所谓完美人生,不过是个笑话罢了!余然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她重生了,遇到了很多事,伴随而来还有重重的阴谋与背叛……在梦中,她好像是一个旁观者,可有可无,抑或是被牵制的木偶,手脚都被名为亲情的线牢牢地绑住,尔后在某人的指挥下,被动地挥舞着她的四肢,最后她忍不下去了,亲手割断了名为亲情的木偶线,离开了那个曾经充满温暖的家……
  •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两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这是公认的。从情感和诗性的意义上说,还应该算上《两地书》。这是一册特殊的文本,它记录了鲁迅先生和他的女学生许广平从相敬到相知的心灵历程。
  • 玉玲珑之全能王妃

    玉玲珑之全能王妃

    这一定是在拍古装戏,场面还蛮大的,应该是个大片。“哎,哎,等等,我不是演员,你找错认了,演少爷的那个不是我,你看,我连演出服都没有,还是不要浪费表情了,又没有摄像机!等正式开拍的时候你在演啊!要我陪练可是要收费的哦!”什么?嫁给他?嫁给一个比女人还漂亮的男人,那不是等于自杀吗?什么,你没病,装的?敢骗我!小样,你当我是垃圾筒,脑子里装的是废物啊?尊贵的王爷,请您收好!不知道这是什么?这是离婚协议书,我要休了你!签字画押,尽快,我赶时间!~~~~~~~~~~~~~~推荐好友的文:姐姐老婆好狂野箫明明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绝代之公主:暗夜美男团

    绝代之公主:暗夜美男团

    她高雅温柔,她冷漠纯真,她精灵甜美。公主们的童话故事,她们舞动奇迹,她们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她们经历了坎坷,磨难,但始终不变的是她们的友谊。她们本以为,可以这样单纯快乐下去,但,突如其来的意外终结了她的性命,手中洋溢幸福的四叶草变成三叶草,幸福,是不是远离了呢?一直等到恶魔王子,天使骑士们的来到,绝世公主的幸福,又延续下去了……这是一场属于三位公主的独一无二的童话。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心灵鸡汤2:阳光下的守望(精粹版)

    心灵鸡汤2:阳光下的守望(精粹版)

    阳光就是一剂良药,它能够排除我们体内消沉的因素,捧捧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坚固的冰雪。让我们感受到快乐,春天,缕缕耀眼的阳光冲破厚厚的乌云,给予万物以新生的希望;夏天,斑斑热情的阳光穿透了茂盛的枝叶的缝隙,给予人们片片舒爽的阴凉;秋天,丝丝柔和的阳光折射熟了枝头的果实,给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勇气;冬天,并且充满自信。缕缕阳光如希望。,给予人们不怕困难的信心。有阳光的地方就应该有我们自信的笑脸;只要有阳光,就必然有希望。阳光,充满爱意;阳光,充满生机;阳光,充满力量。当阳光成为一种品质与气质,我们的守望就会显得从容与殷实;当阳光成为一种指示和能量,我们的守望就是一季沉甸甸的丰收
  • 0-6岁育儿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0-6岁育儿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从育儿角度来说,孩子在6岁之前,帮助他们养成的良好习惯将使其受益一生。美国犹太学者席伯格在《犹太人赚钱智慧》一书中便从育儿角度破译了犹太人培养天才的密码。目前,犹太人在美国的人口比例仅占全美国总人口的3.2%,然而在美国大学攻读博士的犹太人,却几乎占全部博士班学生总数的30%!在美国著名的大学中,犹太籍教授竟然占教授总数的30%~50%!纵观犹太人历年来荣获国际公认最具权威的诺贝尔奖人数,竟然占美国全部得奖人数的32%之多,为其他各民族的数十倍。一切的一切,令人不胜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