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4600000030

第30章 雷锋式“走后门”(12)

雷锋这张照片首发于1960年第18期《民兵之友》。被誉为是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一张雷锋照片。关于作者是谁却曾经有过争议,据作者周军回忆:1960年初冬,当时雷锋的事迹已经开始在沈阳军区内大张旗鼓地宣传,一天周军接到领导交给的任务,让他约雷锋写一篇关于成长过程的稿子,恰巧此时雷锋正好在沈阳军区开会。他忽然觉得应给他配上一张肖像照片才显完美,于是,雷锋站在了军区院内的一小排矮株的毛松前,这时周军发现,他戴的棉军帽早已洗得发了白,棱角不清,于是从当时也在政治部搞宣传工作的一位战友头上借来了一顶长耳宽脸军帽,但看看还觉得缺点什么,于是又从正在站岗的警卫连士兵手中借来一把冲锋枪,这一切都齐了之后,周军觉得这才是他心目中想要的雷锋形象,他端起那台老式“罗莱”相机,使用1/60秒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用仰角(为把矮个雷锋拍得高大些)拍下了这张照片。

有人做过统计,建国以来,雷锋的这张肖像照片,它的发行量及在人们心中的知名度,仅次于毛泽东的画像。这张照片,还被世界闻名的美国西点军校挂在教室里。1998年,加拿大的一家国际上比较权威的艺术摄影组织“CAPA”评选出了全球20世纪最有影响的100张图片,其中,中国入选两张,一张是新华社记者1966年在武汉长江拍摄的“毛主席畅游长江”,而另一张就是周军的这张雷锋肖像。据了解,在雷锋生前,为他拍过照的人前后共有7位,除周军之外,则属张峻拍得最多,总共有220余张,有的可称得上经典之作,如雷锋在汽车里读毛主席著作等,但大都属新闻片,其中不少是根据当时的需要补拍的。而周军的这幅作品在错署名时,恰恰都是张峻的名字。曾与周军、张峻在一起工作多年的李奎根回忆,当时主要是出版单位给搞错的,而张峻在周军之后也确实拍过一张同样角度的照片,也见过报,只是在用光等技术手法上不如周军的那张。

聚光灯下的雷锋

雷锋给人们的印象是如此的亲近生活,同时又是完美无暇、形象照人。这与图片的宣传作用似乎离不开的。而且雷锋的好人好事是可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学习和模仿的,比如多劳少得、做好事不留名、默默地为集体做贡献等。在过去的政治语境中,人们的审美趣味,忽略了对纪实的要求。因此雷锋的形象也被经过合理的修饰。专门拍摄雷锋的摄影记者张峻就曾经回忆:雷锋的很多照片,有很多都是在不违背真实性的原则下事后补照,或是经过摄影记者的导演后抓拍出来的。而张峻自己的创作灵感也有不少是从《雷锋日记》里受到启发而酝酿构图为雷锋摆拍的。摆拍在当时,甚至是一种任务。而观众也乐意地去接受这些。应该说,有史以来,雷锋是中国被摆拍照片最多的一个人物。

美联社有4位记者,专门到抚顺雷锋纪念馆采访,他们指着雷锋给伤病员送月饼、扶送大娘的照片说:雷锋做好事是自发的还是被迫的,为什么雷锋做好事还有照片,这是不是“导演”出来的?

作为参与雷锋生前拍摄照片的当事人之一,张峻曾经统计过,雷锋生前活动的照片共有351张,包括雷锋在故乡拍摄的13张(内有集体合影4张),在武汉、北京、鞍山、抚顺、沈阳、长春、大连等地照相馆拍照的有29张(内有集体合影7张,双人照4张)。

雷锋生前留下的照片的拍摄者都有哪些人呢?张峻调查后知道雷锋在故乡的照片,大部分作者是望城当地照相馆的师傅戴杰所拍摄。部队里给雷锋拍摄过照片的有7位,分别是原《解放军画报》的摄影记者吴加昌,原沈阳军区政治部摄影组组长董哲、原沈阳军区《民兵之友》杂志社的记者周军;原64军政治处宣传处宣传报道助理员张泽西,原沈阳军区工程兵舟桥81团宣传助理员赵志华、原工兵十团政治处俱乐部图书员季增以及张峻自己。

这是张峻将自己的照片与雷锋的照片用技术合成在一起的“合影”。给雷锋拍了那么多照片,摄影师张峻却并没有真正与雷锋合影过。因为当时新闻纪律很严,摄影记者的胶卷都是用完一个必须上交,才能领第二个,摄影记者照私人照片在当时被视为占公家便宜。

