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雷锋被成为重点宣传的背后的一个引子。
后来,把雷锋事迹的宣传从部队推向社会的宣传人员有好几个,其中比较重要的两个人是当年新华社驻辽宁分社的军事记者佟希文和李健羽,他们回顾了当时的情况,“雷锋不是我们宣传出来的,他早在宣传之前就很有名气了。1960年10月,《前进报》社总编辑嵇炳前把我们两人叫去,说是报社收到一篇自然来稿,反映一个叫雷锋的新战士艰苦朴素的事儿。说着,嵇炳前就把稿子递给我们。我们一看,这个新兵入伍还不到10个月,捡牙膏皮,补袜子,给人民公社捐款,好事做了很多。当时我们认为,国家正是困难的时候,党强调奋发图强,雷锋做到这点不简单,也非常可爱。嵇炳前就要求我们到部队了解了解,见见这个战士。我们就到了军区工程兵政治部,见到了王副主任,请他给我们找一找雷锋是哪个部队的。王副主任说,雷锋这几天就在沈阳,要到辽宁师范大学作忆苦报告。”
这时的雷锋已经成为一个忆苦思甜的典型。
“我们两个一商量,决定现场去感受一下。雷锋到大学作报告那一天,我们俩和学生坐在一起听。听到雷锋讲自己的苦难身世,心里难过得受不了。雷锋不仅讲过去的苦,也讲党对他的培养,讲他现在的工作。上面讲着,下面哭着,有些学生哭得呜呜的。这时口号突然响起来了,‘雷锋的苦就是我们的苦,雷锋的仇就是我们的仇’。一个同学领着喊完,另一个同学又站起来领着喊:‘向雷锋学习’,‘向雷锋学习’。那个场面太激动人了。这场报告对我们俩来讲,首先解决了情绪感染问题,都觉得这个战士实在可爱,他不仅仅是个节约的典型。会后,我们又和雷锋直接交谈。他谈吐很实在,从他带了3本日记和笔记来看,我们发现这个小伙子很注重学习,嵇炳前那天也听了报告,激动地说,要报个大典型。”
为了慎重起见,佟希文和李健羽还下到连队去侧面了解了一些情况,“连队也有干部持相反的意见。有的干部说他爱出风头,做好事是专门给别人看的。那个时候我们写东西很小心,就有意识地让持有两种意见的同志坐到一起交谈,接受我们的采访。大家心平气和地谈了半天,一开始,赞同雷锋的人就占多数,通过交谈,原来对雷锋有些看法的同志也逐渐转变了。
“稿子写好后,我们给嵇炳前看。他又拿给当时的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杜平看。杜平独具慧眼,看完稿件,挥笔写下了‘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这几个字。1960年11月26日,这篇稿件在《前进报》上登了两个半版。”当时文章的署名是:张峻、赵志华、佟希文、李健羽,在名字的后面有“集体采写”4个字。
这篇稿件还同时发给了新华总社、《解放军报》、《辽宁日报》、辽宁《共青团员》杂志、《辽宁工人报》、《沈阳日报》。但各报发表的标题都做了修改。《解放军报》1960年12月13日刊登在第二版,题目叫《一棵茁壮的新苗》、《辽宁日报》题为《红色的战士》、新华社发稿的题目是《苦孩子成长为优秀战士》,那时调门最高的是《前进报》。军区还同时提出了“学雷锋、赶雷锋、超雷锋”的口号。
而雷锋的名字在东北大地已经基本上是家喻户晓。雷锋的诉苦报告,在空军机场、海军舰艇、工厂车间、农村打谷场,到处都讲,嗓子都哑了。大家形容雷锋是一团火,走到哪里,哪里就出现激动的场面。
随着《毛主席的好战士》这篇文章的发表,一场对雷锋这个典型的宣传在部队内外拉开了序幕。而雷锋,也因为成为了工程兵部队的“两忆三查”的典型,一直在部队领导和宣传机构的密切注视之下。
这张照片被传说是在辽宁省铁岭市东部山区甘沟子自然屯村头一棵松树下拍摄的,这棵松树甚至被命名为“雷锋树”。甚至还有故事流传:“1962年春,雷锋随部队执行国防施工任务来到了甘沟子自然屯。当时,村子里的人们根本就不认识雷锋,但每天清晨村民们一起床,就发现家家户户的院子被清扫得干干净净,一个小个子战士满脸带着微笑帮助五保户家挑水、劈柴。时间一长,村民们越来越熟悉这个小个子战士了,原来他就是四班长雷锋。甘沟子自然屯是山沟里最偏僻的村屯。交通不便,文化落后,村民们大都是没念过书的文盲。当雷锋听说村里有一所小学,便跑到村头的甘沟子小学。这所小学原是一座破庙,青砖灰瓦,还残留着香火气息,还有人经常来此地上香拜佛。雷锋走进教室,看见几张破旧桌椅旁坐着几个穿着带补丁衣服的孩子在上课,说明了情况,便利用课余时间,为孩子们辅导起了功课,与老师谈心,慢慢地孩子们都认识了他,亲切地称他为雷锋叔叔。后来,他开车运料,每天都要在村头的小河沟旁洗车,每当雷锋洗完车,他都要来到学校手把手地为孩子们辅导一阵功课。雷锋还发现,就在这个破庙前边生长着一棵大松树,就从车上拿了工具为之培土浇水。在劳动中,他得知,原来这里对称生长着两棵同样高的松树,左边一棵在前些年一次雷雨中,被惊雷劈断死掉了,只剩下现在这棵树顽强地矗立着。雷锋更是喜欢这棵树了,打心里敬仰它挺拔伟岸的身姿和顶风雨、耐严寒的秉性。雷锋那天面对着那棵树端详了许久才离去。第二天,他开车运物资路过村头大树时,停下了车,径直来到树旁,让同行的战友为他和大树照了一张合影。”这张经典雷锋照片事实上只是一张合成照片,雷锋身后的松树乃是黄山上的迎客松。照片原作者周军,摄于1961年冬季。1977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为题出版发行了这张照片的彩色(当时用手工上了色)大张画像,在征得了周军的同意后,将原来雷锋背后的小毛松换成了黄山上的迎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