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科技人才、技术条件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发展中国家消化、吸收和改造引进技术的道路十分艰难。印度海军两大主力战舰国产化的关键项目,即3艘隐形护卫舰和3艘导弹驱逐舰的建造工程遭遇技术难题,建造速度缓慢,下水时间不得不多次后推。其中,3艘隐形护卫舰是印度首次自行建造的隐形战舰,1997年就获得政府批准,总造价为17亿美元左右。该种舰排水量为4900吨,主要采用模块建造,完工速度应该很快。然而,到2007年,3艘护卫舰的建造工程仍然没有完成,据估计,其最早也要到2009年前后才能完工下水。3艘导弹驱逐舰建造计划是在2000年获得政府批准的,每艘排水量为6500吨,3艘总造价为21亿美元左右,原计划2007年服役。然而,估计其要到2012年左右才能部署,时间也超过10年。
3.引进技术本地化水平低
由于进口技术本地化进展艰难,印度引进技术本地化水平也难以提高。如通过大量采购坦克,印度长期开展主战坦克的国产化工作,但是却存在诸多问题。印度对其自行研制的“阿尔琼”主战坦克进行多轮测试,其多种主要技术系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就连发动机和火控系统也未能幸免。迄今为止,只有5辆“阿琼”坦克正式交付印度军方,远远低于原计划的124辆。可见,印度引进技术本地化的水平依然较低。
三、引进技术使创新能力不高
1.国内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尽管印度非常强调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和改造,特别重视引进技术的本地化和国产化,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然而印度引进技术本地化工作并没有取得多大进展,更谈不上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了。实际上,由于长期依赖技术进口等诸多原因,印度国内技术创新的能力严重不足。印度海军一直努力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海上力量。然而,由于长期依赖国外战舰进口,印度海军自行开发的能力严重不足,主力战舰建造工程严重受阻,部署计划不得不多次推后。1997年11月,印度最大国产战舰——德里级导弹驱逐舰的第一艘服役,标志着印度海军由外购主力战舰转向自行建造主力战舰。然而,德里级导弹驱逐舰是按照俄罗斯卡辛级驱逐舰设计的,俄罗斯海军专家参与了设计,配备了许多俄罗斯作战系统。近年来,一直努力建造第一艘国产航母,由于技术难度大,国内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印度也难以按计划完成生产和部署。按照2003年发展计划,印度海军未来10年战舰总数将保持在160艘左右,其中,27艘水面主力战舰和6艘潜艇为印度自己建造。印度从来没有自行建造过隐形战舰,因此,许多作战系统自行开发困难重重,整个战舰建造受到极大影响。3艘导弹驱逐舰为班加罗尔级驱逐舰,采用最大国产水面战舰德里级导弹驱逐舰的舰体设计,大量增加国产作战系统的配置,然而却遭遇隐形护卫舰类似的技术难题。4艘隐形护卫舰和3艘驱逐舰的建造计划都将被迫推迟。主力战舰建造迟缓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设计和装备等,但最主要的是本国技术开发能力不足造成的。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军事工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武器生产严重过剩,高技术武器装备生产却相对薄弱。
2.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危害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使战舰建造计划被迫推迟,影响印度整个现代化战舰的部署计划。印度海军认为,这些主力战舰建造速度缓慢,将产生极为不利的连锁反应。这将迫使印度继续进口外国技术和武器。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对印度军事工业的评价为:受技术落后、缓慢的研发及由官僚政治斗争和军种间经费竞争产生的随意装备政策的影响,印度国防装备继续大量依赖进口。虽然印度拥有庞大军事工业,资产价值约4000亿卢比(约合90.9亿美元),但其70%以上军事装备仍需要从国外获得,大多数从俄罗斯和以色列获得。同时,这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印度高科技发展。空间科技领域情况就是这样,2007年,印度发射中程导弹和卫星都失败。印度首次进行“烈火—3”型中程弹道导弹试验,导弹在升空后发生故障,坠落在大海里,未能击中预定目标。印度空间发展组织主席奈尔在发射失败后表示,发射失败可能是由于火箭的初级推进系统故障造成的。据悉,这主要是由于印度自行研制的初级火箭点火时间不一致,导致火箭受到的推动力不均匀造成的。同样的问题在2002年第一次发射时就存在,但技术人员称有关设计缺陷已得到纠正。
四、自主研制道路漫长花费巨大
1.进口技术国产化极为重要
