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500000010

第10章 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2)

苏、王之后,紧接着的几家是邵雍、龟山、朱子和杨简。这些人除朱子外都没有专门的评《庄》著作。之所以提到他们,是因为邵雍欣赏庄子之辩才,龟山认为《逍遥游》、《养生主》之宗旨近于思孟的“无入而不自得”“行其所无事”,朱子称庄子见道体,杨简说庄提长生是贪生本术。对于邵子、龟山、朱子之说,方以智皆无评论。唯独慈湖之论受到了密之的驳正:“正曰:敬仲明骂庄生以扶儒,暗取庄向上之意以扫朱,有觑破者否?单标无意,亦取禅宗。”一句明骂暗取,着实让慈湖难堪。作为象山弟子,慈湖可是一贯相信本心是澄然清明的。至于“亦取禅宗”,慈湖倒不必过于挂怀,宋儒学佛而反佛者比比皆是。在这点上,明代人就显得开明多了,儒佛既可会通,自不必斤斤计较于此是而彼非。更何况“一罄咳,三教毕矣”,哪里还用得着明骂暗取?

宋代最后的几家是王世长、刘须溪、戴侗和李士表。王世长情况待查。刘须溪亦出象山之门,有《庄子》校点本。戴侗作有《六书故》,方以智《通雅》引用此书颇多。李士表则是《庄列十论》的作者。四家之中,最受密之欣赏的是刘须溪之说:“儒者取厌,故庄生别路謦欬引之,苦其心以为筌蹄。又自疑筌蹄之误来者也,自毁之,然犹证于经,质于理,玩其文字而自谓得意者。”此说得到了密之的正面回应:“世道交丧,道有窊隆。儒不知时,况陈陈相因乎?别路謦欬,犹张凉州之于晋也。”张凉州即张轨,曾经据守凉州,数次匡扶晋室。密之认为,庄子的别路謦劾,正足以助儒存真也。其他三家,因无关宏旨,这里也就不多提了。

5. 全文的最后是明代部分。家数最多,篇幅也最长。特别是,由于许多被引征者就是方以智同时代人,有的是好友如张溥,有的是世交如萧伯玉,有的是亲人如方大镇,眉批中措辞也开始变得谨慎起来。前面的赞叹推崇之辞基本上看不到了,提名道姓的批评反而多了起来。另有一些内容,干脆不加任何评点。

明确给予批评的主要有以下几家:第一位是高叔嗣。此人认为,《论语》书中既然载有姗笑孔子的接舆和沮溺,那么庄周所录的巢许之徒,也不能绝对看成没有。上古风俗淳至,现在觉得是攻击圣人的话,在当时也不算什么过甚之辞。方以智对此说的回应是:“不悟化身酬唱,难免痴蝇钻纸。”

第二位是李贽。李的看法是:“顾后患者,必不肯成天下之大功,庄周之徒是已。”这无疑是说,庄子是一位患得患失的自了汉。方以智于是“正”之曰:“忧君忧民,正是一贯。禹稷颜子,易地皆然。素其时位,心则一也。故君子既知其素,又知其位。偏才使锋,但快意耳。”

第三位是陈蝶庵。陈蝶庵说:“‘肆廉直’,犹不失老子面目。‘狂而荡,矜而忿戾,愚而诈’,直是庄周、韩非矣。”方以智反问道:“蝶庵既然厌庄,且问自号蝶庵,又是何意?”

这些批评大体可归为三类:一类是替庄子辩解。深信儒宗别传的方以智当然无法容忍李贽的“自私”说和陈蝶庵的“狂荡”论。一类关涉到读《庄》方法。密之曾经说过:“《庄子》者,可参而不可诂者也。以诂行,则漆园之天蔽矣。”像高叔嗣这样斤斤计较于巢、许之有无,根本就无法进入到庄子的精神世界:“庄子叹世之溺于功利而疚心其始,又不可与庄语,为此无端崖之词,卮之、寓之,大小重之,无谓有谓,有谓无谓,使见之者疑愤不已,乃有旦暮遇之者。” 因此,什么鸿蒙拊髀雀跃,什么河伯望洋而叹,什么北游服隐弅之默,什么童子指七圣之迷,全都不过是化身酬唱而已,巢、许又何能例外?

