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400000018

第18章 拉什迪的后殖民诗学观(1)

引言

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世界性文化思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阶段,而现代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次新的裂变,随之推进到后现代时期,这深深反映在文化哲学理论的更新中。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现代社会(或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产物,它孕育于现代主义的母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母体撕裂,而成为一个毁誉交加的文化“幽灵”,徘徊在整个西方文化领域。后现代主义的正式出现是二十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其锋芒毕露是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事情。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开始由欧美向亚洲地区传播,使后现代主义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后现代主义在整个思想界引起了一场“后现代转折”。这一颠覆性逆转和标新立异,已经远远超出艺术和文学领域,而深达哲学、心理学、宗教等各个领域。其中,在哲学和社会领域的重要思想家包括丹尼尔?贝尔、哈贝马斯、利奥塔德、德里达、福科等人,文艺理论方面则有罗兰?巴特、伊哈布?哈桑等,文学家中则有纳博科夫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等人。

就后现代主义思想资源而言,贝尔认为,作为反文化的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极端扩张而导致的文化霸权主义,它意味着话语沟通的制约的无效,它鼓励文化渎神与信仰悼亡。后现代主义比现代主义更“现代”,是现代主义的推进,它的特征是张扬非理性,认为艺术即标新立异,即游戏,抹杀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等。贝尔指出,后现代主义文化是一种反文化,其目的是通过对人的感觉方式的革命,以反文化的激进方式,使人对旧事物一律厌倦而达到文化革命的目的。哈贝马斯通过谱系学分析指出,二十世纪后尼采主义从两个方向进一步发展了后现代主义,其一便是德里达、福科等人的“解构主义”思想资源。而利奥塔德认为,随着后现代的来临,学者的使命变了,由“元话语”的使用转向日趋精细的局部论证剖析,由知识的启蒙变为知识专家控制信息。他认为,后现代知识最为推崇的是想象力,具有这种不断创新的想象力,就具有了将分离的知识有系统地整合并迅速清晰表达的可能。想象力可以包容整个后现代的知识领域。后现代是一种精神、一套价值模式。它表现为消解、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论、解“元话语”、解“元叙事”、不满现状、不断创新。哈桑则认为,后现代主义趋向一种多元开放、玩世不恭、离散、不确定的形式,一种断片和反讽的话语,一种分解的渴望和对复杂的无声的创新。哈桑对后现代主义文艺特征的第一个概括是“解构性”,它指不确定性、无我性、无深度性、无原则性、零散性、卑琐性等。其中的非原则性是对一切准则和权威的合法性加以消解。哈桑还借用巴赫金的“狂欢”一词来表现后现代反系统的、颠覆的、包孕着苏生的要素。

包含这种思想因素的后现代思潮对于包括印度海外作家在内的东西方作家影响深远。拉什迪由于长期身处欧洲,思想活跃,容易在诗学著述和文学创作中感染后现代思想。有人评价说:“拉什迪消解了只有不变身份和单数历史的民族观念,继而使人就消解的民族概念产生怀疑或渐失信心。”还有学者认为,在世界范围的解殖浪潮前,拉什迪努力“将英语文学传统国际化”,他的诗学观可以视为“第三世界后现代主义”的诗学观。这说明,拉什迪不仅受到后现代主义的深刻影响,还以第三世界的后殖民作家身份主动发声,以创造后殖民诗学话语的“第三度空间”。例如,石海军说:“后现代与后殖民本来是互相对立的,但当拉什迪以文化杂交的身份出现时,后现代与后殖民之间的界限被他轻易弥合了:拉什迪既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先锋人物,又是一个非西方的后殖民作家;后殖民与后现代所关注的民族、种族、性、性别与阶级等问题因此重叠在一起。”以上学者准确地把握住了拉什迪深受后现代解构立场与后殖民思想双重影响的事实。

