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500000009

第9章 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1)

《药地炮庄》系方以智解《庄》之作。药地,其号也。炮者烹炮,会诸家于一鼎也。此书盖源于道盛禅师之托,故玄言与禅语相辉映。因极言《庄》本于《易》,宗旨仍落在以儒解《庄》一途。从其兼具寄怀抒懑之痕迹,又可折射出亡国遗民之心境。克就晚明以降之三教会通论、遗民生活史及密之本人思想变迁而言,此书皆大有关系焉。

全书除序跋发凡外,共计《总论》三篇、正文九卷,凡三十余万言。因初刻本(康熙三年此藏轩本)流传不广,晚近排印本又残缺不全(民国二十一年成都美学林本仅有正文九卷),此书之阅读与使用殊为不便。兹不揣鄙陋,对《总论》上篇略加绍述,希望有助于揭示密之在庄学问题上的卓见。

《炮庄·总论》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是自汉至明诸家庄评之汇编,略近于庄学小史。中篇收僧人憨山德清、鼓山永觉、觉浪道盛以及其他佞佛士子之庄论,重在衡定庄佛关系。下篇为方以智本人文章,包括《向子与郭子书》、《惠子与庄子书》和《药地总炮七论》等,可视作全书之总纲。

上、中两篇正文部分皆题曰“墨历山樵集,春浮行者萧伯升孟昉校”,下篇题为“浮山愚者之子中德、通、履谨编”。“墨历山樵”和“浮山愚者”均为方以智别号,中德、中通、中履则是其三子之名。由这些题签,可知《总论》前两篇为方以智所收集,下篇因为涉及他本人的文章,所以编校任务就交给了儿辈们来完成。

就体例而言,《总论》三篇与正文九卷一样,皆有大量眉批。眉批可说是《炮庄》最重要的内容。毕竟,汇编之语多为他人成说,而在眉批中,方氏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更集中的表达(惟须注意者,眉批也并不全都出自方以智之手)。

《总论》上篇共收庄评四十余家,大体依时间顺序编排。其中,汉代四家、晋代三家、南朝一家、唐代两家、宋代十多家、明代二十余家。宋、明两代之所以占去大半,恐怕与这个时期的庄注本来就比较多有关。另外,年代较近,文献的搜求自然也就容易一些。

1. 汉代四家分别是司马谈、司马迁、严遵和扬雄。对司马迁,方以智极尽推崇之能事:“子长以实事杀活自适,子休以虚言剽剥自适,都是伤心人,所以一语道破。”司马迁道破的一语,即《庄子传》中所说的“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与世俗那种滑稽混世之解不同,方以智从此语中读出的却是无奈和悲情。滑稽和混世意味着放弃,但无奈和伤心却饱含着对世事的关怀。在密之看来,庄子绝非弃世之人,司马迁也不是。史公之所以能状出庄子的这种悲感,是因为他自己也是同样的大伤心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过九死一生、国亡不复、遁入空门的方以智仍然孜孜不倦地著述,又何尝是弃世之人呢?当密之写下“都是伤心人”、“悲何如耶”这样的字句时,心中定然充满无限的家国身世之感。

以悲感释庄子,自然就难以容忍扬雄这样的说法:“周罔君臣之义,衍无知于天地之间,虽邻不觌也。”方以智的回答斩钉截铁:“庄申大戒,非罔君臣。”

“庄申大戒”指的是《人间世》这段话:“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在庄学史上,这是一段充满歧解的话。有的人从中看到的是人间网罗,有的人从中读出的却是事亲致命。自宋代以来,儒生们大多选择了后一种理解,因此《人间世》也就成了庄书中最纯正的一篇。方以智的老师道盛禅师也持有近似的看法:“此决断为臣子之心,与事心之不逾矩处,如斩钉截铁,真孔子万古不易之正论也。”

道盛还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托孤说”,大意是说庄子非但不是老子的嫡嗣,而且还是儒宗之别传。战国时期,功利名相兴,儒者多滞迹,尧孔之真精神有失传之虞,于是庄子乃隐名埋姓,托于老聃门下,为儒宗之真血脉保留一线生机。此说对方以智影响至深,成为他品评诸家得失的一个基本依据。