明确表示赞赏的也有三家:

第一位是万历年间的李衷一。李氏认为:“《人间世》大戒,发挥忠孝至矣。精之可以养生,高之可以御气,得其意而善用之,骄者可使下,薄者可使厚,烦法令者可使简,多嗜欲者可使浅,初亦何害于吾身与吾民?苟不原其得而索其所以失,将《六经》之书、孔孟之道,有用之一再传而失者,何论老庄哉?”这已经十分接近方以智的立场,所以方氏的眉批,表达的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虚无者,道之至体。名法者,道之事用。若以互救,名法、虚无犹茶饭也。若体其固然,名法即虚无也。圣人中和正用,岂沦荒唐而流惨礉哉?庄子正卷卷于中和,特其词锋矫异耳。若是巧贩虚无,横驰险诈,正赖的彀、徙木。一核名实,始以大戒发挥人间。”

第二位是心学家焦竑。焦氏本有《庄子翼》,方以智引述的却是他《笔乘》中的两段话:“舜无为而治,非不治也。禹行无事,非不行也。昧者遂至清谈废事,斯失之矣。庄曰:‘水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夫以废事为无为,是郁而闭之,而几水之清者也。”“释氏之论酬恩者,必呵佛詈祖之人,曾知呵詈之为皈依赞叹乎?秦佚之吊,尝非老聃矣,栗林之游,又尝自非矣,而亦谓诋訾聃、周也可乎?”前者批清谈,后者赞别传,这也难怪方以智会感叹说:“澹园老庄《翼》,弥缝婆心,其一澄一流者乎!”

最后一位是公安派的袁宏道。袁氏兄弟和焦竑一样,极尊李贽,方以智当然知道。他最欣赏袁宏道的,并非他的狂放、使酒和性灵乍现,而是他的迷途知返:“中郎之酒,贪醉且六十年。特取其晚悔语,亦良剂也。或曰:‘快意已过,晚年留此困人耳。清凉于《庄》,但取其文。’愚则曰:‘聪明人,还从聪明人折肱路入。留此忏悔,原自投机。’”

除了明确地批评和赞赏之外,明代剩余的十几家又可分为几种情况:一种仅仅罗列他们的说法,不加任何评论。这样的例子包括薛文清、邓潜谷、方大镇和张溥等人。一种虽有眉批,但却常常借题发挥,很难读出方以智本人的立场。萧伯玉、梅惠连诸条,大概就属于这种情况。

最为特殊的是熊明遇之说。熊是明代较早接受西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福建任职时曾和方孔炤共事,这使得方以智有机会向他当面请教有关西学的知识:“西儒利玛窦,泛重溟,入中国,读中国之书,最服孔子。其国有六种学,事天主,通历算,多奇器,智巧过人,著书曰《天学初函》。余读之,多所不解。幼随家君长溪,见熊公,则草谈此事。顷南中有今梁毕公,诣之,问历算奇器,不肯详言,问事天则喜。盖以《七克》为理学者也,可以为难。”就重视象数、物理而言,两人显然是同道。对于熊明遇如下说法,方以智可谓心悦诚服:“为物不二之宰,至隐不可推见。而费于气则有象,费于事则有数。人身天地,二而一也。明乎天地之为物,与物身者不悖,斯进于格物矣。神圣所以范围曲成,若方圆之有规矩,罔或外焉。”他的眉批简直就是熊说的注脚:“质测通几,后儒草草。捉个冒总,禅便嚣嚣。核真象数,让痴子矣。然秩序端几,费隐一际。在齐《灵》《素》,律历同符。一石一草,物则历然。夫岂可以掠虚昧灭哉?”

可是,在对待《庄子》这个问题上,两人却刚好相反。熊明遇认为天地间的真象数之所以失传,正是稷下、庄列这些纂玄标异者邪说飙兴的结果。而在方以智眼中,庄子却是读书博物然后才归之于约的君子。对于熊明遇的这种论断,方以智只好委婉地说:“庄亦言极物而止,只是不遇地上菩萨,与他交盘。”

