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400000003

第3章 绪论(2)

客观地说,在海外流散文学研究方面,中国学者和印度学者表面看是“平分秋色”,但后者似乎超越了前者的成就。绝大多数研究华裔流散写作的中国学者注意力集中在汤婷婷和谭恩美等为代表的华裔美国作家上。印度学者眼界则更为开阔,他们重视印裔美国作家、印裔英国作家和印裔加拿大作家等的研究,因为奈保尔、拉什迪、贾布瓦拉、安妮塔?德赛、罗辛顿?米斯特利、维克拉姆?赛特和拉希里?裘帕里等印裔作家的流散文学带来的世界声誉,他们不会无动于衷。由于华裔作家的世界影响力整体上讲不及奈保尔和拉什迪等为代表的印裔流散文学,也由于中国学者的著作基本上以中文出版,西方流散文学研究界对印度学者的英文著作关注度更高。

中国学者对印度海外作家的翻译走在了对其研究的前头。例如,早在1988年,黄宝生就翻译了贾布瓦拉的英文短篇小说两篇,发表在当年的《世界文学》第4期上,其中一篇是《英国女人》,译自贾布瓦拉的短篇小说集《我如何变为一个圣母》。但由于迄今为止关于贾布瓦拉的研究未及展开,此篇翻译未能引起学者的注意。随着拉什迪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文坛“横空出世”,更由于奈保尔在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他一些印度海外作家相继获得布克奖或普利策奖等西方奖项,印度海外作家开始进入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一些篇幅不一的相关文章开始出现。上个世纪末,后殖民理论开始登陆中国学术界,后殖民理论的著作译介也随即出现,如艾勒克?博埃默的《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和赛义德的《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等的中译本先后出现,后殖民理论的传播热潮使得华裔美国文学或印度海外作家的翻译和研究均在新世纪初找到了适合萌芽生长的土壤。近十年来,对于印度海外作家的翻译包括安妮塔?德赛的长篇小说《今年夏天咱们去哪儿?》(袁伟译,《世界文学》,1999年,第83—202页)、奈保尔的游记即“印度三部曲”(《幽暗国度》,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3年;《印度:受伤的文明》,宋念申译,三联书店,2003年;《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黄道琳译,三联书店,2003年)和拉什迪的《耻辱》(黄灿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等。但迄今为止,印度海外作家的很多重要著作如拉什迪的代表作《午夜诞生的孩子》和文论集《想象的家园》、维克拉姆?赛特的长篇小说和中国题材诗歌及游记,芭拉蒂?穆克吉、安妮塔?德赛和尼拉德?乔杜里等人的很多代表作尚未译为中文。当然,他们的英文作品对熟悉英语的中国研究者来说,阅读的难度不是太大,只是交织渗透在作品中的印度语言文化常常让某些不熟悉印度语言文化的研究者为难。

在翻译印度海外作家作品的同时,中国学者对其研究也在同步进行。中国学者对印度海外作家的研究最初集中在奈保尔身上,后来才逐渐延伸到拉什迪和赛特等其他作家的作品上。中国学者中对奈保尔最先进行研究并卓有成效者非西北大学文学院梅晓云莫属。她早年在德里大学留学时便在G.K.达斯(G.K.Das)指导下研读过奈保尔作品,并体验过印度文明,这使她在奈保尔研究上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自2000年起,她便发表了一系列的奈保尔研究论文,如《在边缘写作》(载《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无根人的悲歌:从〈黑暗之地〉读解V.S.奈保尔》(载《外国文学评论》 2002年第1期)和《V.S.奈保尔:从未抵达的感觉》(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等。梅晓云还出版了基于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著作《文化无根:以奈保尔为个案的移民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这是国内第一部以奈保尔为研究对象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是中国第一部对这位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印度海外作家的研究专著。作者从历史学者的视角进入奈保尔的文学世界,以典型的跨学科方法处理奈保尔的跨文化书写,得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该著作为国内奈保尔研究的开山之作,并不局限于参考西方学者的观点,而注重考察奈保尔笔下的印度文化元素,研究方法科学合理,为国内的流散文学研究起到了极好的示范作用。在梅晓云之后,国内其他学者也相继加入奈保尔研究的行列,如张德明发表了论文《后殖民旅行写作与身份认同: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解读》(载《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等。杨中举出版《奈保尔:跨界生存与多重叙事》(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另外,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方杰还以“V.S.奈保尔研究”为题获得了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资助,这说明中国学术界对于奈保尔研究的重视。石海军等其他学者也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奈保尔研究。笔者也先后发表了三篇与奈保尔相关的论文,如《奈保尔的印度书写在印度的反响》(载《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等,另外两篇奈保尔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时至今日,奈保尔及其作品仍然是很多硕士或博士候选人倾心研究的对象,当然也是很多学者热心研究的对象。