拉什迪作品体现出后殖民时代第三世界作家跨文化写作的许多共同特点,他的诗学观更是因其强烈的后殖民语境和后现代解构色泽而引人注目。他的文学创作和诗学观对霍米?巴巴等人的文论著述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巴巴在其后殖民文论代表作《文化的定位》中常常引用或借鉴拉什迪的思想资源,这一点尚未引起中国学者足够的重视。拉什迪的诗学观涉及历史书写、第三世界民族叙事、小说与政治、文化身份建构、文化混杂、流亡散居、边缘写作、英语内部解殖、英联邦文学等诸多重要问题,本文尝试对此进行简介。

拉什迪(Salman Rushdie)于1947年生于印度孟买。1961年,年仅14岁的他来到英国上中学。1965—1968年间,拉什迪在剑桥大学学习历史和表演艺术。大学阶段所受的历史专业训练对他日后的诗学观和创作两方面均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他评价自己的小说《午夜诞生的孩子》时说,主人公萨利姆的故事虽然不是真正的历史,但又“以历史的形式演绎发展”。1988年,他在论及小说《耻辱》时说,历史是他所接受的专业训练。他常常以一种历史的方法进行创作,但为小说之故,采取的是完全没有条理的方式。“我始终认为,必须牢记历史和故事之间的关联。”2009年,拉什迪在接受中国《新京报》记者金煜的电子邮件专访时承认道:“我的历史学专业对我影响很大,而在我出生的印度文化中,到处都有人讲着神奇美妙的寓言和真实的故事,我也一直都将两者结合起来。至于引起的争议,剧烈的社会矛盾到处都有,我的一本书只是成为这种社会矛盾的时空坐标。”这些话表明,拉什迪在创作中尊重历史事实并借鉴历史方法进行创作,同时,他还自觉借鉴印度丰富的文化传统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拉什迪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道:“我想起当初学习历史时,学院的老师给我一条建议,而今我以非历史的原因采纳之。他说,没有听见人们开口说话,你就不能书写历史。我不知他用意何在。我从未书写历史,但我的确发现,听不见人们的声音是很难下笔的。”拉什迪似乎与20世纪西方两位批判的历史哲学派代表人物产生了思想共鸣。意大利的克罗齐断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英国的柯林武德将其观点引申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是过去时代思想的再现。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把过去的思想纳入到现在历史学家活的思想中。但拉什迪的兴趣毕竟不在专业的历史研究上,而在于借用历史方法和视角书写东方第三世界和西方第一世界,因此,他更看重当代的历史流变而非过往的历史风云。他说:“一个历史学家会被那些最终再现过去历史的当前事件而感染。”这似乎代表了拉什迪自己的历史理念。拉什迪显示了比较成熟的历史意识,他心目中宽泛的历史是包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混合时间。这与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体现的三维时间观有些相似。

拉什迪站在后殖民时期的土地上,以一种复杂的眼光阅读过去和现在,他的结论是:“历史始终是复义不定的。历史事实很难确立,人们可以赋予不同的意义。真实来自我们的偏见、误解和无知,如同来自我们的感悟和理解。”拉什迪告诉读者,阅读萨利姆在《午夜诞生的孩子》中那些不太可靠的叙述,好比我们每天“阅读”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每个人可以有自己对历史、对世界的不同理解。历史的复义含混造成据以书写的文学文本的阅读张力。在这里,拉什迪与20世纪后期诞生在西方的新历史主义学派找到了思想契合点。新历史主义发展了一种文化诗学观,尔后形成一种新历史诗学。这一诗学还原存在的历史性,敞开存在的意义,恢复历史意识,延伸文本维度,使文本的写作和阅读成为生命诗性的尺度。新历史主义领袖人物、美国学者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旨在将“大历史”(History)转化为“小历史”(history),某种程度上是对于官方大写历史的一种反动,它体现了新历史主义诗学锐意创新、关注民间话语和历史的旨趣。拉什迪以其论述和文本实践艺术地回应了这一点。他将自己的小说《午夜诞生的孩子》称为“历史的混合辣酱”,分明暗示了他将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官方大写历史和普通民众历史等而观之、合而书之。烹制这种五味俱全的“辣酱历史”,便是一种新的历史诗学建构的过程。也许正因为如此,有人评价道:“拉什迪小说是对历史文本的反思,特别是对建构民族国家的官方历史的反思。”