在《总论》中篇,方以智对道盛之说有一个更全面的概括,值得特别征引如下:

庄周隐战国,辞楚相,愤功利而别路救之,以神化移人心之天者也。世儒拘胶,不能知天立宗。诸治方术者,离跂尊知,多得一察,以自为方,终身不返。乃慨然抚心曰:恶乎可?又恶可使若人终不知道德性天之宗乎?夫如是也,又何所籍之以自明吾之所存,自行吾之所主乎?于是仍借羲皇尧舜孔颜,与老聃许由壶列杨墨惠施诸子,互相立论而神化之。其中有主有宾,有权有实。至于纵横杀活,隐显正奇,放肆诡诞,嘻笑怒骂,直指天真,曲示密意。其为移出人心之天,岂可以常情臆见领略之耶?内七篇已豁然矣,究不外于慎独致中和,而与人物冥声臭,归大宗师于孔颜,归应帝王于尧舜也。世人不知,以为诋毁圣人,孰知称赞尧舜孔颜,无有尚于庄生者乎?

依据这种说法,庄子内七篇之归宿乃在于尧舜孔颜,那么扬雄所谓“周罔君臣之义”的说法自然也就变得根本不可能。

稍显奇怪的是,汉代四家中,司马谈并没有直接评论到庄子,严遵也只是在《老子指归》中引用了《庄子》中的一些文句,方以智为何却把两人提了出来?从眉批可以看出,密之此处关心的显然是文本之外的东西。传统上,司马谈和严遵都被归为道家一派,这与两个晚辈的尊孔态度刚好相反。但在方以智看来,谈迁父子周南泣命,念念不忘的是“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因此不能说司马谈不尊孔子。严遵闭肆下帘授《老子》,但在从事卜筮活动时,劝人的却是忠孝之道,这与庄子的“别路救之”,可谓异曲同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方以智说:“得老庄至深者,其君平哉!”

2. 把庄子归入儒宗,自然也就不会对魏晋玄风有太多的好感。作为三玄之一,魏晋注《庄》者众多。虽然存世已少,但也不至于仅能找到三家。方以智这里显然依据自己的立场,做了严格的抉择。

第一位被提到的是阮籍。对这位以青白眼著称,公开鄙薄汤武的达庄者,方以智看到的却是“寓庄以达生,大语藏怒笑”。广武之叹证明阮籍绝不是忘情山水之人,他的越礼骇俗背后深藏着极度的痛苦。

第二位被提到的是郭象。郭象可谓纳庄入儒的始作俑者。抬孔子,贬许由,君臣父子皆存至理,所有这些都能勾起方以智的共鸣。“郭注平和,恰是贤智消心用中之妙药”,这就是密之对郭注的评论。

第三位被提到的是戴逵。戴逵本隐士,却深以放达为非。他的一句话最受密之欣赏:“老庄去名,欲以笃实也。”对于戴逵,密之评论说:“深于老庄,而弹琴履礼,此真弥缝柱、漆于杏坛者乎!”

三家之中,反对放达的、语气平和的,得到表彰;迹近放达的,给予新解。至于名放达而实放荡者,在密之看来,只不过以庄子作托辞而已,又何能知庄子之苦心呢?

3. 晋代之后,终唐之世,方以智也列举了三家,它们分别是南朝马枢、唐代陆希声和李习之。李习之之说见于《复性书》,与庄学关系并不大。陆希声所云,“庄周述老氏之用,失于太过”,近于老生常谈。马枢指出“贵名实”和“玩清虚”者“各从所好”,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方以智除了对李翱之清直有赞赏之外,对三家的说法皆无明确的评论。

比较奇怪的倒是,所引马枢之言并未遵照时间的顺序,反而被安置到了宋明之间。是有意如此,还是偶尔的误植,现在已不得而知。

4. 宋代是注庄的另一个高峰期,存世的名作就有王雱《南华真经新传》、吕惠卿《庄子义》、林希逸《庄子口义》、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等。其他评论性的文章就更多了,像王安石的《庄子论》、苏东坡的《庄子祠堂记》和李士表的《庄列十论》都是代表性的作品。也许是因为体例的限制,方以智在《总论》上篇并未把注意力放在各种庄注上,除了王元泽外,吕惠卿、林希逸、褚伯秀的名字根本就没有被提到。那些评论性的文章,如王安石、苏东坡、李士表之作,倒成了重点引征的对象。甚至一些与庄子有关的只言片语,如邵雍、杨时和杨简之说,也都获得了一席之地。