在研究印度海外作家的著作中,石海军所著《后殖民:印英文学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值得一提。该著主要以吉卜林、纳拉扬、奈保尔和拉什迪等殖民作家与后殖民作家为主展开论述。作者显然是把奈保尔和拉什迪置于殖民文学和后殖民文学的链条上进行考察,也把他们置于英国殖民作家、印度本土作家的参考系中进行互动式观察。由于作者深谙后殖民理论三味,又到访过印度与英国,且与奈保尔直面交流,并多年研究印度文学与文化,这就使本书对印度流散作家的研究建立在可靠的学术前提下。就印度海外作家研究而言,该著中对拉什迪和奈保尔的相关研究很有特色。石海军还以论文的形式探索拉什迪。他以文化身份理论考察拉什迪的流散身份,得出了一些比较可信的结论。例如他说:“如果说普鲁斯特是以一面完整的镜子映照失落的世界,那么拉什迪则是以破碎的镜子打破了过去。”他还认为,殖民时代,印度主要是在民族独立运动中经受外在的物质创伤,而在后殖民时代,拉什迪等海外印度作家则经受着长期的心灵创伤。心中的文化印度被他们自己在西方的精神体验打碎了,拉什迪等人因此处于失重状态。石海军的研究特色是注重印度海外作家的个案研究,不追求对其集体创作的宏观考察,这当然保证了其研究质量的上乘,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忽略对赛特、穆克吉、贾布瓦拉等其他流散作家的探查,其拉什迪研究或奈保尔研究似乎缺乏必要的参照系。

在对印度海外作家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中,任一鸣的著作显然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她与瞿世镜的合著《英语后殖民文学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在向国内学界系统介绍印度海外作家方面立下了“头功”。这是一本引领中国学者在世界流散文学或曰后殖民文学研究领域登堂入室的指南。任一鸣和瞿世镜对奈保尔、拉什迪、贾布瓦拉、芭拉蒂?穆克吉、安妮塔?德赛、罗辛顿?米斯特利、维克拉姆?赛特等人的代表作进行了详略不一的介绍。吹毛求疵地看,该著作者对于个别印度海外作家姓名的翻译显然没有顾及印度语言的发音规律,出现了个别值得商榷的小问题,如赛特译为“赛斯”,贾布瓦拉译为“杰哈布瓦拉”。其实,按照印度人的发音习惯,Seth 和Jhabvala分别译为“赛特”和“贾布瓦拉”似乎更为理想。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任一鸣于2008年出版了基于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的著作《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该著不仅对重要的后殖民理论家及其思想进行研究,还从后殖民理论、女性主义等各个视角对全世界各个地区的流散文学进行综合研究,这是目前中国学者在流散文学研究领域的最前沿成果,显示了中国学者与世界后殖民学界进行对话的胆识。但也正因如此,作者在该书中大大压缩了印度海外作家的研究比重。