在将历史与小说联姻的过程中,拉什迪择己所需地过滤历史,他既尊重历史又超越或虚构、改写历史。拉什迪以《午夜诞生的孩子》中的萨利姆为例进行说明。萨利姆当初剪报,拼凑一封给萨巴马提少校的匿名告密信,可以视为他即拉什迪本人剪裁历史以满足自己(小说)的需要。那封简短的匿名信只有十三个单词,这是西方视为不吉利的数字。信虽简短,但却蕴涵深意:“萨巴马提少校,星期日早上你的妻子为何要去卡拉巴路?”这十三个单词来自不同的剪报,象征历史过滤后的沉淀物。拉什迪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感,这与他善于剪裁、浓缩历史风云有很大关系。

关于拉什迪的历史书写,论者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的四部小说即《午夜诞生的孩子》、《耻辱》、《撒旦诗篇》和《摩尔的最后叹息》只是塑造了一种“精英历史”,没有多大价值。有的则认为,拉什迪小说如《午夜诞生的孩子》讲述动人的故事,是引人入胜的历史记录,拉什迪改变了西方心目中的印度形象,他对印度和巴基斯坦充满激情的描述使他胜过了表达同样主题的吉卜林、福斯特、拉贾?拉奥和R.K.纳拉扬等人。不管怎样,拉什迪在历史诗学的指导下,融历史因子于文学创作之中,其作品的史诗风格卓尔不群,其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让人深思。

拉什迪曾经不无深意地说:“与成千上万的人一样,我是一个历史的混血儿。”的确,拉什迪的身世非同寻常。他出生于孟买,祖父是乌尔都语诗人,父亲是穆斯林商人,但他自幼接受了英语教育,内心深处认同西方文化。他的足迹踏遍了印度、巴基斯坦和英国三地。他的心灵深处打上了“混血”的痕迹。更重要的是,他还见证了印度次大陆的历史变迁,这对他的第三世界民族叙事有着直接影响。如同眼花缭乱的拉美历史变迁影响了马尔克斯的魔幻笔法一样,印度次大陆在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数次政治和文化地图重绘使拉什迪感慨良多。

拉什迪曾经在1987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总之,扫描印度几千年的历史风云,从未存在一个完整的印度。没有谁能统摄整个印度,莫卧儿人和英国人也不例外。”但是,1947年8月,尼赫鲁在午夜宣布印度独立却把一个敏感的问题带到了世人面前:“印度真的存在吗?”拉什迪的答案是:“我来自于孟买,出身于一个穆斯林家庭。我心目中的印度建立在多样、复数和混杂的理念之上。” 换句话说,拉什迪所理解的印度是处于历史和民族叙事时段中的印度,是存活在新历史主义视界中的后殖民地印度。这是拉什迪借用西方话语对印度进行历史观照。不止于此,拉什迪还认为,跨文化的英印文学只有采取一种民族加国际的双重身份姿态,才能“赢得自己的境界、视阈和自信”。

拉什迪曾被人称为国际作家,在东西方世界游刃有余。他与芭拉蒂?穆克吉、马尔克斯等人一样,是典型的“第三世界世界主义者”。出于一种跨文化的世界主义写作姿态,拉什迪在《午夜诞生的孩子》中将东西方文化元素有机地调和在一起。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基督教文化在这里汇聚,萨利姆的混血儿身份,“历史的混合辣酱”,“基督徒保姆的泡菜”等无不隐喻着印度次大陆的复杂多元。小说《耻辱》里主人公奥马尔三位母亲的“三位一体”,故事首尾场景的循环模式,“民主、自由、博爱”理念观照下的独裁者众生相,这一切展示了拉什迪采取双重身份写作的神奇魅力。引发一场轩然大波的《撒旦诗篇》更是极尽调和东西文化之能事。由于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拉什迪的第三世界民族叙事呈现出非常复杂的色调。单单一个“民族寓言”(national allegory)不能包容他作品的复义,也不能用来定义他的第三世界民族叙事。