第一个被提到的是王安石《庄周》论。介甫此文之宗旨在和会庄儒:“昔先王之泽,至庄子之时竭矣。天下之俗,谲诈大作,质朴并散,虽世之学士大夫,未有知贵己贱物之道者也。于是弃绝乎礼义之绪,夺攘乎利害之际,趋利而不以为辱,殒身而不以为怨,渐渍陷溺以至乎不可救已。庄子病之,思其说以矫天下之弊,而归之于正也。”庄子之毛病,不过是矫枉过正而已,其心则是也。

按理说,同属和会庄儒的方以智应该激赏此文才是,可实情却刚好相反,密之如是评价王安石:“欲收青苗钱,而纵民私铸,岂能及桑、孔之善计乎?”“彼正窥得庄子,以破诸儒之执,而实用管商,以图一世之功,勿为所谩。”桑弘羊、孔仅皆为逐利之臣,安石实属同一类型,并且不若二人善计,这种评价也真够低的了。

方以智对王安石的评论虽酷,但也不是什么特例,宋明儒者多持此论。毕竟这是一个道学盛行的时代,“正其义不谋其利”才是被大家广泛接受的正途。不管王安石的动机如何,在儒生们看来,那些变法的措施看上去更像是与民争利。方以智特别不满于王安石的还在于,他明明知道庄子之“正”就在于矫天下趋利谲诈之弊,自己施政时却仍然选择趋利一途,这只能说明他有“谩人”的动机。

王安石如此,其子王元泽自然也不会得到好评。尽管王元泽“庄子通性命之分”的说法可为“正决”,但他不能引庄讽新法,所学尚达不到触屏陈咸之境界。

苏东坡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方以智对此自无疑义。他甚至称赞东坡评《庄》懂得一赞(“见庄子得吾心”)一棒(“为人父而不仁其子可乎”),这不正是“炮”之所以为“炮”吗?但是,善于炮制的苏东坡仍然不免于有所执:“程为东郭顺,苏为温伯雪,岂有蜀洛党哉?可知庄子正是甘草。”

洛蜀党争是两宋众多党争中的一次。究其实,也可能是最无意义的一次。宋代党争之中心问题在新法之立废,而洛蜀两家都是反对新法的。仅仅因为戏谑之言而水火不容,两家均免不了所谓通人之弊。如果小程子能够像人貌而天、清而容物的东郭顺子一样,苏东坡能够像目击道存的温伯雪子一样,哪里还是什么洛党蜀党?所谓“庄子正是甘草”,意义就在这里。

值得提及的是,密之早年其实也曾深陷党争之中。接武东林,主盟复社,公讨阮大钺,到处都有他的身影。国变服缁,荣华褪尽,回首前事,密之此时正不知做何想!

同类推荐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热门推荐
  • 冰火劫情:九命妖妃

    冰火劫情:九命妖妃

    她是一只修炼九百年的灵猫,一朝穿越,是人,亦是妖!他是天穆国人人不齿的废柴王爷,散漫不羁,与人无争,却依然逃不脱权势争夺的漩涡!相遇,是上天的作弄,还是不可捉摸的缘?当命运轮回,冰与火碰撞出爱意,她幡然醒悟,原来她所寻觅的一直就在身边!
  • 三十六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三十六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傲焰

    傲焰

    艳,一个冷若冰霜却又艳绝天下的女子,冷艳这个词似乎就是为了形容她的存在。从江湖顶尖的杀手到护卫一国的将军,她不是多变的女子,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同的印象,有人畏她如蛇蝎,有人敬她若神明,也有人为她痛彻心。她不是一个迷,而是一个神话,带着现实的酸甜苦辣,却终究达到了凡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站在深情的帝王身旁,她是被天下尊称的“焰将”,长剑所指,血红一片。美貌,身姿,气质,这都不是她最吸引人的地方,她的冰冷与炙热带着一种奇异的吸引力,让人不可自拔的陷入,然后愈陷愈深,最终迷失了自己。武功,才情,谋略,这都不是她自傲的地方,她最让人惊叹的是那种洞悉一切的观察力,冷冷的看着世事,用一颗明悟的心,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堕落也好,辉煌也罢,她终究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 我本情种