限于一手文献资料的缺乏,也由于华裔美国作家在中国流散文学研究界不由自主地卷入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学者关于其他印度海外作家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仔细考察的话,我们发现,近几年来,一些学者在印度海外作家研究方面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梅晓云在印度海外作家研究方面有了新的开掘,她对拉什迪、奈保尔和拉希里?裘帕里等人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并把研究视野转向了范围更广的南亚流散作家创作上。2008年,她以“当代南亚英语流散文学研究”为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立项资助。这使印度流散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关于印度海外作家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湖州师范学院的颜治强近年来力倡在国内进行亚非拉英语文学或曰东方英语文学研究,主张立足本土研究问题,以构建与流散研究截然不同的视角。2006年,他所主持的科研团队以“亚非拉英语文学引论”的选题获得教育部立项资助。近年来,他与同行成立了配备资料库的研究所,他自己则致力于教育部项目《东方英语文学引论》(小说卷)的写作。他的研究也涉及某些重要的印度海外作家。另外,苏州大学的黄芝以研究拉什迪的“越界诗学”的相关论文获得博士学位,曾经在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齐园的博士论文也涉及拉什迪等印度流散作家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两位比较文学硕士张远与黄怡婷在石海军的指导下,分别研究安妮塔?德赛和奈保尔,并于2009年以相关论文获得硕士学位。笔者近年来也先后发表过研究赛特、芭拉蒂?穆克吉、拉什迪、贾布瓦拉等印度海外作家的论文,填补了国内学界在赛特、穆克吉、贾布瓦拉及尼拉德?乔杜里等印度海外作家或其某个创作领域的研究空白。笔者指导的一些比较文学硕士生也有多人选择印度海外作家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笔者在2006年完成并通过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涉及拉什迪、奈保尔、贾布瓦拉等印裔英国作家亦即印度海外作家的研究。该论文修改后出版,题为《英国文学中的印度》(巴蜀书社,2008年版)。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印度语言文学”方向的几位博士生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印度海外作家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例如,王鸿博选择了赛特的长篇小说《如意郎君》(A Suitable Boy)作为博士论文研究对象。他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李美敏的博士论文同时于2009年6月8日答辩通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王荣珍则选择基兰?德赛的长篇小说《番石榴园中的喧哗》(Hullabaloo in the Guava Orchard, 1998)等作为研究对象。他们三人的部分研究成果集中展示在2010年第1期的《东方丛刊》上。“编者按”将他们三人的研究对象归入印度英语文学范畴,并特意做了如下说明:“印度英语文学的研究已得到西方学者的广泛重视,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专著与论文都不成规模,具有学术开拓的重要空间……印度英语文学研究还有广阔的领域亟待开垦,需要更多的学者加入。”

李美敏的博士论文题为《安妮塔?德赛的女性小说研究》。该论文将德赛的小说置于印度独立后的历史语境进行综合评析。论文逐一分析德赛的女性小说,除绪论之外,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德赛的生平和创作、德赛所处环境的多元性以及这种多元性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第二章分析德赛的小说《斋戒?盛宴》。一方面,从印度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另一方面以饮食习惯为切入点,剖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揭示德赛旅居国外10年的经历对创作这部小说的意义。第三章分析小说《哭泣吧,孔雀》。论文试图从夫妻关系、父女关系等角度分析精神绝望的女主角,探究女性对现代社会无所适从的心理根源。第四章主要分析小说《今年夏天我们去哪儿?》,通过西塔的马诺里之行,探讨印度独立之后女性对个人空间的追寻。第五章分析小说《城市之声》。论文以三兄妹在加尔各答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分析德赛对现代城市中异化、荒诞以及碎片化的描写和两性之间的差异和隔阂,揭示女性的内心世界。第六章依据小说《山火》中的三位女性形象,分析人物的心理意识,剖析在印度独立后的社会转型背景下,女性悲剧性命运的根源。第七章是对德赛的半自传体小说《白日悠光》的文本分析。论文以男性人物拉贾为参照,分析女主角敏从模仿男性、塑造男性气质到摆脱模仿、建构女性独立人格的过程。通过对敏的形象分析,揭示现代印度新女性的独立意识。最后一章通过德赛文本中的例证,综述女性小说的艺术特色,重点阐述小说的叙事策略、语言特色和人物塑造的技巧。李美敏的博士论文基本涵盖了德赛的主要代表作,但遗憾的是,其放弃了重点考察德赛以存在主义视角探索流放主题的长篇小说《鲍姆加特纳的孟买》。这部小说在印度学者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他们常常探讨的文本之一。