从更深一层意义上说,拉什迪的第三世界民族叙事是对他的同胞、同样出生于孟买的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深刻启示。如果说赛义德的后殖民理论始于批判东方主义,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则开始于民族神话的解构。在这种解构中,巴巴重新建构了现代的民族概念即一种存在于历史叙述之中的民族观念。巴巴认为,民族如果追溯它的源头的话,只是一个神话而已。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来自于西方的政治和文学传统。他认为,拉什迪的《撒旦诗篇》意图便是重新阐释西方意义上的“民族”边界问题。拉什迪通过对意义、时间、国家、文化疆界和历史传统的系列消解暗示着,民族文化的根本变革将会导致生活与写作的崭新形式。民族叙事还是一种“矛盾的身份定位的场所”。在此意义上,巴巴将《撒旦诗篇》赞誉为“混杂的民族叙事的先声”。由此看来。拉什迪对巴巴后殖民理论具有宝贵的启迪意义。

西方当代作家中,将小说乃至自身与社会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乏先例,如萨特、索尔任尼琴等,拉什迪也不例外。早在1984年,他在接受别人采访时坦率承认:“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政治小说家。”他还自称“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动物”。他认为,自己的作品与政治、与个人和历史的关系联系紧密。别人也认为,他与奈保尔一样,半遮半掩地加入了“解殖运动的战斗文学”行列。

同类推荐
  • 回眸中的感悟

    回眸中的感悟

    本书坦诚地回忆了作者的追求和梦想、情趣和爱好、事业和奋斗。写下对故乡的眷恋,对工作的热情,对幸福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对梦想的执着,对家庭的责任,对子孙的关怀,对父母的奉养,对岗位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等。
  • 2013年诗歌排行榜

    2013年诗歌排行榜

    编选了2013年发表在各类文学刊物及诗人博客上的优秀诗歌,全面展现了2013年中国诗歌创作成绩和美学风貌。在选编和评选过程中,编者坚持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良知。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评选出来,汇编成册。
  • 2011年度诗歌排行榜

    2011年度诗歌排行榜

    滚石填塞去路。深深地下降然后以臂力攀升,如蚂蚁的影子在垂直天梯上匍匐、蜿蜒。野花如雾,涌上我的热泪。赤日蒸晒,峥嵘人间。有纵横之健翮坠亡,顷刻间被虫蚁食尽。石头扑向心,气息崚嶒而凌厉。
  • 迅风辞赋集

    迅风辞赋集

    本书为辞赋作品集,是作者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更是一个身处基层的文学爱好者艰辛奋起的例证。作者曾两次荣获中国地市报副刊作品二等奖、四川报纸副刊作品二等奖,还荣获了“中华赋坛十大精英辞赋家”荣誉称号。
  • 我说你看

    我说你看

    本书内容包括:社会这棵树、乱套了、恨郎不狼、坟头上的风景、抢救男人、楼的高度、草的级别、老的疏放、动物表演、鸟语兽言、蛤蟆三条腿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最伟大的励志书

    最伟大的励志书

    人生离不开故事,生活更少不了故事。不同的经历为我们带来不同的体验,总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借鉴,故事中的智慧让我们瞬间开悟,故事中的道理让我们明白人生。本书是一部用故事鼓舞人心、奋发向上的著作。希望您轻松的阅读当中,为自己点燃了一盏心灵的明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50个父母常犯的教子错误

    50个父母常犯的教子错误

    您想过您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吗?您知道您的教子方案存在错误吗? 每个孩子都是等待被开发的宝藏,宝藏如何开发,就在于父母使用的教育方法。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方法错误,孩子的潜能与才干不但无法被发现,反而会被误导,影响孩子的一生。 本书一天帮您纠正一个教子错误,50天让您远离教子误区。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出息,甚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的。其实,孩了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单方面的过程。孩子如同父母的影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样本。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幸福就像躲猫猫