以上就是《总论》上篇的大致内容。在这将近两万字的长文中,方以智汇集并品评了自汉至明数十家庄子论说。就涉及范围之广来看,此文足可作为庄学的一个简略历史看待。

方以智之前,以集注形式解庄者,代不乏人。陆德明《音义》不论,宋有褚伯秀,明有焦竑,皆为其例。但是,撇开《庄子》文本,汇历代庄评于一编的,并不多见。《炮庄发凡》中提到的“薛更生、陈旼昭时集诸解,石溪约为《庄会》”,是否属于此类著作,不得而知。但稍早于密之的陈治安(万历年间曾任长沙令),确有《南华真经本义》附录八卷,详细列举了自战国至明末的各家庄评。根据本篇眉批记载,方以智的确读过这位“陈玄晏治安”所著的《本义》,他并且提示说竟陵派谭友夏之说多取自于该书。这多少可以解释《总论》上篇与《本义》附录在内容上的一些重叠现象。不过,两者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本义》附录征引诸说非常详细,《总论》上篇则多括其大义,点到为止;陈治安评论诸说,遵奉的是以《庄》释《庄》原则,极力排斥儒释道混同之论,方以智品评各家,贯彻的正是三教会通原则;陈治安的附录更似文献汇编,方以智的《总论》上篇则是“烹炮”庄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炮庄》成书之后,曾得到一些学者的激赏。这一点从书前的十几篇序言可以看出(书序通常都是说些恭维的话),从当时的诗文集也可找到根据。另外,它也引来了一些质疑。其中一条出自于方以智好友钱饮光,另一条出自于四库馆臣。钱氏认为,《庄子》本来就够难读了,《炮庄》再杂以禅语,只会让人越发不懂。四库馆臣则以为,此书属有托之言,“非《庄子》当如是解,亦非以智所见真谓《庄子》当如是解也”。书籍的难易程度不应作为评判其价值的标准,所以钱氏的说法可以撇开不论。但四库馆臣的意见需要认真对待。“非《庄子》当如是解”,涉及的是解释活动的成败。“亦非以智所见真谓《庄子》当如是解也”,那就属于解释者主观动机的问题了。如果解释者明知自己的解释背离文本,但出于另外的目的却偏偏去强加附会,那么他的解释严格来说就不能称作“解释”,只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炮庄》一书的确是有托之言,明遗民们从该书极力发挥的“托孤说”中产生某种家国之感,自是情理中事。但能否像四库馆臣所说,方以智本人也不相信自己所说,那就很值得考虑了。以儒解庄并非始自方以智,也不是始于道盛。郭象有此说,韩愈有此说,林希逸也有此说,这早已是一个悠久的解释传统了,方以智和道盛不过讲得更极端一点而已。若说密之不信自己,那还得证明前面的许多人也一样的口是心非才行。

从解释史的角度看,重要的倒是前面的问题。“非《庄子》当如是解”,这也是现代学者的普遍看法。庄子属于道家,庄子嘲讽孔子,庄子提倡逍遥无为,庄子破掉一切是非对待,这是人人皆耳熟能详的看法。问题是,一个文本字面所说的,和它实际想说的,并不永远是一致的。荒唐之言通常都不能荒唐地理解。一旦接受了“正言若反”这种说法,那么何谓正,何谓反,落实起来就有说不尽的困难。当我们接受庄子是道家代表这种现代“常识”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一下,有没有另外一些可能?千年庄学史,有如此多的以儒解庄者出现,那仅仅是因为解释者的儒家身份吗?庄子“反语”背后的“正语”,有没有可以与儒学相契接的地方?

不管这些问题的答案如何,有一点倒是可以确定的:思想总是在争执中向前推进,歧解是再解释的前提。因为有了“儒宗别传”这个说法,我们就不得不重新思考:庄子在什么意义上说是道家的代表?

同类推荐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厨娘王妃向未央

    厨娘王妃向未央

    向未央,某职高烹饪班高材生,竟意外穿越了!让她嫁给王爷?还是小妾?no!no!no!她宁愿去做厨娘、开酒楼、当老板娘!将军也爱美食?那就要看你怀中的银子够不够了!太子又怎样,本小姐惹不起咱还躲不起?不伺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头到脚说保健

    从头到脚说保健

    本书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健康问题入手,从头到脚地讲解人体、分析人性,从病症、病因到养生方法,进行多角度、跨文化、图文并茂式的讲解,书中指出,现在很多人并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运动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单纯地把健康寄托给医生是软弱的,真正的健康源于自我对本性的觉悟。
  • 红楼之玉润冰炎

    红楼之玉润冰炎

    却说黛玉在京城接到林如海病重的信函,心中又急又怕,无措的直掉眼泪,说着要回江南。贾母也是大惊,连忙命贾琏收拾妥当,护送黛玉回江南去。黛玉心中焦急,只是略微收拾了一些细软,带着从家里带来的王嬷嬷和雪雁,就连紫鹃也没有带直奔江南而去。“姑娘莫要担心,老爷定然会没事的。”船舱里,雪雁细心地安慰着黛玉,眼看着这几天下来姑娘原本就薄弱的身子又瘦了一圈,让她心里又是着急有事担忧却也不可奈何。黛玉坐在……
  • 佣兵天下:妖孽请自重

    佣兵天下:妖孽请自重

    “少废话,脱衣服!”月疏离瞪了皇帝一眼,皇帝乖乖点头,“喔。”他站了起来,非常配合的褪去了衣裳……可月疏离嘴角微微的抽搐了下,整个人似乎雷劈了一般:“该死的男人,裤子不用脱……”一个堂堂雇佣兵,穿到古代,变成个人尽可夫的妖后,还要带这个懵懂痴傻的皇帝,她到底招谁惹谁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触目惊心:交通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触目惊心:交通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人类文明史的进程,是一个与各种灾害相抗衡、与大自然相适应的艰难历程。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人口相对集中,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些年来,地震、洪水、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各种突发性疫情、火灾、爆炸、交通、卫生、恐怖袭击等伤害事故频频发生。这些“潜伏”在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危险因素,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会造成人员伤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幸。这些事件看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安全风险中,而且谁也无法预料自己在何时何地会遇到何种灾难。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