王鸿博的博士论文题为《维克拉姆?赛特长篇小说代表作〈如意郎君〉研究》。该论文认为,一方面,通过小说情节设计中的对历史的想象和对未来的展望,赛特的《如意郎君》表现出对尼赫鲁时代印度政治、经济政策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独立后印度整体发展道路的思索。该论文是对《如意郎君》的专题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赛特的生平和总体创作情况。第二章以《如意郎君》的思想内容为研究对象,指出这部作品对西方文化、世俗主义和宗教宽容、印度现代化发展以及中产阶级壮大等社会问题的看法。接下来的四章从空间、性别、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对小说进行研究。第三章从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切入,指出了作家虚构的布拉姆普尔城象征了50年代初期的印度,还分析了文本内部空间象征手法的运用。第四章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如意郎君》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构建与更新一代人物所承载的象征意义。第五章重点研究《如意郎君》的叙事结构。第六章对赛特的本土语言与英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同类推荐
  • 老街

    老街

    这是一本厚重的散文集,放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秋后收获的果实。这让我联想到了有那么一些人,在当今经济大潮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在坚守,在默默耕耘,在无私奉献,他们是中国文化的脊梁和良知。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 一日三秋

    一日三秋

    收录了著名散文家及评论家韩小蕙女士历年来散文精品凡30余篇。其中既有写老北京的生活趣闻,又有且行且思的精彩体会;既有拍案而起的意气风发,又有煎茶煮酒的闲情雅趣。文笔隽秀,构思精美,让人在享受文字之美的同时享受思想盛宴。
  • 红墙警卫

    红墙警卫

    《红墙警卫》作者根据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的回忆,记述了他跟随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许多鲜为人知生活工作片断、描绘了真实生活中的毛泽东伟大而又平凡的一面,书中还专门记录了“第一夫人难伺候”的真实故事,反映了毛泽东与江青当时的生活情景。
  • 看见

    看见

    本书精选了阿来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作品40篇,反映了其行走的经历和读写心得。其中,有对熟悉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风光的新观察,有对在病床上经历的点点滴滴的感悟,有对文学新的理解和自己作品新的反思。文字清新、朴素,充满了抒情的气质。读阿来的小说,就像在听他讲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和传奇;读阿来的随笔,则像走进他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我是天山童姥

    我是天山童姥

    喜剧简介:★★男人组★★乔峰:你就说传说中的天山童姥?果然名不虚传!在下看到刚刚姥姥的暗器,凌厉中不失灵活,瞬息就将我的降龙十八掌化去,请问,这是何暗器?某姥:那是我最新研发出的‘生死符’!乔大侠是契丹人吧?乔峰:……是!某姥(兴奋中):偶也是哎,我们是老乡!乔峰(无比震惊):你也是契丹人?某姥点头(二十一世纪的内蒙不就是古代的契丹嘛)!**虚竹:姥姥,你就是无涯子老前辈让小僧找的高人!某姥:贤侄,你搞错了,无涯子让你找的是李沧海,不是我。(干咳两声,作衰老状)虚竹:可是姥姥,小僧觉得你比画中人要漂亮好多,以无涯子前辈的风姿,他看上的人绝对是你了!所以找你准没错!某姥:……无涯子那衰老头,他看上我?也要看我能不能看上他才行。**段誉:天山童姥和神仙姐姐,是选择姥姥呢,还是选择姐姐?愁,真的很愁!某姥:不用愁了,你小子那么花心,想我看上你,下辈子吧!段誉:我这个人,没啥优点,就是脸皮厚,姥姥你越是对我没意思,我就越会死缠烂打。包不同(客串):非也,非也,就算姥姥对你有意思,你也会死缠烂打!某姥:……**慕容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为什么这‘式神版生死符’无法还给姥姥?某姥:……弱智,懒得跟你一般见识。慕容复:……姥姥贵为西夏公主,我若能娶你为妻,必然有利我兴复大燕。王语嫣(客串):表哥……某姥:……西夏公主是我侄女,你认错人了,白痴!慕容复:……★★女人组★★王语嫣:姥姥,你说我是继续等着表哥回心转意,还是接受段公子的追求?某姥:段公子?他最近不是在追求我吗?王语嫣:……**阿朱:姥姥,从今以后,乔大哥就拜托你了。某姥:停,别找我,你妹妹在你身后排着队呢。**阿紫:喂,快还我的神木王鼎!某姥:喂什么喂,这是对老人家该有的态度?阿紫:快点还我,不然我让我姐夫教训你。某姥:哈,哈,哈,哈,乔峰?他已经被我的式神困住了,想出来?难啊!阿紫:姐夫……**李秋水:师姐,为什么你的身材容貌可以一直保持在十八岁的样子?为什么?某姥:哎,师妹,谁叫你当初不跟我一起练“八荒六合惟我独尊功”?李秋水:难道,难道……某姥(点头,深沉状):不错,正是练此功的结果!数月后某姥:小丫头片子,别跟着我,让你妈妈带你去幼儿园去!小女孩:师姐,是我!某姥(瞪大眼):李秋水?
  • 家有狐狸总裁