    幸福就像躲猫猫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剑弑八荒

    剑弑八荒

    浩瀚大陆,宗门繁多,群雄乱战,逆天夺命。一剑可破山河,秀口微吐,可食日月。转身间,星海齐动,执手风云!重活尊者,青衣仗剑,偌大天地,唯一人求索。
  •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他们一官一商,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 演绎了一幕大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现代人流行一种说法。,一个人若只知道曾国藩、胡雪岩做了什么,那只是皮毛之见,只有读懂 了曾国藩、胡雪岩为什么“这么做”,继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才算 读活了他们,也读活了自己。曾国藩与胡雪岩是同一时代的人
  • 网游之剑侠世界

    网游之剑侠世界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玩家。但是他却不小心成了隐藏职业——爆破师!从此,他学会了做各种炸弹,还在机缘巧合下学会了驾御仙剑。后来,他历经了艰辛万苦,带领玩家打败了冥界,击退了魔界,粉碎了妖界的阴谋!创立了当世数一数二的大帮会。但是,他却身陷让人无法想象的险境,几乎让他死无葬身之地。缠绵悱恻的爱情,危险奇异的人生,凄凉悲惨的命运,他又将怎样的在游戏世界里活下去呢?不一样的网游,不一样的剑侠——世界。
  • 女主霸倾天下

    女主霸倾天下

    这是一个男尊女贵的世界。虽说这个世界对女子来说犹如天堂,女娶夫,可雪瑶却很无奈,因为她穿越到了一个弑母杀妹的女帝公玉寒雪身上,刚穿来,就状况不断。传言,公玉寒雪阴狠毒辣,弑母杀姊,用鲜血铺成了她的女帝之路。传言,公玉寒雪无情暴戾,喜怒无常,以杀人为乐,无人敢忤逆她。传言,公玉寒雪夺姊夫君,囚禁折磨传言,…当她穿越成她,步步为营,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傲立于天地之间,剑指苍穹,睥睨一笑,天下为动,她创巅峰国度,只能让世人仰望惊叹,她真实的神秘身份更是让整个天下俯首膜拜,俘获无数俊男美女的心,从此她成为百姓心中的神,天下的希望和主宰,写下了盛世不朽的传奇。彼时他乃天下荣华之身,优雅尊贵,天人之姿,被她囚禁,从不愿看她一眼,无喜无悲,仿若面对死人。他是质子,狄修国太子,日日夜夜对着华丽冰冷的宫殿,对着公玉寒雪,忍辱负重他是鬼谷谷主,芝兰玉树之姿,天下无双,无意间救了她,得知她乃天下盛传毒帝公玉寒雪,心痛…他他他……(美男继续增加中)后来他看着她的目光无限深情宠溺,仿佛都能溺出水来,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水里怕摔着,恨不得将她融入骨血…他宁愿永远是这种质子的身份,只想永远留在她身边,哪怕背弃自己的国家,也只是不想离开她半步他无比庆幸自己曾经救过她,眼里心里全是她,鬼谷的庞大势力也只是想用来博她一笑,如画江山也比比上她那灿烂一笑还有他,他,他…他们爱她入骨自述版:溪怜幽:我从不知道原来真正属于我的“情劫”是这样的苦涩,可即使再苦涩再心痛我依然不会放弃,我唯一能做的便是努力走近她冰冷的心,哪怕一直等待,我也无怨无悔。墨谷沐玄:她一直都是我的瑶儿,爱她宠她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幸福,哪怕为此背离鬼谷祖训,都不可动摇。巫雅千竹:莫道有情却无情,她的心根本无法触摸,她离我还是那么遥远,原来真相是如此的残忍。淳古孤诺:她其实有一颗最温暖的心,我一直以为故国是我一直坚持的信念,可面对她时我才发现,她才是我想要守护的珍宝。千魅漓:情圆依梦成人,情破兽亡,她是那个主宰我阴晴圆缺之人。冰绝玉笙:受尽千年折磨,我也从未后悔过,我一直坚信她终究会到来。……还有他他他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