    我本情种

    天生多情,富家子弟李子航大学毕业后,跟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却也重情……--情节虚构,一路之上,而李子航本人长得是临风玉树,可谓是雅俗共赏,好比那香帅一般,请勿模仿,对女人那是怜香惜玉,处处留情,事业顺风顺水,万花丛中过
  • 武极碎空

    武极碎空

    药王谷药仙转世重生,成了风家三少爷风逸……从此这个被称为“天生废柴”的男人,彻底逆转了人生,利用前世炼药的经验,改善体质,畅通经脉。炼制逆天神丹,引雷淬体,沙漠苦修,九转凝魂;弹指惊雷,手握至尊神器,脚踩天下高手!终于成就一代传奇!
  • 无良医尊

    无良医尊

    初入异世,身边没有古修,谁主沉浮?丑陋又怎么样?不管是魔兽界的绝色兽王,有人却问:亲情和道义,还是人类的真命天子,一句嘲弄吾者死,她决定与未婚夫古修通往幻兽世界,不都为她神魂颠倒?丑女也可以犯桃花。废物又怎么样?人们梦寐以求的丹药在她这里随手可得,姐姐的算计,爹爹谋害,救人?得看她的心情,当强者的灵魂注入了废材身上,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震撼?她潇洒一挥,不慎落入了异世的魔兽森林里,是谁可以与她并肩俯视世间繁华?,方知自己的亲人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守护吾者生让世人崇拜!强者为尊,弱肉强食,却在通道中出现了意外,茫茫异世中,被魔兽捕杀……当寻到自己的身世,废物也可以医武双修当废物成为绝世天才,却是人人鄙视的废物丑女,庞大的阴谋笼罩在她的周围,丑女倾城天下,你将如何决择?
  • 重生未来之宠儿

    重生未来之宠儿

    他——两世的人生,一世为人,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再世非人,成为野心的反击者。他——两世的人生,一世为人,差点成了末世的陪葬品;再世非人,成为新世界的制衡者。她——两世的人生,两世为人,一世惊情下的坎坷糊涂身不由己,再世失忆下的碌碌无为挣扎生存。当这个世界不再仅有人类,物种各自为政,惊现三足鼎立,当他们苏醒、相遇、相知、协防、共敌,真相那刻,敌友亲情,是纷争?是硝烟?是共处?
  • 奸妃

    奸妃

    她是人们口中狐媚惑主的“奸妃”,她是后宫翻云覆雨的幕后推手,她被迫受宠却又主动下堂。一个样貌平凡的女子如何能让一位帝王念念不忘?她给了他一个局,一个到了也逃脱不开的局。静静走入这个局,不要带杂念,给诸君看一段故事.
  • 三界美人谋

    三界美人谋

    他是无数佳人立誓非君不嫁的第一公子,却夜夜不能安枕,只因梦太惊心;她是神界最受尊敬的女神,曾在从不敢接受的爱人面前发誓,会杀了娶她之人;无奈,已是夜不能寐,偏偏又真的遇到无数次在梦中,令他心神俱裂的她;千年前的誓言,也在知道他就是天定之人时,不知何去何从;造化,前世,今生,纠纠缠缠,他还是他,她也逃不出他的心;三界,痴心,守候,流年辗转,美人依旧,劫错难知;万万年的相思入骨,转世轮回之后,还有谁在等候?
  • 乱世铮妍

    乱世铮妍

    前世,稀里糊涂地被爹妈抛弃在乱军之中,历经各种凄惨之后默默死去。重生后,第一件事就是在爹妈稀里糊涂的时候,把他们抛弃了。姑娘是支潜力股,大到券商,小到散户,大家争相购入!好吧,地盘我要了,财富我要了,军师我要了,将军我要了,这世道,没有什么是本姑娘要不起的!新鲜出炉的书友群,欢迎大家来敲门:11401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