同类推荐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吕不韦十讲

    吕不韦十讲

    王朝的建立需要血与泪的浇注,是谁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又是谁默默无闻地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驻足。君臣博弈,胜的骄傲,败的灭亡!父子博弈,胜的真能骄傲,败的真能灭亡?吕不韦的悲剧是对君臣共荣、互利的否定,更是对君臣斗争、暗算、倾轧的写照。血腥的斗争莫不以两种结尾收场一不是君亡便是臣灭。吕不韦献身于这场斗争中,失败的却是既为臣又为父的自己。甚悲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总结。尖锐与现实的评判折射的是吕不韦之类的名臣们悲惨的结局。慨叹吕氏悲惨的人生之余,我们似乎应该回过头,看看他传奇般的人生。
  •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沈从文在批评和创作的领域都和时代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种边缘性本质上是种批判性。《时代边缘的沈从文》论述他不同时期的批评重点、批评方式、相关文学作品和由此反映出的作家心态。他在时代的种种风浪中寻找着文学和知识分子自我的位置和价值。在变动的时代背景下,沈从文及其创作经历了起伏极大的命运,但终于是:从边缘走向了中心。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卡帕传

    卡帕传

    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奠定了世界近现代的行为规则。不仅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大英帝国灵机一动划分出的奇怪疆界,孕育的年轻国家,就连如今横行世界的英语语法,交往规则也大多出自大英帝国之手。现在好多人都批评美国世界警察,其实英国才是给警察制订法规布置任务的幕后人物。
热门推荐
  • 养生胜于治病

    养生胜于治病

    疾病来袭是养还是治?只要你顺应自然规律;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四肢筋骨;保持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与健康的生活习惯;多听听民间老理儿中的养生经,就能有所收获。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自我检测与防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金元四大名医现代养生方案

    金元四大名医现代养生方案

    本书以游记形式,由细微之处切入,将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这四个名留青史的金元四大名医缀连在一起,谈脏腑,论气血,读情绪,讲房事,繁而不芜,精而不碎,亦庄亦谐,挥洒成文。这是一本旅行随感,也是一册小说传记,更是一部养生秘籍,摄取养生经验,在一章一镜头的转换中为广大读者亮出精彩实用的养生智慧。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人间正道

    人间正道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我国当代改革生活的作品,作品以经济欠发达的平川地区为切入口,以一千多万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经济大建设为主线,在两万八千平方公里土地上,在上至省委,下至基层的广阔视野里,展开了一幕幕悲壮而震撼人心的现代生活画卷。市委书记吴明雄押上身家性命投身改革事业,在明枪暗箭和风风雨雨中为一座中心城市的美好明天艰苦地奋斗着……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9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这是一本研究明末清初的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小说家李渔美学思想的专著。在李渔丰富的美学思想史,并做了细密的、颇有见解的理论阐释;作者以历史发展的眼光。这是国内目前比较系统研究本渔美学思想,作者以他的戏剧美学、园林美学、仪容美学作为研究对象,突出了李渔美学思想的精华,并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著作。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李渔在这三个领域对前人的继承和他独自的贡献;对国内学界研究较少的李渔的仪容美学,作者做了开启性的研究
  • 别闹,姐在种田

    别闹,姐在种田

    别闹别闹,小王爷,姐要回家种田啊!,你要做啥?姐身上真的没异香姐的异能不是吃素的姐的梦想是当个古代袁隆平姐的目标是种田发家
  • 晋王吕布传

    晋王吕布传

    他武勇盖世,骑马中赤兔,拥美女貂蝉,却命丧白门楼,堪称三国第一悲催;百世轮回,穿越重生,熊熊大火中,吕布无声咆哮,誓要改变命运;乱世,如期来临;吕布骑赤兔马,持方天画戟,豪情万丈,欲与当世枭雄们,一较长短,布武天下……………………………………………………………………………………………………………………【已百万字完本,新书《贩卖地球》,敬请关注收藏,谢谢!】
  • 巫行天下之重现辉煌

    巫行天下之重现辉煌

    巫,诞生于华夏洪荒却湮灭于历史的长河,曾经的辉煌现已不在,人们只记得仙佛的玉皇大帝、观音如来,那里还记得刑天、后羿、祝融、夸父曾经横行天下。笔者感慨之余用虚幻的文字带各位重现‘巫’的辉煌,让我们一同见证大巫们拥有的奇功异法,一同见证大巫们将‘巫’传承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