为了促进高科技发展,加速经济增长,长期以来,印度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国防建设中印度也主要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和发展中穷国,印度不能长期依赖技术进口,因为长期以来印度为此已经花去了巨额外汇。作为一个外汇严重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把大量外汇花在先进武器装备的进口上,势必影响经济发展。因此,进口技术国产化对于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极为重要。独立以来,印度政府也非常注意对引进技术和引进武器装备进行国产化。从1980年代中期拉?甘地政府开始,印度一直力图以国防科技带动一般科技和工业发展。从1980年代,开始印度启动多个大规模的先进武器系统研制工程,其中包括印度新研制的主战坦克“阿尔琼”。
2.自主研制道路漫长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进口技术特别是进口武器国产化的进程十分缓慢、问题不断。如印度按许可证生产的T72坦克炮,也曾发生大范围炮管开裂和炸膛现象。长期以来,印度大力发展装甲部队。自1960年代以来,印度以仿制英国维克斯Mk3坦克为装甲部队主力。到1970年代,印度认为需要一种更先进的主战坦克。从1974年起,印度开始研制代号“阿尔琼”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并自称“阿尔琼”坦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种坦克之一。其最初设计得到以制造“豹1”和“豹2”坦克而闻名的德国克劳斯?马菲公司的帮助,炮塔设计接近“豹2”坦克,形状方正,采用平直装甲。由于最新“豹2A5”采用锲形正面,以提高防弹能力。印度为“阿尔琼”坦克专门研制一种“坎昌”装甲,号称性能直逼英国的“乔巴姆”装甲。然而,负责研制“坎昌”装甲的国防研发组织以保密为名,连印度陆军特派的准将级“阿尔琼”项目负责人和印度陆军总参谋长都不让知道“坎昌”装甲的确切防弹性能。其全重58吨,除几条国家公路外,超过大部分公路和桥梁的承载能力;宽度也超过印度铁路货物宽度的限制。其准备安装印度自行研制的1500马力柴油机,但首批国产柴油机只达到500马力,几经折腾,并加装涡轮增压器,功率也只达到950—1000马力,最后只好安装德国1400马力的MTU柴油机,但其在40—50度高温下动力系统还是损失功率高达20%—25%。“阿尔琼”坦克火控系统为第三代和第四代,但在印度陆军试验期间,其命中率极不稳定,为20%—80%。到1988年,“阿尔琼”技术验证车才面世,1994年,首批6辆样车才交付试验,但都无装甲,炮塔和车体均为软钢制造。1995年试验表明,“阿尔琼”连降低了的要求也难以满足。印度陆军称其“不适宜上战场”,拒绝签发定型证书。
3.自主研制花费巨大
发展中国家应该对进口技术实行本地化,对进口设备进行自行研制,但是自行研究不仅道路漫长,而且花费巨大,因为在先进设备研制过程中,任何国家都难免要走弯路。如1974年印度开始“阿尔琼”计划时,计划的研制经费为155亿卢比。到1980年时,经费就上涨到5.655亿卢比,要求1983年12月完成首辆样车,1984年内制成12辆样车。然而,到1987年经费追加到28亿卢比时,样车影子也没有,从而迫使印度不得不花费7亿美元从俄罗斯购买T-90S型主战坦克。
五、技术引进造成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1.武器主要依赖进口
冷战时期,印度三军武器装备主要来自苏联。空军许多战斗机和海军许多战舰都是从苏联购买的。冷战结束以来,印度军队加强武器装备国产化的步伐。然而,由于技术薄弱,主要武器装备仍然离不开俄罗斯。1997年11月,印度最大国产战舰——德里级导弹驱逐舰的第一艘服役,标志着印度海军由外购主力战舰转向自行建造主力战舰。然而,德里级导弹驱逐舰是按照俄罗斯卡辛级驱逐舰设计的,俄罗斯海军专家参与了设计,配备了许多俄罗斯作战系统。正是由于印度技术进口偏重于军火武器进口,印度高科技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是在外国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印度的高科技发展存在很大的对外依附性。1993年6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就把印度列为第三世界最大的常规武器买主。
2.特许仿制受制于人
印度采用特许方式仿制武器装备在一定意义上固然有利于实现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节省时间与资金,但却易在诸多方面受制于人,留下一系列后遗症。印度准备建造3艘隐形护卫舰,这属印度第一种国产隐形战舰。实际上,它是按照俄罗斯塔瓦尔级导弹护卫舰设计的,俄罗斯海军设计局参与设计,许多技术来自俄罗斯。3艘克里瓦克级隐形护卫舰将安装印度自己开发的电子战和防空作战等系统。然而,印度从来没有自行建造过隐形战舰,自行开发许多作战系统困难重重。由于印度海军无法自行建造具有隐形性能的推进系统,不得不依靠进口。俄罗斯向印度提供具有隐形性能的推进系统时拖拉,导致整个导弹驱逐舰工程被迫放慢。隐形护卫舰和驱逐舰名义上国产,实际上大部分武器系统不得不依靠俄罗斯。其中,隐形护卫舰将配备俄罗斯的萨-N-7防空导弹和“俱乐部”巡航导弹,班加罗尔级驱逐舰将配备极为先进的俄罗斯SS-N-22反舰导弹和“俱乐部”巡航导弹等武器。印度特许生产米格战斗机的情况等也是如此。
3.造成对外国技术的依赖