    家有狐狸总裁

    这个世界玄幻了吗?为什么自己偶然救下的小狐狸竟然能幻化成人的模样?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竟然是自己公司的总裁!当外面的人动用一切办法找他的时候,他却我在自己家里,对自己呼来唤去!可是有一天回到家,只剩下空荡荡的房间时,才发现自己竟然习惯了他的存在。
  • 白房子

    白房子

    本书包括:我的心在跳,全世界都能听到;28年前河西走廊刻骨铭心的一幕;我的兵团兄弟;这一次的路途等内容
  • 感想与风景

    感想与风景

    所选作品多以奇异的修辞和绚丽的词藻直观地暴露内在的感性,又不乏深度。,极富感染力。精致周到而委婉,《感想与风景》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横光利一的游记随笔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本书从现代家庭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把生活中的常识尽可能多地罗列出来,把浩渺的知识融入到一个一个小常识中,从科学性、便利性、大众化的角度精心编辑,分门别类地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各种常识,如食品选购、食物禁忌、食品营养、家庭医疗、电器使用、美容等等。通过了解这些常识,可以让您在居家过日子中,掌握一些生活的诀窍,让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 红楼幻梦之天上人间

    红楼幻梦之天上人间

    读红楼,常感意难平,以手中拙笔,抒胸中块磊,纵横天上人间,也要给林妹妹一段不一样的人生!说什么天意如刀,不过是几个糊涂家伙的一场争斗…那神仙一般的人儿,怎忍心让她泪尽夭亡。纵有那天命难违,我也要逆天改命…她,林黛玉,万年寂寞里唯一伴我的一抹绿色,我保定了,那怕为她颠覆了这三十三层天,杀尽满天神佛…他,天界最神秘的仙人,为救我,不惜倾尽热血,为护我,不惜与天为敌,这份深情,又岂是滴水恩之比。为他,我愿舍弃一切,只为跟他并肩,天下地上永不分开…
  • 套路老婆的日子

    套路老婆的日子

    推荐新文:《财迷宝宝:呆萌老婆太难宠》,绝对暴笑萌宠,感人肺腑!姐姐结婚当天出了事,为保冷家颜面,她替姐姐嫁入豪门,她处处小心,避他如蛇蝎,可他偏偏宠她入骨两年婚姻,姐姐归来,她收拾行礼准备走人。他不拦着,“去哪儿随便你!不过……得带上你老公我!包机票、包银行卡、包护花、还能陪聊,陪睡,一样顶五样,功能齐全,方便携带。”
  • 霸汉第四卷

    霸汉第四卷

    无赖少年林涉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就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